20160330文天祥  

來自新加坡古月的分享-4

本立而道生」by~古月

文天祥絕筆: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而我們得道後,來佛堂學道、行道,究竟又是所為何事?

以下純屬古月愚見,願共分享,互勉自勵。

《本立而道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出處:

《論語• 學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釋文:

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為人孝悌,這樣的人喜好犯上的,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亂的,更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君子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道德原則就會形成。行孝悌者,這就是實行仁道的根本吧!”

 

若想釣大魚(道生),得先放長線(本立);

若想建高樓(道生),得先挖深的地基(本立)。

 

要先把基本功學好(本立),

才有可能會有紮實的成就(而道生)。

 

搞學問是這樣,搞學術是這樣,學道、辦道應該也是這樣。

 

《君子務本》

學道方面,何為“本立”?

 

每個人來佛堂,其出發點都不一樣。有些是為得到好處而來,如為了找男女朋友,找生意,希望仙佛保佑身體健康,賺大錢,心想事成,乃至可消業力,積功德等等。

 

但若是因以上而來佛堂,一但自己的願望達不到,也有可能就此不再來佛堂了!

何以故?

來佛堂的根本原因(出發點)搞錯了!

本不立,故道不生。

 

《精神與物質》

後學覺得,可以從二方面來分析道親來佛堂的目的:為了提升精神或物質的層次。

但後​​學以為:

學道,是為了提升“精神”的層次 (spiritual realization)

不是為了提升“物質”的層次(material gain )

 

精神層次是主菜(spiritual realization is main course),

物質層次是小菜(material gain is side dish)。

 

能把根本捉住(本立),不管是來佛堂,或在學道、行道的路上,若有物質層次的提升也好,若無物質層次的提升也罷,都不會太在意,因為它是小菜,不是主菜。

 

雖然是小菜, 對於“物質層次" 方便,還是得提一提:要對經典有信心!

 

因果經: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易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絕無戲言!

 

只是大數人只看到小菜,沒看到主菜,以為小菜就是主菜!

 

又或許,

物質層次的道議比較容易詮釋,

精神層次的道議比較不容易詮釋。

 

《自覺覺他》

若自己能明白來佛堂,來學道、行道是為了“精神層次”這方面,就叫“自覺”。

能夠引導他人明白“精神層次”才是主菜, 就叫“覺他”。

所以說,自覺是根本。自己把根本搞明白了,就有能力去引導他人。

 

《只論心法》

 

大乘經典,只論“心法”,不論“物質”層次方面,何以故?

“精神”層次的提升,是邁向解脫之道的根本。 Spiritual realization is eternal

“物質”層次的提升,是短暫無常的。

Material gain is only temporary)

無限的是慧命,有限的是生命!

 

古月雲:

出世本空空,離世亦空空;

不了生似夢,夢裡爭種種。

 

大夢若醒覺,夢境原來空;

認假顛倒轉,認真不白活。

 

《行深般若》

 

《心經》是最短的一部大乘經典,一開頭就教我們要用“深妙智慧”度過苦厄。

 

經文裡沒有一個字提到“物質”層次提升方面。

 

非但沒有,經文還告訴我們“色即是空”,“諸法空相”,教我們不要執著“物質”。

 

《快樂的泉源》

 

童年時,沒法擁有很多東西(物質),卻可以很快樂自在(精神);

長大後,擁有的比小時候多(物質),卻不如小時來得快樂自在(精神)。

 

小時候,不曉得分別計較,快樂是垂手可得的事;

長大後,懂得分別計較了,快樂卻也漸漸遠離了。

 

可見真正讓人快樂自在的,是來自精神層次的,而非來自物質層次的。

 

古月筆於19.08.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