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上海一位前賢,為六祖壇經內容打逐字稿,日後有時間再將逐字稿貼上字幕。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

 

 

28 疑問品-5

 

善與不善呢,孟子講的最清楚了,君子和小人,就是用心的不同。君子的心呢,就是仁,還有禮,內仁、外禮,內心呢,常常有愛人之心。

 

我們一般人,不要說愛人了,連自己的父母都愛不下去,兄弟姐妹也愛不下去。說愛別人,只是一句話而已,空話一句。有的人,真的是修行多年喏,愛心很稀薄。不是沒有愛心,很容易就受到一點點挫折,就放棄了。甚至現在父母親都很容易對子女放棄愛心,更不要說對其他的人了。夫妻之間那更不要說了,愛的你死我活,最後就是你死我活,你非死不可。這是不善之心那。

 

還有什麼?禮,敬人之心,對人的一種尊重。我們人很不容易去尊敬別人,不尊重別人。為什麼不尊重別人?太過自我。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感覺,這個就叫不善之心那。

 

如果你修了一輩子,覺得自己行功立德,財施法施無畏施做了很多,佈施做了很多,但是如果常懷不善之心那,“念佛往生難到”啊。就算念佛要往生啊,很困難,很難到達。頻率不對嘛,淨土怎麼會有這種心呢?這種不愛人、不敬人,哪一尊菩薩是這樣子的?偏偏跟你頻率對不上,沒辦法。

 

所以就會枉下功夫啊。好像你用火去燒石頭一樣,是燒不著的。念佛,當然可以往生,就好像火,當然可以點著木柴呀,但是你要點木柴啊,要點石頭是點不著的。所以木柴,就是要善良的心,所以修行最重要的,還是要善良的心。而不是說你做了多少事情,你捐了多少錢,甚至你渡了多少人,關鍵就是你有沒有善良的心。

 

而善良的心呢,不是自以為善良。我們一般人都認為自己奉公守法、循規蹈距,不作奸犯科,就算善良,那是你自己的標準那。聖人對於善良之心,有一個起碼的標準,也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就是要有愛敬之心。這個沒有能力的問題啊,只有意願的問題。一般人問題是出在他不願意,不是沒有能力。“反掌折枝”啊,沒有那麼困難那。

 

愛人,又不是說我一定要救你、要幫助你脫離困難,我對你關心、尊敬,這個都做得到的,就一個乞丐,你都做得到,對不對?當你說他生了重病,我要把他治到好,那個當然是每個人有他的能力問題;或是說他很窮,我要讓他脫離貧困,那很困難。

 

但是愛、敬,是每個人做得到的,而這是一個很大、很重要的基礎。尤其是我們道親喏,絕對不要說修道修了一輩子,給人的感覺就是無情、無禮,沒有感情、沒有禮貌,然後自認為自己修行很好。這個就是失敗了,這叫修道失敗。不管你佛念了多少、經念了多少、多會講課、多會渡人,算是失敗了。要眾生接觸到你,感覺到這個人很有愛心,而且很有禮貌,這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自己家裏面的人,也要有這種覺受才行。

 

像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她媽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後來終於來求道了。為什麼?因為她覺得她女兒改變了。她女兒以前脾氣很壞,對母親呢一點耐心都沒有,一天到晚吵,一開口就用吵的。哎,從修道以後呢,對母親會關心了,越來越孝順了,然後呢也懂得尊重人了。讓她的母親到她家來,都有一種受到尊重的感覺。所以她就觀念就轉變了。

 

然後她去問她的師傅,說我女兒求道以後改變很大,我可不可以去求道?她師傅問她求什麼道?她說一貫道啊。她那個出家的師傅啊,他说“一貫道啊,不行哎,絕對不行,一定不行。”最後她還是來求道了。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所以今天我要勸告善知識們那,今天你要到達淨土喔,最重要的,到不是念佛,最重要的是要除去你的十惡,貪嗔癡、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語綺語。這個時候,你就走了十萬裏了,就走了十萬裏了;再除八邪,除去八種邪見。八種邪見,就是執著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常、斷,我們講生滅、斷常、一異、去來,這叫做八邪,八種邪見。

 

有生有滅;有斷有常;有一有異,有一樣的、有不同的;還有,有去有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生不滅,不斷不常。它不是斷滅的,它也不是恒常的。既然不是斷滅,就不是恒常。恒常的話,會落入什麼?壽者相。

 

反正你執著名相,不管執著什麼,落了名、落了相了,哎,道就是什麼,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只要講佛是什麼,道是什麼,它就是這樣,它不是那樣。佛沒有是這樣,不是那樣。佛是這樣、不是那樣,就叫二法,佛是不二之法。

 

所以為什麼孔老夫子從來不討論心性,就是這樣。因為你討論心性了,你就說,哎,這樣是心性,那樣不是心性,這就變成二法,佛性是不二之法。所以這叫八邪,我們人就很容易掉到這個八邪裏面去。所以“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十萬八千里,十惡八邪一去呢,立刻就到了,你就在淨土了。

 

那麼要做什麼呢?你念,不要念十惡,也不要念八邪。一般人念頭,都在念這些十惡八邪。念念,就是貪那,要不然就是生氣啊,要不然就是愚癡啊,要不然就想我要說一些什麼不該說的話,或者我要做一些什麼不該做的事,當然你會認為自己是該做的。

 

要不然就是去思維這些錯誤的一種哲理,生滅、斷常、異一、去來。我們想我們不會去思維,會呀,我們時常會掉到這裏邊去的啊。我們很在乎生,什麼東西要讓它誕生;很害怕滅,很害怕消滅。事實上是沒有生和滅,這是一種假相。

 

不好的東西,我們希望它斷滅,消失掉,叫做斷,斬斷掉;好的東西,我們希望它亙古長存,這叫斷與長,這都是我們的執著啊。那有這種執著呢,就錯了。有這種執著,你就不會如願了;不如願,心就掛礙,掛礙就掛礙在這裏。你心掛礙,就是有願望,有願望又不能如願,就會有所掛礙。然後有去有來,我要往哪里去?我從哪里來?這個就是我們的執著。

 

所以說啊,念念不要掉到這些十惡八邪裏面。念念呢,只要不放在十惡八邪,自然都是見到本性,念念見性,念念都見到本性。

 

總之,你瞭解自己執著什麼,你就放什麼,你的心自然就不離本性。我們人,一定要瞭解自己執著些什麼,不要連自己執著什麼都不曉得。你十惡八邪,不見得通通都有啊,但是那裏邊一定有幾條,是你特別執著的,是你緊抓著不放的東西,或在乎的。

 

一定要瞭解自己眼前現在最執著什麼,那我放下來以後,我才發現我還有執著什麼。第一個結打開以後,再打第二個結,再打第三個結,慢慢打開來。不要被自己執著的東西,給控制住了。“我最擔憂的,就是我的婚姻。”好,我能不能不去擔憂它?“我最擔憂的,是我的經濟。” 我能不能不去擔憂它?“我最擔憂的,是我的身體健康。”或“是我的小孩子。”

 

擔憂是白擔憂的啊,是不是?那擔憂沒有用的啊。我們太有經驗那,別的沒有經驗,擔憂的經驗很有啊,是不是?擔心的經驗是很有的啊。擔心,擔心了半天,對自己有幫助嗎?沒有啊,賠上自己而已嘛。見不到真理啊,見不到本性、見不到光明,見到的就是你擔憂的那個點。那個點,就是一個不確定,會讓你擔憂,它本身就是無常、不確定。

 

我的老公、我的老婆,都不確定啊,都是不確定的。我的小孩,有哪樣東西是確定的?他的背後,都是整個世界,都是無常。你看起來他像是單獨的啊,事實上,一即一切,每一個個體的後面,都是整體。

 

甚至你說佛堂在這裏嘛,每天都在轉動啊,是不是?轉動很大的,地球每天都會轉一圈,要瞭解啊,是不是?自轉那,每天都要轉一圈㖠。南轅北轍,什麼叫南轅北轍?它轉一圈,你已經到另外一邊啦。就好像坐那個摩天輪那,有沒有坐過摩天輪?上面和下面,是不是差很多?那我們感覺得到,你在地球,早上和晚上,是轉一圈,從南極到北極啊,已經到了一個相反的地方。所以明明不會動的東西,都是在無常變動之中,何況是本來就動來動去的。

 

所以你去擔憂,是白擔憂的。所以問清楚自己擔憂點在哪里?在乎的東西在哪里?然後明明白白地告訴自己,那些擔憂啊、那些緊張啊,都是徒勞心力,徒勞無功。

 

這樣子你才能夠呢“念念見性”,要不然你念念都在擔憂,念念都在追求,念念都在算計,念念都在自以為是。所以為什麼人會老掉?就是這樣。為什麼會憂愁眉結?為什麼會這樣?就是擔憂出來的。就是把心放在十惡八邪,擔憂出來的。

 

所以“念念見性”,才能夠“常行平直”。見性之人呢,日常生活啊,所行都是平等、正直。平等,心都是平等的,行為都是正直的。平等才能夠正直啊,一般人心就不平等啊,就是有得失心,就不平等。看不到得即是失,失即是德;有成敗之心,看不到成即是敗,敗即是成,所以其心不平等;有你我心,看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看不到一就是異,異就是一。他只有看到異,看不到一,他只有看到這個人,看不到這個人後面的一切。所以心就不平等。

 

你心已經不平等了,已經分出来好壞了,親疏遠近,分出來了。那分出來以後呢,怎麼樣去取捨?這個心,心機就出來了,心就不直了,就彎彎曲曲。說話啦、態度啦,哎,都變得不坦率了,就有很多的機關、算計在裏邊,很多自以為是的衡量在裏邊,所以不平、不直。

 

如果呢“念念見性”,而不是見這些十惡八邪的話,那“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那一彈指之間,就看到阿彌陀佛了。不是看到阿彌陀佛長什麼樣子,阿彌陀佛沒有長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啊。所以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功德。

 

你見到阿彌陀佛,就是活在阿彌陀佛的裏邊,阿彌陀佛在我的裏邊,我在阿彌陀佛的裏邊,這叫合同。而不是祂是一個對象,讓你看得到、摸得到的。

 

所以說你“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啊,你就怎麼樣?“混含長生不老天”。長生不老天,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整個世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就像基督教說的,上帝就是這個世界,世界就是這個上帝。不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然後世界在這裏,上帝在那裏,不是。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使君那,你如果能夠行十善,你就在這裏行十善,你不貪,你就進了一萬裏;你不嗔,你就又走近一萬裏。所以何須要去往生呢?你就在這裏,告訴自己不要貪心、不要生氣、不要愚癡、不要講是非。

 

那天我看到一個電視節目,講說日本人對歐巴桑的定義。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叫婦女,叫歐巴桑,對不對?歐巴桑定義有四條,第一條是,一上車就打瞌睡;第二條是,很喜歡打聽人家的是非;第三條是,穿金戴銀;第四條,我忘記了。我發現現在不止是歐巴桑啊,現在是所有人都這個樣,連男生都變歐巴桑了。

 

所以呢“但行十善”,要實實在在地。我們一般人修行,不喜歡面對自己的十惡,殺盜淫、貪嗔癡、妄語惡口,說話很難聽,粗口罵人、撒謊、挑撥是非,或是攻擊等,說綺語,現在人就喜歡講一些那種有顏色的話,覺得這樣子比較有趣,哎,以此為樂。卻不曉得這樣子,我們就離佛世界越來越遠。

 

就實實在在,這些事情要不要做而已?我們生下來,也不會的嘛,也不會做這些事情。你就知道這個不好,不要認為說,啊,都是這樣子啊,做人就是這樣子嘛,人就是會生氣,就是貪心那,要不就是貪癡啦、好淫啦,就是這些嘛,不然要我們嗜好什麼?

 

這就大錯特錯了,那不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下來,像嬰兒,就是活下去而已,他就很快樂了,他只要生存沒問題,他就很快樂了。生命的本相,就是這樣,我們只要能夠活下去就好,其他的那些,跟人家比上比下、比大比小、比多比少。

 

像最近LV那個皮包賣得特別好,我就不曉得,我都覺得那個皮包難看的不得了,不曉得有什麼好看的,真是奇怪。那只是一種感覺的問題嘛,一種比較的問題,一種虛榮的問題,對不對?有什麼好看的?帶那個皮包,你提心吊膽那。那種機車,飛車族,搶劫皮包的,連你手都給你割掉啊,手都拉斷掉了。但是我們會覺得,生活就是要這樣子,那錯了。

 

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今天我們只要不貪不嗔不癡、不殺不盜不淫,不需要往生啊,這邊就是淨土。你就會發現,佛不妄語的,釋迦牟尼佛怎麼會騙我們呢?祂說我土本自嚴淨,會是空話嗎?祂說我這塊土地莊嚴、清淨,是騙我們的嗎?沒有這回事。

 

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如果你不斷十惡之心,就是不肯斷十惡,面對自己的十惡,承認自己有十惡。十惡不難斷,只是願不願意而已啊。我們寧肯讀很多的書,讀書多難那,經典去研究多難那,但是有那種成就感,因為我懂的比別人多。

 

現在人就是這樣,喜歡兩件事情,第一個我錢比別人多,第二個我知識比別人多,就是這兩點。甚至修行,也很喜歡走這兩個路線。修道,看是不是上帝能夠讓我更有錢?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讓我知識越來越豐富,“我都知道,你不要響,你什麼都不懂!”對不對?很喜歡訓人那。在道場裏邊學一點道理,就趕快去教訓別人,愛講道理。愛賺錢、愛講道理,一般人就是這樣。

 

事實上,修行很實實在在,你就要用三寶、用佛堂。你沒有力量沒有關係,你要請“彌勒祖師妙法無邊,護庇眾生”做什麼?“懺悔佛前,改過自新”那,不是讓你有錢、有知識啊,对不对?要改過自新,要懺悔。“懺悔什麼?我沒有錯啊。”怎麼沒有錯?你沒有十惡嗎?一定有的。所以說“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哪一尊佛會來迎接你呢?一定要斷十惡之心。

 

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刹那。”如果能夠覺悟無生頓法,無生啊,不生不滅啊,頓悟啊。頓悟,你就發現,不需要往生啊,“見西方只在刹那”,頃刻就到,所謂“生來死去現當前”,就在眼前,根本沒有生死這回事。生來死去,我就在眼前,做夢而已。幻覺,生死都是幻覺。

 

突然間,這個幻覺消失了,你就會發現西方只在眼前,叫“無生頓法”。你不斷十惡之心,你說“我要去悟,我要去悟。”沒有用的啊。好像你腳下綁著十個鉛球,然後掉到水裏面,你一直想要浮上水面去呼吸啊,你浮不上去的嘛。是啊,沒有錯啊,浮上去就活啦,但就是浮不上去,你又捨不得那十個鉛球,是不是?不是鉛球,金球啦。鉛球我們都會舍的,金球就不會。

 

以前我父親就講說他親眼看見,我父親坐船,從上海到臺灣來嘛,那有的船太急,有人掉下去了,身上都是黃金那。人家說“你把黃金丟下!”他還會游泳,可是一直浮不起來。“那黃金丟掉就可以浮起來了!”他就是捨不得,寧可死,也捨不得。

 

好像我們人也很容易這樣,我想我把我十惡去掉,我人生還有什麼趣味?所以要把那個舍掉,舍掉的話呢,你才能夠頓悟。

 

很多人說“我三寶用得很勤那,叩首也叩得很勤那,然後道場什麼班都參加,就是沒辦法悟啊。”因為不斷十惡之心,簡單地說就是這樣,不斷十惡之心。太重視世間的名利恩愛,太重視了,世間的名利恩愛很難舍。自己的習慣、自己的欲望,不承認是錯的,也不願意嘗試去舍,不願意。“我習慣啦,我一定要這樣活下去,要這樣子過日子過下去。”對自己飲食的習慣、生活的習慣,簡單地說,就是各種欲望,就是沒辦法放。說話的習慣、做人的習慣,沒辦法,就是沒辦法,就是沒辦法懺悔佛前。

 

你只要肯懺悔,“彌勒祖師妙法無邊”那,你很容易的,我們機會到啦。我們有彌勒祖師來護持我們,我們要懺悔、要改過,是很容易的,只是你願不願意改過?我發現很多人真的是不願意改過哎,第一個不知道自己有過,第二個不願意改,最大的問題在這裏。大方向就錯了嘛,人生的大方向就抓錯了。

 

大方向抓什麼呢?抓的就是要求福報,簡單地說。這就是貪嘛,大方向就抓錯了。就要求福報,不求見性那。沒有只求見性,“惟求作佛”。沒有人要做聖人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福貴雙全。這就是十惡裏面的第一惡,就是貪。

 

就活得下去,就應該很滿足啦,永遠不滿足,這叫貪,然後不承認是錯的。修行,也希望能夠增加這個部分。那告訴大家“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如何能夠到達?沒辦法到達的。

 

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刹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他說我惠能呢,把西方極樂世界啊,在刹那之間移到你們的眼前,讓你們看到,請問大家願意見到嗎?西方極樂世界就移到這裏來。當然願意見啦,問題是呢,保證你失望就是了,西方極樂世界原來是這樣子,叫做空口說白話。

 

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有大城,是一個大城市。那這個大城市呢,是諸佛菩薩以無量神通、無量悲願、無量大智慧,然後成就出來的。那這個大城市是在哪里呢?自色身是城,就你這個身體,就是彌勒佛國的城啊,城市,就是這個大城。它不只是彌勒佛國啊,一切佛國都在這裏邊。

 

這個以前彌勒祖師有問過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裏邊講,說“要怎麼樣修行,可以少受苦惱,速證涅槃?”少吃一點苦,然後很快地就可以證得涅槃,證得不生不滅,進入無極理天。釋迦牟尼佛說啊,有一個法門,叫做慈心三昧,依法修持,可以少受苦惱,速證涅槃。

 

什麼叫慈心三昧呢?就是要看那,從自己開始看起,自己的肉體喔,一般修小乘法,就是要“觀身不淨”,看自己的身體喔,不要光看外表的美貌,要看到裏邊呢,有白色的骨頭、有膿啦、血啦、糞便啦、糞尿啦、鼻涕啦、口水啦、腦髓啦,都是一些噁心的東西,這叫做九不淨觀,還有白骨觀。

 

所以有人修久以後,他一看到人喏,他不會看表面,他養成習慣了。他一看,就看到你身上血啦、膿啦,他再看,整個一個白骨在裏面。一大堆膿血、鼻涕、大小便,在身裏面轉來轉去的,噁心死了。所以有的出家人修成以後,他根本一點情欲都沒有。

 

但是呢彌勒菩薩,他所得到的教導的修持,剛好相反。要看我們的身體喔,不要光看它的表面,也不要光看它的裏面,要看它的實相。它的實相就是,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微塵所聚啊。那個時代科學還沒有那麼發達,叫原子學,一顆顆的原子。微塵所聚,一個個的原子。

 

那現在科學家只有看到原子啊、看到粒子啊,粒子裏邊更小的,一直分析。現在只要誰發現更小的,誰就得諾貝爾獎。那丁肇中就是發現一個J粒子嘛,發現一個小的粒子,叫J粒子。為什麼叫J呢?因為用他的名字,丁來命名的,很像J,所以他得到諾貝爾獎。

 

那釋迦牟尼佛,祂以佛眼、慧眼、天眼、法眼觀照,祂知道每一個粒子啊,每一個所謂的J粒子的裏邊,“一一微塵,一一佛國。”注意喔,不是光自己的色身是一個佛國喔,每一個微塵,都有一個佛世界,紫金光具,琉璃影徹。裏邊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正在說法,正在接應眾生,歡騰自在。所有佛國,都有七寶池、八功德水、無量功德,這個就是實相。

 

不只是自己色身是這樣,別人的色身也是這樣。不只是色身如此,動物、植物、山河大地,它的基本結構都是佛國,簡單地說,這個世界都是佛國構造而成的,由無量的大佛國、小佛國構造而成。整個宇宙,只有一個實相,就是諸佛世界,無量諸佛世界,其他都是你自己做夢造出來的假相。

 

就像基督教講的,上帝創造了伊甸園。上帝只有創造伊甸園,注意喔,整部聖經你去看看,祂沒有創造地獄啊,沒有啊,沒有講到祂創造地獄,沒有講到祂創造五濁惡世啊。祂只有創造伊甸園,其他都是人自己造出來的。而且不是你有這個能力造,根本就是做惡夢啊,夢幻泡影啊,幻覺。

 

上次後學講到,後學的父親生重病的時候,幻覺現前,我才知道真正是有幻覺。就真的實實在在看到人那,就跟我們在一起啊,就在你旁邊那,就清清楚楚看到啦。我們人也是一樣,只是我們是共同的幻覺,他是個別幻覺。個別幻覺,你就會覺得他怪了,他精神錯亂了。我們是所有人共同幻覺。像狗看到的世界,和我們就不同。

 

鬼和我們也是住在一起啊,釋迦牟尼佛說,餓鬼和我們就在一起,我們看不到它,它看不到我們,因為每個人的業障不同、幻覺不同。事實上每個人六道輪回,都在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世界,就是真如法界。

 

所以六祖惠能就是告訴我們這一點,就是我們點道時候告訴你的,“西天雖遠頃刻到”,告訴你的,“眼前觀即是,燈下照輝煌。”淨土在哪里?輝煌燦爛的淨土就在眼前,只是你有沒有辦法頓悟而已。

 

惠能祖師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自色身就是城,極樂大城就在這裏。“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所以門戶在哪里?從哪里入門呢?眼耳鼻舌身。所以為什麼像釋迦牟尼佛啊,祂就是教我們要時常要看這個門,要從這個門呢進入佛世界。因為我們最敏銳的地方啊,就是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這邊的神經特別敏銳,你要在這裏呢去覺。從這裏,眼根返源、耳根返源、鼻根返源,返聞聞自性。

 

所以像釋迦牟尼佛時常告訴祂的弟子喔,沒事的時候在那邊,第一個觀察自己的呼吸;第二個觀察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身體、頭、手、腳。那些都是門戶喔,都是門戶啊,我們不要以為那個不相干那,都是門戶。我們一般人都向外去看那,不曉得門就在這裏。

 

六祖惠能就講的很清楚啊,“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五門,就是眼耳鼻舌身,裏邊呢有意門。意根那,意根的這個門,會意,會有思想的這個門。那這個意門呢,你就必須用來觀察,妙觀察智。觀察什麼?觀察外面那五個門。

 

所以從這個五門那,不要向外觀,要向內觀,看回來。一般人光在想我要看什麼?你有去觀察過自己的眼睛嗎?耳朵嗎?鼻子嗎?沒有啊,是不是?最重要是這個東西啊,你沒有眼睛,你能看到什麼?眼睛,是不是比你看到的一切都重要?耳朵,是不是比你聽到的一切都重要?身體,是不是比你穿的所有的美好的衣服都重要?你如果全身百分之九十燒燙傷,給你幾百萬的衣服,你願意穿嗎?有什麼意義呢,是不是?

 

所以最重要根本在這,所以叫六根那,是根本那,但是我們卻不曉得去觀。一觀,你就發現,很巧妙,都是通往佛世界的門戶。這樣子你就沒什麼好追求,因為眼前俱在。一般人就是覺得自己一無所有,所以要想向外去追求。向外去追求,大部分人都是見錢眼開呀,這個時代的人都是這樣。叫你觀察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很快就睡著了;看到錢的話,是睡不著的。所以注意門戶在哪里?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門戶,它本身就是門戶。

 

所以我們講《彌勒真經》的時候,講什麼?四川交流,對不對?“大證四川王桃心”。四川那,就是眼耳鼻舌。四條河,要流回來,向內看,看回來,這樣才叫證果啊。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那麼這個極樂世界的國王是誰呢?那當然是阿彌陀佛啦?不是喔,是你的本性。國土呢就是你的心,國王就是你的本性。心是智慧心,般若心;性是光明性。這個世界的國土,就是智慧,就是般若,大智慧。不是說,哎呀,我們有一個地基呀,有踩得到的東西。最實在的東西,就是智慧。般若為母嘛,大地之母啊,釋迦牟尼佛說的,什麼是我們的母親?般若就是我們的母親,像土地一樣,土地是萬物之母啊。諸佛之母,就是般若,所以般若之心。

 

你如果能夠知道返本還源的話,你的心當下,就從生死心變成般若心。你就會發現這個心喏,充滿著智慧,不是充滿知識喔,充滿著智慧,無事不辦的智慧,根本不用擔憂。有智慧,生來死去,都有辦法用智慧去應對,了了分明,一點恐懼都沒有,很有把握的。

 

一般人就是活得沒把握啊,對不對?我碰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我要有錢;我碰到那個事情的時候,我要有人;我碰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時候,我要有健康;我還有碰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我要靠兒子,我老了嘛,我要靠兒子,是不是?我要有房子,我要有車子,我沒有把握啊。事實上,那些都不可靠啊,你認為要靠的東西,事實上都不可靠啊,哪一樣可靠的?都不可靠。

 

真正可靠的,不是後天的,先天的,與生俱來的。是什麼呢?般若心,智慧之心。

 

“性是王”,那麼這個本性呢,就是整個國家的王者,它代表的就是無限的光明。你有智慧,當然光明啦。我們的智慧,就是帶給我們走向光明。真正的智慧是這樣的,它不是帶給你財富的喔。

 

如果帶給你財富的話,孔子就不會那麼窮啦,是不是?它不是帶給你壽命的喔,如果帶給你壽命的話,耶穌就不會這麼早就死掉啦,是不是?三十幾歲就死掉了;它也不是帶給你多子多孫那,如果是帶給你多子多孫的話,六祖惠能,為什麼沒有子、沒有孫,是不是?

 

帶給你是光明,這是最重要的啊,帶給一切眾生光明。我們就是有智慧,隨時隨地呢可以脫離黑暗,奔向光明,這就是本性。我們說本性到底是什麼,很難理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光明,不會陷入黑暗那。

 

一般人會陷入黑暗那,得到了,但是陷入黑暗。我獲得錢了,我的心靈陷入黑暗;我獲得孩子了,心靈陷入黑暗;獲得愛情了,陷入黑暗;獲得地位了,陷入黑暗;獲得壽命了,陷入黑暗。

 

但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喏,他就算面對死亡,他還是無限的光明,更不要說是面對別的了。死,應該什麼都黑啦,我們對死亡的感覺就是黑暗嘛,對不對?事實上錯了,智慧心在的喔,就算是死亡,也是光明,更不要說是別的,而且死亡是最光明的,最光明的。那當然不是死才看到光明的,隨時隨地都看到光明。看到人,見到人性的光明;看到事、看到物,簡單地說,看到這個世界就是光明,這叫做“燈下照輝煌”,輝煌燦爛,這是性。

 

“王居心地上”,這個光明的本性,光明的大王、帝王,就住在智慧的心地之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所以靈性在的,這個君王就在的,這個佛世界就在的;靈性不在的話,這個君王就不在了。所以“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所以性在的時候呢,身體在的、心也在的,身心俱在。身是極樂世界,注意喔,這個是六祖惠能講的喔,“色身是城”喔,身就是極樂世界喔。

 

也就說,我們不要認為這個身體喔,是個苦惱的東西喔,然後非要給它得到欲望,才可以快樂喔,我們一般人就是這種錯覺。我們身體呢,一定要吃到自己愛吃的,才會快樂;摸到自己愛摸的,住在自己愛住的房子,接近到自己所愛的人,哎,才會快樂,大錯特錯。

 

身體本身就是一個極樂世界,有多少佛菩薩都在裏面,本身就是一個極樂世界。你要去觀察它,要直接去享樂,享受它的快樂,不用向外追求的。當你無所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無求乃樂。所以說呢,身就是極樂世界,心呢就是智慧。我們用我們的智慧心,在極樂世界裏邊,享受無量的光明,這就是整個生命的實相。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那今天靈性還在這裏的時候,所以像我們活著喔,活著就好,把你的本性守護住。你的本性一旦離開啦,“性去身心壞”,身心俱壞,智慧也沒有了,佛世界也崩掉了。關鍵就在什麼?你有沒有守護住你的靈性。

 

當然性,應該是不會去的,如來本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來無去、無去亦無來,所以才叫如來。可是呢,你可以讓它去啊,你可以讓它在、你也可以讓它去啊。好像太陽在那裏,你可以讓它照不到啊,為什麼?你可以烏雲遮日,是不是?這叫“雖在猶去”啊。

 

所以我們就怕你有十惡之心、有不善之心,如果你有不善之心的話,性雖在猶去,身心俱壞。你的身體帶給你的,就是疾病、衰老;你的心靈帶給你的,就是什麼?苦惱。就是這樣,它沒有智慧,只有黑暗和苦惱。所以這叫身心俱壞,為什麼?因為你的靈性不在了,六神無主了。所以性要在,性要怎麼在呢?要常存十善之心。

 

所以“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所以佛在哪里作呢?就在本性裏邊作,本性就是光明,你要讓你的心性維持它的光明,像太陽維持光明一樣。不要讓這種色受想行識、貪嗔癡,這些烏雲呢,把我們的佛性,這一點真太陽,給遮蔽住了。我們傳道,就是撥雲見日嘛,一點真太陽,明師指點,就是讓這點太陽出來。

 

“性在身心存”,這個身心存,不是一般的說我活著喔,它是極樂世界在的、般若心也在的、智慧心也在的。你活在智慧的土地上,建立什麼?歡樂的城市。這是生命的極致啊。

 

所以“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所以性要怎麼在?就是覺;性要怎麼去?就是迷。事實上,性,就是一切的一切,真如本性啊,就是一切的一切。你的本性,和我的本性,不一不異,我們剛才講一、異嘛,不一不異。

 

你說是一,那為什麼佛覺我不覺?你說是異,佛的如來妙性,跟我的如來妙性,沒有距離的,無二無別,它是不二的。如果是異的話呢,它就沒辦法以心印心,跟我們沒有有關系嘛,好像水才可以跟水在一起,火才可以跟火在一起。所以它叫不一不異,你不要用一和異去定義它。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啊,不要去說它,不要去形容它。

 

總之呢,自性迷了就是眾生,自性覺了就是佛。就是要覺自己的本性,要覺,就要覺這個本性,本性就是無量的光明。那無量的光明,要怎麼去覺?智慧心,要常存智慧之心;要怎麼常存智慧之心呢?要看到自己的色身是極樂世界,不要再去求了。

 

那要怎麼樣進入,我要怎麼樣去享受呢?看你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去感受一下,感受一下從這邊進入佛世界,進入極樂世界。不要整天想,向外看些什麼,向外聽些什麼,向外摸些什麼,向外獲得些什麼、擁有些什麼,那都是錯誤的。

 

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我們說極樂世界裏面有觀音菩薩,還有大勢至菩薩,在哪里呢?你的慈悲心,就是觀世音菩薩;你的歡喜心、施捨心,就是大勢至菩薩。所以阿彌陀佛是無量的光明,然後大慈大悲就是觀音,歡喜施捨就叫勢至。

 

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平等正直就是阿彌陀佛;能淨,能夠清淨六根,就是釋迦。什麼叫清淨六根?六根本身就是佛門嘛,哪需要向外去找門那?一般人一天到晚用你的六根,向外去找門路啊,找門路,找幸福快樂的門路。幸福快樂的門路就在這裏啊,就在這裏。所以我們要去感覺到你的眼前。

 

不是照鏡子喔,感覺到你的眼前。當你感覺到你的眼睛的時候,感覺到你的耳朵,感覺到我的眼睛能見、我的耳朵能聽、我的鼻子能聞,這叫能見之眼、能聞之耳、能嗅之鼻,去感覺到,然後用心地去體會。你就會發現那,那種喜樂暗自而生,自有法喜暗自生。有淡淡的喜悅、自在、安然、清淨,然後慢慢地進入極樂世界。

 

所以“能淨即釋迦”,清淨你的六根。不是說我六根已經污染,六根是不會被污染的,你不要向外,你立刻就脫離污染,這很簡單。你不取不舍,當下就是清淨。所謂見性成佛,就是於一切法不取不舍。不要整天掉落這個,我要得到這個,我不要那個;我要這個,我不要那個。就是每個人內心一天到晚的呼喊聲,我要這個,我不要那個。

 

等你開始這樣子的時候呢,你就已經見不到本性了。那為什麼我一定要這個、我一定不要那個?因為我要這個,可以得到快樂;我不要那個,因為那個東西會帶給我痛苦。你把你的快樂和痛苦,都建立在外在了,對不對?外在的一切。

 

沒這回事,根本不要管那些東西,直接去察覺到我生命的一切,上帝賜給我的、與生俱來的這一切。最敏銳的地方,在眼耳鼻舌身。身,就是每一個細胞,皮膚的每一個表面,甚至裏邊,你感覺到心跳的聲音、呼吸的流動。這就是呢,進入極樂世界的節奏、敲的鼓。心跳就是鼓,呯、呯、呯、呯,你踏著這個節拍,就走入極樂世界。

 

我們首先會覺察到的是什麼?就是慈悲,就是慈悲。當你的心平靜下來,不再向外追求了,不再逃避、不再追求了,人類的一生,就是在逃避和追求,逃避你認為的不好,追求你認為的好。不再逃避、不再追求的時候呢,你就會第一個發現,自己的慈悲出來了。一般人不喜歡自己有慈悲心,有慈悲心有什麼好?慈悲心就表示要去幫助人,是不是?希望別人對自己慈悲啊。但是你喜歡慈悲的人嗎?當然喜歡。

 

你為什麼要來信佛?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相信佛是慈悲的。我們說佛陀慈悲、 老母娘慈悲,我們都喜歡說 老母娘慈悲,我們沒有說 老母娘智慧啊。有沒有說 老母娘正直啊?那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慈悲,要慈悲,一定要慈悲。

 

所以你第一個會察覺,慈悲心出來了。對人、對事、對物,不再以利害心放在第一關。一般人都是利害心在前面,再來得失心,再來就是愛恨之心。所以慈悲心出來了,這時候呢,你就是觀世音菩薩,你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千百億化身,千手千眼其中的一個。

 

能夠慈悲,就會歡喜,就能舍。我沒有能力幫助你,但是我有能力去施捨,我能捨得出來的,我就捨得出來。佈施我的時間、佈施我的言語、佈施我的知識、佈施我的財富。不管佈施什麼,我很喜歡做這個事,很喜歡做這個事,歡喜。最重要,是要佈施歡喜,我要帶給別人快樂,不是帶給別人苦惱。心常歡喜的人,才會佈施歡喜啊;你心裏就不開心了,你怎麼去佈施?不開心的人,很難佈施的。那要怎麼歡喜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慈悲。沒有愛心的人,是不會快樂的,只有慈悲。

 

所以自性覺,這是很重要的,要覺悟你的本性。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怎麼覺?我們剛才講了,一門一門進入,先要相信極樂世界在這裏(郭經理指指自己),從這個門進(指玄關)。啊,你就那種光明的覺受就出來了,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慈悲、愛心出來了。你會為眾生,你會看得到眾生的優點,然後會同情他們的痛苦。

 

有慈悲,才有歡喜;有歡喜,才能施捨。這時候呢,你就是大悲觀世音、喜舍大勢至。然後才可以徹底地潔淨六根,成為釋迦牟尼佛;再來呢才能夠平等正直,這叫彌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