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222222     

 

第二代道親之苦

 

    "第二代道親出走"這篇文章發表後,很多第二代道親回應,有些直接跟後學訴苦,有些在部落格留言,綜合反應的問題,第二代道親大概有三類問題

 

  1. 對父母不滿

  2. 對道場不滿

  3. ""不認同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道場領導前輩們都知道,也都頭痛不已的問題,如果第二代道親願意將自己的意見提出來做溝通,相信前輩們都願意為留住下一代道親接棒而努力改革道場。

 

        最怕第二代道親先入為主的認為道場領導前賢不會聽、不會接受、不願溝通而不願將對道場的意見提出,也沒有溝通改變的機會。

 

 

 

一:親子疏離

 

父母忙道務忽略家庭

 

        有一位第二代道親以"父母雙全的孤兒"來形容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每天忙道務,完全讓孩子自生自滅。

 

        道場中確實有許多父母親,有的其中一個,也有二個全在道場,對孩子疏於照顧。

 

        道場有一種觀念:道親只要出來行功了愿,孩子、家庭仙佛會幫忙照顧。由於有很多這種實例,有小孩看到仙佛來教功課、陪伴玩耍…而讓道親更相信"只要我行功了愿,上天會幫我照顧孩子"

 

        後學也常對道親說:「天事人辦,人事天辦」我們幫上天辦道,上天也會幫我們補人事的不足。雖然這是事實,因為許多道親有這種經驗。但更精確的說,應該是上天會幫助我們補足我們努力卻做不到的部分,而不是我們把自己的責任義務全都不管交給上天處理。

 

         譬如教育孩子,不能說"我只管去辦道,孩子仙佛自然會幫我教得好好的",而是"我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也行功了愿,我教不好的地方仙佛會幫忙。"

 

        後學反對把孩子丟給上天照顧的做法。仙佛會愛護這些因父母失職而被疏於照顧的孩子,但不會認可我們"把教育孩子的職責全賴給仙佛",尤其當孩子不如自己預期時,心中不免會失望,甚至對道產生疑惑。這是錯誤的修道觀念,許多道親當不如意事發生時,心中就會有為什麼誠心修道還會生病、還會孩子不乖…沒有反省自己是否有疏失,反而怨懟仙佛沒有保佑。

 

        後學看到的父母忙於成全道親而疏忽孩子的結果,多半都是孩子因而討厭道場討厭道親,長大就離開家庭一去不回頭。也有少數還是認同""不願傷害"""道場",但心中滿腹無奈。

 

家有佛堂生活沒有品質沒有隱私

 

        對有些第二代道親而言,父母每天在道場不在家還是一種幸福,家裡有佛堂的第二代道親更無奈,家庭已經不屬於家人,而屬於道場、屬於道親。這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而在渡眾生的慈悲前提下,第二代道親只能莫可奈何的接受這個事實,但還是遠離逃避家庭,因為家裡有佛堂。

 

        如果道親懂得尊重家庭佛堂的壇主同時扮演著家庭主婦、媽媽、媳婦…的角色,必須照顧家庭,家庭成員也需要有隱私的空間與時間,而不是像人民公社,家庭變成公共場所,也許孩子就不至於抱怨不滿甚至排斥出走。

 

        但是許多道親不顧家庭佛堂也有他們修道以外的家庭生活,自由進出佛堂、談是非論八卦、來喝茶聊天,不請自來,來了不走,有時還留下來吃飯,外加早晚打電話訴苦…。

 

        曾有道親跟後學抱怨這種人 : 為什麼不換去他們家泡茶聊天講八卦加吃飯,而要到我們家,我們難道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自己要做的事…只因為我們家有佛堂,而他們是道親,就可以這樣…。」這些行為讓家庭佛堂的家人對道場、道親反感厭惡,又在"不能考道"前提下只能隱忍。

 

        如果再加上道場領導階層對渡人點數、清口人數、開班人數…的施壓,第二代道親有以"生在修道家庭的原罪"來形容生長在佛堂的痛苦。原本能夠生長在佛堂是多麼大的祝福與幸運,卻因為道親的惡劣行為讓第二代道親輕則無奈、重則反感反彈出走。

 

家庭佛堂回歸家庭

 

        關於家庭佛堂的問題,有些道場早已不在家庭佛堂開班,家庭佛堂只有開壇的那天辦道,之後就是自己家人拜拜。這樣就不會打擾家庭生活。

 

        家庭佛堂成為一家人修行的地方,每天在佛堂獻香叩首也感受得到仙佛的保佑。後學道場的方式則是壇主自己決定要不要在家庭佛堂開辦,只有當壇主自己要求要在家裡辦道時,才到家庭佛堂辦道。

 

        這是因應壇主個人的方便,有時壇主渡到的人不方便到公壇求道,安排到家裡的佛堂求道,譬如老人家、親戚等。這種辦道不會對壇主造成壓力,因為很少發生,而且都是在壇主要求下道場配合。

 

        其實很多壇主都希望家裡的佛堂也有機會辦道,因為壇主可以感受到佛堂有辦道時磁場和平時自己拜完全不同,簡單的說感覺辦道的時候有很多仙佛來護壇。

 

將齊家當成優先的修行

 

        針對這種對父母的不滿,後學認為是最好解決的一部分,父母只要願意改變,問題就可以解決。第二代如果是對"""道場"不滿,就比較難解決。所以如果你家中的第二代道親只是因為父母的緣故而不修道,只要父母拿出誠意,找出孩子不滿的原因,真心誠意的調整家庭環境、相處模式、改善彼此的關係,一方面孩子得到成全,另一方面齊家也是修道很重要的部分,能夠檢討反省進而改善親子關係,是最好的修道。

 

        如果拼命向外去渡人、成全,而讓和我們最親的子女怨尤不滿甚至出走,修道就修錯了。所謂「親親而仁民」要先親其親,先親愛成全自己的親人,才能去仁愛人民。沒有任何道親應該捨棄自己的孩子而去成全別人,孩子永遠都應該是父母第一優先順位該關心成全的對象。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成全,就辜負了他們來投胎的願力,會投胎在吃素修道家庭的孩子都是彌勒救苦經所謂的"滿天星斗都下世",如果我們去讓這些下世的星斗迷失,開葷、離開道場,這是家有第二代道親的父母最大的失職,天上神仙來投胎在你家,你卻辜負了他,讓這些神仙反而離開""走向凡塵。

 

         後學認為成全道親,應該以儒家的次第順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親求道後應從自己修身開始,修持三寶、改毛病去脾氣,接下來要齊家,扮演好父母、子女、媳婦、女婿…的角色,把孩子教育好、把父母公婆照顧好,當家人都相親相愛也齊心要一同修辦時,在家裡開辦,才不致於造成困擾。

 

對前賢的不滿

 

        除了對父母的不滿以外,許多年輕道親對道場前賢有很多不滿,包括

前賢的言教、身教都令人不服

 

講的道理不通,可能是抄來的背出來,所以自己也不懂,沒說服力。

 

有疑問不能問,說"修道要越修問題越少,不要越修問題越多"其實是怕答不出來用來堵人的藉口。

 

催人來佛堂,強迫性、很嚕又愛碎碎念,緊迫釘人令人反感。

 

………。(可能還有很多沒列出來的)

 

 前賢只是領路者

 

         如果世間是一個迷宮,修道就是要找到迷宮的出口,也就是我們所謂成聖、成賢或成佛,道場則是一群人集結在一起向成聖成賢方向邁進。

 

         所謂前賢是在我們前面領路的"帶路人",前賢只是走在我們前面的人,他們除了為我們指路以外,自己也還在路上摸索前進,他們也正在學習,正在找正確的路往成聖、成賢的路上前進。

 

         很多人對前賢的人格、為人處事有過高的要求,而其實前賢都不是完美的聖賢,如果他們早你幾步路,足以指引你前面幾步路,當有一天你已經超前,就換你指引後繼者修道的方向。

 

         我們可以期許前賢更精進,但不要以聖賢的標準來衡量要求前賢,而以帶路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

 

         當然前賢既然不是聖人,所以他們的指引不能說百分之百是正確必須服從的。如果前賢要你走的方向也是你認為正確的,就向這個方向走。如果你認為是不正確的就不要向他的方向走。

 

         至於前賢的不完美,就以包容一個"聖人學習者"的角度來包容他們。

 

         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夠指引別人成為眾生的領路者時,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這是後學的小小意見,後學也是別人所謂的"前賢",也一樣不完美,也在往成聖成賢的路上摸索前進。有時也會讓別人批評說得不夠圓滿、做得不夠好,也只有繼續努力。

 

         我們必須接受也體諒前賢無法符合我們的要求,無法回答我們所有的問題,因為他們也都還在學習。

 

 盡力

 

         對父母、前賢,後學的評斷只有二點發心、盡力。

 

         出發點是不是善意的,如果是善意的,就算做得不夠好也不應苛責;另外就是盡力了沒有如果他們已經盡力了,但仍做得不夠好,包容體諒他們也只是一個凡夫正在學習做聖賢。但如果父母或前賢不夠盡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就是一種失職。如果父母疏忽自己的職責不照顧孩子而一心在道場,這就不是真的修道,而是逃避責任,逃避自己做父母的職責。如果父母已經盡力了,孩子還是不滿意,那就不是父母的錯了。孩子也要檢討反省。

 

         前賢也一樣,如果前賢沒有盡力做好自己的講課、成全、幫辦…那前賢有虧職守,如果前賢已經盡力了,後學們就多體諒包容吧畢竟道場都是無給職,大家都是義務性的在付出,包容別人的不足也是一種美德。

 

 道場

 

對道場不滿

 

後學的觀察,第二代道親對道場的不滿大致有4項,

 

1佛規禮節太過嚴謹動輒得咎

 

2開班、開會、活動太多,疲於奔命

 

3渡人求道、成全人參班拼業績,壓力太大

 

4領導階層德行不好,不能服眾

 

 

        這4項理由應不必再多做說明,道場普遍也已察覺到這些問題,已經在調整改變。

 

如果這4項不是你的不滿,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再留言,相信透過更多雙向溝通,發現問題理性和平解決,道場會越來越好。

 

 "道義"的不認同

 

         最後,除了對人(父母、前賢、道親)的不滿,對團體體制(人、事)的不滿以外,對道義的不認同也是第二代道親很大的問題。

 

         道場無論講師或點傳師講的道理不夠專業,說服力不夠,無法令人信服。確實道場不像基督教、佛教有神學院、佛學院,專業訓練傳道人有千年歷史,道場沒有專業訓練。

 

         但是道場雖然在闡述真理上不專業,但是道親實踐真理的功力絕對不輸其他宗教。真理的實踐要漠視身體的欲望,道親普遍可以吃素,也普遍可以簡樸、遵守道德。如蘇格拉底所說的:「不受欲望操控,靈魂就可以得到淨化。

 

         而且我們所傳授的,是文殊菩薩所說的:「乃至無有語言文字,真入不二法門」的最高真理。

 

         如果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就可以包容道場講道的不專業。畢竟說得再好不如能做到,一貫道是台灣最大素食人口,因為我們蒙受明師一指,所以能夠做到可以節制自己的人欲,對於真理,做到還是比說到來得重要。

 

         但,一貫道也不是沒有如法的修持理論或論述,如果你願意看北海老人(第十五代祖)的著作,比起近代的高僧大德,北海老人會通三教洞徹心性,著作內容博大精深無所不包,以後學個人研究儒釋道經典多年,對北海老人可以說只能用曠古絕今來形容。如果你覺得道場的講道不專業,可以閱讀北海老人的著作理數合解、三教圓通,祖師四十八訓、談真錄、歷年易理。這些經典以簡馭繁將三教心法與修練功夫精煉在他的著作中。

 

 個人的建議

 

˙如果你對道場不滿,對""也否定,也已出走,希望你能夠不要謗道。

 

˙如果你對道場不滿,但對""是肯定的,即使不願留在道場,至少保持自修,別忘記三寶,時時用三寶,道依舊與你同在。

 

˙如果你對道場不滿,但是還願意留在道場,期許你不放棄努力,終有一天可以改革道場。

 

 

 

不要輕言放棄

 

         這是對第二代道親的一句忠言莫輕言放棄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對家庭不滿、對社會不滿、對國家不滿,但不能因為不滿就放棄。

 

         我們身處的家庭,都各有不同的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因而放棄家庭,我們身處的國家也有很多問題,我們也不能因而放棄國家。

 

         如果你是第二代道親,生長在一貫道家庭,必定有特殊的因緣與使命,道場和你之間是血脈相連剪不斷的。你可以對父母、道場、道親、前賢…有不滿,但是不要輕易放棄,不要放棄和父母的溝通、不要放棄道場、道親,更不要放棄自己的使命。

 

         只要不放棄,只要願意為道場的存續而努力,道場總有一天會因你而改變。

 

         雖然這篇文章談的是"第二代"的問題,但其實第一代道親出走率也是很高的,後學修道已經三十年,以前也曾經對道場有所質疑,但後學沒有放棄,沒有放棄修道,也沒有放棄建立更合乎道親需求的道場,所以今天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道親在和樂沒有壓力的道場一起修辦。

 

         如果後學當初妥協或離開,就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了。

 

         道場要存續下去,一定要年輕世代接棒,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開創屬於年輕世代的道場。

 

 

         寫了這麼多,可能解決不了太多問題,但至少讓道親第一代有機會了解第二代的困擾,也讓第二代有機會吐訴生在吃素修道家庭的苦惱。

 

         如果沒有寫出你的心聲,無論你是第一代或第二代,歡迎再留言。

 

(之前後學貼在下面的道親回應第二代問題的留言,應留言道親之要求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