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0731-1  

《"前三三,後三三"之淺見

    禪宗公案中有一個關於數字的啞謎"前三三,後三三",千年來無人能解,甚至寫入了多首籤詩之中,連後學也抽中此籤不只一次,但卻不解其意,近代也有許多大師強加解釋,也覺得牽強,今日再看,原來答案已在公案中。
       公案內容大致如下:

    有一位文喜禪師,到五台山華嚴寺金剛窟去禮敬文殊菩薩,偶遇一老翁,相談甚契,老翁邀他至寺中吃茶,他隨後而行,走入一間金碧輝煌的寺廟,落座後,老翁喚:「鈞提!」有一童子應聲而出,備茶與酥酪,文喜食後,心中豁然開朗。 

    老翁拈起盛茶的玻璃盞問:「南方還有這個嗎?」文喜答:「無!」老翁問:「那麼平常都用什麼盛茶吃?」文喜無對。
        老翁又問:「南方佛法如何住持?」文喜答:「末法比丘,少奉戒律。」老翁問:「有多少眾?」文喜答:「或三百,或五百。」反問:「此方佛法如何住持?」老翁答:「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多少眾?」「前三三,後三三。」
        隨後文喜見天色已晚,求宿一宵,老翁說:「你有執心,不能留宿。」文喜答:「我怎會有執心?」老翁問:「你受戒了嗎?」文喜:「受戒久矣!」翁:「若無執心,何用受戒?」文喜只得隨童子出寺。又問童子:「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童子喚:「文喜!」文喜應:「諾!」童子問:「是多少?」文喜答不出來,又問:「此寺何名?」童子說:「金剛窟」般若寺。文喜淒然淚下,頓悟老翁即為文殊菩薩,自己已然錯失良機,於是乞求童子賜教,童子作偈:「面上無嗔真供養,口裡無嗔吐妙香,心中無嗔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說完童子與般若寺皆隱,空中祥雲掩攏,文殊菩薩騎五色獅子飛馳於天際。
《身口意》

        後學以為,答案就在童子所付偈中,前三三指身、口、意三者,被嗔念所染是凡夫,是草蛇,後三三則身、口、意清淨,瞋心全無,是聖賢、是飛龍。不論徒眾多少,只這兩類而已。

    文喜一開始便嫌南方比丘少奉戒律,隱然有嗔意,後又被老翁斥責執心猶在,因為執著戒律精嚴,見破戒比丘,便生嫌惡。殊不知大般若經云:「見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持戒波羅蜜。」若見眾生犯罪不持戒便生嗔惱之心,即不具足戒律,何況眾生尚不可得?何況其罪?
        小人因成敗得失而起嗔心,君子則因善惡是非而起嗔心,不論何因,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火燒功德林,功夫皆白做。息嗔的關鍵不在壓抑怒火,而在不二之心,若無分別,嗔心不起,何用滅之?
        文喜尚未開口感慨南方比丘不守戒律,便已被老翁看穿手腳,知其有戒與不戒的執心在,因此執心,而有憤世之念,所以舉起玻璃盞問:「南方還有這個嗎?」

    從前本組周滌塵老前人在世時,時常會隨手拈起杯子、筆或其他物件,問道親:「這個是什麼?」道親多瞠目以對,但也有道親侃侃而談,甚至依此著書立說,曰:「茶杯之道。」

    老前人只是藹然一笑,未置可否。其實拈起一物問:「有這個嗎?」或「這個是什麼?」在禪宗公案中屢見不鮮,最早見於靈山法會,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個」盡在不言中,安東組高老前人在世時常對道親耳提面命:「別忘了這個!」我們道傳天下,也不過傳了「這個」而已。
        文喜答了個「無」,顯然不解其意,但老翁再問南方用什麼器皿吃茶時,文喜已有警覺,所以無對,若再答個陶杯之類,恐怕當下就要被趕出門去了。
        再次,童子喚:「文喜!」文喜應:「諾!」時,則是第二次點化,文喜還是不契。叫名應諾的點化在禪宗公案中也常見到,當我們猝不及防時被大聲叫名時,剎那間必然萬念俱銷,不自覺中回歸方寸玄關,這是不守而守的最高階工夫,可惜只在一瞬間,若能維持,則不論是貪心、嗔心或痴心都會銷融無蹤,永不再起。

    但大多人只是覺得被嚇一跳而已。若如靈默禪師去參石頭和尚,不客氣的說:「一句話能契合,我就留下來,不然就走!」石頭據坐不言,靈默轉身離去,石頭追到門外召喚:「比丘!比丘!」靈默回首,石頭說:「從生到死,只是這個。又回頭轉腦做什麼?」靈默言下即悟,折斷柱杖,在石頭門下為侍者,一住廿年。
        文喜無此悟性,童子只好直接點破他的修行罩門在「嗔」,而且是自許持戒精嚴、鄙視俗僧的正義之嗔。其實這個"我是你非"的嗔心,是世間一切衝突摩擦的原因所在,小至夫妻爭吵,大至世界大戰都肇因於此,反而一般凡夫俗子的自私貪婪危害甚小。

    英國大哲羅素曾因反政府而坐牢,和殺人搶劫偷竊的罪犯關在一起,出獄後感慨的說:「這些罪犯無足以危害社會,只能害死自己而已。真正能危害世界的是那些騎著馬匹被塑成銅像的偉人們。」的確,「伸張正義」是理直氣壯的嗔心,這才是禍亂之源啊!
        欲化嗔心,不離方寸。不由想起周老前人拈起茶杯問:「這個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