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建立在神蹟 慈蓮華
部落格成立以來,偶而總有人留言批評甚至批判,我總是選擇沈默不辯解、不辯論。
因為信或不信不是言語文字可以輕易改變,辯解或辯論只是徒勞,甚至增加誤解或怨恨而已。
但這些批判每次都讓我省思一個問題:信仰是如何建立、如何堅信或如何動搖?
也思索著:「看到這些批判的留言時,哪些人會動搖,哪些人不會動搖?」
因而得到一個結論:多數人的信仰是建立在神蹟上。
當然所謂神蹟不只是狹隘的見到、聽到些異像。而包括生命精神面、心靈的提升與感悟。
如果一個人信仰過程沒有體驗過神蹟,那麼面對嚴厲的批判否定時會動搖。
但如果一個道親體驗過神蹟,那就不是語言文字可以輕易動搖。
比如說如果見過歸空體軟如棉,就會相信超生了死,無論別人如何毀謗也不會動搖,如果見過濟公老師,接受過濟公老師臨壇教誨,永遠不會忘記老師的慈悲話語,也不會因別人的批判而動搖。如果受用三寶修持,終身都不會對自己的信仰懷疑。
其他宗教也是一樣,如果曾經在禱告中受到感動,就會相信耶穌、上帝的存在。當然不能說百分之百體驗過神蹟就不會退信,所有宗教也都有見過神蹟一樣退信的例子,只是較為少數。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別人的信仰以言語文字否定批判,效果不大,多半只是突顯批判者本身修養以及學問的不足。至於為這些批判而辯解、反駁,我個人也認為沒有意義。
信的原因多半來自神蹟或心靈感應,而不信的原因更複雜,有人因為對父母不滿而反對父母所信仰的,或曾與宗教信徒有過節,因而對宗教有成見…。
許多人對宗教的印象都來自於對這個宗教信徒的印象,而非教義本身。所以因為"人"的因素,而信或而不信的人很多。當然也有因理性探討而認為宗教是迷信不科學的…這種人反而是少數,而且較不會去批判否定別人的信仰,只是自己不信而已。
不論反對的原因是什麼,都不可能透過三言兩語的辯駁解釋辯證而改變,甚至仙佛或上帝顯化站在他面前,不信的人可能會說:「這是妖魔。」
總之一個人會相信或不信,背後的因素太多太複雜,想要用言語文字說服對方是不可能的。即使辯贏了也只是口服心不服增加怨懟而已。
我只能說我的信仰建立在我的宗教體驗,包括感受到老母的存在、感受到老母的慈悲。也包括修持三寶時,體驗到心靈可以寧靜寬闊如深邃宇宙;包括人生觀從悲觀厭世改變成可以隨緣;包括生命不再被煩惱憂愁纏繞,而有清涼喜悅…。這些只有自己知道的體驗,是信仰的原因。
這些宗教體驗是實實在在的,就像一個窮人得到一方法而成為富翁,任誰批判這個方法他都不會放棄一樣。如果你曾經痛苦厭世,求道修道而讓生命重新得到力量得到寧靜快樂,又如何會在乎別人如何看待一貫道。
當然對於所有的批評我都予以尊重,尊重每個人發表自己意見、堅持自己意見的權利,也尊重形成這些反對聲音背後複雜的原因。
對修道人而言,尤其對於修持一貫道的人,在決定成為一貫道親時,就已做好心理準備,會被人正面質疑、背面否定、言語侮辱…即使你沒做錯任何事,還是會被輕視甚至歧視。
而把這一切當成修持六度波羅蜜的"忍辱",也就不覺有多嚴重了。只要自己是做對的事,只要自己無愧於心,不需要社會價值、眼光來為你背書。(當然,如果自己所做所為不是俯仰無愧,譬如犯了道場所謂三清、四正,那麼被批判也是理所當然沒什麼好怨,還要趕快懺悔改過。)
修道本來就是一條孤獨的路,與多數人所追求的、重視的背道而馳,修道的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別人的肯定或批評,而是自己面對自己是否可以理直氣壯無愧於天地。
至於別人怎麼定義一貫道、一貫道過去的歷史定位…完全不影響我的信仰。
其實批判一貫道的人,也不是他們自己的體驗,多半是重複過去別人提出的觀點,所以我也不認為需要認真的回應。
但仍然尊重每一個人反對一貫道批判一貫道的權利以及發表意見的權利,至於這些留言會不會影響道親?就看每個道親信仰建立在什麼前提,如果信仰的基石是不穩固的,即使沒有這些批判也會受別的影響而退失道心。
以上是我個人立場,不代表郭經理。
郭經理簡單的提出他為什麼信仰一貫道的理由:
一、首先,對於修持一貫法門無論對三寶、禮敬仙佛、行功了愿、明師一指…對個人的生命有去惡向善、離苦得樂的體驗。
二、當我用同樣簡易的法門去成全眾生,發現眾生也一樣可以成功的離苦得樂、去惡向善。
三、這種成就自己又能成就他人的經驗,激發我強烈要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悲心,這種悲心取代了過去追求快樂的貪心。從滿足個人欲望的貪心轉變成救眾生出苦得樂的悲心,這種悲心和貪心在生命裡的交換,讓我對道更有信心。
郭經理講課太忙,沒有時間長篇大論回覆批判,只能簡單提出自己信仰的理由。
但是郭經理願意接受當面討論或辯論,文字長篇大論不如言語直接,也省時省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