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祖壇經15

🙏🙏感恩上海一位前賢,為六祖壇經內容打逐字稿,日後有時間再將逐字稿貼上字幕。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

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

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

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菩薩戒經云。

我本源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15 般若品-7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修多羅,講的就是佛經的意思,所有佛所說的法,叫做修多羅,這是梵語,印度話。就是所有的經典、文字啊,大乘小乘、十二部經,都是因人而說的。那麼這些經典從哪里來的呢?都是用智慧性建立的。而這個智慧心啊,不是只有佛有,我們一切眾生都有和佛一樣的智慧。

 

所以這個萬法,都是因為人才建立起來的;沒有人的話,就沒有必要有這些萬法。好像沒有人,你就沒有必要有桌子、椅子嘛,你一猴子,用這個幹嗎?沒有用啊。牛啦、馬啦,用不上啊,這些東西。經典文字呢,就是給人用的,因人而設置的。

 

那麼呢,這個人裏邊有愚有智啊,“愚是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經典、佛法,和一般的知識是不同的。一般的知識學問,有的人呢,永遠都學不會;有的人學了呢,永遠學不好,學不到那個最高的階段。

 

像數學,有的人就是不會。有的人呢,他的程度就是到國小、到國中、到高中、到大學,你叫他成為一個數學家,他是永遠不可能的。你要像李遠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那樣子,拿到諾貝爾的化學獎,那個是少之又少,這是最高階段。那你要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是科學之神呢,那更是千古難遇的。

 

但是呢,佛法就不同了,每個人都可以爬到最高階段,這是佛法和一般世間法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學到做佛的階段,所以說關鍵是在你有沒有悟解心開。你只要能夠悟解了,你去向善知識問法,不恥下問,謙心求教,那麼善知識呢,也不會悋惜,有智慧的善知識、得道者,他會跟你說法。一次聽不懂、二次聽不懂,忽然間悟了,心開了,哎,你就跟他一樣了。

 

像我們聽愛因斯坦,跟你講相對論,你聽了半天,你不會成為愛因斯坦,差太遠了。可是呢,你聽佛說法就不同了,你聽了、你悟了,你就可以做佛。所以這個就是佛法和世間法的不同。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學佛法?學經典?因為呢那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爬到巔峰的路,走到極致,走到極限。沒有能力的限制,沒有聰明的限制。因為每一個人呢,做別的不行,要學做佛,都具足一切的智慧和才能。

 

所以不要認為,哎呀,像有的人覺得,“啊,我要當音樂家,那沒有我的份,不可能。”“哎呀,我要當畫家,不可能。”確實啊,大部分人來講,是不可能的。“我要當科學家、當教授、當舞蹈家,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確實啊,對大部分人來講的話,這些都是不可能的。成家,那是不可能的,結婚成個家是可能的。你要成一家之言,成為一個大師,那不可能的。

 

但是要做佛,成家不可能,成佛,那是每個人都可以的,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不管你成佛了沒有,你起碼要知道自己決定可以成佛。就跟學游泳一樣,一定學得會的,快一點、慢一點,一定學得會的,沒有那麼困難。學騎腳踏車一樣,一定學得會的。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所以修行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悟,不只是修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悟,要悟這個本性那。不悟,佛是眾生,如果不能悟的話,佛就變成眾生啦;“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只要能夠一念覺悟,眾生當下就是佛。像我們現在是眾生,我們悟了,我們就是佛,再簡單不過了。

 

一悟即至佛地”,一悟,就到達佛的地位。這個和我們做世界的學問不同喔,做世間的學問,不是用悟的,是用解的,用理解。理解,是有程度的、有深淺的、有高低的、有大小的。悟,是沒有的,悟,沒有深、沒有淺。好像開燈一樣,燈一開,整個房間就亮了。它不會燈開了,東邊先亮,西邊再亮,左邊亮了,右邊再亮,不會的,燈一開,全亮了。它不是像爬山那,越爬越高的,不是的。這就是悟。

 

所以說呢修道,你不要光在想,用我們世俗的方法來修道,要很重視這個悟,頓悟,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用世間的法想的話,就是我慢慢學嘛,慢慢去理解嘛,慢慢去做嘛,對不對?慢慢學,慢慢瞭解,慢慢去實行,這個是世間法。你學一個看護啊,那個就是要這樣做的,慢慢看、慢慢學,慢慢就懂啦,就會啦,然後再去做,越來越精。這是凡夫法,這不是佛法。佛法,是一悟即到佛的地位,這叫佛法。

 

所以為什麼我們傳末後一著?就是要讓你悟,點石成金嘛。“鄉兒點鐵化成金”,彌勒真經講的,點下去,鐵就成金,這叫悟。

 

我要做一個譬喻來說的話,我們人生呢,就像面對著黑暗的世界,就像這樣,裏面什麼妖魔鬼怪都有。然後你往前走,步步艱難,步步為險,你要應付很多的挑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機遇不同,你往前走,各自機遇不同。有人運氣好一點,會輕鬆一點;有的人是千辛萬苦、受盡折磨。但不管怎麼樣,都是面對的是黑暗世界。

 

光明在哪里呢?光明就在後面,一轉頭就看到了,這很簡單那。任何人,你過好日子的、過壞日子的,一轉頭就是光明,這叫悟。只是回頭而已啊,回頭轉腦啊,一轉頭,哎,就是面對光明啊。黑暗,不管你是好的黑暗、還是壞的黑暗,通通在後面,就通通面對一樣的光明。這叫回光返照。

 

但是我們就是這一念轉不過來,叫“一念悟”,這一念轉不過來。每個人心中呢都是面對那個黑暗世界裏邊,尋找微弱的光明,在裏邊尋找幸福、尋找成功,不懂得回頭,都是在六根上面。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都是在六根,怎麼樣滿足自己的六根。沒有辦法轉過來,所謂背塵合覺,沒有辦法,沒有辦法背塵。

 

背塵合覺

 

都是背覺合塵,一般人都是去合這個塵。而這個塵裏邊有善有惡啊,塵裏邊有分善惡,有分富貴、有分貧賤,二法嘛,塵就是二法嘛。我們就在這裏邊,善惡是非、寶貴貧賤,就在這裏邊,上下,心就在這裏邊上下,忐忑不安。這個心一上一下、一上一下。而佛法是什麼呢?叫做不二之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不落入這兩邊的。我們就是沒辦法一下子轉過來。你在二法裏邊,你當國王也好,你當乞丐也好,一回頭都是佛,國王也是佛,乞丐也是佛。就像後學剛剛講的,你面對著黑暗的世界,你只要一回頭,光明是一樣的,光明都在我們自己這裏。回頭,觀照自性。

 

傳道,就是傳你這個啊,這一點覺性,你要不要合這個覺性呢?要不要放下一切來合呢?我們說,“哎呀,守玄,誰都會呀。”你有沒有放下一切?你有沒有放下一切,來合這個覺?合這個靈性?沒有的啊,沒有。大部分人,都是用一點點的心來合這個靈性,(伸出小手指)一點點的心,千萬分之一。大部分的心都是,哇,整個噴灑出去啦,用噴灑的,我用這樣形容,覆水難收啊。整盆水都潑出去,盆子裏邊剩下二滴,哎,(用手指往玄關)抹一下,二滴水來抹一下靈性。整盆水潑出去了,哇,恩愛情仇都在這裏邊,成功失敗都在裏邊,花花世界都在裏邊,心整個潑在那個世界。收回來的很少啊。

 

所以一念悟,就是佛哎,一念悟了就是佛。但是我們有沒有悟呢?有沒有悟得徹底呢?悟得徹底,乾淨俐落,說放下就放下。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所以說萬法在哪里?都在這裏啊,都在自己的心底啊,不用向外去求啊。你要從自性之中,可以頓時見到真如本性。而真如本性,就是真如法界,就是極樂世界。

 

我們人就是向外去追求,要去營造一個世界,理想的世界,每個人都有他生命的世界。什麼是世?世,就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什麼是界?界,就是空間。我們希望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生活環境,然後看不到極樂世界就在這裏,永遠的,不是暫時的美好。沒辦法頓見,沒辦法一刹那之間,突然間轉過來,從合塵到背塵,一下轉過來,沒辦法。想一想看嘛,自我檢討,是不是都是合塵?我們說合同合同,合同什麼?沒有合同本性的,都是合同十丈紅塵的,都跟十丈紅塵合同。那個都不用教的,就合同了。

 

所以“菩薩戒經雲,我本源自性清淨。”這個是六祖慧能證明說,不是他自己說的,佛經裏面就有這麼講,“我本源自性清淨”啊。我本來,源,我們講易經,元亨利貞,一元複始,本有的,自己本性是清淨的,現在就在的,現在大家本性都是清淨的,一回頭就清淨啦。

 

不是說我已經完蛋了,我無藥可救了,不是。不管是看到仙,不管是看到鬼,都趕快,一回頭就做佛。不是說,我看到鬼,我就活在鬼的世界,我做不了佛了,你一回頭,鬼就不見了。自性清淨,都一樣。

 

所以修行,就是一個回頭嘛,所以二目要回光嘛,要回頭嘛,光要收回來呀,要回光。

 

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如果認識自己的心,見到本性。一般人不認識自己的心那,一般人只知道見物啊,見物不見心那。不認識自己的心,光認識外在的世界,不認識自己的心地。也沒有人教我們識自心那,認識自己的心那,沒有。認識的都是外面的世界,外面這麼龐大的世界,找到一小塊,去追求。愛情啊、財富啊、學歷啊,大概都追這三樣,一小塊。

 

那你說認識自己的心嗎?沒有啊。我看現在青少年為什麼活得很痛苦?因為都是教他去認識功課嘛,功課裏面有什麼?說穿了,還是那句話啊,“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對不對?還是那句話嘛,就這種觀念深入人心,不認識自心,沒有人教你認識自己的心。

 

不曉得萬法盡在自性,不曉得,一切智慧都在自己心性之中。一切安樂自在、光明寂靜,通通在自性之中。我們人生就是追求清靜那,追求快樂的啦,追求萬法的啊,結果通通都有啦,無量光明。沒有人追求黑暗的,追求光明,光明都在這裏了。一點真太陽嘛,對不對?太陽就是光明啊,真正的光明,不是那種陽光的光明,是那種生命的光明。這叫“在明明德”,生命的光明。有的人很有錢,但是心地不光明啊,心地很黑暗那,整天怕人家搞政變,把我弄下臺啊。

 

所以要“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注意這句喔,還得本心,我們知道,我們都希望得到自己的本心那,但是要“即時”,要“豁然”。即時,就是要抓住這個時機;豁然,就是突然,突然一下,轉過來了,下定決心了。

 

我們就是牽腸掛肚,就是轉不過來。說穿了,大家心裏想的,還不就是一直習慣性地、關心的這一切嘛,你所關愛的這一切。習慣性地,從小被訓練出來的,叫你關心。關心、關心,要關這個心那。但一般人不是啊,關心的都是外面的一切。然後想像成慣性了,念念相續,就一直念叨著、念叨著。

 

小的時候關心的是學業,再來關心事業,再來關心子女,最後關心身體健康。一般來講都是這樣子啊,有錢、有事業了、有婚姻了、有子女了,一切都有了,五子登科了,再來就是要身子。哎,五子裏面有沒有身子?沒有喔?那很傻。沒有身子,那五子有什麼用呢?死人了,那五子沒有用了。現在人越來越比較聰明了,不只是五子登科了,還要身體好,身子骨健朗,很重視身體。

 

我們關心就這些啊,念念相續都在這裏,轉不過來,認為轉過來,就什麼都沒了。房子啦、車子啦、妻子啦、兒子啦,還有什麼?喔,還有金子,對不對?現在我告訴你,還有六子,身子,身子也很重要啊。最近常跑醫院那,哇,裏邊身子出問題的太多了,苦惱得不得了,有錢沒錢,病倒都一樣。所以你想想看,自己心是不是都念在這些東西上面?念茲在茲,都在這裏啊。

 

從來沒有完完全全來看一下本性的,就算叫你在用三寶、念佛,心還是想著那些,大部分的心還是用在那上面,沒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沒有的,沒有用此心的,心都是在物上面。身體也是物啊,就算是身子也是物啊,沒有格物。

 

所以一定要豁然,即時豁然,當下那一念之間,啊,這些東西我通通不關心了。關心它幹嗎呢?突然間放下了。你就找你最關心的,看你能不能放得下?你最關心的東西,最讓你念念相續的,突然間,啪,放下了,本性就會現前。這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屠夫最重視就是這把刀啊,他靠這把刀,殺豬賺錢、養家活口的,他這一把刀丟掉了,家啦、口啦、事業啦,都沒有啦,他把它丟下了,丟下就成佛。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把屠刀,就是你抓著不放的。要瞭解,要瞭解自己,什麼東西是你抓著不放的?是你大部分時間在想的,大部分時間你在想的是什麼?你能不能,啪,丟掉了?這叫豁然,即時豁然。很簡單那,放下,每個人都做得到;提起,不是每個人做得到的,你就能力有限嘛。像我們要拿起屠刀,太難啦,你要有那個能耐啊;放下屠刀,每個人都放得下,要不要放而已。

 

你要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那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但不談戀愛,誰都做得到,對不對?不玩了嘛。要像王永慶一樣,辦一個大事業,那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我不玩了,誰都會做得到啊,是不是?不跟你玩這個了。

 

所以很重視本心、本性。為什麼重視這個本?因為這個本就是一切嘛,萬殊歸一本嘛,這個本就是一切。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這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會歸到這個本上來,而這個本呢,你本來就有的啊,本來清靜啊,本來就有的。

 

所以所有的佛菩薩,都一再地告訴大家,反身而誠,一再地告訴大家,有無量的福德智慧。妄想執著啊,不相信。老是覺得自己一無所有,要向外追求。不悟,就不悟在這裏啊。老是不相信㖠,只相信說,我要努力向外去追求。“絕學無憂”,不相信,“絕學無為閑道人”,一般人就是要學,要有作為啊。要拼命地學習、拼命地工作,人類就是這樣子啊。

 

所以得本心是最重要的,比你得什麼諾貝爾獎,還要重要得多呢。我們說最高的榮譽就是諾貝爾獎,比你選到總統,比你賺到幾十億的財產,那都要重要得多了,本心。剛才講的那些,都會灰飛煙滅的啊,說沒有就沒有啦。

 

本性,是不滅的,不會消滅,具足智慧福德,永恆不滅。這個你不得,你要得什麼?你幹嗎要去得那些呢?得那些無常的東西呢?最多給你一輩子嘛,幾十年那,眼睛一閉就沒了。那本性,眼睛閉了、眼睛睜了,跟眼睛沒有關係的,跟六根沒有關係的。那口氣在的、不在的,本性都在的。

 

你要去享用啊,家裏邊有寶藏,不知道享用,還是窮啊。你地下埋了寶藏不用,那還是窮啊。你說阿拉伯國家地下有很多的黑金,叫石油,它不挖,還是窮啊,還是在沙漠啊。這是上天很好的一個垂相,上面是沙漠,裏面是財富啊。你不要認為自己像沙漠一樣一無所有啊,下麵都是黑金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所以要“還得本心”。

 

傳道就是傳這個啊,叫你得本心啊。指回來的,不是指出去的,都是指回來的。不是告訴你,好的東西在這裏、在那裏。最好的在這裏啊(手指玄關),指回來。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他說我在我的老師,弘忍大師的門下,一聞言下便悟。一聽到呢,和尚指點我的本性,我一聽到,馬上、當下就悟了,言下便悟。沒有經過勤苦的修行喔,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啊、研究啊、思考啊,沒有。真正悟,就是這樣子啊,言下就悟。

 

悟,是很單純的事情啊,你當下能不能放嘛,一下子把自己所執著的東西,啪,放了,就悟啦,這一念之間而已。那最重要的是,慧能大師他知道自己執著什麼,他知道困擾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執著。

 

我們一般人不知道哎,一般人不知道困擾自己的,就是你的執著,不知道。一般人只知道是說,困擾我的是,我所執著的東西我得不到。他想到的是這個,我只要得到了,我就快樂了。結果得到以後,還是不快樂。然後你就想說,我搞錯了,我不是真的要得到這個東西,我是要得到別的東西。那就開始展開新的追求。

 

慧能祖師就很清楚啊,知道這個執著,就是痛苦的淵藪。但是不知道什麼?放下執著,就是得到一切,這個不知道。就好像在大海裏面那,抓到了一塊木頭,在海上漂泊。以為放下,就沒有了,就沉沒了,我們會有這種想法。尤其是自己經營多年,努力的一套東西。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很努力啊,都打拼啊,然後就有一整套自己成果,辛苦的結晶。怎麼放得下呢?

 

像六祖的師兄,神秀大師,他就放不下,他有一整套的修持的功夫,很嚴密的。他可以很有 效地讓自己的心,保持清靜,“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怎麼放得下呢?修行人也有他的執著啊。

 

我們修道也會啊。經營一個道場,多辛苦啊,一年二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哇,經營出來了,你放得下嗎?像一個事業一樣,你放得下嗎?放不下就是執,就不能“言下便悟”,不能“頓見真如本性”。見到的,就是成就或者失敗;就是成功的一種得意和空虛,失敗的失落和痛苦,就是這樣。成功人就得意,而且空虛嘛。像李登輝說的,登上觀音山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他有這種失落感,所以他想要拉阿扁去登觀音山。所以得意和空虛的感覺,一定是這樣的。

 

“頓見真如本性”。一般人看到的,就是我剛才講的,成就感或者失落感,就是這樣子而已。人生總是有成就感的啊,“哎呀,我的小孩子不錯。”“哎呀,我的家庭不錯。”“哎呀,我的學問不錯。”甚至“我修道,修出一點成就出來了。”當然有更多的失落感。就是這樣,靠那一點點的成就感,來活下去;靠那一點點的成就感,讓自己淹沒在龐大的失落的痛苦之中,就是這樣子而已啊。

 

人生不斷地在失落,有一點點稍微安慰的。到老以後發現子女不孝,那真是不安慰了。他們到老,就是最最痛苦的時候,發現自己一生大部分的努力 ,都放在子女身上了,結果子女不孝。就是修道啊,用心的成全後學,結果後學不忠不義,退失道心,那也是很痛苦的。

 

所以要“頓見真如本性”。不要老是見這些,這是世俗人才見這一些,去追逐那一點點的成就感,然後就那麼一點點,像流沙一樣,在手上慢慢地流掉,握不住了。見不到真如本性啊,真如本性就是一切啊,就是功德海啊,就是華藏世界啊,蓮華寶藏世界啊,為什麼沒見到呢?

 

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所以呢,它有大受用。其實惠能祖師沾了個大便宜啊,就是他要放下的東西很少嘛,他就一把柴刀而已嘛,他樵夫嘛,那個不值錢的東西啊,屠刀還可以賺大錢那,他第一可以賺大錢那,砍柴,能賺什麼錢那?所以他放下。所以有時我們握的東西越少,越容易放下。但也有人想不開的啊,“我已經那麼少了,還叫我放下?”他也放不下。“我只有這麼一點點了,我要得不多。”有一首歌就叫“我要得不多”。我要得不多,就這麼一點點而已,我怎麼放得下呢?所以他一放下以後呢,惠能就是把柴刀一丟,就成佛了,他是放下柴刀,立地成佛。

 

所以他“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他知道,哎呀,這條路太好了。我不是教你說從小學讀到大學,讀到研究所,這麼辛苦的,頓悟啊,馬上就可以悟啊。菩提,不是需要經過勤苦修行的啊,馬上就可以悟的啊。我就傳這個菩提大道,馬上就可以悟的,馬上就是光明的,回頭轉腦就好了,念頭一轉,就悟啦。所以他要傳這個啊。

 

就好像一大堆病人,我知道有一種藥,一吃下去就馬上好的,那我當然要賣這個藥啦。好心嘛,你就吃這個藥,又便宜,不花錢的。好像地上有一種草,滿地都是的,拔一根含在嘴裏,你的大病就會好。哇,你當然到處勸人家,但是人家聽不進去啊,不相信那。因為這個病,可能他花了幾百萬、幾千萬,都還醫不好。好像愛滋病,全世界的醫生都醫不好。但是今天告訴你,這個藥方很簡單,很少人能夠信的,“你就騙人的!”

 

所以惠能祖師就是知道了,知道最重要的就是頓悟菩提。人生活著,就是要解脫苦惱嘛。人生活著,就是苦惱啊,苦惱很多啊,有錢、沒錢,都苦惱啊;健康的也苦惱,生病的也苦惱,無所不苦,純大苦聚。

 

好,今天出苦有期,確實可以離苦得樂,怎麼做呢?頓悟菩提。而且頓,馬上,立刻可以離苦得樂。不是說我窮人,我要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會有一份的家業,不是,馬上,馬上富貴榮華,看你要不要?叫頓悟菩提。

 

怎麼做到呢?“各自觀心,自見本性。”這就是惠能祖師告訴大家的。每個人要觀自己的心,不要向外觀那,要觀自己的心,要返觀,觀自己的心。那心有什麼好觀的呢?心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我的心長什麼樣子?大的還是小的?大顆還是小顆?方的還是圓的?紅色的還是黑色的?看不到的啊。我的心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

 

你一返觀內照,就發現沒有這個東西啊。這叫什麼?“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不要這麼就,啊,找到答案了,就不觀了。真正感受到無其心,這就見性了,這才叫明心見性啊。我們都被心所苦惱嘛,心裏有好多的欲望啦、憤怒啦、緊張啦,然後用很多的方法來讓自己心快樂。結果發現,你一觀那,這個心中的這些緊張、焦慮,根本就不存在的。

 

像你說,你很容易緊張,非常緊張。好,現在你拿出來我看看?緊張在哪里?現在拿出來看看?不存在的嘛,自己突然間製造出來的。所以要瞭解這個心那,什麼亂七八糟的心統統都沒有了,剩下就是本性。什麼你用思想可以分辨出來的心,通通都沒有,“心無其心”,這叫內觀其心。你就會發現,哪有什麼心?“心無其心”。

 

所以“各自觀心”,就可以“自見本性”。“心無其心”的話,就心無掛礙;心無掛礙的話,就智慧現前,就可以見到真如法界,不可言喻。凡“所有眾生若干種心那,如來悉知”悉見,這叫見性。為什麼呢?因為他見不到自己的心。何以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在哪里?你找出來看看?心不可得啊。你說你的心事,心事重重,拿出來看?一看,沒有,沒有心。

 

現在人都越來越聰明啦,知道人生,就要求我的心快活嘛,就要滿足這個心嘛,是不是?這個心在哪里呢?你說我家裏有一個人,他很難侍候的,那我們就要想辦法去侍候他,要不然他會作亂那。如果根本沒有這個人,你創造出來的,你幹嗎費那麼多的心去侍候他呢?

 

我們整天就要滿足這個心那,整天心裏邊有好多的不滿足啊,每個人都一樣啊。有好多的不滿足啊,然後要想辦法去滿足它,人生就是這樣開始的,也就這樣結束了。從有一點點的不滿,開始要想辦法滿足它,最後變成一大堆的不滿,最後變成永遠不能解決的不滿,不只是不滿,而且還怨恨。就這樣子啊。

 

人生就從俱足一切,一直一步一步地走向不滿、走向怨恨、走向仇殺,每下愈況,一直往地獄走。不是很可笑的嘛?不認識自己的心,老是覺得自己有一顆不滿足的心,要想辦法讓它得到滿足。

 

現在人的人生觀,說穿了,就是要讓自己的心得到滿足,而且怎麼做都不能滿足,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心那。你哪有一顆不滿足的心?沒有這回事啊。你以為我有一顆不滿足的心,以為。那我們就被這一顆不滿足的心,像一個魔王一樣,當它的奴隸,拼命要去滿足它。沒有這個東西,看清楚,這個妖魔是不存在的。

 

神光內照,傳道就是傳這點神光內照啊,照妖鏡,一照,妖怪就不見了。什麼是妖怪?就是這顆不滿足的心那,是妖怪。它在哪里?它沒有的,它不在的,它是幻覺,它是一個幻覺,要照破它。一般人不是的啊,一般人是只是想盡辦法,要讓這個不滿足的心,得到滿足,就是這樣。你們哪個人得到滿足了?努力了一輩子,成功了嗎?誰成功了?誰成功了?永遠都不滿的啦。走這一條路,就是一條黑暗的路了,永遠都是失敗者。

 

所以惠能祖師看得很清楚啊,叫你不要再去,在外面的世界,想辦法去滿足你這個無底的黑洞啊。這不滿足的心,就像宇宙的黑洞一樣啊,什麼進去,就是毀滅了,而且就不見了。什麼東西進來,它還是不會滿足啊。你賺到一百萬,它不滿足;賺到一千萬了,還是不滿足;賺到一億了,還是不滿足。你看看哪一個富翁滿足的?沒有啊。

 

我有一個朋友在電子業,屬於電子新貴。已經不算新貴了,像我這個年紀的話,不算新貴了,算中年了。最近好高興喔,跑來說,“啊,回大陸去喔,才知道他的阿公喔,以前有娶過十幾個老婆。”我說“這個有什麼好高興的?”他說,“這樣子,我就為我一堆外遇可以找到理由了,遺傳,跟我沒有關係。”我說“外遇,老婆知道嗎?”“全世界都知道,就我老婆不知道。”你看看,就不能滿足嘛。

 

他們有錢那,他們賺錢,跟開自來水一樣的,開了就有啊。但是不滿足啊,苦惱啊。他是搞完一個又一個,反正就是花錢嘛。又有頭腦,大家都崇拜這種人,現在電子新貴,都是崇拜的對象。可是還是痛苦啊,而且更痛苦。所以他一直要找理由,證明自己不是邪惡的,是因為遺傳基因的問題。人家說,沒有榮耀祖先、沒有光宗耀祖,還去挖祖宗的篩糠啊,來為自己脫罪啊。

 

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如果自己不能悟,不能言下便悟,不能自見本性,不能觀心,眼睛只能觀物,不能觀心。看不到心,因為心無其心那,看的實在是看不下去。不了解,一般人光知道說我看的東西,我能不能得到?!一般人都這樣想,我看中這個東西了,我看中這個人了,我能不能得到?得不到,朝思暮想;得到了,棄如敝屣。有什麼用呢?得到就沒用啦,得到就不稀奇啦,眼睛又開始看。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心。

 

所以怎麼辦呢?“覓大善知識”,像我們天命明師,就是大善知識啊,“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不用跟你講東講西的,直接指引你真正的路,這是什麼?“這是真明路,了劫還故鄉”,脫離一切的劫難。人就是活在劫難之中嘛,哪個人不是活在劫難之中,對不對?一劫過了又一劫,一難過了又一難,難、難、難嘛。人生難不難?太難了。小的時候讀書,難;做事業,難;夫妻相處,難;教育子女,難;最後身體百病叢生,要怎麼搞到健康,難,難上加難。想要快快活活地過日子,困難那。

 

要了劫嘛,“直示正路”,就直接告訴你,這一條路就是真明路。你所有的難、劫難,當下灰飛煙滅,信不信而已啊。而且直接就告訴你,直接就指點,不用強學的。這個心從四面八方回來,四面八方收回來、收回來、收回來、收回來、收回來,哎,成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明義 的頭像
    郭明義

    一貫道郭明義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