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語6  八佾第三9-16

 

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夏朝的禮節 夏朝 從大禹治水 開創夏朝

以前堯舜都是禪讓到了禹將帝位傳給益

但禹的兒子比禪讓的對象 益還要賢明

所以老百姓都追隨 大禹的兒子 啟

大禹的兒子  啟 因為追隨父親治水  功勳在國家

老百姓都認識他所以雖然帝位傳給 益 老百姓都追隨太子啟 

啟後來代代相傳都父子相傳 後來開創夏朝夏朝有夏朝的禮

孔子說夏禮吾能言之  我了解夏禮

 從 小小的蛛絲馬跡可以推敲得出 

夏朝後代杞國  保留的文獻不足  

杞國文獻不足以證明我對夏禮的了解

我們道場也是 文獻不足 道的源流可以推測出來 從自受用他受用 可以推測到的源流是什麼

可是文獻不足沒辦法證明我們推測出來的真理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徵是證明的意思  商朝的禮我也知道內容

但是呢沒辦法證明

商朝滅亡的以後微子被封在  宋國是商朝的延續 商朝的子孫在宋國  宋國也是一樣文獻不足也沒辦法證明我所說的  意思是說三代夏商周的禮 孔子都很了解 但是孔子講別人不一定相信要拿出證據來後代子孫不爭氣  文獻都搞丟了殘缺不全 所以孔子也沒辦法證明他所說的所以乾脆不講 事實上孔子是了解的但拿不出證據

我們明師指點就是法華授記  但是文獻不足 沒辦法證明我們所傳的 明師指點  就是孔子把曾子叫到房間傳的吾道一以貫之一樣的東西

只是文獻不足  沒辦法白紙黑字的去證明 

以前達摩祖師到中國就找梁武帝因為達摩祖師有接續到正統傳承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但文獻不足  不能證明 他空口說白話拿不出證據  他拿衣缽說是釋迦摩尼佛傳下來的沒有人相信憑什麼證明沒辦法證明

他說二十八代祖師從第一代到第二十八代都是他自己講的誰相信沒有人相信所以梁武帝就不信

沒有證據都是自己口傳的所以在歷史 上這種事情很多

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禘,在太廟的祭典  五年才一次 諸侯的一個大祭  都是在太廟 太廟就是皇帝的宗廟 過往的國君通通奉祀在這裡 

孔子在那裡觀禮  觀禮到最後結束的時候會拿酒灑在地上 周圍 那就是灌禮 

到那時大概  下面還有一連串的禮  孔子說吾不欲觀之矣

   因為誠心、恭敬心慢慢散掉了

這點看得出來孔子觀禮  觀的不是形式 而是虔敬之心  到那個階段人心就渙散了 覺得差不多了心就散掉了  心 散掉就沒什麼好看 主祭者心散掉了

重要的儀式都過去了  剩下收尾 不欲觀之矣

孔子批評禮節還沒結束  你們虔敬的心都已經散掉了

不管後面的過程重要不重要  總之整套禮節都要拿出虔敬的心  不然虛應故事 我也看得出來沒有誠心 

 

11.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禘,就是大祭

有人問孔子: 禘,大祭的內涵怎麼樣?

孔子說:我不知道

其實他不是不知道  說了你們不信 無法證明 

就像我們傳道  明師一指超生了死 不信

講了白講  所以乾脆說:不知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如果知道這個"禘"  那對天下都了解

對治理天下的道理都了解 

意思是說  事實上治理天下的道理都在這裡面

如果你了解"禘"   治理天下安邦定國的大計  就像在手掌上看得清清楚楚

但他知道講了白講 說不知也 事實上是不說也

是只是不想說  不是不知  

他既然了解"禘"的作用

"禘"事實上是  透過祭禮儀 隱藏一個治國的精髓

 

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你要去祭祀時  不管祭天祭祖先 要如同這個神、這個祖先就在那裡  不要說虛應故事 做個行式

我們來這邊拜拜燒香 佛菩薩就在眼前

如同他就在那裡  要把他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那裡

神  活生生的降臨在那裡  拿出虔誠來 祂看著你活生生的  祭神如神在 祭神之道 就好像神就在那裡盯著你

你當然要小心恭敬誠懇

要拿出這種心情  如同祂在那裡 所以說禮佛沒有別的就像佛在那裡  動作不重要 就算因為你認為佛在那裡緊張得動作出差錯都沒關係 

祭神如神在  不是如神在 事實上神就在  神無所不在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神是無所不在  你一祭祂 祂就出現  你看不到祂 祂可看得到你

所以孔子很了解這個道理  他知道神就在這裡

我在祭祂的時候 祂就在  我祭拜祖先的時候 祖先就在這裡  自然那種恭謹之心油然而生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孔子說如果我沒有參與祭祀  別人來代替我祭祀 我就當作沒有做  不能代替 有時候有道親打電話來:點傳師你幫我拜一拜  求什麼~

 

好像沒有參與一樣  最重要是你的參與 而且參與的態度是神在那裡  事實也是這樣 你一參與神就在那裡看著你

祂可以直接降福給你  幫你消災解厄  

重點在參與  不能代替的 不要用代替的方式  要直接參與  

祭神就是一個精神  神在那裡 這樣就對了  不管禮節做得怎麼樣 只要拿出這樣一個精神出來  就會得到一個護持 得到祂的降福消災保護

 

13.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吾所禱也。」 

 

王孫賈是魏國的大夫  那時候有一句話叫「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

奧是在房子的西南邊  西南方 是一個房子的主神所在 

以前人會在西南這個角落 設供品祭奧神

奧神雖比灶神大 

灶王爺負責上達天庭報告這家人的善惡

送灶神時要拜甜食來討好灶神

當時人認為討好奧神沒有用  雖然奧神比灶神大

但他沒有上通天庭  所以要討好灶神 寧媚於灶

奧代表君王  灶代表君王旁的權臣  

認為討好權臣比較有效

當時人認為連神都可以諂媚

孔子說:不然!哪有這回事,獲罪於天,吾所禱也。

天那麼笨嗎?君王會被蒙蔽,天會被蒙蔽嗎?

如果你做了壞事獲罪於天 怎麼禱告祈求 都沒有用

上天還是會懲罰你   不是討好灶神就有用 沒有用 

獲罪於天,吾所禱也  因果報應不失

人用自己的想法去通鬼神  沒用的

中國人講  有錢可使鬼推磨  才可通神

有錢可以通神   人自以為是的想法

 

孔子:「獲罪於天,吾所禱也」 

 

14.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都是在講禮儀 

周朝前面有兩個朝代  夏朝和商朝 周朝揉和樂夏朝和商朝兩個朝代的禮節典章文物製度  

所以到了周朝就更繁華茂盛更充實更有內涵  更文彩豐富   

因為斟酌損益  前面有兩個朝代 斟酌該去掉什麼該加什麼  所以周朝的禮 好過 夏朝、商朝

監,取法的意思 

因為周朝有兩個朝代可以做取捨  所以他的禮就更加完善

所以我跟從周禮  我學的是周禮

 

15.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進入太廟  太廟就是周公的廟   因為魯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周公  武王伐紂之後就把周公封在魯國 叫魯公  所以太廟就是祭祀周公的廟堂 

每事問  孔子進入太廟碰到什麼事都要問  問太廟裡負責的人 

周公專門制禮作樂   所以孔子進入周公的廟   絕對不能自以為是

就算自己了解也要問清楚  印證一下 這時候別人就批評他了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 鄹人,孔子是鄹這個地方的人孔子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大家都說 孔子懂得禮

但誰說他懂得禮呢?  他不懂嘛! 他進入太廟以後什麼事都要問  他懂怎麼還問呢?

孔子聽到以後說   這才是禮啊

不管你懂不懂   總是要問清楚 做一個對照

這是禮 所以這裡的禮  講這是不恥下問 這也是禮的一個精神  不要認為自己很懂

問清楚才不會逾越這個禮

 

16.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不主皮  射箭"不主"就是不重要  不重要什麼?貫穿皮革不重要  

後來的人很重視貫穿皮革  靶是皮革做的

力道能夠貫穿靶  才能貫穿盔甲  

孔子是說只要射到紅心就好了  為什麼? 因為ˇ立不同科

力量不同每個人力量不同  力量並不能表現一個人的技術  射箭的技術高低最重要是能夠射中紅心  而不在於力道 力道每個人天生不同 這是古之道也   

意思是說自古以來聖賢對眾生的要求   不會要求你的天賦   

不會由天賦的高低   來仲裁能力高低

像射箭射得準不準是可以努力的   力氣不能努力 有人天生力大如牛  有人天生力氣小

女生力氣天生就比男生小  不能說他就不如男人

所以天生的東西是不能要求的   你能要求的是他後天的努力

所以像我們在道場中  布施只能要求他布施 而不能要求他布施多少

有的人的能力只能布施一百塊有的人能布施一百萬

力氣有大小不同  能力有大小不同 只要願意布施就像他射箭射中紅心了  只要肯做努力了就好

渡人也是有人可以渡一百個  有人能渡一兩個

不能用這種他做了多少大小來衡量他的發心

古聖先賢對眾生的要求  不會從你的力道大小來要求

只會從你用心  看你的發心 不看你的力道

好今天講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