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真錄33. 2013-12-25
33(2013-12-25)
無塵無垢無死生,念善念惡盡皆空。
悟得本來無一物,光明照寂處處通。
內無垢外無塵,無死無生
根不著塵,六根不執著六塵
六根本來就不想執著六塵
執著六塵是後天的習染
大家早安!
“無塵無垢無死生,念善念惡盡皆空。悟得本來無一物,光明照寂處處通。”外不染六塵,叫做無塵。眼耳鼻舌身意,不去貪染色聲香味觸法,這叫無塵。你不去貪執呢,就不會被污染,就不會有垢啊,心無垢嘛。外無塵,內無垢,那麼自然呢無死無生,就是超生了死,不會落入生死輪回了。落入生死輪回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六根貪著六塵,就這麼單純。外不染六塵,內心自然沒有污垢啊,沒有污垢,內心就沒有貪嗔癡的污垢。
所以以前,我們林前人問周老前人,“《金剛經》的要領在哪裡呢?”周老前人說,“根不著塵。”根不著塵,六根不執著六塵。我們都會執著啊,眼睛喜歡看那,耳朵喜歡聽啊,一刻不得閒。眼睛不看點什麼,就哇,窮極無聊啊,受不了了;耳朵不聽點什麼,鼻子要聞些什麼的,嘴巴要吃點什麼東西,或是說個什麼話,六根對六塵充滿著欲望。沒魚蝦也好,沒好看的亂看都好、沒好聽的亂聽都好啊、沒好吃的隨便吃一點也好。
嗨,《金剛經》的關鍵就在,根不著塵,不著塵就無垢啊。根為什麼會有污垢?因為執著六塵啊,這個是我們修行的關鍵。你要不要去執著六塵?你能不能夠不在乎它?能不能夠眼睛不會整天就想,我要看點什麼。那個電視轉檯器拿起來一直按,沒有一台好看的,但是就是要看,遮眼睛;嘴巴亂吃一通。所以現在年輕人都很嚴重啊,除非睡著了,要不然六根不停,甚至睡著都不停。因為他那個耳機一直放著,他的那個床邊永遠有床頭音樂,永遠不停的。六根執著六塵的情況,比大人還嚴重。
《金剛經》要領就在根不著塵,要怎麼樣才能做到根不著塵呢?六根不執著六塵呢?我們六根就是喜歡執著六塵。你說的簡單,你跟酒鬼講說你不要喝酒,那不是廢話一句嗎?你跟賭鬼講說,你不要那麼愛賭,“我也知道不要那麼愛賭啊,我就凍未條(忍不住)啊,不賭就很痛苦啊。”“叫我不執著六塵,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而且六根就是會執著六塵的。這跟你叫這狗不吠、貓不爬樹一樣嘛,那不可能的,它的天性就是這樣。六根的天性,就是執著六塵,這是我們這樣認為的,六根天性就是執著六塵。
重點不是說我不去執著,而是我想不想執著。如果我想去追逐六塵,我勉強不去,我會很痛苦的哎,會壓抑自己,會很痛苦的啊。我很想看電視,我壓抑自己不看,哇,那個壓力很大的,心裡會很痛苦的。我很想吃,我壓抑自己不吃,那都會生病的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
老前人就說啦“本自不著”,我們要認清本性就是這樣。我們已經認為自己就是,眼睛就是愛看、耳朵就是愛聽,那不是你的本性啊,那是你的錯認那。迷,就迷在這裡啊,不明本性嘛,不識本心嘛。周老前人就了解這個本性,他說,“本自不著。”六根本來就不想執著六塵的,執著六塵是後天的習染。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學習來的。
你說人會生下來就愛喝酒嗎?愛賭博嗎?沒有的啊。小孩子生下來都是內視的啊,都是向內看的,六根都是返原的,返本還原的。後來慢慢向外,向外,他也有也好、沒有也好。那個嬰兒躺在那邊,什麼都好,快樂天真的不得了;哎,長大以後,大人慢慢地言教身教去影響他。慢慢他學習會了,說,哎呀,我沒有看到什麼,我就不高興;我沒有聽到什麼,我就不高興;我沒有吃到什麼我愛吃的,就不高興。這都是學習來的,嬰兒那會這樣子啊?
要認清楚“本自不著”,要相信自己的本性是不喜歡這些東西的,這些東西就是,六根碰到六塵,就是能夠維持生存就好了。有一天死了,正好解脫。哪一天六根沒有了,也是解脫,就好像坐牢結束了一樣。這個肉體沒有了,法身就出現。等一下會講到,法身就出現。
所以說,無塵無垢,則無死無生啊。所以你要跳出生死輪回,就要怎麼樣?根不著。怎麼做到呢?不要認為困難,“本來不著。”它的本性是本來不著。可是本來不著,我現在就很執著啊,就剛才我講的啊,嬰兒生下來就不會賭博啊,現在就已經學會賭博了,怎麼辦呢?那又怎麼戒呢?怎麼樣戒斷呢?就我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執著,原因在哪裡呢?念善念惡。
因為我們整天在想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心裡一起心動念,就想這些。一開始只是想啊,誰對誰錯啊、誰是誰非啊,覺得這個理直氣壯嘛,總要分個對錯是非吧?可是你有善惡是非,就會有什麼?愛憎取捨。你有善惡是非,你就會想說,我認為的善,我就愛嘛;我認為的惡,我就討厭嘛,就有愛憎啊。
一開始只是一個想法,後來變成一種情緒。念善念惡只是思想而已,但是呢愛憎之心呢?那就是一種情緒了,愛憎,就是情緒了,那種情緒和欲望就出來了。愛憎只是一種情緒而已,但它不是光我喜歡我討厭那,它還要去決定說,去取其所愛、舍其所憎,那就造罪業囉,那就造罪業了,罪業就出來了。什麼樣的罪惡都會去做,膽子大的殺人放火都做,膽子小的偷雞摸狗也做。甚至嘴巴說說壞話,也好,沒關係,痛快就好了。愛憎取捨。
這時候到了取捨,根就開始著塵。基本的原因呢,就是因為念善念惡。念善念惡,到了愛憎,很情緒,我們都不想那麼情緒;取捨,我們也不想那麼執著。但是念善念惡的時候,大家都理直氣壯,呵呵呵呵。這個對啊,那個錯啊,爭的不得了。你不曉得,那就是病根喏,念善念惡就是病根喏,就是從這邊開始的啊。你如果心裡整天想的什麼誰對誰錯,光夫妻兩就吵不完了,然後情緒都慢慢煎熬出來,慢慢逼迫出來,越走越遠、越走越偏。
所以我們修道人呢,很容易知道說,哎呀不要那麼貪心、不要那麼怨恨,這個我們都知道這是錯的。可是呢很容易落在念善念惡上面,整天要論個是非對錯。問題是這個東西呢,善惡是非就是愛憎取捨的原因嘛。你不喜歡愛憎取捨,喜歡善惡是非,那就好像你不喜歡草,又去滋養那個草的根一樣嘛。你把草砍掉了,那個根很快又發芽了,所以說,關鍵就在念善念惡啊。
所以“念善念惡盡皆空”。不要認為自己所念的是對的,所執念的善,嗯,這是真正的善。很多人的善,都是自以為是的善,惡也是自以為是的惡。
前幾天才有一位道親跟我抱怨,說她老公呢,在她跟婆家有一些摩擦的時候不體貼,不會適時地幫她講講話。所以這是她老公的缺點,她非常的不滿。哎,這個理直氣壯啊。因為你跟婆婆啦,跟這些小姑大姑啦,有一些摩擦衝突的話,先生如果出來幫你講講話,是比較適當的。我說你老公我了解啊,他就是個二愣子啊,他根本不知道要講什麼嘛,他根本不知道你們起摩擦衝突啦,什麼都不知道啊。
她說,對啊,討厭就在這裡啊,什麼都不知道啊。事後才跟他講,他才“喔喔喔,下次早點講嘛。”那怎麼好說當場就跟他講嘛,你不能當場說“哎,你來幫我講話吧。”氣的不得了。所以她就念善念惡,她覺得老公如果很體貼的話,哎,知道適時的插話來幫她,該多好。
我說你老公是時常要出差的人喏,出國啦、出差啦等等的,長得又帥,又高薪階級。他要那麼體貼啊,早就被別的女生追跑了,就是因為二愣子啊,所以女生放電,他都不知道啊。“哎,真的哎,對喔。”呵呵呵呵。所以你認為的好,有時候是缺點㖠。他這麼溫柔體貼,他對別的女孩子也很溫柔體貼了。你認為的壞,哎,有時候是優點那。他就是夠傻夠呆呀,所以才不會被騙走啊,才不會被誘惑啊。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金剛經》
所以我們的念善念惡,事實上都是自以為是的善,自以為是的惡,都沒有實質的存在。不要說我們的自以為是的念善念惡啊,就算佛說法,所謂“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啊,“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說哎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佛者覺也嘛。佛來解釋什麼是“覺”,應該是正確了吧?“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昨天我在講金剛經的時候,剛好講到這裡。所以都是空啊,連佛說法都是空,不要說我們這些胡思亂想的、自以為是的念善念惡。佛說的善,都是權宜說法,都是權宜說法,都不是真的有一個善法在那裡,所以你念善念惡是虛妄。
我們不是在討論佛法空啊、有啊,在討論是,我們自己認為很重要的念善念惡,事實上那是虛妄的,但是它會造成什麼結果,愛憎取捨;它會造成你的情緒翻騰、欲望翻騰。因為你認為好的,你就會愛它,你會去追求它、執著它;認為不好的話,你就會怨恨它、排斥它、討厭它。然後你就造罪業,你就落入生死輪回。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
自我是一個虛擬實境
內無身心,不貪生怕死
外無世界,不貪心執著
所以要悟得“本來無一物”啊,要覺悟啊,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怎麼樣?“何處惹塵埃”嘛,身心皆空,何況是善惡。連這個念善念惡的身體、心理啊,這個執著六塵的六根,這個念善念惡的心,“本來無一物”,這個自我啊都是虛擬的。
自我是一個虛擬實境啊,有一個內在的自我,一個外在的世界,這叫虛擬實境。看起來好像實境,好像是真實的境界,有一個內在的自我,一個外在的世界,實境嘛,最真實的了啊,我看得到、摸得到啊。告訴你,這是虛擬的,這都是我們的心那妄想出來的,虛擬世界。所以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本來無一物。
“有啊!”做夢啊,所以要覺悟這一點,要悟要在這裡悟,內無身心、外無世界。內無身心,既然是沒有的東西,你就不會去貪生怕死了;外無世界,既然世界是空的,你就不會去貪心執著了。
生命的實像是光明寂照
心非常寂靜,沒有貪妄煩惱
光明普照,大智慧無所不照
“本來無一物”之後怎麼樣呢?“光明寂照處處通”。本來無一物以後呢,一切有形有相的物質,我都不貪心,叫“格物”啊。格物致知,智慧大開,智慧光明、寂靜普照、無所不在。無極老母,明明上帝,如來,聖賢,講的就是這個,“飛龍在天”、光明寂照、無所不通,這就是生命的實像。我們應該是光明寂照啊,我們的心非常的寂靜,不會亂七八糟的,不會一大堆的貪心妄想啦、煩惱痛苦啦,沒有,非常的安靜。但是安靜不是什麼都沒有,是光明普照,大智慧無所不照。
大部分人,都是活在黑暗之中摸索嘛,在黑暗裡邊摸索,行在暗路上,人生永遠行在暗路上。不曉得光明在哪裡,追求自以為是的光明。以為有錢就光明了、以為有地位就光明了、以為可以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光明了,設定我追求人生的成就是什麼。
像最近不是一個法官,有三棟豪宅,養了三個老婆,貪污,被抓到了。他沒有被抓到,人家都認為他活得很光明。抓到了還松一口氣,他沒被抓到的時候才緊張哎。活得跟間諜一樣嘛,從來車子不敢開到門口的,都用走路的,找人接送他,半途還要變裝,要擺脫那個調查員的追蹤。貪那個錢那,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下半輩子一定是在牢裡過的。
所以我們世間人認為的光明,都不是光明,“悟得本來無一物”,才會智慧光明。內執身心、外貪世界啊,那個是黑暗的原因那,那叫無明啊,無明就在這裡。無明,就是沒有自我,以為有個自我;沒有世界,以為有個世界,硬把它二分法。世界和自我是不二的,叫做“合同”,叫做“無極”,叫“不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經》
我們首先就傳你古合同啦,告訴你,你和這個世界是合一的,所以叫“混成”。所以真的有物嗎?有,不是你看到的那個“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所以這個混成,講得很好,混合一切,內在外在混合一切,天地萬物融合成一體,沒有天地以前就有了。有天地,然後有萬物啊,有萬物才有人類呀,先天地而生,這個東西就是你的本性,就是這個東西,“光明寂照處處通”。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易經》
今天我們修道,就是要悟到這個來。喔,這個離我們很遠嗎?不遠,“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每天都在用它,我們每天都在用這個先天地而生的本性。等到人死了,天地也毀滅了,這傢伙還在的呢,這傢伙還在的。生天生地也是它,天地毀滅它猶存。
去後來先作主公。——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
“去後來先作主公”啊。來的時候它先來了,走它最後才走。身體都死了,它還在那邊賴著,因為不覺悟嘛。“光明寂照處處通”,變成無明嘛。本來是“有物混成”啊,一執著就變貪心妄想,沒有混成。
我們就講到這裡。
無塵無垢無死生 念善念惡盡皆空 悟得本來無一物 光明照寂處處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