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郭經理和一位點傳師的道義對談,紀錄整理下來,在這裡和有相同道義問題的道親分享。
明心見性Q&A
Q:「開悟」和「明心見性」有何不同?
A:「開悟」二字被廣泛的運用在生活中,一個道理想通了可以說「開悟了」、做了一個正確的抉擇也可以說「開悟了」。
但在修持上,「開悟」是指心性上的開悟,這和「明心見性」是一樣的。但是在修行上的「開悟」又分為「解悟」、「証悟」二種悟。
「解悟」和「証悟」
「解悟」,透過學習思考研讀經典,然後在理論上了解「心」是怎麼回事、「本性」是什麼、「真如」是什麼…「道」是什麼、「德」是什麼…這叫「解悟」。這種「悟」是有對待的,有一個「我」有一個「道理」,不是真正的悟。真正的悟,是一種「証悟」
「証悟」,不落入言與文字對待,一般解悟還是在念頭打轉,只是懂的道理比別人正確,但是「說即不中,擬議即差」說出來就不中,不對了,因為「道」是不能落入文字,如黃檗禪師云:「絕諸思議,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文字言語不能表達
証悟-前後際斷
什麼是「証悟」?「前後際斷,一念不生」。
我們人之所以掉入生死輪迴的原因就是前際、後際念念相續,「際」是指時間的分界。前際是以前種種,後際是指以後種種。
一般凡夫的人生,前際、後際念念相續,以前的我、今天的我、以後的我…像一條河流一樣,無休無止的往下流,永無止境也脫不出輪迴。
舉例而言,一個人本來不孝,突然覺悟:「從今以後我要孝順」。但是過去忤逆不孝的習氣暴流衝擊下,沒辦法做到。很多人經常告訴自己:「我覺悟了,我決心要做個不貪婪、不自私的人」,但是往往做不到。
解悟,無法解決生命的問題,因為只是懂得道理,無法前後際斷。過去的河流不斷的奔馳過來,幾萬年甚至幾千萬年,你阻擋不了那種力量,
這就是「解悟」和「証悟」的不同。觀念歸觀念,知道該什麼是正確的,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做不到。只是了解道理而已。
求道是証悟
「証悟」就是可以把前際和後際之間的關係截斷「前後際斷」,我們傳道就是傳這個,我們每個道親至少在求道的剎那「前後際斷」,達到「証悟」,所以我們道親點過以後,可以吃素,甚至長期維持吃素。不要以為吃素容易,吃素其實很難,因為我們吃肉吃了幾萬年,習氣的暴流很強烈,但是我們傳道明師一點下去,截斷我們的業識,讓我們不受身體的遺傳因子影響、不受業障影響,可以吃素不需要強大意志力去對抗。
在道場看到許多修道後戒菸、戒酒、戒賭、戒毒…的例子,而且戒得沒有什麼痛苦感沒什麼掙扎,很容易就斷除了。這就是我們求道,有前後際斷的力量,求過道的人都曾經開悟見性,曾經「証悟」過而不是只有「解悟」,所以只要下定決心都可以斷除任何惡習。
「前後際斷」可以不受過去生生世世業識之流影響,真正可以「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是證悟。
點鐵成金
彌勒救苦經曰:「識得西來白陽子,鄉兒點鐵化成金」我們只要是認識了彌勒祖師求過道,都可以從鐵變成金,從被業障綁住變成証悟前後際斷。道親只是不知道「開悟見性」已經在我們生命中發生,對自己沒有信心,事實上我們都已經點鐵成金,在「去惡向善」的部份,只要願意沒有做不到的。因為有經過「前後際斷」。
前後際斷後,我們自己的修持要「一念不生」(常修持三寶)不要落入善惡兩端,一般眾生都落在兩端,如果能一念不生就可以維持「明心見性」不會退失。
這是開悟和明心見性之間的差別,開悟有「解悟」、「証悟」傳道傳的是證悟,用三寶也是證悟,所以用三寶重點不在了解三寶,而在於親自受用。用三寶也能前後際斷,可以跟往事say good bye跟舊業揮手告別,不會揮之不去。
如何證明有沒有開悟見性?
A:開悟見性是一種生命大幅的改變,當然是正向的改變。我們求道既然是一種開悟見性,一定對我們的人生有極大的轉變。第一個轉變就是「超生了死」這個轉變不管求道後修不修,都會發生,這是最大的轉變。
除了超生了死以外,修道人透過修持,可以扭轉自己的習性、扭轉命運…就是開悟見性的証明。
求道以前做不到的,像吃素、重聖輕凡…。求道、修道後能做到,這些人性很難改變的部份,求道後能輕易做到,就是開悟見性的証明。
我們對吃素習以為常,因為多數道親都做得到就覺得不稀奇,但是其實吃素、重聖輕凡、遵從佛規、忠孝節義…這些道親理心中所當然的德性,是和社會的集體意識相反,跟社會主流價值完全背道而馳的。社會上一般人都是認為「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為惡,只要能逃過法律制裁,有何不可。
道親和一般眾生是天差地別的,道親都很平凡但是卻可以沒有痛苦感的遵從道德性的生活,就是因為我們已經前後際斷,跟過去世生生世世的業習告別,甚至國際潮流都無法讓我們前念後念念念相續,在不斷的修辦過程中,業識種子逐漸被清淨。
頓悟、漸修
一般清淨業識種子有二種方法:漸修、頓悟。
業識種子總歸為貪、嗔、癡,三大類。佛家常云:「我昔所造諸罪業,皆由無始貪嗔痴」我們可以把所有業識簡單以貪、嗔、癡,來概括。
漸修法,針對自己在貪、嗔、癡上面所犯的罪業,一一逐條懺悔。
譬如我們貪什麼?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一條一條懺悔,如果自己懺悔的能力不夠,就請諸天仙佛加持幫忙我們懺悔,佛教也因此衍生出各種的作法懺。在我們一貫弟子就是每天愿懺叩首時,把自己的貪嗔痴一一懺悔,這屬於漸修。
漸修法的問題在於業識範圍太大,我們的業識種子不僅是今生所造下種下的,包括我們生生世世所累積的,我們甚至無法得知這些業識從哪裡來、有多少業識種子?
如果漸修像打掃生命的污垢,要打掃一小間房間容易,要打掃如紫禁城般大的地方就難了,尤其紫禁城已經幾千年沒有打掃了。
我們的業識之大就像幾百座紫禁城,千百世的投胎、造了多少業,範圍太大,再來其中有太多封閉的房間,我們根本不了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旁觀別人時,看得到別人的問題,但是當局者卻往往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別人看到的問題,你告訴他:「你很自私」他會毫不猶豫的說:「哪有!」完全不覺得自己有錯。
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檢討別人很簡單,檢討自己的過失很困難。所以要用這種方法來淨業識種子很困難,這是漸修的問題。
必須有強烈省察能力,還要鍥而不捨,依佛法來說,漸修法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無休無止遙遙無期。
傳道傳的是「頓悟」
因漸修法成就遙遙無期,所以有頓悟法。什麼是「頓悟」?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就是所謂的頓悟。當下「無我」。
有念才有我,直下「無生」一切不生不滅,業識種子應念成空。這是頓悟之法。
大部分道親都是頓悟入手,「求道」就是「頓悟」,求道後則多數走漸修。懺悔改過、行功了愿…。很少人能承擔我們傳的是頓悟大法,求道以後要修頓悟很簡單,只要能「回光返照誠心抱守」,就可以當下「見性成佛」。
Q:求道,等於「証悟」?
A:應該說求道是「証悟」的第一階段。
Q:那麼求道以後就永遠「明心見性」不必再修了?
A:要能夠維持求道當下的「一念不生」、「無念為宗」、「直下無心」…佛教稱為「保任」(成佛三階段:開悟→保任→圓證),我們稱為「抱守」。
我們的三寶、獻香、禮節…都是在讓我們維持「無念」最直接的就是守玄「迴光」,把我們的六根全部收回來,眼光、耳光、鼻光…都收回,不是說六根都失去作用,看不到、聽不到…,而是六根的「勢」向內,而不是向外。
一般不修行時,我們六根的走勢都是向外,向外看東看西、向外聽音樂、聽是非…而我們修行,六根的走勢要逆轉向內,回向玄關,向外只是應緣而已,不得不看時就看、不得不聽時就聽…就像鏡子,有東西出現在鏡子前面,鏡子不能不出現影像,但東西離開時,鏡子就空空了沒有影像。外緣消失就立刻收回玄關。
修行不是遮住眼睛摀住耳朵,而是六根不被六塵迷惑,六根用完時自動回到玄關,這是一種誠心抱守的功夫也是佛教所說的「保任」。
所以「明心見性」對我們而言不是一個目標,在我們求道時就已經達到明心見性,只是我們能不能守得住。
所謂「一超直入如來地」直接進入如來的地位,末後一着寶貴就在這裡,所有眾生不分根基,直接一點道就明心見性。差別只在我們能否守住?
我們傳『道』和傳『教』不同在於教門修持要先了解很多「法」先搞清楚什麼是正法,再開始起修。頓悟法很難理解,一指就到位,再來就是能不能守住能不能守護不失,守住就是明心見性。
Q:明心和「見性」是一樣的嗎?
A:明心就是見性。就像眼睛亮了,就能看見種種相。明心,就是眼睛亮了;見性,就是看得見一切。看得見一切就表示眼睛亮,眼睛亮就看得見一切。
Q:見性要怎麼「見」?
A:見性,不是用眼睛見,或頭腦理解,正確的說應該說「現性」以前古字裡「見」有「現」的意思,常用「見」來表示「現」也就是「流露」、「發露」的意思,「見性」是禪宗的名詞,用中國儒家的用語就是「率性」所謂「率性之謂道」也就是天性流露,所以「見性」的境界,就是一個人的天性完全發露出來。
為什麼天性不能流露?因為分別取相,下意識分別這個好、那個不好,不論在生活上、修持上…。
起心動念都是分別取相,天性就無法發露,所以我們傳道就是回到原點「歸元」傳道的過程就是讓我們沒辦法分別取相,把我們從分別取相抽離出來回到無分別。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見性」很難懂很難理解,「天性流露」、「率性」還是很模糊。舉一些實例好了,前幾天上課談到求道修道後的改變,有一位還在讀大學的道親說:「修道雖然比別人幸運但有時也很辛苦,譬如許多別人做得理所當然的事,自己卻無法做。」我很好奇,究竟什麼是一般人理所當然而道親不能做的?他說:「就像有一次騎機車隨手丟了垃圾,不到一分鐘又折回去把自己丟的垃圾撿起來,而且譴責自己覺得自己是瘋了才會做這種缺德的事。」
另一位道親又說了她自己的例子:「求道以後對有些事不再視不干己袖手旁觀,前幾天開車時看到路上掉落了許多空沙拉油罐,本想自己閃過就好了,繼續向前開,但心裡就出現:我是彌勒佛的弟子,怎麼可以這樣?如果後面有車因此而出車禍怎麼辦…?於是就把車停下來,下車檢沙拉油罐,等了好幾次的紅燈才把那些空罐撿完。」
還有一位坤道說:「前幾天騎車接孩子時突然下大雨,看到一位拾荒的老先生躲在屋簷,如果是求道以前,雖然心裡很同情,卻鼓不起勇氣去幫助她,但這次我停下來到超商買了一件雨衣拿去給那位老先生,覺得就應該這麼做而且很自然沒有掙扎…」
類似這三個例子,在道親身上每天都會發生,這就是「見性」本性出現;也是「率性」將我們的本性發露出來。
見性,一點也不深奧,對道親而言一點也不難,就是這樣而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