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石岡開「基礎道義班」,由道親對同一個主題發表意見,討論後做初步結論,將這個討論內容提供大家參考,對這個大家熟悉的主題,提供各種不同角度的觀點。
一、對「道」的認識 (基礎道義 1 2008年 9月)
重點:
1、「道」是什麼?
2、如何將「道」介紹給眾生?
3、「道」的體和用。
我們以發言討論的方式來研究這個課題。
․郭經理:
「道」是唯一真實、唯一存在。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主題「道是什麼?」可以說是我們進道場的第一堂課,但卻也是最深的一堂課。
「道」是很深奧的,很難去定義。孔子從不直接討論或定義『道』。
論語中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儒家只有以『一』來勉強形容『道』,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
所以「一」是「道」的關鍵字。什麼是「一」?簡單的說就是「唯一的真實」、「惟一的存在」。
世間一切都是變幻無常、的不確定的,但只有一個東西是唯一真實、唯一存在的,就是「道」其他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
所以「道」的本質就是「一」,但是「一」很難理解,所以只好再把它更具象一點形容,如基督教對上帝的定義「唯一的真神」一樣,「道」是唯一的一條路,唯一的一條光明的路,唯一的一條救贖的路。
為什麼說是「光明的路」?因為道可以讓眾生脫離沉淪、黑暗,走向光明。為什麼說是「救贖的路」?因為「道」是一條可以超越生死輪迴,這是對「道」比較有形、狹義的說法:「道是一條明路,通往唯一的真實,唯一的存在的路。」
「一」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本質,古來聖賢、先知、教主…對『道』的詮釋都非常精簡,基督教認為上帝是「惟一的真神」。曾在濟南參觀過一座清真寺,大殿潔淨、莊嚴,空無一物,沒有神像、沒有祭壇,只有門口有一個橫匾,寫著「真神獨一」。
所以『一』是『道』最好的詮釋。
也許你會說:「一,在哪裡?唯一的真神在哪裡?我們看不到、摸不到,相反的,『一』以外其他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體、外在的世界我們都看得到感覺得到存在。」
沒錯,這些都存在,但是以一種虛幻的方式存在,就像夢中的世界存在一樣,夢中非常真實,看得到、摸得到,但是醒來就消失了。所以說「夢時非無,醒時非有」又像海市蜃樓,眼睛分明看得到,但卻是是虛幻不存在的幻影。
只有「道」是唯一的真實,唯一的存在。
雖然這也許很深奧難懂,但我們不能因為要讓眾生能懂就把「道」隨便粗淺定義,「道」本來就是無法言傳,無法用言語文字去定義的,我們只能勉強去形容,不能為了隨眾生程度而把「道」錯誤定義。
我們一貫道傳道,所傳的就是「道」,但是並不是傳用言語文字形容的道。不能為了讓眾生聽得懂而隨便畫一個框來定義「道」,聽懂了未必認同。聖人為什麼不把「道」做具象的形容?因為會讓眾生偏執,看輕了「道」。
「道」無法用文字形容,但是我們可以把「道」無窮的「作用」具體的解釋,讓眾生明白。
道場關於「道是什麼?」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但是這些答案如果無法讓眾生對「道」有心嚮往之、無法觸動眾生的心,答案就不具意義。
所以今天我們不去找「道是什麼?」的正確的答案,只把聖人對「道」的詮釋舉出來給大家參考。再來就各自提出對「道」的體悟,將「道」的「用」用實例來列舉。現在我們開始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言討論:
․「道」,清淨心
․國禎:透過三寶修持對「道」的感覺與體悟是,「道」是一個「定慧無瑕的道路」,修持三寶以後,惡念漸消除,未生善令生善,已產生的惡自動斷除。生命慢慢走向無瑕,像走進清淨空曠的聖地,只有純淨的大地沒有邪惡的思想、事物產生,自己的身、口、意也都清淨。這是後學對於「道」的體悟。
․清淨心契合於「道」
․郭經理:三寶修持確實可以讓心趨向純淨無瑕,沒有惡念,以前沒有的善念不必刻意營造,自然生出,譬如慈悲、勇氣,以前也許沒有,經過三寶修持後自然產生。
清淨心契合於「道」,是肯定的,但是不是等於「道」?清淨心是不是就是「一」?
清淨相對的是濁惡,有善惡對立,所以還是落在「二法」不是「一」,如果「清」代表「陽」;「濁」代表「陰」陰屬於貪、嗔、癡;陽屬於戒、定、慧。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成為一個消長之勢。禪宗的「不思善、不思惡」更接近「一」不落善惡對待。
但是心的清靜的確可以讓我們逐漸體會、契入「一」,也是對「道」很深入的體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三寶才能體會『道』
․林姐:我們都知道「道」是無法言傳,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唯有透過三寶修持,每個道親都能夠在守玄時達到某種程度的「一」,體會到某種層面的「道」。持用三寶是認識『道』體會『道』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但是,如何對還沒求道、還不會用三寶的眾生用言語來形容、定義、傳達『道』?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道」是用「悟」的,不是用理解的
․郭經理
這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重點:「道」是用「悟」的,不是用認識、理解的。但要怎麼「悟」?只有先來求道。先求道,再用三寶修持或參與辦道,最後才能進入悟道。
所以渡眾生時有時真的無法先解釋,只能用各種方便接引,先讓眾生入道,再來談「道」,最後引導他們「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要自己有修持體悟才能契入「道」
․國禎:如佛經所說「涅盤寂靜無法述說」一定要透過修持才能體會,言語無法形容。
現在社會主流價值只追求物質慾望,大家都只對「人天乘」有興趣,道場也用這來吸引眾生。
所以談到更高精神層次的修持,要接引眾生契入「道」一定要自己有修持體悟。而且,即使自己有體悟,要去接引眾生,眾生有沒有興趣,還是一個疑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單的生活接近道
․白兄:孟子說:「夫道唯一而已」,「一」是所有數的最基礎,孟子這句話是不是告訴我們「簡單的生活就接近道」而所謂「天道」是不是就是「上天要我們走的路」?所以是不是說簡單的生活就符合「道」
․郭經理:欲望簡單絕對是近乎道,但是問題在於每個人對「簡單」的定義和程度不同,有人對生活品質要求很高,卻覺得自己生活很簡單。
而且一般人很難憑一個理念就去實踐簡單的生活,而如果透過修持,較容易漸漸喜歡過簡單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柏拉圖的「理型」即是「道」?
․張老師:『道』、『一』,是不是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理型」,所謂「完美的典型」?柏拉圖認為我們世間每一個東西都是不完美的,但每一個東西在天上都有一個完美的典型-理型。理型是不是就像道、老母、一?
․郭經理:柏拉圖說的『理型』是萬物完美的典型,每一個物品都有它的理型,所以理型有無量無數,不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是生命中支持的力量
․瓊文:在我們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境,即使現在是平安的,也不知道未來的路是不是平坦的?道是一種支持的力量,在遇到難關時,「道」支持我們度過難關。道,有拯救的力量。當我們有痛苦難關時道可以救我們。
․郭經理:瓊文講到一個很好的重點,道的救贖力量。道無形無像無法言喻,但確實實在在救贖我們,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不是有求道、修道,在我們遇到難關、痛苦時,將是如何無助、絕望、慌張失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同世界」即是「道」
․陳兄:國父說的「大同世界」即是「道」。
․郭經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國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應該是「大道」遍行於天下後所呈現出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是光明的路。
․淑真:在道場這麼多年,覺得雖然在物質上並沒有成就,但得到精神上的解脫。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走向一條光明的路,不是賺多一點錢或事業前途光明,而是靈魂能夠趨向光明。
․郭經理:世間人都把賺錢認為是光明的前途,修道人才能體認到只有賺錢不修行世多麼危險的路。唯有心靈能夠得到平安解脫才有真正的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是人的本性
․小惠:初求道時不知道「道」是什麼,也不會用三寶,卻很喜歡來佛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佛堂,只是覺得佛堂很好,來佛堂時感覺很好。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來佛堂是好的,叫自己要來佛堂。
不自覺的來佛堂,慢慢感覺好像這就是「道」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去渡人時人家問我:「道,是什麼?求道是什麼?」我才發現自己也不知道「道」是什麼,只覺得「道」很好,來求道就對了。
現在覺得:「道」,應該是人的本性,每個人對「道」的定義不一樣,需要「道」的部份也不一樣,要定義道,就看你需要的是什麼東西。現在我覺得「道」可以說是內心深處的「本性」,一直在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要這麼做、不要那麼做…。」
開始修道時,覺得生活中每一樣事情都是「道」,漸漸也覺得什麼都不是道,因為已經生活在「道」裡面,就不會再去畫框框定義什麼是道。
․郭經理:小惠為「道」是唯一的真實,做了很好的印證。
很多道親很喜歡到佛堂來,打掃也好、參班也好,甚至泡茶聊天也好,就是喜歡賴在佛堂。往往以為自己來佛堂是為了聽課、為了行功…等等。但其實這些理由背後真正的理由是因為「道是唯一真實、至尊至聖,有不可言喻的吸引力」,吸引我們的心靈、安定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沒有理由、不由自主的要靠近。
我們的人生都在虛幻、污穢、卑賤的生靈中打滾,一切都虛假不真。當我們終於碰到唯一的真實、至尊至聖的「道」,就像我們全身汙泥,突然看到一個清澈的池塘,一定是不假思索、迫不及待的跳進清澈的水裡。
小惠所形容求道後的體悟,就是我們生命都對「道」本能的嚮往,因為「道」是唯一、至尊、至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經過大家的討論後,我們將這個主題「道是什麼?」歸納出幾個重點:
一、道的體是「一」
二、道的「用」是無窮無盡的
三、道對人的作用可分為三個層次:
1、成功之道
2、解脫之道
3、救贖之道
接下來我們對這三點一一詳述:
一、 道的体是「一」
「道」的本體是「一」,「一」就是無極、絕對,就像哲學家蘇格拉說的:「哲學家永遠凝視絕對之美,凡人則在相對的世界裡迷失方向,爭執不休。」
什麼是「絕對」?就是我們的靈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形無像但永恆存在。我們的肉體生生死死來來去去,只有靈性一直存在不生不死,所以是絕對的「一」。
因為不落入兩極對待,所以勉強稱之為「一」,我們傳道就是傳這個「凝視絕對的本體」又曰「見性」。相反的,包括我們的身體和整個世界,都是有生有死、有好有壞、有內有外,錯綜複雜,我們沉迷在相對的肉體和世界就叫「輪迴生死」。
「道」只能用體悟無法用言傳
「一」、「道」,都無法定義或言傳,但可以用心體會,可以從修持契入而悟道。
要了解「道」,透過言語文字很困難,但是可以透過「體悟」來認識,所以自古以來我們都說「悟道、悟道」,道要用「覺悟」的,而不是用看書學習理解的。如何「悟」?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可以透過參與辦道、獻香叩首、三寶修持,來「悟」。因為三寶修持可以幫助我們身心由對待回復到「一」。
如果你告訴別人:「道是唯一真實」。可能對方會質疑:「道是唯一真實」和我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還要探討「道」的作用,也就是「道」對於我們人生的直接意義。
二、道的「用」是無窮盡的
道的「用」:一條光明的路(有三層次)
我們傳「道」就像賣一個產品,你必須說服對方「這個產品很有用,和你有密切關係」所以在渡人成全時,可以依眾生不同根基將「道」的層次分別出來。
「道」是唯一的不可言傳的。所謂「不二法門,無說無示,離諸問答。」至道沒辦法說、沒辦法表示,甚至無法問、也沒有答案…聖人都無法形容何況我們。
「道」無所不包,接引眾生時,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淺,有人要在這裡得到世俗的「成功之道」,有人求消災祈福、解脫心靈煩惱。也有人以「道」來救世。
三、道對人的作用可分為三個層次:
1、成功之道( 解決生存的問題 ) 安頓基本物質生活
2、解脫煩惱之道( 解決心靈的問題 ) 安頓身心
3、救贖之道(超生了死的路、救世的方法 ) 普渡眾生
「道」有很多層次,一般眾生追求的「人天福報」屬於佛法修行的一種「修善業求福報」,但是一般不修行眾生,很難求得命中沒有的福報,因為不斷造惡業,所以往往一心求福卻求不到。求道修道後仙佛的力量加持後,健康、財富、成功…都有可能發生,修道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福報越來越大災厄越來越少。這是「道」的其中一面。
「道」的「用」我們把它分成三個部份,道是唯一的路,但為了接引不同眾生發展出三個分岔路,但這三條最後還是歸到唯一的大「道」。
1、世俗的成功之道
2、解脫煩惱的路
3、救贖的路、超生了死的路。
1、成功之道(人天乘):
「道」可以幫助眾生趨吉避凶、消災祈福、脫離貧困…得到物質層面的成功與成就。
但是,成功的定義不是榮華富貴發大財,而是走出惡劣的生存困境。
對求福眾生而言,求道、修道可以越來越健康、成績好、事業成功、家庭和樂…。
佛法有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一佛乘、人天乘,修「成功之道」就是修「人天乘」所謂「乘」就是「路」。「人天乘」就是發財之道、成功之道、健康之道…。
對追求名利的眾生,如果我們講:道就是「惟一的真實」,求福眾生可能聽不懂也沒興趣。所以只好以「成功之道」接引入道。
但是在「道」裡面,所謂的成功,不是發大財、長生不死…的貪得無厭,而是脫離惡劣的生存環境,得到無虞的不匱乏物質生活。但前提在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世俗的成功無非是消災祈福,災禍少福報多就是成功成就的人,一般人因為無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災多福少。修道或修持三寶,可以從根本上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然災少福多,達到消災祈福。(成全求福眾生時,可以舉出道場因修道而脫災避難、解脫生活困境…的實例來說服眾生。)
成全道親修道走「成功之道」,一定要成全他去惡向善,世俗的平安、健康、快樂、成就…是建立在積善去惡,而不是一昧求仙佛保佑、賜福。
儒家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佛家云:「善惡終有報」,道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道」可以帶給我們幸福安樂,但是一定要做到去惡向善,這是成功之道的關鍵。
第2層次、解脫煩惱(心靈層面)
「成功之道」是「道」對人生意義的一個層面,但是,嚮往真理的人就對成功之道沒興趣,所以我們用「成功之道」渡到的大都是求福報的眾生,而不是追求真理的眾生,因為說法不應機。
當沒有物質苦惱,精神文明層次提升後,不再追求人天福報,也不追求消災祈福,開始追求心靈品質的提升。現代的中產階級精神苦惱很大,多屬於追求解脫煩惱的部份。對這些人而言,「道」可以清淨心靈、解脫困惑、苦惱,而且讓我們得到智慧且快樂。
現代人心裡常有「為什麼有錢還是痛苦、為什麼書讀那麼多、知識豐富,還是痛苦?」的問號,內心的苦惱和困惑是最大的痛苦。
對於追求解脫心靈煩惱的人,「道」有很簡單有效的方法,只要常用三寶,我們生命本有的智慧發動,就可以解決我們的困惑,解脫我們的煩惱。我們渡眾生時,要根據眾生不同根基與需求給予不同的道義。
記得多年前一位道親來向我抱怨她的點傳師,她說:「我千辛萬苦度一個人要來求道,到佛堂請點傳師跟他成全一下,點傳師開口就問:『你對了生死有沒有興趣?』那位朋友說:『沒興趣』點傳師竟然說:『那你可以回去了。』就這樣把好不容易渡來的人趕走了…」
這位點傳師顯然是對「道」有深刻了解與體悟,才會問這麼深刻的問題。如果來求道的是一位對重視心靈、精神層面的人,可能就會很有興趣的希望探討「道」如何了生死?只可惜這個來求道的人可能也是個還在求福階段的眾生。
眾生有不同需求,道也有不同層面可以滿足眾生不同的需求。
最近一位求道的道親求完道立刻跟我說:「心靈有一種立刻得到平安的感受,和求道以前有很明顯的不同…。」因為她平時就是一個很重視心靈覺受的人,所以求道後很快就察覺求道對心靈的影響。
第三層次:救贖之道
「道」除了可以求福、解脫煩惱以外,「道」還是一個很明確的救贖之道。
對於那些不在乎物質生活,也沒有心靈苦惱,卻有大悲心、有強烈使命感的人,看到別人受苦比自己受苦還痛苦,這時「道」對他們而言,可以是一個救贖之道,讓他們完成自己救世的使命。
如果沒有「道」沒有「三寶」我們縱有救世之心,卻無能為力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要救眾生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救渡,如果沒有道,眾生的罪業那麼沉重,我們的力量如何將他們拉起來出離苦海?如何洗清眾生的罪孽?但是「道濟天下之溺」,為有「道」有解救的力量。
這個世間有救世熱誠的人很多,但是往往想到「如何拯救世人?」就很絕望,因為不要說是救人,自己都救不了自己。
很多有救世熱誠的人最後都走向從政,甚至革命,以為建立更完善的體制是最好的救世方法。但是,革命成功的人往往沒有救到世人,相反的讓更多人死在過程中,而新的體制最後也多半走向貪腐墮落、向金權低頭,早已失去當初革命志士的理想與情操。
所以近代有救世熱誠的人不再從政,而走向環保。環保是很明確有益於地球有益於人類的,但是成果很有限、跟不上人類毀滅地球的速度。
「道」這條路是肯定可以救世的,明師一指超生了死,一個求道以後的人只要他持之以恆的修持不脫離道場,生命品質就會不斷向上提升,這叫「超生」有一天面對死亡的時候,坦然無懼,決定往生淨土不落輪迴,這是「了死」。
這種生命的轉變和提升,是在每一個卑微的道親身上都可以看得到,所以要救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渡人求道、成全人修道,度一個人求道可以幫助他超生了死,可以讓她去惡向善,達到從政讓世界更美好的目標,成全一個人吃素,也同時完成了環保救地球的理想。所以「道」是人類最簡單的救贖之道。
所以修總結「道」的三層面:
一、用「道」安頓我們的生活(物質層面)
二、用「道」安定我們的心(精神層面)
三、用「道」普渡眾生(慈悲喜捨)
但是,這不是關於「道」的唯一解釋,「道」是無法去定義的,我們只是給大家一個大方向,方便度眾生、接引眾生。
Q&A:
1、 問:分成三個層面不就和道的「一」相矛盾、違背?
答:雖然分成三個層面但並不違背『一』,因為三條路最後還是歸向「惟一之道」成功之後要解脫,解脫之後,要廣度眾生歸向「不二法門、唯一之道」
「道」是一,但是「道」的作用有萬萬千千,我們歸納出三類,並不是「道」的全部,而是在這個時空因緣下,一般眾生可以從「道」受益的部份。
2、 問:我們修道是不是一定在這三者之中選擇一條路還是可以同時走這三條路?
答:多數人都是依自己所重視的層面,選擇一種,問自己是求福或求慧或是救世利益眾生?誠實面對自己,自己在「道」上面要走的是哪一條路?當然最後一定都要走向成佛之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