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老病死的正確態度    講於石岡2008  825養生班


 


    生、老、病、死,對我們的生命都各有其不可或缺的意義。


   


    生,是一個歡樂自在的旅程。


    老,是一個寧靜致遠的休息。


    病,是一個清靜身心的贖罪。


    死,是一種脫殼飛升的解脫。


   


    所以老、病、死,不是我們認為的災難,而是人生必經的學習過程。


 


    生,生命的本質是歡樂的,我們應該隨時隨地都歡樂自在。但是我們自己對「生」設定很多快樂的條件,一定要在…條件下我才會快樂,因此就「生」活得不快樂,無法享受「生」這個旅程。


 


    老,是寧靜致遠的休息。不再衝動血氣方剛,而有寧靜致遠的智慧。不再勞碌,可以休息下來享受寧靜,寧靜不是空無一物的死寂,而是如老子所說的::「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


 


    病,是一種清淨身心的贖罪。生病是最好的贖罪方式,很多人業障現前時會連累別人, 生病只有自己受苦,不會影響別人。如果業障以生意失敗出現,可能拖垮很多週遭的人,以家庭破裂出現,影響到孩子…。最簡單的業障現前就是生病。


    但是如果我們把「病」視為倒楣的災厄而怨天尤人,心生恐懼、憤怒、悲哀…那就會拖累、拖垮身邊最親愛的家人。


 


    病有「淨業」的作用。我們身、口、意三業,在生病過程中都在淨化,每個人都有業障,都有罪,都要贖罪。修行人大部分都用生病來贖罪、了業。因為這是最好的淨化身口意三業方式。


    生病可以讓我們反省、淨化生命。有這種觀念就不會對生病有倒楣不幸怨天尤人的感覺。而將之視為是一個很好的「消業障」的機會,


    許多人生重病以後,心越來越善良、柔軟、謙卑,不願殺生也不想做壞事,嘴巴也不想開惡口說些傷害、刻薄、是非的話,心中也不再動惡念。也許不是完全沒有,但至少越來越少。


 


所以:身不行惡事、口不開惡口、心不動惡念。身、口、意三業都因而淨化。


 


    大家都喜歡『生』而且是健健康康的長生不老,而為什麼生命的設計要有老、病、死的存在,因為都和「生」一樣,各有它的作用。


正確面對老、病、死


 


    用正確態度面對「生」,就活的生機盎然,有歡樂的生之旅程;用正確態度接受老,就不會老潰昏庸,而成為智慧的長者;用正確態度迎接病,就不再怨天尤人,而能夠淨化身心,洗滌累世罪業。


    相反的如果用錯誤的態度面對疾病,會引發其他的病,導致病上加病、業上結業。比如,怨恨、苦惱、恐懼、驚慌、亂投醫…或負面情緒傷害別人…,都對疾病沒有幫助反而業上結業,但很多人生病都是這樣增加自己的痛苦也造成別人的痛苦。


    班員:起初生病,非常恐慌、恐懼,想到接近死亡,就越來越害怕,但是用三寶以後,就不會一直活在恐懼中。


    郭經理:依靠三寶可以不恐懼面對疾病、死亡,這種體悟很好,但是如果能夠更進一步不要把疾病看成惡魔,看清楚生病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就更可以解脫痛苦。


    班員:以前用三寶無法真正收心,現在體會到真的只有生病才有機會反省自己,會想到要把心收回來,身體好好的時候不會想收心,一直外放去追求這個追求那個。


 


    郭經理:生病像一個業障的缺口,業力從這個缺口釋放出去,我們的業障就從受病苦這個地方流出我們的生命。


    舉例而言,就像一個人欠了很多債,每天辛苦工作以還債,當他辛苦了一天筋疲力竭,但心中有一種「雖然累了一天,但至少還了一部份的債」的安慰。生病也是,如果有「我病了一天,雖然很辛苦,但也消了一些業障、還了一些債。」就會覺得受苦是值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