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紀念劉惠忠點傳師
天恩宮劉惠忠點傳師成道了,道場又一位大德殞落…
後學剛求道參加三天法會,就受劉點傳師成全很多。
劉點傳師給後學的印象不論修養、學識、口才、能力都是一個頂尖人物。
之後在道場講課時常遇到,卻沒有機會多談。
直到有一年赴新馬講課,由於後學旅行在外會認床、會失眠,所以要求一單人房睡覺,卻被安排與劉點傳師同寢室。
當時後學心想,這下糟了晚上一定睡不著,明天怎麼講課?然而那天晚上卻睡得奇好無比,且近距離與劉點傳師相處,有一種很特別的處之不厭的感覺。他沒有特別和後學說些什麼,卻一點都不會讓後學不安。
當時後學就知道,這是一位真正的有德者,不必說什麼話,在他身邊很安定很愉悅,一向不善與人相處的後學,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道中哀駘它》
劉點傳師長得很特別,他說是一種疾病,身上到處長瘤,臉上也長滿瘤,這樣的人應該怨天尤人吧,他身上卻只散發祥和。
每次見到他都不由想起莊子《德充符》篇的賢者”哀駘它”一個長得奇醜的人,外形「惡駭天下」,卻不掩其人格之美,男人與他相處不想離開,女人見過他都要求父母,寧願做妾也要嫁給他。
用莊子所說:「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來形容劉點傳師,真的是再貼切不過了。
《成道》
劉點傳師是真的成道,不是功過參半,回天繼續修練。劉惠忠點傳師一生有功無過,可以說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修成了。
一生清修、捨身辦道、全聖不凡,幾十年來拖著癌症病體,孜孜不倦的行功了愿,以天下為己任,置生死於度外。
孟子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君子所以立命也。」這句話就是劉點傳師的寫照。
哲人雖萎,典型猶在。期望天恩宮道親能以劉點傳師為榜樣,將他的精神永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