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即無種 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

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

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證。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

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感恩上海一位前賢,為六祖壇經內容打逐字稿,日後有時間再將逐字稿貼上字幕。

聽吾偈曰,”這也是很有名的一個偈語,就是傳法偈。祖師和祖師傳承,都有一個傳法偈。

其實我們也有傳法偈,但是我們傳法偈,就傳給每一個人。“一指中央會,萬八得超然。”“今得此一著,跳出苦海淵。飛身來上岸,即得登雲船。”這就是傳法偈,但是聽者藐藐就是了,言者諄諄,我們聽過就算了,沒有在裏邊好好地去悟一下。

看看弘忍大師的傳法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這首偈語,我看過所有的注解,大概都是同一個解法,怎麼解呢?就是“有情來下種”,就是要有情眾生來播種,你的心地來播種,這時候才會因地果還生。這個心地就是因地,然後播下善根佛種,將來就會生出佛果出來,所以叫“因地果還生”。

相反的,如果是無情眾生的話,桌子、椅子,你去下種啊,“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因為它無性嘛,它沒有本性,所以它也不會生出佛果出來。所以這個佛種,要下在人的心地之中。你不能下在別的地方,下在土地裏邊,它是不會結果。

我看所有的注解,你們有沒有人看過六祖壇經注解的?是不是都是這樣子?都是這樣子解釋。要照這樣子解釋,這個傳法偈等於是廢話,毫無意義嘛。那不是廢話嘛?我們傳道,當然要傳在人心那,你不可能傳給桌子椅子,傳給樹木,傳到土地裏面去,那不是白講的?這麼重要的傳法偈,會講這麼無聊的話嗎?不可能的啦。我就不曉得為什麼所有的注解都這樣子講,也沒有去參考一下,歷代祖師的傳法偈,裏邊一直都有提到無情。我們《清淨經》裏邊也有講啊,“大道無情,生育天地”嘛。

有愛憎之情,有取會之執

所以這邊講的“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這個是教門,一般的教門都是有情來下種。有情執,講的是有情執,有情感就有執著,叫有情執。所以有情眾生,就是有情,這個有情就是有所謂的愛憎之情,然後有取捨之執。執著有兩種,一種是取、一種是舍,叫取捨之執;感情有兩種,大概分作兩端,我喜歡、我討厭。現在心理學家在研究人的心理,就從這兩個極端,其他的情緒都在這兩個極端裏邊。一個我喜歡、一個我討厭;行為的話,就是一個取、一個舍。這就所謂的有情。

如果你用這樣子的一個有情之心,有情有執,有情之心,來播種的話呢,“因地果還生”,還是在因果輪回之中,沒辦法超生了死,跳出因果輪回,沒有辦法;沒辦法契入無生,沒辦法歸根認母,還是在因果裏邊。那只是說,種善根得善果,“因地果還生”啊,在因地種下善根,得下善,最後得到善果,如此而已。

所以這邊講的就是一般的教門,都是這樣在修行。他有情之心不死啊,有情執之心。所以就算來修行,還是以這個心來的。啊,我要追隨某一位大師修行,然後這位大師說法,內容非常的精深奧妙,而且他的修行很好,神通具足、神通廣大。哎,這都是很可愛的、很可取的,所以可愛可取,那麼可憎可舍。以這種愛取之心來修行,那就是落到“因地果還生”。

一般人修行,就很重視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很重視說,我來修行,比方說我來道場聽法,像我們在座諸位來聽課,“哇,這個點傳師說法說得真好!”“哇,點傳師修得多好!形象多好!”最好看到點傳師放光啊,現丈八金身,哇,那個印象太深刻了,終身難忘,還可以到處去傳頌。我有一次到天帝佛堂,聽一位點傳師說法的時候,他整個身體放無量的金光,而且天花板都不見了,整個人穿入雲霄。“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就算這樣子,現所有一切諸佛降雲偃龍之相啊,還是有情來下種,還是因地果還生,還是在因果輪回之中。

因為情執就是,不管你執著什麼,不管你愛的是什麼,你愛的是佛、法、僧,還是愛的是名利,愛人也好、愛名譽也好,總之有愛憎,有取有舍,通通都是在因果輪回之中。這就所謂有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說呢,祖師傳法,第一個前提就是要無情,就是要無情。

所以我們傳道,最重要就是傳一個什麼?第一個,就是讓你進入無情的狀態、無情執的狀態。因為大道無情啊,你只有無情,才可以契合大道。你一旦落入情,所謂情,就是有愛恨兩端,當然中間有很多的情緒,基本上是在愛恨兩端,愛憎兩端之中,中間再怎麼百味雜陳那。但是大道是無情的。

所以像我們傳道啊,道親進來,不會覺得說,“哇,我求道,感情怎麼樣怎麼樣強烈!”不會。相反的,是所有的情緒都沒了。“克己複禮,天下歸仁”那,“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言,勿禮勿聽。”整個傳道的過程,就是讓你的情執,通通不見了。所有的情緒,也沒有好的情緒,也沒有壞的情緒;也沒有什麼可取的,也沒有什麼可舍的,無可取無可舍。

所以“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好像喝一杯白開水一樣,也沒有好的味道,也沒有不好的味道,總之就是喝水嘛。來求道,就是來拜拜,來求道,求啥?“沒感覺。”這是最標準的,沒什麼感覺,這叫所謂的無情。今天我們傳道,就是有辦法讓你進入無情的狀態,讓你進入無情的狀態。甚至你在念佛、你在持咒,或者說你心中有各種的認同,或者不認同,在傳道的過程之中,當下都不見了,叫無情。

無情亦無種”,那麼無情呢,那我們就明師指點,下什麼種在我們生命裏邊?根本沒有下種,根本沒有下什麼道種。道種本自具足,哪需要下啊?叫“無情亦無種”。只要無情,只要當下無情,就可以怎麼樣?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你當下無情,你的生命在那個當下呢,就已經萬法盡通,注意喔,萬法盡通,當下就萬法盡通。所以並不是說我傳了一個什麼法給你,不是。關鍵是在這個無情,無情當下呢,就萬法盡通。這就是“格物”的功夫啊。

儒家講“格物致知”啊。那麼宋儒啊,朱熹他們整理了半天,說“格物致知”章的解說遺失掉了。哪有遺失掉?他亂編,把它編錯了,沒有遺失掉。在哪里呢?就是無訟。要怎麼格物?就是無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都不得盡其辭。(《大學》)”儒家的基本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啊。格物,就是把我們心中的物欲、執著給格掉。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物啊,我們前面有講五祖弘忍大師問惠能,你“遠如所求何物?”他說“唯求作佛,不求餘物。”這就叫格其物。

那格物要怎麼格呢?無情,使“無情者不得盡其辭”。一般人心中都有情辭,然後我有話要說,我有觀念、我有思想。一當下無情,無話可說啦,無言以對啊。每個人求道到最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說法,都不見了。“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啊,每個人心中那個志,在追求這個、追求那個的志,突然間就毀滅掉了,叫“大畏民志”。這時候智慧就出現,格物才能夠致知。“此謂知本”,智慧的根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以我們傳道,就是讓你的智慧發露啊,般若妙智發露啊。怎麼發露?就是格物。怎麼格物呢?就是無情。所以叫“無情亦無種”,也不用下種啊,智慧的種子,你本自具足的啊。所以它並沒有從外面下一個種進來,並不是說,哇,我們明師指點,那一點就是給你種了一個苗在裏面。那一指點,只是,本來是接近無情,那一指點的當下,是完全無情。最後一點點的情執,就是什麼?“平息靜氣看佛燈”,只剩下那一點點的執,看著佛燈。那一指點,那佛燈化去,一點下去,就化去,最後那一點執著也破掉了,“一念未生”。所以當下智慧大開,“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緣起無自性

當下無自性,緣起無自性,當下和十方緣起融合無間,叫萬法盡通,萬法不離自性。你的生命和所有的因緣,融合成一體,合同。首先傳你古合同,明師指點那個當下呢,就是真正地契入合同,做到合同。所謂“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永嘉大師證道歌)”就是在這個情況,無自性,緣起無自性,自我不見了。於是才可以無生啊,才可以不生不滅,才可以超生了死,才可以契入無生,才可以歸根認母啊,這叫“無性亦無生”。

所以這兩句是分開來看的,一個“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是一般的修行者,走的都是這個路線,種善根,得善果;而頓教法門,唯傳心性,見性之法,是“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而我們所傳的無生大法,也就是這個東西,完全一樣。

祖複曰”,這時候祖師說完傳法偈,又說,“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他說以前達摩大師,剛剛來到中國這塊土地,別人沒辦法相信他,所以呢,因為那時候從印度來的和尚太多啦,那你說你有得到心法的真傳,誰相信你呢?所以“傳此衣,以為信體”,所以他傳這個袈裟當作信物,叫“以為信體”,代代相傳。

法則以心傳心”,衣缽只是作信物而已,真正傳法是以心傳心。不是用嘴巴說的,是用本心印本心。那麼佛的本心是什麼呢?就是無情啊,無種、無性、無生嘛,這是佛的本心,無法可得。無法可得,但是能生萬法。無種即佛種,沒有下種,但是就是佛種,無種即是佛種;無性即一切性;無生則無不生。所以這個就是諸佛之心就是如是。所以“以心傳心”,直接用他這個本心來印你的心,叫以心傳心。

所以我們傳道也是一樣,我們整個傳道儀式就是,諸佛如來、彌勒祖師,以心來印心,以祂的本心來印你的本心,中間並沒有說要傳你這個法、那個法。直接印你的本心,讓你的心回到什麼?“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回歸到這個本貎來。這叫歸根,明師指點就是讓你歸根。但是歸根之後,你有沒有認母呢?你有沒有認識這個 無生老母呢?認識這個不生不滅的本性呢?這個就是修行看個人了。

所以“皆令自悟自解”。以心傳心之後,我們要自己悟,自己去理解,自己覺悟、自己瞭解。法,就是只有傳心傳給你了,就是這樣子的,再來就看你自己能不能覺悟了。所以像我們和一般沒有求道的人,不同在哪里?就是有經過印心,以心傳心,本心印本心。“撥雲見日”啊,不會永遠說烏雲遮蔽啊,曾經雲撥開過,撥雲見日。

那麼曾經脫離,注意喔,在明師指點的那一刹那,曾經脫離這個“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的一個定律。所有人都活在這個規格裏邊那,同一個規格,就是“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不管你下什麼種啦。每個人都是有情的,學生也是啊,他有情啊,他有愛憎取捨之情啊。然後下種啊,你下英文的種、下數學的種、下音樂的種、下美術的種,下什麼種就會結什麼果。就是這樣子。學生是這樣,修行人也是這樣。

那我們就是在明師指點的時候,完全一下子給你跳出來,這叫“飛身來上岸”,一下子給你跳出這樣子的一個“苦海的淵藪”。這就是一個苦海淵藪啊,有情下種,因地生果,永遠在這個因果,所以叫因果輪回,永遠在因果裏邊。

我們到現在還是一樣啊,習性如是啊。整天還是想要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還是這個樣。養成這種習慣了,沒辦法去體會到“緣起無自性”。無自性,不是說我自己像空氣一樣不存在,而是自我和一切因緣之間的無間隔、無距離,無二無別。

你有距離很累的啦。如果說我和你是二回事,我要去渡你,那個耐心是有限的。連父母親對子女,算是最沒距離的,都會失去耐心,更不要說對眾生了。我們說對眾生多慈悲、多慈悲,你對你的小孩子,都氣起來都恨不得把他掐死啊,何況是哪些眾生?那種慈悲是不可能持久的,必須要真正地覺受到這種“緣起無自性”。

一切眾生和自己的因緣那,就好像大海中波浪和波浪之間的因緣一樣,同體嘛,同此於大海。他是一個波浪,我是一個波浪,但是都是這個大海,通通融合在一起。要有這樣子的一個正見、正覺,你才會有永遠的慈悲。不然你的慈悲,都是一種觀念而已,都是提醒自己,要慈悲、要慈悲。

所以有分別心呢,是慈悲的殺手啊,分別心是慈悲的殺手。連對子女、夫妻的愛,都會喪失掉,如果有分別心的話。對父母、對子女、對兄弟姐妹,這些最親近的人,愛都會失去,不要說是那些跟你沒有關係的眾生。所以說以心傳心。

子曰:“聽訟吾猶人,與人等,必也使無訟乎!”

今天佛陀的心是什麼?諸佛菩薩的心是什麼?叫無分別智。所以轉識成智啊,差就差在這個有分別、無分別而已。所以為什麼孔子講到格物的功夫,要無訟,無訟就是無分別,不要爭訟。無訟就無情,那無情就開智慧,無情,智慧就出來了,慈慧之本那。但是要“自悟自解”。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自古以來,佛與佛之間那,只有傳這個本體,沒有傳這個方法、那個方法的;沒有傳這個戒律、那個戒律的。祖師與祖師之間也是一樣,密付本心,秘密地付囑這個本心。為什麼要秘密呢?就是要讓你不起分別想。如果你事先要去得一個本心,事先已經知道過程、內容,那你就會有分別,你就會先去判斷這個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就是因為你事先不知道,所以叫密付。所以你到那邊,你無處分別。

一開始是無處分別,你想要分別都沒辦法分別,到最後那種分別的習性,都消失了,叫“大畏民志”。民志,就是在分別啊,分別取捨啊。老百姓的心志啊,這邊講大畏民志啊。民志是什麼?一般眾生的心志是什麼?就是分別。就是事先分別好,什麼是禍、什麼是福,然後取福舍禍,簡單地說就是這樣。這樣子的一個民志,把你消掉了,消除掉了。所以這是密付本心,為什麼要密付?就是做好萬全的準備,讓你不起分別想。

衣為爭端,止汝勿傳。”那麼這個衣缽呢是爭端,因為衣缽代表是祖師的位置,所以如果傳衣缽的話,大家不是要爭那個衣缽啊,要爭的是那個祖師的位置。所以說就變成大家鬥爭的一個禍端、禍源。“止汝勿傳”,就到你這代,不要再往下傳了。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說沒有衣缽,沒辦法證明,只有怎麼樣?心證,沒辦法證明。那信不信,那就看根機、看緣份了。

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就像金剛經裏邊講的,舍利弗就看到這點,說此甚深之法,“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釋迦牟尼佛講金剛經,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講無所住行於佈施,功德不可思量,剛好跟眾生的心是相反的。眾生都是有所住的,眾生都是有我相、有人相的,剛好相反的。

他說我今天信解受持,不足為難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會有眾生能夠相信這個經嗎?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後後五百歲,二千五百年之後,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會有眾生信嗎?就像我們今天,連衣缽都沒有,你信嗎?你相信這個所謂的無情、無種、無性、無生的法嗎?頓教之心法嗎?你就以心印心,什麼都沒有,摸不到邊際的。就告訴你以心印心,你相信嗎?但是在座還是有在修啊,信的還是信那。

所以要信那,不是用衣缽,看到衣缽,眼見為信的。真正信不信,關鍵不在這裏,關鍵在要有善根那。是人“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所以“聞是章句”,能生淨信,“乃至一念生淨信(者)”,生出清淨的信心出來。就是一念生淨心,我們今天傳道,就是傳這個,傳這個一念生淨心,生出清淨的心出來。

一念生淨心

“為什麼我相信?我也搞不清楚。”這就所謂的一念生淨心。不是二念喏,一般念頭是分二邊來的,“哎,我有二個念頭。”“哎,我信,但是因為它是好的。”有好,就有壞,這就二念。所以一念,就是“我就是信了。”一念生淨信,沒有第二個念頭,沒有說為什麼信?它可信的理由是什麼?這就二念、三念、四念、五念,都跑出來了。就一念生淨心。

就有這樣的人那,太多啦。今天我們道場就是靠這些人那,一念生淨心。為什麼你信呢?“我不知道。”我想辦法說到你不信,沒有用。“你怎麼說,我就是信,我當傻瓜,我也信下去了。”這種人就叫什麼?“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已經在無量千萬佛所,種了善根了。這叫一念生淨信。

所以我們不要覺得,哎呀,現在沒有傳衣缽,要怎麼樣讓人家起信?看到衣缽才信的喔,不要信算了。你看到衣缽才信的,你看到那些人多可怕!在弘忍大師門下的,為了衣缽,要去追殺一個修行者、追殺祖師,這叫迷失本性、喪心病狂到這個程度啊。出家修行了一輩子,祖師在面前認不出來,活佛現世,所以“丈夫、天人師、佛”啊,出現在面前,他竟然要去追殺他,喪心病狂到這個程度。

所以看到衣缽才信的,不如不要信算了。什麼都沒有看到,就是一念就生清淨心,因為受用啊,難以言語的受用啊。難以言語的受用發生了,這種大覺受發生了,所以他就信了。甚至你千魔萬考,他都信。從各種角度跟你講,譭謗、妖言、惑眾等等的,不斷地去洗腦,就是洗不掉那一念的清淨心,這就是已經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啊。如果繼續傳這個衣缽、傳這個袈裟往下傳的話,那你的命就像懸在蠶絲上面,隨時都會斷掉。“汝須速去,恐人害汝”啊,你趕快離開吧,恐怕有人會來傷害你。多可怕,你看,就連祖師都保護不了他。所以人心的這種爭啊,“衣為爭端”,人心的爭是很可怕的。

不爭而善勝

修道,一天要好好地去體會一下,不爭之德。“(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道德經》)”因為我們人類的主流文化,就是爭勝。大家競爭嘛,好聽點,就是競爭;難聽點,就是鬥爭;再糟糕點,叫戰爭。所以由競爭,到鬥爭,到戰爭,最後就是怨殺、流血,怨怨相報何時了?就是一個“爭”出來的。我們為什麼要爭呢?就是要勝過別人,證明自己贏過別人,就是這樣子而已。其實不爭才是勝,“不爭而善勝”。

你一個人再強,如果大家都厭惡你的話,你就輸定了。天人共棄啊,上天也討厭你,神也討厭你。因為一個人好爭、好鬥的話,他就很自我、傲慢,他一定是這樣子,去壓迫別人那,所以人見人厭。相反的,一個人謙卑不爭,所謂不爭,不是我輸你了,我不爭;而是我可以贏你,我也不跟你爭。這種人就會贏得所有人,(對一道親)你喜歡不喜歡這種人?一定喜歡的。

家裏邊二三個小孩,那麼其中一個小孩子,有好吃的水果、好的衣服、好的玩具,都讓給兄弟姐妹。父母親會不會覺得這個孩子特別乖?一定的,甚至他還會跟親戚朋友講。如果你家有一個小孩子,專門欺侮弟弟妹妹的,你會不會出去,“我這孩子很厲害哎,弟弟妹妹給他打,像打狗打貓一樣。”這有什麼好誇耀的,對不對?好誇耀的,就是他不爭嘛,可以什得誇耀的,就是不爭,這是人的本性,喜歡不爭的。尤其你自己好爭,但你喜歡不爭之人。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諸佛菩薩也是一樣,舍利弗講的啊,我得無諍三昧,所以人中最為第一。就是因為無諍啊,所以才是人中最為第一啊,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講到“衣為爭端”,所以要注意這一點。我們修道,也很喜歡爭勝,要證明自己不輸別人。就算修道、辦道、佈施、渡人,都要比呀,下意識地,這是一種很壞的習性。要比,比大小,比高低,“我要第一名!”簡單地說,這就爭。好爭呢,就失去人緣、失去佛緣、失去善緣,所有的緣都失去了。

所以不爭,才能夠善勝,因為你不爭之人,大家都喜歡你,所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自然天人擁護,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誰也沒有辦法戰勝一個不爭之人。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惠能就請問祖師,天下這麼大,我要到哪里去呢?請祖師指示我一個方向。“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他說你碰到懷呢就停止,碰到會就藏。後來他就行止於懷會之間。他後來到了廣西那個地方,有兩個地名,一個叫懷集,一個叫四會。那他就在這兩個地方。他到了懷集就停止下來,後來到了四會就躲起來,躲在獵人隊裏邊,叫遇會則藏,就照祖師的囑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