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品第一
第一品講的是佛國品。它的大意講的就是講一位大富長者之子,寶積,我們這邊講說一位世家子弟,他叫做寶積。那麼這個寶積呢他請求世尊請求釋迦牟尼佛演說什麼演說諸佛淨土是什麼樣的情狀;一個菩薩要怎麼樣能夠獲得淨土。因為菩薩他有兩種事業,菩薩的事業,第一個呢要普度眾生,第二個呢要化娑婆土為淨土,要成就莊嚴淨土。菩薩的事業就這兩種。然後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呢?他不問普度眾生啦,他直接問怎麼樣成就佛國淨土。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什麼才是佛的淨土?一般人認為,啊,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光淨土、阿閦鞞佛淨土(東方妙喜世界)、香積國土(妙香世界)等等的。那裡有一尊佛在那裡鎮壓,然後它才是淨土。釋迦牟尼佛就不這麼說,因為那個講的是一種小乘根基人的想法。小乘根基的人就是,總是要依靠佛,因為他是聲聞乘,祂這個專門破小乘根基的。我們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執著喔,讀起來就不那麼受用。
聲聞乘的特色就是怎麼樣小乘這個聲聞乘喔,特色就是依靠佛。因為他要由佛來演說種種妙法,然後才從這個裡邊聽聞佛說種種妙法,心得開悟,這是聲聞乘的特色。所以他依靠佛,他不敢靠自己,他沒有自信。他要依靠佛,依靠佛來救拔他,所以說他心目中的淨土呢,就是有一尊佛在那裡,然後這個佛有種種的功德。因為佛祂有種種的功德,有種種的大威神力,所以祂能夠成就一片淨土,讓我們住在那裡。這是小乘行者,對於淨土的看法。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那麼這部經裡邊呢,一開始就粉碎小乘行者的這種執著,祂直接告訴你什麼是淨土。祂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所以這段就是整部經的重點,整品佛國品的重點,就在這裡了。祂說,寶積呀,菩薩想要得到淨土的話呢,不要向外去求。不要想說皈依哪一尊佛,希望這尊佛攝受自己,希望跟隨這尊佛呢,在佛的大威神力的庇佑之下呢,能夠住在淨土裡邊,永不退轉。不要想這個樣子。你要清淨你自己的心地,你自己的心地清淨以後呢,你當下就是淨土,“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一日到七日,念佛達到一心不亂。——《阿彌陀經》
大乘經典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對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我如何淨心呢?講的簡單那,我如何淨心呢?像《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我如何才能夠無所住呢?《阿彌陀經》講,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要怎麼樣念,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呢?這些訣竅在哪裡呢?這都是屬於一佛乘的範圍。
這個大乘所做的工作,只是孔雀開屏那,讓那些山雞、野雞看個過癮。你看看,孔雀開屏,多漂亮!你們那點小乘法算什麼?孔雀開屏。這叫作技壓群雄,它不是教你武功的,它是展露武功,不是在傳授你武功的。它展露它的蓋世絕學、驚世絕學,然後讓你為之目眩神迷,佩服的不得了,作用只是在這裡,讓那些小乘行者佩服的不得了。它告诉你“心净,则佛土净”。
這裡邊也有講怎麼樣才能夠心淨啊,越講越複雜,直接講淨心還好。它說你要直心;直心以後可以發起種種的修行;然後就可以得到深心;深心以後,你意就會調伏;意調伏以後,就可以如佛所說在修行;如佛所說修行以後,就可以回向,回向一切眾生;回向以後,你就可以獲得種種的方便;隨著方便可以成就眾生;成就眾生以後,佛土就清淨啦;佛土清淨以後呢,那麼你所說的一切法都清淨;然後你智慧也清淨啦;智慧清淨以後,心就淨了。你看多複雜啊?聽都聽不懂。而且每一條都是難關,每一句話都是難關。
怎麼直心祂說開始你要直心,小乘法,心向大,所以叫回小向大。為什麼講向大?嚮往乘,目的只是讓你嚮往大乘。事實上這裡邊根本沒有修行法門,你要照著裡邊去修呢,統統在裡邊參一輩子,在那邊懂參一輩子,修口頭禪。痛苦就在這裡了。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楞嚴經》
你如果是修小乘法的話,有一個好處,怎麼樣?就是你聽到這個大乘法,這個大乘法剛好絲絲相扣在破你心中種種小乘的觀念。所以你一聽到大乘法以後,你當下回小向大,你那個小乘的執著歇了,一歇之下,“歇即菩提”,真心就出來了。問題是,你沒有這個,你根本不知道怎麼歇。叫你歇,結果你提起一個念頭,叫做歇,你反而執著這個歇。我們道場中就是這樣,一天到晚歇、歇、歇,哈哈。歇什麼?你又沒有這些東西,你歇什麼?到底要歇些什麼,也不曉得。
(小乘)是聽到這些之後心裡有所感悟,一歇之下菩提心就出來啦。所以這個是專門對治小乘行者的啊,對於大乘行者並不適合。它的重點就是這一句,各位前賢看到了啊,這一句是很有道理啦,問題是我們如何做到。
其實這個大乘經典呢,都是形容一佛乘的,都是形容一佛乘。形容和傳差很多啦,好像形容一顆蘋果很好吃,這是大乘,大乘經典;然後把這個蘋果塞到你嘴巴,讓你吃個痛快,這是一佛乘。一佛乘和大乘不同,就在這裡。
好,“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要怎麼樣才能夠心淨呢?太簡單啦,怎麼做?太簡單了,明師一指,心就淨了。信不信?啞口無言,沒有人相信。誰敢承擔?明師指點的當下,心就淨了。所以說明師敢承擔,師尊師母敢對你說,在點道詞裡面對你說,說什麼?“灑灑沱沱大路坦,西天雖遠頃刻到。”淨土馬上現前。你當下不走一步,即是理天。為什麼?“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點道的那一刹那,別人沒有在淨土,你已經在淨土了。被點的這個人在這一刹那,已經在淨土了,“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到淨土去走過一遭回來了,相不相信那?相信,一佛乘;不信,大乘、小乘裡面去鑽吧,兩座鐵圍山。鐵圍之後即是什麼?即是地獄。
所以要淨心很簡單,明師一指,那一刹那就是心淨。那你要維持啊,我要怎麼樣貫始貫終都能夠維持這一刹那的心淨?所以化刹那為永恆呢?你照著十條大愿走,誠心抱守、迴光返照。明師指點完了以後,繞過來,迴光返照者,當體如來尊那。法難尋,迴光返照者,當即如來尊。這個是淨心法門,但你要經過明師指點,才可以迴光返照,不然迴光返照者,走火入魔去。因為你沒有經過明師指點,沒有打開玄關金鎖啊。
五家宗門,各有門庭,各有困奧,
玄關金鎖,百匝千重,
陷虎迷獅,當機縱奪。——《補續高僧傳·雲居戒禪師》
若欲悟道真玄,只向玄關細參。—南海古佛
玄關金鎖不是那麼簡單打開啦,所以雲居戒禪師講的啊,“玄關金鎖,百匝千重,陷虎迷獅”啊,抄(筆記) 。參這個有什麼用?“若欲悟道真玄,只向玄關細參。”這是南海古佛講的,向這裡參才有用,向那裡參有什麼用?沒有用。講了你們也不信,唉!乾脆講一講佛國品,痛快一下。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就不服氣啦,看看是誰?舍利弗。舍利弗他就想啦,他就想說這個菩薩心淨的話這個佛土就淨了,那麼世尊難道心不清淨嗎?釋迦牟尼佛心不清淨嗎?為什麼我們這個國土(不清淨),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的啊,為什麼我們這個國土表現出來的,就是五濁惡世啊?亂七八糟怎麼跟西方極樂世界比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他心裡面在想什麼,就跟他講,這是你心不清淨,所以你看到的世界就不清淨;你心要清淨了呢,那你看到的世界就清淨了。祂說好像什麼?好像太陽有光、月亮有光,那麼瞎子看不到,那你說是太陽沒有光嗎?月亮沒有光嗎?他只是看不見而已。一樣啊,我們因為心不清淨,所以看不見這個佛土的清淨。事實上,這個土地就是清淨的,這邊就是淨土,只是你心髒了,看不見。被三毒污染了,或被各種的法執、修行的法門污染住了,所以看不見。
還有就是什麼?為淨土下定義。淨土沒有定義的啊,“凡有所說,皆無實義”啊,所以你不能下定義的,“法無定法”。像我們會為淨土下定義啊,應該照阿彌陀經講的,那個才是淨土啊。所以我們心裡就會比較,心裡想,要怎麼樣才算淨土,怎麼樣才是淨土。心淨就是淨土。所以我們為淨土的種種形象下定義,那都是錯誤的,所以你永遠見不到淨土。淨土現前,自己也不知道是淨土。有沒有這種現象嗎?有。
我們一天到晚想求見佛,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當著佛面前那,祖宗八代都罵盡了的人,多的是。罵釋迦牟尼佛,恨不得要把祂殺掉,這種人多的是。他親眼看到佛,他看佛就是魔,他心裡有魔,他看佛就是魔。人家看到佛的什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看不到。至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怎麼回事呢?你看到,你就知道。不要想說,給我詮釋一下,我下次看到,免得錯過了。到時候說的那種形狀,魔就會變出來,讓你去看個痛快。
所以以前孔子最高明,子貢問他說,人死了以後還知道嗎?人死了以後還有知覺嗎?還知道事情嗎?孔子怎麼回答?孔子回答說,你死了就知道啦。等你看到就知道啦,看你修行到哪裡。等一下回頭,那邊可能林兄就是佛啊,你看得出來嗎?看不出來的,等你看出來就好了。“皆無實義”啊,這部經也是一樣。
所以祂就講啦,祂說,這個佛土本來清淨啊,只是因為你心不清淨啊。祂就舉個例子,祂說諸天,天上那些諸天那,天神、天子啊,他們共同在一個寶器裡邊吃飯,但是隨其功德不同,每個人的功德、修行、果報不同,那個飯的顏色都不一樣。同樣那個飯那,但是顏色都不同,看到的都不同。
一樣啊,同樣一條恒河的水,釋迦牟尼佛講經的時候,最喜歡講恒河的水。同樣一條恒河的水,我們人看到是水,但是餓鬼呢,同樣也看到這個恒河,有的沒有看到水,有的看到是乾枯的恒河,有的看到是濃血。為什麼?同樣這個恒河啊,結果他所看到的不同。
同樣這個世界,餓鬼道就在我們身邊那,我們就跟餓鬼你過來我過去的,他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他。有的陽氣比較衰的,跟餓鬼這樣撞過去,你會打個寒噤,有的時候夏天都會打個寒噤。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上廁所時候最容易,打個寒噤,因為陰氣比較盛,餓鬼都躲在那裡。打個寒噤,跟餓鬼錯身而過,自己都不曉得。那餓鬼是什麼樣呢?它也許打個嗝,那就不曉得了。
所以你見不到,並不是沒有。這個淨土就在這裡,兜率天宮不在天上,就在這裡。所以說耶穌講的最好啊,他說,天國不是看那,在那邊;看那,在這邊。他說天國在哪裡?天國就在你的眼睛中間。這個眼睛沒有加S,是單數,是什麼?宗門一隻眼。一隻眼,就是玄關,千真萬確。
今天後學不講這個題目,講這個維摩詰經,這部經好好地去參,絕對不會開悟。你開悟了 宗門一隻眼,都已經替你打開來了,不相信?還是這部經比較好,堂堂皇皇的啊。有什麼好講的?心淨,即佛土淨了。你心都已經淨了,你還管它淨不淨。“西天雖遠頃刻到,混含長生不老天。”我們在座諸位前賢,都在長生不老天蹲著了,還自己不知道,不相信。你要相信,當下就受用啦,長生不老天那,當下與無生老母同在,不生不滅,自在喜悅,逍遙。
所謂什麼?“不違安養入娑婆”。有化身,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有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還有淨土疑城,還有鐵蓮花,還有鐵蓮花還不開花。有種種的境界,但是呢越過這個九品,上面還有一個什麼?方便有餘淨土。方便有餘淨土,超越上品上生,比上品上生還要高,比第一品蓮台還要高。它有什麼特色呢?
往生方便有餘淨土的人那,這些菩薩啦,他都在這裡。因為所謂方便有餘淨土,就是在各個世界化生,每個世界都出現。“不違安養入娑婆”,他就住在娑婆世界。有餘啊他不是無餘啊,方便方便度化眾生啊。他就在這裡邊,但是呢不違安養。他內心平安,他身心有種種的自在、喜悅、快樂,像我們師尊師母啊都是這種的,他就算示現種種的痛苦相,他的心呢平安喜悅,如如不動,只是隨緣示現而已啊,為了化除眾生的苦惱。叫方便有餘淨土,“不違安養入娑婆”。
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
“眼前觀即是,燈下照輝煌。”你看不到,一講到輝煌,你就“哎喲,我怎麼沒有看到輝煌?沒有看到金碧輝煌?”這輝煌講的是心地的光明啊。“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像孟子講的,“萬物皆備於我”啊,這個萬物當然也包括十方諸佛世界。“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那。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佛說阿彌陀經》
人世間所追求的,就算要往生淨土,也想要得到快樂啊,所謂離苦得樂啊。我們離開種種的苦,希望到極樂世界,為什麼?享受極樂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啊。但是真正的快樂在哪裡呢?“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那。儒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儒家不講那些生生死死的事情,“未知生,焉知死?”你死了就知道。為什麼?當下就是淨土,不要想那麼些,當下不生不滅,“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破除你這種執著。
第一品講佛國品,就是告訴你,“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祂用種種的方便說法,破除,後學不想一句一句講,因為我們沒有這種執著,用不著一句一句地講。你小乘行者呢,你講一句,就敲動他一下心弦。你就沒有這個琴,他來撥你這個琴,就撥不出聲音出來呀。小乘行者,他這邊就有一個琴在那裡放著,祂每一句話下去呢,就撥動琴弦,叮叮咚咚響,他感動地不得了,涕淚悲泣啊。要是我們一句一句講的話,一定聽得…啊!後學非要編很多故事講進去啊,浪費唇舌。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但我們強調的是什麼?怎麼做到。都已經做到啦,可是不信而已。一佛乘的特色是怎麼樣?難信。看你信不信?
方便品第二
這時候講到維摩詰了。他就講說有一座大城,叫做毗耶離,這裡邊住著一位長者,名字叫做維摩詰。總之後面就是介紹他如何如何的偉大,如何如何的有智慧,如何如何的不得了,等等等等,點點點。反正那是他的偉大,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你也不用看了。
天道弟子之所以喜歡維摩詰經,就是因為維摩詰示現什麼?白衣居士。跟我們一樣,都是在家居士,所以我們就跟他靠邊站了。“哎呀,這跟我們一樣,不一樣啊。”人家是來救渡這個小乘行者的,人家是深入一佛乘啊,然後再示現大乘,來救渡小乘行者的。那我們是安住在一佛乘之中啊,坐在這個大白牛車上面那,一直想跳下來,跳到那個羊車、鹿車裡邊去。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道德經》
一佛乘,大白牛車,安穩、平穩,是這樣子。而且太大了,你坐在裡邊,根本看不到車子。所以你看人家那小車子開著,哎喲,好羡慕喔!不曉得自己坐在大車子上面,因為你看不到嘛,太大了,大而無方所,太大了,“大道甚夷”啊。
首先介紹維摩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又說他生病啦,有很多人去慰問他的疾病。注意啊,像這樣一位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他一樣會生病。為什麼呢?你生活在這個世間,你生在這個五濁惡世,你為了要應眾生的緣,你一定會生病啊。眾生有生老病死,你同體大悲,你一定也有生老病死苦,一定的,所以佛也會生病啊。
過去好像沒有喝那麼多水喔?後學是養成壞習慣了,因為剛講課的時候,因為容易緊張啊,一直拿水喝喝喝。喝成習慣以後,現在不緊張了,一樣沒事喝。其實後學喝的量很少。所以習氣養成以後,就很難改變。所以要小心,習氣不好有啊,不管是好的習慣,或是壞的習慣,養成以後就很難改變。
他生病了,佛也會生病啊,釋迦牟尼佛以前也生病啊,也請了一個醫者叫耆婆的,請他來醫治。釋迦牟尼佛最後是怎麼入滅的啊?祂吃了一個菇,結果生病了,那個菇有毒,所以就生病了,而且就病死了。後學不是在嘲笑佛啊,佛這樣示現才是正確的。佛也沒有說,哎,坐在那邊這樣安坐,祂是躺著過去,跟我們一般人一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
我們天道弟子歸空都是這樣子的,沒有人坐在那邊走的,作怪,沒有,都是這樣走的。平常相,示現眾生平常相。現種種奇怪相走的,都是什麼呀?小乘行者就專門做給外道看的;大乘行者專門做給小乘行者看的,不平常。要像孔子,孔子看到這個死麒麟,他眼淚就掉下來了,“哎呀,我也快死啦。”很自然的現象啊,哎,“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要是像那些大乘行者的話,就會示現那種嘻笑怒駡啦什麼,馬上騰身而去啦,等等的,走得瀟瀟灑灑,做給小乘行者看。他也不是故意展現那,也不是愛炫耀,不是。他是做給小乘行者看,讓小乘行者羡慕,這樣讓你去回小向大。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道德經》
真正的大乘行者就是這樣子,他也會生病。生病呢,人家去慰問他的疾病,他就乘機會跟你講。因為眾生都是執著這個身體呀,我們人生就是為這個身體在打算。老子講得最好啦,老子說,人之所以有大患,在於吾有身;若吾無身,吾有何患?我們眾生在憂患的,就是這個身體的出路。我這個身體呢,將來的前途怎麼樣?我的健康怎麼樣?等等等等的。
我們天道弟子也很怕生病啊,維摩詰他示現生病,菩薩、佛都會生病。但我們天道弟子就不同啦,一生病就想,哎呀,這個業障現前啦,冤欠來糾纏那,趕快去找人來算一算那、看一看那,等等的。這很自然那,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佛也是這樣去的,菩薩也是會生病。生在這個世間,就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就像你生在這個世間,你餓了就要吃飯、你睏了就要睡覺,你不能避免這些東西。你要走路,你不能飛,你就不能飛。那你生作鳥,你就能飛啦。你不能作人,又想像鳥一樣飛,那就錯啦。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
你既然生為人了,你就要接受在人身上會發生的一切事情。然後我們在裡邊去調和,“發而皆中節”,能夠調和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道,恰到好處。這就是道啊,所謂道就這麼簡單啊。人世間的一切,我們都接受它,然後怎麼樣?我們不執著它、我們不縱容它、我們不迷。在裡邊把它調和的好好的,這就是道啦。
趁這個機會呢,就以自己身體的疾病呢,廣為說法,為一切眾生說法,為去探望疾病的這些佛弟子說法。告訴他們這個身體,是一個大憂患,這個身體有種種的錯誤、有種種的不好,而且這個身體是虛幻不實的。講這個身體的種種過患給他們聽,讓他們放棄對這個身體的執著。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道德經》
因為人有大憂患,都是為了這個身體,為了我這個身體的前途啦、為了我這個身體的父母、妻子、兒女等等的,就為這些在憂患。如果沒有這個身體呢,我有什麼憂患呢?所有的憂患都從這裡來的。
維摩詰長者,他看得很清楚,所以他趁機為一些眾生講,啊,連我修到這種不思議,他時常作怪的啊,他時常現種種的神變那等等的,大家都知道他修行好的不得了,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可是連我這種人也會生病,可見這個身體呢是不實在的,不要在這上面下功夫。有人一修道以後呢,開始練這個身體啦,希望把這個身體練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練到這樣子金光強強滾(台語),希望自己能夠說,啊,就是與眾不同。還是執著在這個身體上面。
所以維摩詰就示現,連我這個身體一樣會敗壞,然後他講這個身體的種種過患,諸位前賢回去自己看好了。講這個身體的種種過患,希望把它講的一文錢不值以後呢,你就放棄為這個身體所作的一切營謀努力。就像人家吃葷的人,他有一塊牛排,他做的很漂亮、很好吃的樣子。然後呢,他把它放在電子顯微鏡下面,放出來,讓你去看。啊,看裡邊有多少寄生蟲,有多少勾蟲,有多少蟲,高溫殺菌也殺不死,喔,這樣那樣的。你看了就不想吃了。
所以在美國有兩種人吃素,一定吃素,哪兩種?一種就是營養學家,他知道那個沒有營養,那個只有破壞營養的;還有一種什麼?肉類檢驗員,專門檢查肉類的,整天在顯微鏡下面看那個肉的,不敢吃。看的很清楚,他知道這個肉啊,吃了要命的,一點食欲都沒有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一樣啊,維摩詰講這品啊,目的就是讓所有眾生看清楚,看清楚這個身體是如何的不清淨,如何的骯髒,如何的不實在、虛幻不實。簡單地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講它如夢幻泡影,他講它的污穢,他講它的種種的不好、種種的不便利等等的,取代你對這個身體的愛護。
所以我們天道弟子,處理這個身體有更好的招數,比這個招數還好,怎麼樣呢?根本沒有想到這身體好壞,只知道利用這個身體,趕快去度人,趕快去辦道。哎,高啊,這叫隨緣度眾啊。利用這個身體,管這個身體好壞。有好多前賢都不顧這個身體的疾病啊,生老病死都不顧啦,就把這個身體呢充分運用啊,去度人、去辦道、去傳揚一佛乘。
這才是真正的跳出輪回呀。不用在這裡邊去參究啦,身體是清淨的還是不清淨的?值得還是不值得?用不著在這裡邊。當下、直下什麼?無生,直下無我。忘記自我了,眼中只有道,只有普度眾生。就不用在這裡邊去分辨了,分辨這個身體的清淨不清淨,種種過患啦等等的。跳出這樣子的一個思辯裡邊,跳出這樣子一個執著、見聞覺知裡邊。因為我們在裡邊去思維啊,去弄啊等等的,就掉到見聞覺知裡邊去了。
啊,這個時候呢,識根容易起執著啊,去分辨它嘛,那是這個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呢去執著那五塵。哪五塵那?色聲香味觸,這五塵。那你在這裡邊去參究呢,你又著法塵。你意根老是在參究,啊,這個清淨、那個不清淨等等的,這個虛妄不實啦,時間都花在這裡邊去了。
所以天道弟子呢,就跳開這些是非圈,跳開這個是非的圈圈。得道以後,明師一指,一佛乘,心性開悟了,深信不移,馬上到處去度人傳道,就這麼簡單。這是一佛乘,千真萬確。
古代那些真正的禪師,就是這個樣,他才不跟你長篇大論。你翻開《指月錄》,哪一個禪師跟你長篇大論的?哪一個禪師跟眾生辯論的?沒有啊。你要跟我辯論,那就欠打,哈哈,或者一句話就把你喝斷。他不會跟你辯論,不會跟你講種種的經典啦,不會。他很單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後看你的根器,你有這個根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你沒有這個根器,去找別人,或者是下輩子再來。就是這麼回事,很乾脆。
我們天道弟子是不是這樣呢?跟禪師是一樣的,只是缺乏一個自信而已啊。真正標準的天道弟子是不是這樣?面對眾生,沒有什麼話好說,“這個道很好,趕快來求道。”不聽?我換一個。“這個道很好,趕快來求道。”還是不聽?我換另一個。喔,這個好,根基好,“跟我來。”有祖德、善根、佛緣,真來了。這個不聽的,好,交給別人去度,馬上找一個別人來。還是不聽?下輩子來吧。或者放個幾年,看看怎麼樣。跟古代這些禪師的作風完全一樣啊,只是很畏縮啊,沒有自信。人家古代那禪師,威風的不得了啊,你還要去求他啊。但是我們沒有這種自信,沒有這種自信,就畏畏縮縮的,變得去求人了,哪有道求人的?只有人求道,哪有道求人那?差在這個信。
所以大乘、一佛乘,難就難在這個信,剛才後學講的,難信。所以天道弟子啊,往往倒轉慈航啊,倒轉慈航,鑽到這個大乘法,最後再往這個小乘裡邊鑽。現在都開始研究小乘啦,現在佛教都最喜歡研究《阿含經》了,研究小乘法。因為大乘法難懂,就算懂了,思想上懂,做不到。像剛才講的這些心境,我都聽得懂,身體有種種的疾病過患,可是我還是很執著。我還是很喜歡吃、很喜歡看、很好色,還是這個樣子。要怎麼辦呢?要怎麼樣去解決呢?
你沒有得一佛乘,你絕對不能解決的。所以乾脆去修小乘,小乘明明白白,就是難修啊,你只要肯下苦功,哎,就可以修出成就出來。小乘這個,就是有修有得、有修有證的嘛,所以乾脆去研究小乘法了。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經》
研究小乘法,又失去時機了,為什麼?小乘法,要佛在世啊,佛滅度以後,不要想修小乘法啦。你只有持戒,等佛出世。佛滅度後怎麼樣?以戒為師啊。這個戒呢,就是在保護你的清靜,讓你種下什麼?善根、福德、因緣,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然後等到佛出世,就像我們現在彌勒祖師出世了,等到佛出世以後怎麼樣?一個一個來得明師指點,來得道。就這麼單純,小乘法不可能。
因為小乘法,一定要有師父親自指導。你看著書學游泳,你學得會嗎?一定學不會的嘛,你要跟游泳教練學啊。不然你就走緣覺乘,你跳到水裡面,去喝幾口水,沒有淹死你就好,你運氣好,你學會了,要不然就這個樣子。
所以佛出聲音那,要注意聲聞那,聲聞,他是聲聞的特質啊,不是見聞那,不是”見”,不是見解,不是見。他是佛有聲音、音聲,然後祂說法讓他聽,然後祂再一個一個,根據他的根機不同,像孔子在講論語的時候就這樣,根據他根機不同,有不同的答案。同樣的問題,佛的答案不一樣,看你的根機不同,有不同的答案。那結果呢,比方說是張三問的問題,他得到的答案,你就照這個答案去修,你又不是張三,你一定修不成。小乘法的問題就在這裡。
大乘法呢,根本不是讓你修的,大乘法是破小乘執著的,是孔雀開屏,是讓你看,不是讓你修的。讓你回小向大,讓你嚮往大乘。你心嚮往大乘以後呢,你心中無所執著了以後呢,那時候一佛乘現前。
一佛乘現前,不用你修,當下為你授記,大富長者子。好像《法華經》裡邊講的,一個大富長者,他的兒子流失,到處當乞丐什麼的,等等的。經過幾十年以後他才回來,大富長者一看到他,當下他就是什麼?繼承人,不用修。你不用修,你就是富翁了。像王永慶的兒子,如果他就一個兒子,流浪了幾十年回來了,一見到王永慶,王永慶認出他來,好,家財就是你的了。你用得著修嗎?你要修嗎?不需要修嘛,自然就是你的了。
天道弟子就是這個樣子,一個個富裕的不得了,都是原靈佛子,自家寶藏不顧啊,到處亂跑。有的是坐在佛堂不敢走了,身體不敢走,心到處亂跑。希望到處去找一些玄啊、妙啊的道理來參啊、來悟啊,那是沒有用的。最玄最妙呢,只不過是在破小乘的執著而已。
後學只是把重點講一講,回去自己好好地研究。花個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保證不開悟。好好去研究,辯論有用啊,可以拿來跟佛教徒辯論,這可以。後學以前這本經研究過多久啊,對心性一點幫助都沒有。當然也許在座諸位前賢,裡邊混一個永嘉大師吧,那就很難講了。不過永嘉大師,也沒有在這裡邊得到開悟啊,相似覺而已,沒有得到究竟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