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經(中)修正版加大音量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這就講成就菩薩 菩提薩埵 就是菩薩
成就菩薩的一個一連串的過程
怎麼樣破除一切的執著
上次講 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就講這個 實相無相
一切森羅萬象的實相是什麼 是不生不滅的
是不垢不淨的 是不增不減
所以進一步的呢 祂告訴我們 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就說 無色受想行識
另外呢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生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從這個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生香味觸法
到 無眼界 乃至 無意識界
通通加起來叫做十八界
那麼這十八界 就靠我們的這個色受想行識五蘊
在這裡面穿梭來去 簡稱為三界
所謂三界 : 色界 無色界 欲界
所以一般的眾生的要麼就是在欲界裡面
有種種的欲望
人生的目的就是要 追求自己要的東西
滿足自己的欲望 就是欲界
那麼有的超脫欲界的 進入一個色界
修仙道的 成了神仙 就進入色界
色界的一些仙人雖然沒有欲望 可是還有這種色相
森羅萬象在的 山光水色啦等等
在這裡面倘佯來去 還是有這種執著在
色界破掉又進入無色界
無色界 連色相都沒有 沒有欲望 沒有色相
可是還有一個心靈 一個心識的存在
那麼這些都是屬於三界之內的
這就十八界造成的 什麼叫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
眼睛是一個世界 它自成一個系統
耳朵是一個世界 它自成一個系統
鼻子 舌頭 身體 大腦 都是各成一個世界
雖然集合起來是同一個 但是分開來看各成系統
所以要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然後再來 無色聲香味觸法
一樣 色聲香味觸法 也是一樣
色 是一個世界 顏色
香 是一個世界 聲音 是一個世界
味道 是一個世界 還有一切的知識 又是一個世界
最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那麼眼界呢 乃至無意識界
這個眼界的意思是什麼呢 眼睛有分別識 所以有眼識界
眼識 也是一個世界 眼睛看到色了 會產生分別識
各種的顏色 它會分辨得出來
所以這叫 眼識
所以他說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就是十八界
眼界 耳界 鼻界 舌界 身界 意界 這六界了
再來色界 聲界 香界 味界 觸界 法界 這樣十二界
再來就是 眼識界 耳識界 鼻識界 舌識界 身識界 意識界
好 乃至無意識界
總結著前面的這一大段下來 最後就在這裡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這是講一種出離三界的一個修持功夫
一般修行者呢 很重視用各種的修行法門
三乘修行法 用各種的修行法門 無非就是要跳脫三界
修道人最喜歡講什麼 跳脫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問題是如何跳脫三界呢 三界要怎麼樣跳脫
各種修行法門參禪打坐 念經 念佛 觀想 瑜伽上師冥想
用很多高妙的修持法門 希望能出離三界 跳脫三界之外
今天我們修道也是 大家會想怎麼樣才可以跳脫三界
而心經在這一段裡面就是告訴我們 要怎麼樣跳脫三界
唐朝的時候有一位禪師 他叫天龍禪師
天龍禪是很有名的是什麼 他老是豎起一根指頭
任何人來問他一切法 他都是豎起一根指頭 不答話
所以呢稱之為 天龍一指禪
我們今天傳道 明師指點 也是只有這根指頭
豎起一根指頭 其他的二話不說
有一次呢一個弟子問這個天龍禪師 要如何能夠跳脫三界
跳出三界 出離三界
這就今天心經所要探討的第一個課題 要怎麼樣出離三界
天龍禪師這次沒有豎起一根指頭
他直接反問他一句 你現在在哪裡
這句話就很符合心經了
心經告訴我們的 就是天龍一指禪所闡釋的這個道理
你現在在哪裡?
他問的是我要怎麼跳脫三界
而天龍禪師告訴他的是 你現在在哪裡
也就是說呢 你現在所在之處已經跳脫三界
根本沒有三界可出 這叫無三界可出
這就是所謂的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沒有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心經並沒有告訴你特殊的修行法門 只是叫你覺悟而已
覺悟實相 實相無相
告訴你在三界之中 從眼界 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
到眼識 鼻識 耳識這一切 這一切生命的現象
這一切你所追求的 你所執著的 你所計較的一切
都是什麼妄見而已 都是妄見
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眾生之所以輪回是因為呢
在無生滅中 妄見生滅 自取輪轉
這是輪迴的原因 自己造成自己的流轉
流轉在生死輪迴 本來是不生不滅 你在裡面妄見生滅
妄見就妄取 妄捨
再取啊捨啦 造種種的罪業 於是掉到輪迴裡面去
所以心經告訴我們 這個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最後告訴你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十八界全部沒有
三界本空 無三界可出 根本沒有三界可以出
你今天要出離三界 是先假定有一個三界
你被三界困住了 被色界 無色界 欲界困住了
所以我要跳出它 好像我身上有個枷鎖把我困住了
所以我要掙脫這個枷鎖
而心經告訴你的是 沒有這個枷鎖
是妄見這個枷鎖 可是因為你認為有這個枷鎖的存在
你肯定它的存在 不是假定它的存在 而是肯定它的存在
肯定就是很確定 很確定我有眼睛鼻子等等的一切
我不承認這是妄 這種妄見 我們會覺得我明明就看到了
像今天大家看到這個郭明義 難道這也是妄見嗎
我看到我的手 我看到我的腳 難道這是妄見嗎
這個釋迦牟尼佛曾經做一個譬喻說的很好
他說妄見有兩種 一種是同時妄見 就是一群人一起妄見
你也看到 我也看到 那當然認為是真的
還有一種叫做別業妄見 就是你個人的業障
所以你只有你自己看到 別人沒看到
所以別人會知道你這是妄見
比方說有一個人他眼睛生病了 所以他看什麼呢都是兩個
這是他個人的業障 所以他認為太陽有兩個
杯子有兩個 一切都是兩個的
然後別人知道他是妄見 事實上沒有兩個
事實上我們看到自己伸出手 去摸一個杯子也是妄見
只是共同一體妄見 這叫集體催眠
一起妄見
比方說這個眼睛有病的人 如果整個國家都是眼睛有病
整個國家人都看到 一切都是兩個
那當然他們不會認為那是假的 是真實的
同樣情形也是 我們在地球上 我們人類
我們看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 所以每個人都覺得是一樣
因為我們生一樣的心病
我們生一樣的心病 所以我們的執著是一樣的
同樣的世界像餓鬼 餓鬼道
餓鬼道跟我們在同一個世界
可是餓鬼道看到的世界 和我們是兩回事
按兩下即可編輯
一般的人 大腦的腦波 呈現七條腦波
這七條腦波就很符合佛法 所以有前六識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還有什麼「末那識」就是我執
通合起來叫做什麼 阿賴耶識那就叫 八識
但是這個有痕跡可循的是什麼 就是這七識
我執末那識 還有前六識
加起來剛好七道腦波
所以你一旦妄見生滅 你的腦波就呈現七條
最奇特的 發現外太空有很多電磁波
它的波長 就跟那種七條合成一條的腦波 電磁波一樣
隱隱然和這些進入冥想中的這些修行者的
七條合成一條腦波互相感應
科學家做大膽假設 只是假設而已
第一個假設 古往今來所有的大修行者
先知 菩薩 聖賢 那麼這些修行者人去世以後
他的腦波以這種電磁波的
就是他的靈魂靈性 以一種電磁波的形態存在
無形無相 可是存在宇宙之間
然後當你呢生命進入 七條腦波合成一條
就是沒有落入這種妄見裡面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就會和十方世界的所有的大修行者
的靈性啊產生感應 感應道交
所以像我們今天修行也是一樣
我們不是叫你說怎樣 眼睛不要去看 耳朵不要去聽
大腦不要去想 很多人修行是用這種方式 叫殺賊
殺六賊 所以有六個賊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 身體 還有一個大腦意識
阿羅漢翻譯成漢文叫 殺賊 就是殺死這六個賊
讓這六個賊停止運作 這是錯誤的
因為你肯定它是存在的 事實上這是妄見
你不要理會它的存在 如果你能夠迴光返照意守玄關
我們得道的時候告訴你二目要回光 一點真太陽
真太陽代表一種真正的能量 真太陽還不是假的太陽
像我們看到天上那個太陽 那是妄見的 那是假的太陽
真正的太陽在這裡(玄關)
你如果迴光返照意守玄關 功夫精純的話
七條腦波合成一條
當下跳脫三界
唐朝有一位大禪師德韶國師 他是法眼宗的一代宗師
他的師父法眼文益禪師 也就是法眼宗的開山宗師
德韶禪師曾經做四句詩
他的師父法眼文益禪師 看了以後說 憑此四句可起吾宗
可以讓法眼宗興盛起來 可以建立我的宗派
哪四句呢 我們先講前兩句就好 通玄峰頂 不在人間
有一個山峰的頂 有一個峰頂 孤峰頂啊
這個峰頂是通玄的 是通向玄關 玄關就是不二法門
只有這個峰頂 是通向玄關
這叫無影山 這個無影山 這叫靈山
只有這個山峰的頂上 是通往玄關不二法門的
泯絕對待 離開是非 離開善惡 簡單的說 出離三界
離開眼睛和色的對待 離開耳朵和聲音的對待
也離開耳朵聽到聲音以後 產生的種種美好的不好的感受
唯有這裡通玄峰頂 因為這裡是不二的玄關
通向玄關的峰頂 這裡不在人間
當你在這個峰頂安身立命的時候
當下跳脫三界
不是叫你說 要把這種 色身香味觸法
通通給收拾掉 不是
因為這些本來就是妄見 你不要去見它就好了
你要回過頭來 看到自己這一點的 真太陽
不用向外去看這一切
當你回到這裡來的時候 當下就不在三界
事實上你沒有離開這個世間 不走一步
我們常講西天雖遠頃刻到 混含長生不老天
不走一步 當下因為你泯絕對待 這叫行深般若波羅密多
打破彼此對待 這是真正的智慧
當下此岸就是彼岸 煩惱的此岸就是清靜的彼岸沒有差別
所以說 這是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就是告訴我們 不要光看到我們認為很實在的一切
然後為這實在的一些去經營 去操憂去煩惱
按兩下即可編輯
當你回到通玄峰頂的時候
當你知道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從眼睛開始到意識界
這一切都不是值得你去費心的
值得你去思量的 不是值得你去操憂的
這一切都是妄見
你有這樣子的覺悟以後 你心才收得回來
時常有人說郭點傳師時常告訴我們要收心
我收不回來 為什麼 因為你沒有心經的這種覺悟
你沒有看到這一切都是妄見的
所以你一方面又要收心 一方面又很執著外在的一切
那你心就收不回來 就在這種掙扎之中
只有 你進入心經的這種領悟裡面
你知道眼界是空 意識界是空 這一切實相無相
這時候它一下對你失去魅力 失去吸引力
一個人本來很重視自己的身體的
很重視自己的事業 很重視自己的家庭 重視這一切
當他發現這一切無非就是什麼
像一個人眼睛有病 看到兩個月亮 那個多的那個月亮
一下失去那種執著心 那時候心就會完全回來
回到什麼通玄峰頂 當下不在人間
所以這個時候並沒有離開一步
也不是參禪入定 進入一個很高深的境界 不是
只是生命裡面產生質變
當下我們剛才講的 用比較科學的現實的說法
就是七條腦波束成一條
然後和宇宙之間所有的電磁波
蘊藏著高智慧靈魂的電磁波 感應道交
所以 迴光返照意守玄關 你心完全回來
回到通玄峰頂的時候 當下不在人間
這是出離三界之道
再來呢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這是講三乘法 一般人的修行呢會用三乘法
好像乘了三輛車子 鹿車 牛車 羊車
羊車最小叫小乘小車 鹿車比較大叫中乘 牛車最大叫大乘
乘 就是車子的意思
那麼第一個講這個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講的是中乘法 緣覺乘 辟支佛 所修
辟支佛所修的十二因緣法
他們是在十二因緣裡面呢覺悟的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十二因緣 都非常有道理的
人生就是有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
但是那些修行者 他看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就去追溯原因
他認為有老病死憂悲苦惱 因為有生命的存在
然後一路往前一直追溯 追溯到原因是在 無明
而且呢這些憂悲苦惱又會增長無明
所以不斷的循環 這叫十二因緣
簡單的說 先是無明 無明是什麼 不明本自俱足
不了解自己已經俱足一切 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
很貧乏很缺乏 嬰兒他們沒有這種感覺
聖經寓言講的很好
亞當和夏娃本來在伊甸園裡面非常的快樂 無憂無慮
後來他們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吃了以後 他們就覺得自己一無所有
開始有分別心 分別善惡 分別是非 分別彼此對待
分別有啦無啦 我是擁有的 還是缺乏的
分別體內和體外
本來生命是沒有分 肉體裡面還有 肉體以外的世界
肉體以內的身體 肉體以外的世界 是一體沒辦法分割的
但那時候開始會分別 分別就懷疑自己 孤零零的
除了一個身體什麼都沒有 甚至這個身體也是不長久
會慢慢的長大 會慢慢的衰老
會有疾病 隨時可能會面對死亡
所以這就是無明 看不到實相
看不到天人合一的實相
光看到一個假像 一個肉體 一個渺小的個體
所以他覺得自己很平乏 一無所有
這是生命的無明 從這裡開始
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 你就會慌了
就會開始展開行動 開始亂動 不安沒辦法如如不動
因為能夠見到真如本性的人 才能夠如如不動
沒辦法如如不動就開始動 展開行動
因為要求生存 就展開行動
展開行動又不能妄動 就會去 識 就會去分別
我要怎麼動法 所以你就開始去 識
眼睛會去看 耳朵會去聽 這叫 識
那麼 識 了以後呢 就有名色
就有名相和色相的發生 首先是 有色相
這個杯子 這個色相它和桌子長得不一樣
而且還要替他定個名字 這是杯子 桌子 鐘 麥克風
有名 有色 名相和色相
有了名相和色相 這時候就有六種進入
眼睛進入了 進入色的世界
耳朵進入 進入聲音的世界
鼻子進入了 進入香臭的世界
舌頭進入了 酸甜苦辣的世界
不斷的進入 大腦進入一種思維的知識的世界
所以叫六入 六種進入
六種進入以後 就有受 就有種種的感受
因為你進入 一定有苦的感受 或者快樂的感受
有了苦的感受或者快樂的感受 就有愛
有什麼東西是你所愛的 或者你所憎的 你所討厭的
所以有愛有憎 有愛有憎就有取有捨
愛的我就要取 憎的我就要捨
在這種取捨之間呢 就落入一個有的世界
這一切都是有的 有眼界
有眼耳鼻舌身意 有色生香味觸法 有眼界 乃至有意識界
剛好相反 剛好和這個心經裡面講的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剛好相反
在我們的人生存經驗裡面
經過十二因緣 一路下來 到了這裡的時候
一切都是存在的 沒有不存在的
世間一切都是存在的 實實在在的困擾著你
事實上原因都是從無明開始
然後進入有的世界以後呢 就強烈的感受到生存
我的存在 這叫生 這時候人才真正誕生 這叫自我的誕生
小孩子剛生出來時 我們站在大人世界他是生下來了
就小孩子來講 他還是跟世界是渾融成一體的
所以小孩子沒有你我 它和這個世界是一體的
所以要復歸於嬰兒就這個意思
但是我們慢慢成長以後 我的生存我的存在
我的存在是很明確的
既然你存在了,那麼你就會有老病死 有憂悲苦惱
因為有我 就有這些東西存在
這些憂悲苦惱 就更讓你肯定什麼 無明
更讓你感覺到自己一無所有 感覺到自己是缺乏的
感覺到自己有很多的壓力 很多的枷鎖
所以就更加無明 更加無明就更要去行 去識 去名色
又再進入六入 不斷的循環往復
就在十二因緣裡面糾纏不休
於是呢 這種辟支佛緣覺乘的修行者
他們在十二因緣裡面看到了
看到老病死憂悲苦惱的原因竟然是 無明
所以說呢 他們要把無明給滅掉
他們要消滅無明
所以說他們看到無明 而且要讓無明呢除盡
把無明掃除乾淨 所以叫 破除無明
這一種修行叫破除無明
破除無明就有很多種修持
有戒律的修法 有禪定的修法 還有智慧
禪定發起智慧 止觀 觀想 觀照等等的很多各種修行
目的無非就是要破除無明 把無明給破除掉
因為無明一破 骨牌效應 這面骨牌一倒下面一路倒下來
最後呢 老病死憂悲苦惱全部破掉
這叫 從無明盡 到老死盡
到老病死憂悲苦惱全部倒掉
所以只要把無明幹掉 你就沒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了
這一切都解脫了 所以這是一個解脫之道
簡單的說就是破除無明
但是心經提出相反的說法
它告訴你說 根本沒有無明 更不要說無明盡了
沒有無明這個東西的存在 這很有意思啊
無明是我們每個人都強烈感受得到的
怎麼會沒有 尤其是一個修行人更感覺到自己無明
就是因為無明嘛所以沒有智慧 沒辦法覺悟到本自俱足
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個無明除掉
就是因為無明 所以我會有貪嗔癡嘛
我有貪心 我有瞋恨心 我有愚痴
因為無明 無明遮蓋著我本性 我才會生出三毒出來啊
我本來應該是活在戒定慧裡面
好像什麼 烏雲遮日 烏雲遮日一樣
本來陽光普照的 象徵一種智慧普照一切
但是烏雲遮住了 陽光被遮住照不出來 透不出光來了
這很明確的嘛 我明明現在就是烏雲遮住我了
那就是被無明遮住
假定無明是遮住太陽的烏雲
那麼我現在就是被無明遮住了我智慧的太陽
這是每一個修行的人 甚至沒有修行
有一點悟性的人 都可以感受得到
都認為生命的重點在於破除無明
可是呢心經卻告訴我們無無明 沒有無明
既然沒有無明 就沒有無明盡
你說有個杯子在這裡 我現在要把這個杯子打破
如果沒有這個杯子的存在 那麼打破杯子也就不存在了
同樣 既然沒有無明 也沒有無明盡
當然就沒有老死 也沒有老死盡
本來老病死憂悲苦惱就是不存在
所以也用不著把它消滅掉
這個心經提出來一個破除這種緣覺乘 十二因緣修行法
十二因緣的修持法 只要比較資深一點的佛教徒都很清楚
而且在佛教的修行法門裡 有很多破除無明的方法
有很多修持法門是可以破除無明的
而且破除無明還分階段
有破一分無明 破兩分無明 破三分無明 破四分無明
破五分破六分破七分破八分破九分破十分
要破十分無明才算是完完整的
所以有整套的修持功夫很完密
可是呢心經卻告訴我們 無無明
沒有無明這個東西的存在
因為要知道 我們如果肯定無明的存在
那你修行永遠都要破除無明
除了你要被這個無明永遠如影隨形的壓住你之外
你還要陷在很多的修持法門裡面
而且你還要活在一種掙扎裡面 什麼掙扎
活在沒辦法貫徹這些法門的一種痛苦
因為有很多破除無明的法門 你沒辦法去貫徹執行它
你有很多的因緣糾纏 造成你沒辦法去貫徹
沒辦法貫徹你就覺得很痛苦 覺得我解脫無期
或者說你有辦法 你全心全意去做 可是你的慧根不夠
所以你執行這些 破除無明的法門的時候
執行起來怎麼樣呢 不夠貼切沒辦法執行的恰好
所以有很多很多的因素 會造成你更多的煩惱
唐朝時禪宗盛行 有一位大禪師 叫做慧忠禪師
有一位宰相 叫做魚朝恩
魚朝恩問慧忠國師 什麼是無明 什麼是無明盡
什麼是無明 我要了解
什麼是無明盡 我要怎樣能夠進入無明盡 把無明破除掉
簡單的說什麼是無明 要如何破除無明
按兩下即可編輯
結果這個慧忠國師怎麼回答他
慧忠國師說 像你這樣子庸俗的人也懂得來問佛法
他當朝宰相竟然被人家這樣侮辱 當下就大怒
慧忠國師就說了 這就是無明
魚朝恩聽到後馬上臉色就放下來了 原來這就是無明
就向慧忠國師禮拜說 受教了 我知道什麼是無明了
他一禮拜下去 慧忠國師就說 這就是無明盡
無明 到 無明盡全部完成了
好 從這個公案裡面你會看得出來 無明根本是不存在的
本來不存在魚朝恩的身上 無明盡也不存在
可是呢他一下子動念 無明才發動
我們不要以為無明是一個實存在那裡等著你的東西
烏雲造頂 不是的
它是怎麼樣呢 隨時隨緣而生的應緣而生的
當這個緣發動的時候 你心念一動 無明才發動
無明不是既存在那一個東西 你要慢慢去破除
它根本不存在 所以你可以讓它不發生
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你可以讓它不發生 你就不需要去破無明
它根本可以不存在 因為它是不存在的東西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能念念不離自性 時常守護本性
外面緣在動的時候呢 你不要讓無明跳出來
因為無明不存在的 它是隨時生出來的
無明本身就是一個幻生幻滅的東西
它不是一個實存體 所以不需要把它當做一個對象去破除
你只要讓它不要跳出來就好了
就算有一天那跳出來 你讓它自動滅掉
不小心它出來了 出來它會滅 有生就會滅
自動會滅掉 你硬要去滅它反而呢增長其勢
按兩下即可編輯
時常在壓制這個無明 事實上沒有必要
它會出來它會滅掉 你在旁邊看它就好 客觀
你不要去壓它 你守護你的本性 然後看著它
它會起來它會滅掉 它有生就有滅 這是必然的
你讓它自動起來自動滅掉
哀傷也好 憤怒也好 嫉妒也好 憂愁也好 焦慮也好
它能夠起來 它就能夠滅掉 因為它是不存在的東西
所以說它會幻生 它就會幻滅
這是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所以我們不需要對抗無明 無明是不存在的
所以你也用不著破除無明
但是你要了解這個事實的存在
那無明呢雖然不存在 但它隨時會爆出來
幻生出來 這時候你要讓它自動滅
最好你根本就不會生出來
不過很困難你活在五濁惡世 聖人也會發脾氣啊
五濁惡世就是這樣子 它有種種的惡因緣
文王還要一怒而安天下
所以說孔子孟子都會發怒的 都會起情緒的
但是他們能夠 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 它起來會自動滅掉
他們沒有刻意在上面苦下功夫
這就是了解一種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的道理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如果能夠 無明亦無無明盡的話
那當然就 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就像一棵樹 沒有根的話 當然沒有枝葉了
根本就沒有根的存在
沒有種子怎麼會有樹 整棵樹的存在呢
一棵樹的種子就是 無明
種子既然不存在了 那麼它的整棵樹都不存在的
所以整個十二因緣根本是 本來就不存在的
不需要那麼費苦功 去破除無明
去對付這個十二因緣法
再下來無苦集滅道
這無苦集滅道 是小乘阿羅漢的修行者 這叫四聖諦
剛才那個 叫緣覺乘
那些人比較有智慧 他看到世間的因緣流轉
他自然會覺悟到十二因緣
然後他知道破除無明之功夫
他就發展出很多破除無明的法門出來 一一破除
緣覺乘有很多瑜伽行者 婆羅門行者 都是緣覺乘修行者
他根本不需要有老師指導 他就可以覺悟到這裡
可是心經告訴我們 緣覺乘也是 白下功夫
他可以直接 十二因緣都是不存在 這樣一個實相裡面
可是他卻肯定它的存在 十二因緣的存在
然後再一一去破除 他找到根本從根斬斷
這些都是阿羅漢道
釋迦牟尼佛說法 以前成全弟子大部分都是講這些內容
首先呢他講苦 再講集 再講滅 再講道
首先講苦 他從各種角度分析人生一切純苦無樂
都是苦 或是多苦少樂
他說人生有 生老病死的苦
這樣就四種苦了 生是苦 老也是苦 病也是苦 死也是苦
而且光一個『生』苦 他可以講一部經
『老』的苦 他也可以講好幾部經
然後呢他分析 讓你不得不承認這個生老病是苦
然後告訴你求不得是苦
人世間有很多東西是你追求不到的
你想要可是你追求不到
按兩下即可編輯
這叫求不得苦
還有怨憎會 愛別離
所愛的人會跟你分開 所怨恨的人偏偏跟你在一起
你所討厭的人 事 偏偏跟你會湊在一起 不是冤家不聚頭
所以人世間有太多的苦
五蘊熾盛苦
色受想行識同時發動的時候 落入種種的愛恨糾纏之中
焦慮煩惱之中 這也是一種苦
釋迦牟尼佛對苦非常了解
他告訴你人生純粹是純大苦懼 那這叫純大苦懼
一旦想純大苦懼以後 你就會想 為什麼我會受這種苦呢
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這些仙人不會受這種苦呢
為什麼天界也比較快樂
因為業力所集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你會投胎在一個貧窮的家庭 因為你的業力
投胎在一個富有的家庭 因為你的業力
你今世會非常的貧窮 那是你的業力
但是你可能貧而樂道 你並不痛苦
你今世可能富有 富貴榮華 卻非常的痛苦
這個都是業力所集 各人有不同的業力
業力所集 所以造成你活在純大苦懼
所以知道業力集及以後就要滅
要滅苦就要滅自己的業力 滅定業 這叫滅業 滅定業
我們人活在一種定數之中 我們時常講說 定數難逃
什麼時候會生病 什麼時候會死
什麼時候會升官 什麼時候會發財這叫定業
定數是因為定業決定
但今天就是要滅定業 滅定業才可以滅苦
才會離開痛苦 所以這叫滅 滅定業
所以佛教還有個滅定業咒 叫滅定業真言
滅定業是一種修持的功夫 而滅定業用什麼辦法呢
道 用道來滅定業 道是什麼 八正道
正業 正命 正定 正知 正見一大堆的正
有八種正道 以前阿羅漢都修這八種正道
讓自己活在八正道裡面
思想應該在什麼情況 職業應該做什麼職業
念頭應該怎麼處理 行為應該怎麼處理
各有其道 八正道 用八正道來修持
用八正道 可以滅定業
滅定業以後 所集業力可以滅掉 可以跳脫一切的痛苦
這就是什麼呢 苦集滅道 四聖諦
這是阿羅漢的修行法門 聲聞乘
他修持跳不出這個範圍 苦集滅道
而這個心經又做怪了 它告訴你 無苦集滅道
因為我們肯定 苦集滅道
人生經驗越豐富 看的越多感受的越多 閱歷越豐富的
越可以感覺到有道理 至少這個苦集真是有它的道理
可是呢心經竟然告訴我們一個相反的一個理論
它說根本沒有這個東西的存在 沒有苦這回事
也沒有苦的原因 業力所集 沒有這個東西
簡單的說 根本沒有業力這個東西存在
如果這個不存在話就沒有苦 苦就是妄想
既然沒有苦 就不需要去滅苦
既然不需要滅苦 就不需要八正道
所以四聖諦(苦集滅道) 都是不存在的 沒有必要存在的
四聖諦 關鍵是在這個 業力所集
因為有業力所集 所以陷入大苦懼
那麼今天這個業力呢 如果不存在的話
我們知道我們人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這是常識
我們死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帶不走,但是業力會跟著你走
但是心經竟然告訴你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
那不存在 為什麼我會有業力
為什麼我的命運和別人不同 就是因為業力的關係
為什麼我有種種的煩惱憂愁
我沒有業力 我為什麼會這麼痛苦
事實上是因為你沒有覺悟
因為你肯定業力的存在 所以你就要受他的苦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在印度 有一個比丘叫做勇施
他的法號叫做勇施 叫勇施比丘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裡面還提到他 他說 勇施犯重悟無生
出家人有一些根本大戒
披著袈裟 你要行淫戒 你要殺人 這都是犯根本大戒
什麼叫根本大戒 就你在家人犯這些戒還可以懺悔
出家人犯這些罪的話呢 沒辦法懺悔
不可懺 一定要墮無間地獄受這個苦
這叫根本戒
這個勇施比丘他知道自己犯了重戒 他想懺悔
可他知道這個罪太大了
剛才講的苦集滅道 但是你業力太大八正道都沒辦法滅
他雖然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的修行者
他也知道有些罪呢 你一定要受那個罪
太重了 沒辦法懺
他不死心 他就發露懺悔
他就用禪杖挑了自己三件衣服 出家人有三件衣服
然後在一路上 喊 我犯重罪 誰為我懺
我犯了很重的罪 不可懺的重罪 誰能夠為我懺
我今天有修八正道都沒辦法了
小乘修行已經沒辦法懺那個罪
他就這樣挑著衣服到處走
有一天他走到(鼻鞠多羅)尊者 一個菩薩的門前
這個菩薩走出來 走出來講了一句話
這句話他聽到以後當下頓悟 立地往生
非但重罪通通消除不說 而且當下立地成佛
馬上就成佛 馬上示現八相成道 馬上成佛
也就說不止這個重罪給懺掉了 而且所有的罪全部不見了
如湯銷冰 好像熱水倒到冰塊上面去一樣
冰塊完全都不見了 如湯銷冰 熱湯銷冰
哪一句話呢 他說 推一切罪業本空
仔細的推尋 一切罪業本來是空 根本不是存在
我們會活在這種罪惡的陰影之中 甚至潛意識裡面
像基督教有一種原罪的說法
既然你身為人 就有罪 原罪
但是呢今天他告訴你 罪業本空
這句話就很符合這個 無苦即滅道
推一切罪業本空 推一切罪業本來是空
既然罪業本空 就不需要去受 不需要受這一切的報
所以他當下呢 一切罪業全部空了
於是可以立地成佛 馬上往生 這叫 無苦集滅道
於是脫離這個 苦集滅道四聖諦 的這種修行的瓶頸
但是這個 推一切業力本空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同樣的情形也有人 因為認為一切罪業本空所以胡作非為
反正空的嘛 我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因為業力本空
以前就有一個修行者叫 善星比丘
善星比丘他有一天聽聞佛法 知道一切業力本空
所以造一切罪都沒關係 所以穿著袈裟恣行淫慾 隨便行淫
他說淫慾這個東西 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怎麼會有罪
淫慾本身就不存在那是假像 聽起來很有道理
所以他就犯一切的罪 破一切的戒
結果怎麼樣呢 肉身直墮地獄
按兩下即可編輯
所以說 是不是非不非 差之毫釐失千里
一個真正覺悟什麼 像勇施他犯重罪以後 他覺悟無生
真正覺悟無生 罪業本空 一切無生的人
他既然覺悟罪業本空 那麼世間所有的欲望通通都是空的
所有一切的執著都是空的 一切都是空 所以不會去造罪
真正覺悟罪業本空的人 不會去造罪的
只是思想上面說罪業本空的
那麼還會有種種的情執
他真正覺悟 他怎麼會去行淫怎麼會去殺人 不可能
能夠覺悟到罪業本空 也就覺悟到一切皆空
因為罪業這個東西是 果
果 是空的 因 一定是空的 一切都是空的
他所追求 他所在乎的一切都是空的
所以他才可以頓了無生
他可以當下覺悟無生 契入無生
無生 就是我們說的無生老母 不生不滅的本性
覺悟無生以後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無生再來就是老母了 能生萬物
所以他馬上在一個世界成佛 立地成佛
然後成就整個佛世界 攝受一切的眾生
所以他無生 就能生一切無所不生
這個是勇施比丘的故事 無苦集滅道
所以我們人活著 就是活在一種罪業的一種糾纏之中
其實這種罪業你知道錯了 以後不用犯就好了
其實這種罪業你知道錯了,以後不用犯就好了
你永遠都在和這種罪惡搏鬥
在心理學上也是 在心理學上 人的生命裡面
有很多行為 情緒上的問題往往都是一種罪惡感
罪惡感在糾纏著你
罪惡感是好的 可是太過的話就壞了
所以維摩詰居士他講 懺悔先罪 不入於過去
懺悔先罪 但是你不要進入過去的情懷裡面
永遠掉在過去的那種陰影裡面 掙扎來去
佛教有一位印光法師的徒弟
有一次他走到一個山洞裡面 突然間就失蹤了
離開人間了兩三年以後 他又出現了
他去遊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回來以後他寫一本書 叫西方極樂世界遊記
他是觀世音菩薩帶他去遊西方極樂世界
裡面有一個故事很好
他們村裡面有一個女孩子 他看到她
他知道這個人是跳水自殺的 怎麼會往生極樂世界
原來這個女孩子以前也是誠心念佛
念佛只要曾經念到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 是不自覺中達到的
因為她不自覺 所以她後來掉入這種情障的糾纏
所以說她跳水自殺
跳水自殺以後她還是帶業往生極樂世界
她沒有掉到地獄 她在極樂世界
因為她曾經念佛 念到一心不亂
就像明師一指一樣 明師一指決定往生 可以帶業往生
然後她在極樂世界呢 一天到晚跳水
這叫入於過去
我們總是在過去的罪 過去的這種糾纏之中
就算到了極樂世界 你自己的心都沒有化解還是一樣
所以六祖惠能講的最好 人家說要往生西方多好啊
他說 東方人心迷 要往生西方
西方人心迷 要往生何處啊
是不是她已經在極樂世界 你叫她往生到哪去啊
她在那邊還是跳水自殺 還不是一次兩次
十次八次 永遠在那邊跳水自殺
可是在那種世界就不同
就是時常有菩薩來勸她
懺悔先罪 入於過去的話 就落在這種苦集滅道
你就活在總總的痛苦 業力糾纏
你會感覺到業障好重 怨氣好多
我們道親也很容易這樣子 活在一種恐怖的情懷裡面
叫怖慄意識 恐怖顫慄
時常想冤欠很多業障很多
走在路上腳踢到石頭 哎呦業障
風吹過來打個噴嚏 冤欠找上門來了 陰風刺骨
人很容易這樣 修行人又更容易這個樣
整天就懷疑 懷疑這個懷疑那個 這就入於過去
懺悔先罪以後 不入於過去
那業障怎麼辦呢 推一切業力本空
你只要能夠念念無生 像勇施比丘
他當下呢 收回來了
我們說 通玄峰頂 不在人間
既然不在人間 業力也糾纏你不到
所以這個 無苦集滅道
這時候你就不需要 用八正道 來滅一切的業障
來脫離一切的痛苦 不需要
當下念念無生就好了
勞拴意馬念無生 把這個心猿意馬拴住
念念無生 這個無生就是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就是老母 老母就是什麼 就是你的本性
我們傳道就是傳你這個
所以你不需要去跟 苦集滅道 糾纏
只要能夠念念無生
當下 無苦集滅道
沒有這個東西 它束縛你不得
無智亦無得 講大乘法 這是統合來說
他所謂無智亦無得 是講六度波羅蜜
六度波羅蜜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共有六度
就好像一艘船 它有六個部分組合成 組合成成一艘法船
比方說禪定是槳 那麼智慧是舵
然後持戒是船的頭 精進 是船的底等等的
就組合成一艘法船
你坐上這艘法船以後 俱足六種修行
你就可以乘風破浪 穿過生死苦海
最重要是智慧 就好像一艘船最重要是那個舵
那個舵就是智慧 而心經直接用無智亦無得 來代表什麼
無布施 無持戒 無精進 無禪定 無忍辱 無智慧
因為透過智慧 到達彼岸
可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無上正等正覺
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
就是得到大覺悟的意思
透過智慧 經過六度波羅蜜
最後呢一直修到 智慧發露
智慧發露以後呢 就可以照破一切無明黑暗
然後得到大覺悟 大解脫 大自在
而心經裡面到最後這句竟然告訴我們說 無智亦無得
沒有智 沒有般若 沒有智慧
也沒有得一切 什麼都沒有得到
本自俱足 何需要得到呢
你說得到 是我本來沒有 所以我要得到
如果我本來就有 我就不需要得到了
我本來沒有眼睛 我裝了一個眼睛 我算得到一隻眼睛
我本來就有眼睛啊 我只是認為自己沒有了
華嚴經講一個大力士 他額頭有個寶珠 寶珠是露出來的
他所有的力量都來自這個寶珠
有一天他和另外一個天神打鬥的時候
那個天神剛好一拳打到他這裡 寶珠跑進去了
他以為自己寶珠搞丟 到處找寶珠 就沒有力氣軟趴趴
後來有一位菩薩看到了 天眼通 看到寶珠在裡面
告訴他說寶珠沒有遺失
他有沒有得到寶珠呢 沒有
他到處想找回他的寶珠 可是他一旦發現原來沒有遺失
他的力氣完全恢復了
事實上他的力氣根本沒有遺失 根本沒有遺失
他是心理作用 以為自己失去一切 以為自己失去寶珠
我們人也一樣 我們以為自己一無所有 以為自己很貧乏
而我們求道呢傳道呢 就是告訴你 你本有的東西
所以我們說 余今領受恩師命怎麼樣 傳你本來玄妙關
本來的 這不二法門 玄妙關是本來存在的
不是給你的 不是因為你求道 你得到了
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啊
我們今天我們說求道 傳道 得道
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
因為你本來就有的 你只是覺悟到自己本有的東西
而不是另外在外面得到一個什麼東西 進入你的身體 不是
這叫 實無所得
好像你本來就是一個富翁的兒子 只是你不曉得
你在外面流浪行乞 有一天呢 你發現了自己的身份
你的父親也發現你的身份了
然後父子相認 那麼你本來就是富翁啊
不是說你以前不是 你現在是
本來就是的 只是你以為自己不是而已
成佛也是一樣 成佛並不是說佛是一個很崇高的境界
然後經過勤苦修行去得到
真正的成佛是 悟 頓悟
所謂前念迷是眾生 後念悟即佛
這叫 即心即佛 之道
前面那個念頭迷了 迷失本性 那你就是眾生
後面一個念頭覺悟本性 這個電光石火 一刹那而已
我覺悟本性了 當下就是佛
他沒有經過勤苦修行 當下就是佛
你如果能夠念念悟的話
前念迷是眾生 後念悟了是佛
但是呢在後念又迷了 又變成眾生
所以沒有辦法永遠悟 沒辦法 悟了以後不再迷了
能夠悟後再不迷呢 那就永遠是佛
講這個 無智亦無得呢 就想到一個公案
以前有一位禪師 雪峰禪師 是一個非常精進的修行者
他一天到晚希望能夠大開元解
希望能夠得到大覺悟 大解脫 希望能夠成佛
他到處問一個問題 什麼是 從上宗乘啊
從上面歷代祖師傳下來的一個 宗門一佛乘
唯一成佛的大修行法門
這叫宗門 根本 不是教門
宗乘 是講宗門 宗門的一佛乘 不是教門
我們說 宗門一隻眼 教門千萬法
宗門傳的是一佛乘 傳的是一隻眼 正法眼藏
從上宗乘 這是從上面歷代祖師代代相傳下來的
有一天他到德山門下 他跑去問德山禪師
德山禪師 那是有名的德山棒 臨濟喝
德山禪師見人就要打的 道得三十棒 道不得三十棒
他拿了個棒子站在門口
你入我門來 你講得出一番道理來 我打你三十棒
你講不出道理來 我照打三十棒
你說也不是 不說也不是
這叫德山棒 他就用那個棒子收拾人
不跟你講道理 他就拿棒子打你
當然他打有他的道理
雪峰他也知道這個道理 他不怕打他跑去問德山
他說從上宗乘 學人有份也無啊
從上面歷代祖師傳下來 這個宗門一佛乘啊
學生我有沒有這個緣分 有沒有這個緣分可以得到呢
到底有沒有這個緣分可以得到這個 從上宗乘呢
結果德山禪師說什麼了 德山禪師馬上拿棒子打他一下
你說什麼 你道什麼 就說你說什麼
簡單說 你問什麼廢話 就打他一下
他這一打 恍然好像解脫了 他是桶底脫落
他一下子好像自己有什麼東西 從自己生命裡面脫下
什麼障礙脫下來 恍然有悟
不是大悟大徹 恍然有悟
恍然好像自己有所覺悟 內心有所醒悟
這叫什麼 前念迷眾生 後念悟即佛
那一下子好像是進入佛 可是後來他又掉入一種思維裡面
掉入一種思維裡面 又開始迷了
所以他整晚沒有睡覺 站在德山禪師的門口等
等到德山禪師 早上睡覺醒來把門打開 一開門又見到他
他還是很誠心的懇求他 是不是能夠傳我什麼很實在的法
德山看他沒有辦法了 只好說了
再打他也不是了 棒子只能打一次的 打第二次就不對了
打那一次是要打破他的執著
因為他心中有那種執著 要來學 從上宗乘
一下子被打掉啊 這個心馬上回歸本處
一般人執著很多 你破了他一個執著 馬上執著另外一個
像章魚一樣 那個章魚八隻腳伸出去
每一隻腳抓住一個東西 把它一隻腳斬斷 還有七隻腳
那麼那種修行者就不同了 他凝聚在一點上面
所以他只有一個執著 這修行者的特質 他只有一個執著
就是這個問題 從上宗乘 學人有份也無
他很誠心的 只有這個問題
所以你那一棒把這個問題打掉以後 他就還歸本處
沒有執著 他自然回到本性
可是他沒有這種覺悟 他回來是一種生命的發露
回來了 回來他覺得有所醒悟 這叫後念悟
可是他又要捕捉那種悟境 這一捕捉就壞了
所謂一落思量極不中用啊
一旦要捕捉這種悟境 馬上就落入一種研究對待
所以又失去了 又失落了 所以他就睡不著在那邊等
像我們明師指點 其實也是 很類似這個樣
整個傳道儀式到最後 讓你平心靜氣眼看佛燈
那就剩下最後一個對待了
就像那個雪峰禪師只剩下 從上宗乘 學人有份也無
一棒打下去 像明師指點
一指 指下去 把你最後這個對待給掃掉
所以那個時候那就是悟 那種悟就像雪峰的悟是一樣
可是這種悟 悟後也會再迷
那悟後會再迷 沒有示佛知見 沒有給他開解清楚
他悟後又迷了啊 所以徹夜沒辦法睡眠
結果德山就講了 他講這個就很符合這個 無智亦無得
個德山禪師就很無奈的告訴他說 我宗無語句啊
我宗無語句 實無一法與人
沒有語句 無智亦無得
實在沒有一個東西可以讓你得到啊
沒有什麼很高妙的語句啊
沒有什麼無上妙法
我宗無語句 沒有語句 實無一法與人
像我們傳道 傳三寶 那兩寶是虛
玄關是實 那兩寶是虛
那沒辦法 世間人你說 只傳玄關是不行的
以前這不是啊 以前傳玄關就夠了
沒有語句的
像我們現在已經傳你一個語句了 五字真經
明明五個字 還要給你化到無字
告訴你不要念出聲來 不要寫出字來
勉強有一點無語句的味道啊
湊上這個禪宗 怕失了本懷
所以他說 我宗無語句 實無一法與人
這個我宗無語句呢 就是無智
實無一法與人 就是無得
沒有什麼可以讓你得到的
那一棒呢 已經把要讓你得到的都得到了
讓你還歸本處了 讓你的心還至本處
你的心本來在向外面攀援
只是說沒有像一般人到處攀援
你是抓住一點 抓著不放
被他一棒把它縮回來
一縮回來就還至本處 回到他本來的處所
而這個還至本處 就是精髓所在
而你說要透過怎麼樣的修行 智慧啦 種種的語句
這個心經裡面講的 無智亦無得
這個智慧講的是什麼 六度波羅蜜有注解的
六度波羅蜜 進入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呢 智慧大開
通一切語句 辯才無礙 得無上正等正覺
通一切語句 就是所有佛所說的 諸經語句 了了分明
而心經告訴你無智亦無得
根本沒有語句 需要去通徹的
這邊也講啊 無一法與人
我宗無語句 根本無語句 需要你去研究
需要你去透徹的 需要你去了解的
而這邊講的智慧呢 六度波羅蜜講的智慧
就是智慧大開以後呢 所有諸經語句了了分明
都能夠透徹了解
但是心經告訴你 根本無語句
也不需要有智慧 去了解這一切的語句
而且你沒有得到任何的東西 只是還至本處而已
回到你的本來而已 回到你的本來面目而已 無智亦無得
結果這個講完以後呢 這個雪峰啊 聽到這個話以後
還是很悵然沒辦法體會 還是繼續修行繼續往前走
最後他終於大開元解 終於了解德山這一棒的意義所在
也終於了解德山這個 我宗無語句 實無一法與人經意所在
身心得大受用
他是怎麼了解的呢 怎麼覺悟的呢
且待下回分解
按兩下即可編輯
問:自性本來解脫 沒有生死可捨
自性本來清淨沒有煩惱可斷 自性本來空寂沒有涅槃可證
自性本來俱足 沒有菩提可修 請示開示其義
我們今天講心經 就是講這個嘛
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文句不同 內容是一樣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 講到自性本來解脫
我們就會想有一個自性的存在
有一個自性這個東西的存在 這個就是一種執著
我有一個自性 那自性就不同於他性 這很麻煩了
這一下就麻煩了 所以佛法講無自性
因為真正覺悟自性的 覺悟本性的人
他是發現呢 無自性 無他性 一切性呢無有分別
而不是有一個自性清靜解脫 而他性他的性不一樣
他的靈性是很汙濁的 被束縛 而我的靈性解脫了
你有一個我的自性 那就是一個我 那叫壽者相
我們講說有我相人相眾生相 還一個壽者相
這個壽者相就是有一個不會死的靈性 這叫壽者相
壽者相 不是追求長壽 不會死的靈性 不死的靈性
這是種外道的說法 這叫常 外道有 常見有斷見
斷見就是人死的時候 一無所有 人死如燈滅 一無所有
常見 剛好相反 常見是什麼
人死了以後身體死掉 但有一個靈性 曠劫永存 永不消滅
這叫常見 斷見 這都是屬於外道二見
而真正的情形是怎麼樣呢
你說無自性 無自性很容易變成斷見
有一個自性長存不滅
那說沒有這個自性 那是不是就斷滅 一切無有了
人死也沒有自性 沒有肉體也沒有自性了
通通都沒有了 那也是變成斷見
所以無自性這是要 破人對 自性 的執著
說完就要放下 這是藥啊 應病與藥
那不能永遠吃的 病好了 藥就要丟掉了
所以真正的佛法沒有定法 沒有一定的說法
簡單的說 你說有自性 是破無自性
說無自性 是破有自性
所以我們講無生老母 你說有 我就用無生來破你
你說無 我我就用老母來破你
你說什麼都沒有 好就老母能生萬法
它是一種什麼對治 應病與藥
看你生什麼病 給你什麼藥
所以 說法者無法可說 沒有什麼法可以說的
沒有定法可說 沒有一定的說法
有一個靈性長存不滅 變成定論 沒有
也沒有說人死什麼都沒有 無自性 無肉體 也是錯的
無自性 是要破這個 有自性
有自性 又是來破 無自性的
以常來破斷 以斷來破常
可是你如果執著常 執常以為常 執斷以為常的話
那就是外道
事實上 佛也說常見 也說斷見
佛也說有靈性 曠劫永存
佛也說呢 無自性 一切不執
但是他說呢 是用來以斷破常 以常破斷
而不是偏執一理的 這點很重要
“自性本來解脫”這本來是很好的話
可是人很容易在文句上面
所以為什麼德山禪師講 我宗無語句
我宗無語句 實無一法與人
就怕給你一法 給你一法 自性本來解脫 沒有生死
好 這一下抓住這句話逮住不放了
這句話不是定理 這句話是破認為自己自性不解脫的
所以他告訴你自性本來解脫
但是也有的人 他自以為自性解脫了 胡作非為
所以他告訴你罪業很重 你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他反而告訴你業力糾纏 剛好相反
這個沒有定法可以執 所有一切法呢 都是破執用的
如果你沒有執著話 就不需要法
如果有執著的話呢 你要 法 也只有暫時的藥
就像生病吃藥 只有暫時吃的 不能永遠吃的
永遠吃這個藥 就表示這個藥治不了病
所以讓你拖泥帶水 一輩子斷不了藥
好的藥是可以斷病的 斷病之後 就是斷藥
以前那些大禪師他有這個辦法 心經也是告訴你這個道理
他給你的藥是可以斷病的 所以告訴你最後一切法盡捨
因此我們講這個 本來清淨 沒有煩惱可斷
本來空寂 沒有涅槃可證
本來俱足 沒有菩提可修
這個是很高的法 但這個法本身呢也是一種藥而已
如果你執著這個法的話 就很容易掉到斷見裡面去
什麼都沒有嘛 沒有菩提 沒有煩惱 沒有生死 沒有涅槃
本來清淨 所以都不要修了 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那就變得跟現在青少年一樣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差不了多少了 所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這個法只要寫出來的法 說出來法就不是適應一切眾生的
只有適應少數的 什麼東西是適應一切眾生
像心經 適應的程度就比較大
明師一指更好
心經還講說什麼都無 明師一指是直接就讓你契入無了
根本是無語句 非但無語句給你
而且要把你所有的語句給破掉
所有的語句都給你除掉
所以我們傳道的時候 這個點傳師在唸
大千收束二八年 告訴你 平心靜氣眼看佛燈靜聽禮囑
叫你誠敬的去聽 事實上你什麼都沒聽到
聽到就完了 但是你會誠心去聽 什麼都沒聽到
因為誠心去聽 所以心中所有的念頭被那一句句給打斷了
每念一句就把你打掉一個念頭
所以那個點傳師所唸的那個禮囑 不是在告訴你什麼
非但不是要告訴你什麼 而且是要把你所有的東西掃除掉
好 先講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