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六祖壇經班採雙向交流的上課方式,每次上課班員需交作業、發表見解,將10月份作業po在這裡,(尚未交作業的班員,請直接貼在回應上補交。)


非班員有興趣回答也歡迎直接打在回應。希望可以讓道學的研究有更多面的交流,而不只是台上講與台下聽。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至少選2題回答) 


1、六祖壇經(已經上過的部份)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


2、你受用六祖壇經哪一句?舉例而言。


3、你對「見性」的定義與見解是?


4、你的「成佛」之道是什麼?你有把握在這一生可以成佛嗎?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    學生編號001  


1. 問:六祖壇經你印象最深刻的昰哪一句


答: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2. 問:你受用六祖壇經哪一句,舉例而言


答: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


    察覺到和家人起口角時,就是自己沒做到修己以安人。


    沒保持在~不要求、不批評、不指責、傾聽和靜默中。


    但善惡、是非、自以為是之心,慢慢在冰消淡化。


3. 問:你對見性的定義與見解是


答:見性:性分食色之性(得於有生之初)


    知覺運動乃其能事,甘食悅色是其本體。


    虛靈知性(秉於未生以前)


    感而遂通乃其能事,無思無慮是其本體。


    認清而刻刻養之,見性而始養性也,


    迨養既久,則虛靈之性,常常用事。


4. 問:你的成佛之道是什麼?你有把握在這一生可以成佛嗎?


答:止於至善,人道成天道,自然圓滿。


    離念即覺,覺即佛,OK啦!


 


點傳師批閱:


    如何離念?離情、離欲、離相,是在離念之前的功課。


〜〜〜〜〜〜〜〜〜〜〜〜〜〜〜〜〜〜〜〜〜〜〜〜〜〜〜〜〜〜〜〜〜〜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       學生編號002                                                                         


問:你的成佛之道是什麼?你有把握在這一生可以成佛嗎?


答:剛入道場時,前輩們都在告訴我們:「我們三生有幸,得到“頓悟心法”,比起其他


    宗教的辛苦漸修,且時機緊迫,所以我們幸運優越多了。」當時後學內心有點懷疑,


    總覺得每個人累世的習性、執著,多麼顽固,若不經過神秀的時時勤拂拭,怎麼有辦


    法達到六祖心境不二、不取不捨、萬境皆真如的體悟。


    經過這麼多年,跟著郭經理的學習,覺得一個“見性”之人在日常行止,是離開一切


    善惡境緣,沒有情執、不攀緣、沒有分別心、不取不捨、應對自如、慈悲、大愛。若


    能永遠都處於這種狀態,就能“成佛”吧!


    很難做到,因為自己的陋習太深、護念不力。


    所以「自性自度、善自護念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是我印象最深刻,且必須


    時刻警記的。


    這一生若能做到六塵境起,不煩惱、不住心、不妄念,就是在自度上有進步了,何況


    度人是我最最愚拙的部分,哪能成佛?


 


點傳師批閱:


    成功的乞丐尚須天份,不是人人可成的,但成佛卻是每個人的本份事,上天賦予我們


成佛的天賦—佛性,也下達了必須成佛的天命,不要妄自菲薄,只要下定決心,人人皆可


成佛。


〜〜〜〜〜〜〜〜〜〜〜〜〜〜〜〜〜〜〜〜〜〜〜〜〜〜〜〜〜〜〜〜〜〜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       學生編號003                                                                          


1. 問:六祖壇經你印象最深刻的昰哪一句?


答:印象最深刻的昰~風動、旛動、仁者心動


2. 問:你受用六祖壇經哪一句,舉例而言?


答: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


 


點傳師批閱:


    可寫出體悟、見解或疑問。


〜〜〜〜〜〜〜〜〜〜〜〜〜〜〜〜〜〜〜〜〜〜〜〜〜〜〜〜〜〜〜〜〜〜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    學生編號004                                                                                                 


4 問:你的成佛之道是什麼?你有把握在這一生可以成佛嗎?


答:「決心」是成佛唯一條件


    「為什麼六祖惠能在短短時間內能夠從一個樵夫蛻變成一代宗師?」


    「為什麼我們修道多年,卻仍是一個凡夫?」


     這是參班時我一直在想的問題。


     環顧週遭的人,臉上所寫的都是家庭、事業的煩惱,每個人都被凡業緊緊糾纏,我看不到自己的臉,別人看我應也是如此吧!突然了解無法開悟見性的原因只在於「決心」,


     我們和六祖惠能的差別在「決心」,六祖惠能在一開始修行就下定決心:「唯求做佛,不求餘物」,而我們開始修道時就沒有決心做佛,到現在也沒有決心做佛,如果發心,也都只是「隨緣助道」,而不是「見性成佛」,莫怪乎永遠成不了佛。


   「決心」是生命的方向,我們和六祖的不同在於方向是「聖」或「凡」。如果生命是一輛車,我們的車頭向著「人間凡業」,六祖惠能在見五祖弘忍時,就明明白白的說出祂的方向「唯求做佛」。我們車頭向著世業家庭,永遠駛不到「超凡見性」。成佛這回事原來不是難易,而是決心。


    試問有幾個人決心將人生的車頭轉向「成佛」?如果我們人生的車頭是向著「凡業成功」,如何奢望自己有可能在這一生中成佛?


問自己:「有沒有過下定決心成佛?」其實有過。


曾經在疑似罹患絕症,面對自己可能不久人世時,我想過:「如果時日無多,我要在死前做什麼?」


那時我下定決心「要開悟!」「要截斷生死,不要再重複無止境的生生死死」、「要解脫」、「要找到人生的解答」。


曾經,我認為這些終極問題是無法解答的,在認為自己面臨死亡時,我決定要在死前找到答案。


死亡的逼迫限期開悟


    就像一個表演脫逃的魔術師,手、腳都被綑綁,甚至上鐵鍊、鎖住,被丟到水裡,如果在一口氣用完以前沒有成功的解開,就會溺斃在水裡一樣。一個被宣判死刑的人,如果在死前沒有開悟見性,沒有了悟生死的真相,沒有解脫生死的桎梏,那麼就必須接受溺斃在生死苦海的痛苦。


那時才開始真正接納「人生可能只是夢一場」、「如夢幻泡影」、「生命的表象只是一種假象」…的道理。


    不是酸葡萄心理認為:「反正我要死了,乾脆否定活著的一切。」


而是認真思考:「我死後,與我相關的一切都不再存在,而只存留於別人的記憶,記憶也不是一種實體、實物的存在,記憶通常都是誤差極大的,別人記憶中的我並不是真實的我,最後記得我的人也都死了以後,連誤差的我也不見了,那我在哪裡?」


    如果我生下以前的我不存在,死後的我也不復存在,那麼活著這段期間的我的暫時存在的意義何在?有什麼值得大費周章的去執著在意?」


      從我生下以前、我死以後,來看「我」,不就只是夢幻泡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句話在以自己死後的角度去想,就沒有什麼不合理了。如果「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的前提成立,那麼人的肉體生命本身就沒有什麼值得留戀,死亡也就不可怕,死了以後也不必再重複輪迴生死。因為死後再投胎做人,一定是對人世仍有眷戀貪執,如果沒有這個「因」,自然不會有再投胎做人的「果」,也許離成佛尚遠,但至少可以解脫生死。否則即使求了道,恐怕歸空不久,自己又自願投胎回人間了。


帶著氧氣筒的魔術師


    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被丟到水箱裡的魔術師,被丟到人間這個生死苦海,只是帶著氧氣筒,不知道氧氣筒還有多久的時間,生病的人只是知道氧氣筒的氧氣所剩無幾,吸完就要死了。


    面對死亡,是一個很好的開悟時機,如果我們可以在死亡來敲門以前,經常省思,做每一件事前都想到:「我死了以後會覺得現在這樣做是對的嗎?」也許離開悟見性就不那麼遙遠了。「如果現在我死了,會不會後悔傷害了別人?」…。


    我們之所以無法快速開悟見性不是因為我們根基不夠,也不是我們努力不夠,而是決心不夠。決心不夠是則是因為對世間的一切太戀戀不捨。


我相信任何人只要下定決心開悟,都可以和六祖惠能一樣,在短短時間內從樵夫變成祖師。


    經過死亡陰影的逼迫後,也經過短暫的決心開悟,雖然沒有真正放下一切,當危機暫時解除生命還是有相當大的轉變,雖然自己也說不出轉變是什麼,總有「若有所悟」的感覺。


然而當危機暫時解除,想成佛的決心又鬆懈了。又回到每天反覆在「還是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吧!」的日子。


    但我了解也知道當自己再度面臨死亡時,也就是真正開悟的時候了,從這個角度去看死亡,其實也極其有意義,也值得期待。


開悟見性對我而言不再是遙遙無期,不是看不到或不知道方向,而是我知道只要願意、只要下定決心,只要目標開悟,很快就可以到達,而且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


 


點傳師批閱:


    死亡的逼迫感,應該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只是察覺與不察覺而已。


「煩惱」也是開悟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參一參。


〜〜〜〜〜〜〜〜〜〜〜〜〜〜〜〜〜〜〜〜〜〜〜〜〜〜〜〜〜〜〜〜〜〜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             學生編號005                                                           


1. 問:六祖壇經你印象最深刻的昰哪一句?


 


答:去年最後一次上課的作業是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之後停課約一年的時間,剛好讓後學去體會何為無念,反覆讀誦,所以對這段六祖的闡釋記憶猶新,經文如下:


    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


    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偏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深刻感受到六祖把無念闡述的鉅細靡遺,但何為無念,還是得繼續體會。


2. 問:你受用六祖壇經哪一句,舉例而言?


答:『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後學記得第一次在石崗上課的時候,以自身的經驗向郭經理提問:「心的運作流程,是不是在一切外在事物發生後,人一旦接收到這些善惡是非,心一定會先生出煩惱恐懼,之後再想方法來解決情緒,處理這些煩惱,安頓外在事情?」


    郭經理回了後學一句話說:「心,為什麼一定會煩惱恐懼呢?


    後學聽了之後,腦袋頓時好像空了一樣.,對啊,心為什麼會一定要煩惱恐懼呢?


    煩惱跟恐懼是心情的起伏,是自身情緒的習慣導致的, 跟心無關。


    我如果無法洞悉自性清靜的本質,一昧只是想尋找安頓身心的方式,無異緣木求魚,無論有多少種看似有效的方式,只能圖得一時清靜,最後還是回歸不安,心情無時無刻不起伏。


    人生本來就如潮汐,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應該學著去適應潮起潮落。


    我體認到的是放下情緒,相信有個不被世俗左右的自性,暫時讓自己置身事外,有個高品質的心境之後,再去決定下一步怎麼作,是要去尋找更好的方式呢?還是乾脆不作反應!


    心情短期無法平復的時候,就去佛堂經行或叩首,讓身體的律動去平定心情的波動。


    期待在未來每次起落之後,心境安定上都能有所得。


 


3. 問:你對見性的定義與見解是?


答:對見性的定義:


   是不是如同求道當下的心境,懵懵懂懂卻很篤定,就像剛破曉,天空朦朧中隱約透出


    一絲絲的光,雖然天還是黑黑的,心中確定光明就要降臨,所以心情很安定。


    對見性的見解:


    顯露在外的行為模式,一樣每天照常吃飯睡覺,工作休閒,但在日常生活中,卻能恆


    常保持隨心所欲不踰矩,無入而不自得,事來則應,事去不留的心境。


 


4. 問:你的成佛之道是什麼?你有把握在這一生可以成佛嗎?


 


答:成佛之道:修身養性、持戒佈施


   不管有沒有把握,都要把一世涅盤當作目標,如果還能有下輩子,希望是乘愿再來。


   後學在敦化國中游泳,每次有朋友問我,要怎樣才能游得好,我都回說,不要怕淹死。


    心理上放棄了被淹死的恐懼,身體就隨之放鬆了,身體放鬆自然能浮在水上,越放鬆


    就越能浮,越浮得起來,不管做任何動作自然都事半功倍,到最後肢體就是順著水在


    律動,不用別人教,自然而然知道動作要怎麼修正,能更貼近水性。


    不過說別人容易,自己做難。


    夜深人靜的時候,後學捫心自問,還是一直有『怕餓死』的恐懼在。


    孟子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目前,連士都做不到,還不知道要如何成佛?


    記得郭經理以前講過:「道親要不怕死,只怕死的不好。」後學覺得每個人或多或少


    有過見性的體驗,但是要能守護不失,直到臨終能死的好,甚至能飛昇成佛,尚待用


    心體會跟持續努力…。


 


點傳師批閱:


    對於修行,你很認真執著,沒有玩票應付的心態,這一點值得嘉許。至於「餓死」,


在你身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你卻會有此恐懼,這可能是「宿業」所致,可以用懺悔和


布施來化解。


〜〜〜〜〜〜〜〜〜〜〜〜〜〜〜〜〜〜〜〜〜〜〜〜〜〜〜〜〜〜〜〜〜〜


 


六祖壇經201210月份作業       學生編號006                                                                           


1. 問:六祖壇經你印象最深刻的昰哪一句?


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不滅!何期自性本自俱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2. 問:你受用六祖壇經哪一句,舉例而言?


答:『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看到自己求道以後,在修辦路上的精緻追求。


3. 問:你對見性的定義與見解是?


答:眾生皆俱佛性。


   每個人都有智慧、仁慈、勇敢,只是覺醒的早與晚,而先覺醒的人,


   要幫助眾生到彼岸,所以用平等心,才能廣結善緣。


4. 問:你的成佛之道是什麼?你有把握在這一生可以成佛嗎?


答:「要想成佛勤禮拜」獻香、禮拜、叩首,體會整套佛規禮節在


     教我們待人接物的態度。


    體會水利萬物而不爭,天無條件的施予、地無盡的包容眾生,


     看到自己的渺小。


    反觀自己的貪嗔癡仍多,但是每一次的面對,又是重生的開始。


    如此一次又一次的面對,漸漸體會「守玄」是化繁為簡的修持,每天


    會是新的開始,檢視心是否比較不黏執著於人、事、物。


    祈求上天慈悲,讓我能持之以恆走在修辦路上,期許自己在此生將


    五倫的角色做好,直到眼睛閉上那一刻,俯仰無愧於天。


 


點傳師批閱:


    可去體會成佛之道,不是走在寂寥路上的孤獨行者,


而是在仙佛神聖擁護下的大部隊中昂首前進。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