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013-11-27)
真空妙理皆相傳,誰人知得所以然?
性到一合我怎樣?深味潛嘗水如鹽。
大智慧沒有知識學問
一無所有,但並不是不存在
不立一法,能生萬法
悟無念法,萬法盡通
大家早安!
“真空妙理皆相傳,誰人知得所以然?性到一合我怎樣?深味潛嘗水如鹽。”真空妙理,我們今天所謂的性理真傳,講的就是真空妙理。我們來求道的時候,要來求此“先天大道,性理真傳。”但我們每個單位呢,唸的都不同,有的是“發一大道”,有的是“聖理天道”,是嗎?但是第二句都一樣,都是“性理真傳”。那“性理真傳”,我們說求“性理真傳”,到底跟你講了什麼道理?沒有嘛,“真空妙理”。雖然呢一言不發,但是妙理俱足,真空妙理。
就像這個舍利弗,釋迦牟尼佛門下智慧第一舍利弗,在樹林裡面晏坐的時候,打坐的時候,有這個帝釋,那個梵天那,天主、天神呢,降下天花來讚歎他,說來感謝尊者為我們說法。舍利弗說,“我一句話都沒說啊。”那個梵天就說啊,“尊者無說,我等無聞,是真說法。”
所謂說法者,無法可說嘛,叫真空,其實真正的真理是這個樣。真理都是用什麼作用呢?真理說的一切話,都是在於什麼,以言遣言,用言語來把所有言語消除。就好像學生上課很吵鬧,老師就講了一句話,“不要再講話了。”這句話也是一句話吧,但是他這句話的作用是讓所有的話停了。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故名真如,
此究竟離相之地也!——《大乘起信論》
佛說法也是一樣。因為我們心中的話太多、思想太多、念頭太多,所以障礙智慧。所以說,妙理一定是真空的,“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是謂真如。”所以我們都知道“真空妙有”啊。這樣子一個道理,代代相傳下來了,性理真傳嘛,這個真理呢代代相傳下來了。
但是“誰人知得所以然”那?誰知道為什麼如此呢?誰知道為何如此呢?為什麼妙理必須真空呢?為什麼說法者必須無法可說呢?為什麼說不可說不可念才是真如呢?這個道理誰能知道呢?“誰人知得所以然?”
所以我們修行啊要了解,空和有之間的關係,空到極處呢就是一切有。像我們智慧,所謂般若妙智,它長什麼樣子呢?沒有啊,無形無相。真正大智慧裡面沒有知識、沒有學問,什麼都沒有,一無所有,但是並不是不存在啊。
不立一法,能生萬法。智慧的特質是這樣,心靈的覺悟也是這樣。就像視覺,眼睛沒有一樣東西存在,但是呢,它可以看到一切的東西,一切的色相;耳朵沒有聲音,可以聽得到所有的聲音。耳朵若有聲音,就表示它耳鳴那,有病了;鼻子沒有味道的,可是他聞得到一切的氣味;舌頭也是一樣,它可以嘗味道,但它本身那沒有味道,如果有味道就生病了。所以說心也是一樣,它是沒有任何一法,沒有任何一個字,“言語道斷”,但是它能生萬法,千言萬語都可以從這裡出來,可以千變萬化,應變無窮,這個是真空妙理。
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
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
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六祖壇經》
所以我們修道不是說,越修,知道的道理越多;相反的,越修呢,心中的知識啦、文字啦、言語啦,都不見了,到最後,連念頭都沒有了。所謂“無念為宗”嘛,悟無念法。“悟無念法”怎麼樣呢?“萬法盡通”,無念,反而萬法盡通。
就像剛才我做的這個譬喻,耳朵沒有聲音,反而什麼聲音都聽得到。就像水,杯子要空,才裝得進水;杯子滿了,水就進不來了。鏡子也是一樣啊,上面要沒有影像才可以照啊;鏡子,你上面畫滿了圖案,就沒辦法,失去了照的功能了。我們也是啊,都在心裡面塞滿了東西,塞滿了知識啦、塞滿了欲望啊、塞滿了情緒,就像鏡子上面塞滿了圖案一样,塗得滿滿的,它就失去了這個功能了。像耳朵塞滿了棉絮啊,就聽不到了。
實像只有一相,一相無相
一合相不落有無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性到一合我怎樣?”真正得到性理真傳,還要怎麼樣呢?信受奉行。相信接受,奉行不渝。修持三寶就是要離念的,不是要你去所念成就的。人生是剛好相反的,就是希望我追求什麼能夠獲得,如願以償。那真正修道不是這樣子的,是把你心中的欲望啦、情緒啦、所有的願景啊,全部都不見了,空無一物。“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一無所求、一無所有、一無所得,智慧才會現前,這叫“真空妙有”,真空才有妙理。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金剛經》
所以修心煉性啊,一直到了什麼,契入一合,一合就是一合理相。所謂“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一合相。釋迦牟尼佛說,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但是也不能說它虛幻,它有它真實面,它的真實面就是“一合相”。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什麼?萬象森羅啊,森羅萬象。但是實像只有一相,一相無相,叫一合相,只有一個相,只有一個相。
所有的萬象都是什麼?唯心所現,心是什麼?叫“如”、“真如”,所以叫“如來”嘛,只有一個如。那如是什麼呢?要怎麼去定義它呢?我們要怎麼定義這個如呢?修心練性,碰觸到一合相的時候,我沒有森羅萬象了,剩下實相的一合相了,那我怎麼去定義它?我怎麼去認識它?
所以明心見性啊,這就是心性啊,這就是極樂世界、這就是無極理天、這就是上帝啊。這就是蘇格拉底說的,絕對啊、理型啊。哎,你終於碰到了,究竟了,到底了。我怎樣呢?我要怎麼樣?我要怎麼樣去認知它?去定義它呢?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金剛經》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它是不可定義的,即是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啊,凡夫俗子總要有個東西可以說嘛,可說可執嘛,不只是可以說一說,還可以執著的,還可以執著的。而且我說的才對,你說的不對。
最近有一個修行團體,就說“哎,我們有如來藏,如來藏應該是怎麼樣怎麼樣,我們才懂,我們才修。我們修的是如來藏,你們修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這個就是凡夫之人那,貪著其事。都是要有個東西可以去說啊,可以去執著啊。
我們人生就是這樣,永遠都是要去說什麼、要去念什麼、要去執著什麼、要去獲得什麼、要去擁有什麼。修行以後還是一樣,死性不改,換個東西來執著,功德啦、果位啦、極樂世界啦,總是有個外在的東西,可以執著。沒有外在,也有個內在的東西。要抓住它,要有一個“我”,有一個我要抓的東西,我怎樣、我怎樣。
到那個時候,“我”,那種“我”,還有“我所要的”,這種界限早就不見了。真正到了一合相,怎麼會有二分法呢?是無極呀,無極就是一合啊,怎麼會有一個我,還有我要去追求的東西?沒有了,沒有這個界線在,才叫無極啊。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六祖壇經》
一般人都是二分法。我,還有我以外的世界。然後呢,怎麼樣在這個世界活得更好,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然後死了以後要到哪裡去,要到哪一個新的世界去?終究有一個我嘛,活著要安排它,死了也要安排它。“有我罪即生”啊,罪就是這樣生出來的,罪業就這樣來的,就是有這個自我。
所以到了一合相呢,這個“自我”,你怎麼面對他?這個“自我”,是有還是無?說有嘛,我在哪裡?而我有個肉體啊,肉體會死啦,肉體死了以後你在哪裡?你就不見了嗎?說無嗎?是誰在修心煉性啊?是誰到一合相啊?所以你說有我、說無我,都不對,有無就是兩邊那,就是一個念,念有念無。
世人麻木不仁,索然無味
道人活得滋味無窮,興趣盎然
視而能見,聽而能聞,食而知其味
那今天祖師他是內行人那,他已經到了一合相了,所以他知道,這個時候“我”會進入什麼狀況。不落有無啊,它不是有,也不是無。有無並不重要,有我、無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靈呈現什麼樣的狀態?
他從一個小例子來見微知著,從一個小點來看到,覺悟者,他的生命呈現什麼樣的狀態。“深味潛嘗水如鹽”那,他嘗白開水的時候喔,好像喝鹽水一樣,就是滋味這麼濃厚。注意這點喔, 白水,白開水,是最淡然無味的啊,他用心品嘗的時候,哇,滋味好濃厚。不是真的鹹那,不是真的鹹,但就是滋味很濃厚。
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黃檗《傳心法要》
這就是精啊,这叫精啊。“原是一和合,化作六精明”啊,又精又明,專注凝聚。你活得,簡單說,滋味無窮。空氣吸進去都滋味無窮;手插到空氣裡面,都有無窮盡的滋味。不要說是吃飯睡覺啦,連水都滋味無窮啊。每一口飯都滋味無窮,聽到所有的聲音、聞到所有的氣味,六精明。雖然是一合相啊,化作六精明。
所以我們人常常會覺得窮極無聊啊,活得好無聊啊,所以想要去環遊世界啊,但沒錢那。真的有錢的人,真的環遊世界,他也煩,很煩那。有一個法國的大文豪叫做莫泊桑,他最喜歡環遊世界,歐洲遊遍了,又遊到非洲去,最後發瘋死掉了,42歲就發瘋死掉了。我記得他寫一篇文章,講到他去旅遊,看到那個旅館的那個床鋪潔白乾淨。他說,昨天不知道什麼爛人睡在這上面,不知道這張床上,不知道發生過什麼事情。越想越噁心,越想越恐怖。所以窮極無聊。
我們人活著就是這樣子,什麼都覺得好無聊、好乏味喔,所以要找一些刺激的嘛。所以為什麼要看電視啊、喝酒啦、賭博啦、嗑藥啦、打電動啦,打電動還比較不違法。那些刺激你的感官,這都刺激感官的。那就是沒有性理真傳,心沒有空,智慧沒有現前,沒有碰觸到一合理相。如果碰觸到的時候呢,“深味潛嘗水如鹽”。
像我們的呂祖、呂洞賓講的,“人當之索然無味者,我遇之精神旺盛。”我碰到時候,哇,精神旺盛,興味盎然,興趣盎然,好有滋味喔。這時候我們才會真正地體會到說,哦,原來“道在目前”那,大道只在目前那;才會真正體會到,哦,原來“西天雖遠,頃刻到”,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所以極樂世界,事實上就在眼前,無極理天就在眼前,只是我們心迷了,不能受用而已,不能受用了。哪一天你喝一杯白開水,喝得滋味無窮的時候,同樣的呢,最乏味的東西都這麼滋味無窮,其他還有滋味的,不是更加倍、更加倍、更加倍嘛?
我們都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我只是覺得很乏味而已啊,人生很乏味呀。”為什麼沒有感覺,知道嗎?一句成語,四個字,“麻木不仁”,就這麼簡單那,麻木不仁。為什麼麻木不仁?太自我了,太過自我了,所以麻木不仁,太過自我、太過自私、太自以為是了。“仁”這個字很重要。所以我們講不仁,就講這個人麻木了。“仁”,就是跟別人可以融合啊,不是那麼自私啊,跟別人可以融合啊。要怎麼融合?要愛人嘛。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
我覺得很多人活得越來越乏味,是為什麼?心中的愛很少,所謂親親仁民愛物啊,沒有,只有恨。恨很多,怨很多,怨恨太多啦。愛和寬恕喔,非常的少,所以就變得不仁了。不仁以後身體都麻木掉,先是心不仁了,再來是身麻木。麻木不仁,麻木是身體啊,身體麻木。
本來應該活得很快樂的啊,我們的生命就是具足大樂的、常樂的。哇,這個身體接觸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像這邊講的,“深味潛嘗水如鹽”,滋味無窮。等到沒有身體的時候,滋味更好、更精明。身體還是隔著一層,隔了一層已經不得了了,因為你的心靈喔,太敏銳了。雖然隔了這一層的身體,好像你隔著手套啊,隔著一個塑膠手套去觸摸火,還是感受得到,感受到那個熱度,拿掉以後感受更強了。
這是我們對生命的不了解,所以說“我怎樣?我到底是怎麼啦?”那就告訴你,你也不是變得三頭六臂了,你也不是神通廣大了,你也不是辯辯才無礙了,你是“深味潛嘗水如鹽”。一切索然無味的東西,突然間變得滋味無窮。這個是為什麼顏淵可以活得這麼快樂啊?一無所有,還可以活得這麼快樂,就是因為他視而能見、聽而能聞、食而能知其味啊,沒有心不在焉那。
好,我們就講到這裡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