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學第二堂-03格物致知

好 下面這段重點來了
詩云 瞻彼淇澳 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
喔 這麼一大段 這一段呢
也統統被放在這裡 事實上古本不是這個樣子
然後再翻過來 翻過來你看 第二段
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 不得盡其辭 大畏民志 此謂知本
再過來 此謂知本 此謂知之至也
這一段 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 不得盡其辭 大畏民志 此謂知本
此謂知本 到這裡 這一段原本的古本呢
舊本是放在什麼 放在我們現在講的這一段
與國人交 止於信的後面
然後在這個詩云 瞻彼淇澳 菉竹猗猗的前面
在這個中間
那後來朱熹啊 朱熹和程頣就把它們抽出來了
他因為他連貫不起來
他覺得很奇怪 連貫不起來
他就覺得那是放錯地方了
他覺得那個古本 舊本放錯地方了
就把它抽出來 抽出來放到後面去了
然後他認為這一段呢 還是形容止於至善的
為什麼 就因為裡邊有一句話
道盛德至善 民之不能忘也
就因為出現至善這兩個字
他就說 哎 這是解釋止於至善的
這是最大的錯誤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錯誤
事實上呢 那後面這一段呢 舊本在這裡就是對的
而且這段呢 就是從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開始
這段是解釋的格物致知之道 是解釋格物致知之道
這一大段 就是解釋格物致知之道
所以它的全文呢是怎麼樣呢
從 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 不得盡其辭
大畏民志 此謂知本
此谓知本 這是智慧的根本
我們說格物致知 就是要把你的良知 致良知啊
致良知 就是把你的良知呢 把它充分發露
發露你的良知
良知就是本有的智慧 那麼此謂知本
這段就是告訴你 這樣子呢
你就已經有了智慧的根本
樹根已經找到 智慧根本 你已經找到了
但是要進一步地讓這個智慧充分發露
不是光找到這個根本而已 不是光找到根本
還要讓這個根本能夠發揚光大
那麼發揚光大之道呢就在這一段
詩雲 瞻彼淇澳 菉竹猗猗啊 一直到翻過來
到此以沒世不忘也 然後就銜接下面這個此謂知本
這個沒有啦 這個是在前面的 叫此謂知之至也
所以此以沒世不忘 後面加至也 此謂知之至也
好 這就整個格物致知章的解釋
那些被宋儒說已經遺失掉的東西
事實上還是完整地存在大學裡邊 沒有遺失
沒有遺失 沒有遺失這回事
它完整地存在這裡邊
聽得懂嗎 哎 這段很重要
那個搞不清楚它的段落的 再舉手發問一下
就格物致知章沒有遺失
就是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把這段移回原來的地方
這不是我發明的 這本來就在這裡
那麼朱熹把它抽出來 還下面加一個注解
上面講說舊本在什麼地方 原錯編在什麼地方
事實上它沒有錯 是他(朱熹)錯了 舊本沒錯
怎麼可能舊本會錯呢
最重要的地方 怎麼可能放錯地方呢
不可能 其它地方都沒錯啊
就只有這個地方錯了 不可能
舊本是對的 就放在那裡 而且它講得很清楚啊
此謂知本 而且最後還有 此謂知之至也
這就格物致知之道啊 格物致知之道
格物 就找到根本了 再來就是致知
這一段就是講格物
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他把格物致知聯合在一起講 這是同一段功夫
格物 致知 它是同一個功夫
所以他把它聯在一起講 格物 就知本
這個時候呢 那個智慧就露出來
但露出來以後呢 還沒有發揚光大
那發揚光大呢就在這裡 瞻彼淇澳 菉竹猗猗
好 我們現在就來解釋格物致知
所以要明明德於天下 它有止於至善 新民
這是一個三綱 這是大略是這樣子
可是中間細分成八目 就是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事實上也是一樣 也是從止於至善
到明明德於天下 到明明德於天下
從止於至善到明明德於天下 是三綱
把它分成三個大段 而三個大段裡邊呢
又分出八個小目 又分出八個小階段出來
這個樣子 它這八個小階段呢 就是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這平天下就是明明德於天下
很清楚 讲的很清楚
所以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
它有一個順序在的
好 我們現在就來看格物致知之道
先翻過來看 第六頁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 不得盡其辭 大畏民志 此謂知本
後面有朱熹啊 他自己補了一段
格物致知之道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
那是他的解釋 那因為他認為遺失了
所以他就搞一段東西出來
這就宋儒的精神所在就在這裡
宋儒的精神那 統統在這一段裡邊
後來王陽明也搞了一段 啊 王陽明也搞了一段
格物 這個格物呢 朱熹把這個格 作什麼
作什麼解釋呢 作這個研究的意思 作研究
格字 古代的解釋絕對沒有研究的意思
它講格其非也 格就是去除的意思 格其非也
所以格作去除的解釋 去除它的錯誤 叫做格
格其非也 就是去除這個錯誤 格者 格其非也
那麼格物 就是把這個物給去掉 把這個物給去掉
怎麼把物給去掉呢 我們人心為什麼沒有智慧
我們剛才講的
在止於至善這一章裡邊也可以看得到
人心原本是充滿光明的 充滿了智慧的
把你放在哪一個位置上
你都能夠恰如其分地扮演好你的角色
這是不用學習的 應該是這樣子的
可是為什麼失去這種能力呢
為什麼失去這種能力呢
就算叫你去止於至善 整天守玄 你還是做不到
為什麼呢 因為你胸中有一物啊
因為你胸中有一物 有一個執著在的
有物 胸中有物 所以要把它去除
什麼有物 什麼叫胸中有物呢
這邊講得很好
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啊 因為我們人心呢 有一個訟
這個訟呢就是什麼 就是爭執啊
就是爭什麼呢 就在那邊分辨
分辨什麼是好的 什麼是壞的
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用二分法來分辨 來分別 來辯論
什麼是好的 什麼是壞的
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那叫訟 那叫訟
這訟 就是爭論的意思
爭論 爭辯的意思 叫訟
你在那邊分辨
一開始的時候 是善惡是非的分辨
再往後呢 就變成利害得失的分辨
變成禍福吉凶 利害得失
到了利害得失 有得失心出來了
這時候胸中就有一個物 什麼物呢
這個物就象徵什麼
你所追求的利 你所逃避的害 你所執著的這個物
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物 都有這麼一個物
這個物 或者是情 或者是名 或者是利
或者是知識 不管它是什麼 或者是權勢
總是這麼一個東西存在的
這是經過訟出來的 分辨出來的
這樣一個爭執 不斷地分辯
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什麼是好的 什麼壞
什麼對我有利 什麼對我有害
然後我要去得到它
我要去得到我認為最好的東西
我要去得到我認為最好的東西
經過訟之後 經過不斷地爭論之後
終於弄出一個東西出來了
這個東西是最好 我要得到它 不能失去它
我要得到它 不能失去它
這就是我們每個人 不能夠致良知啊
你本有的智慧不能發露的原因
就是因為你給物給蔽住了 遮蔽住了
所以你心中認為最好的東西 你所要追求的
也是經過你不斷地思維 辯證出來的人生最好的
就每個人心中都有他追求的一個東西
他執著的 他在乎的 追求的一個東西存在
我們仔細想想看 是不是這樣
在你心中有你的理想 有你的夢
你所要追求的東西 這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
而且這個物 還會變形 變來變去的
今年到明年 可能就變了
青年時期 少年時期 兒童時期 都會變 都會變
不斷地在變化之中
所以它也是無常 這個物也是無常
但是不管怎麼樣 都有一個東西在追求
這個東西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從訟出來的 從這種爭訟出來的
所以孔子講啊 子曰 聽訟 吾猶人也
他說 如果叫我去聽訟啊
聽人家爭論是非的話 聽人家打官司
爭論誰對誰錯 誰好誰壞
吾猶人也 我跟別人一樣 沒辦法論斷是非的
沒辦法論斷是非 永遠是是非非啊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你認為好的 別人不認為好
你認為對的 別人不認為對
對中有錯 錯中有對
世間沒有絕對的善惡是非
沒有絕對的利害得失
沒有絕對的禍福吉凶
所以孔子講 聽訟 吾猶人也
我跟別人是一樣的啊 沒辦法找到定論的
沒辦法論斷是非 簡單地說 沒辦法論斷是非的
所以他說 必也使無訟乎
他說 最好呢 必要的事情在哪裡
在於使無訟 使他們無訟
離開這種爭論 使無訟乎
分別什麼是好的 什麼是壞的
我們人心都是這樣分別 分別以後呢
就會把自己心中認為好的 把它定位出來
定位出來以後呢 就在你生命中形成一個
最主要的 最重要的東西
所以要知道 這個物 是從分別心來的
就是從分別心來的
小孩子比較沒有物啊
慢慢長大以後 我們慢慢在教育過程中
就教你分辨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什麼好 什麼壞 什麼有利 什麼有害
慢慢它就出來 一個東西就成形了
啊 這是我追求的 我要當老師 我要當教育家
我要這個 我要那個的
有一個物要追求 必有一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