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恩天律道場錄影🙏🙏感恩上海一位前賢幫忙打字幕

✍由於說明欄限5000字,字幕貼在郭明義部落格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我們說 良藥苦口 這是一句俗話
逆耳必是忠言 有很多話 聽了很刺耳的
現在人大部分都喜歡聽順耳的話
什麼是順耳的話
就是捧你的話 喜歡人捧 簡單地說
所以沒有捧你
相反的 你有錯誤 我忠言直諫 這叫逆耳
聽了雖然很難受 可是一定是忠言
所以我們不要光聽到難聽話 就生氣
說 啊 你生活習慣不好 說話沒有講信用
或者是 你的一些行為不夠廉潔
這個都是聽了很難受的話
但是有人願意跟你講 就是忠言
現在人不願意去講這些了
不願意去講一些逆耳的話了
會講逆耳的話的 多半都是什麼
真正關心你的人 真正關心你的人
才會去講一些逆耳的話 講一些不中聽的話
這是很難得的事情
有時候旁觀者清 當局者迷
所以我們要聽得進一些逆耳的話
要想人家的動機是什麼 要想清楚
他為什麼要講這些
大家好好相處 你講一些捧我的話 大家高興
互相捧來捧去嘛
隨時準備要聽逆耳的話
不要光想聽人家稱讚你的話 肯定你的話
為什麼呢 下面有講 改過必生智慧
因為只有逆耳的話
逆耳的話 一定告訴你哪裡錯了嘛
最逆耳的話就是這個了 哪裡做錯了 哪裡不對了
人最怕被人家指責說
我這裏錯了 那裏錯了 最怕被這個指責
上回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 被人家倒帳大概一千多萬
然後就精神得了憂鬱症等等的 跑來找後學 她說
點傳師 我有檢討自己 我有過失 我要懺悔改過
可是我這個習性 我改不了 我就是改不了
要怎麼改呢
我說 你改不了沒有關係
請彌勒祖師妙法無邊 護庇我們來改變 護庇我
我們就直接在佛前叩求
彌勒祖師 你妙法無邊 要護庇我郭明義
我有什麼毛病 我沒有能力改變
希望彌勒祖師幫我改變
她說 我試過啦 點傳師有教過我的啊
我也記得我教過她的 還是沒有用啊
我說 那你到底是你說你有什麼毛病要改呢
她說 我就是喔 太好心 嗯 這個話就很奇怪了
但是沒有方法 我方法錯誤
我想這個就很難去改變喏
這個要怎麼改變 它也不算過失啊
她說 我就是好心
要去勸我的小孩 我先生 到佛堂來修道
但我方法錯誤 我就太強迫啦
或者說了讓他們不順耳的話啦
然後所以他們就反彈啦 就不願意來
那我就要改變自己啊
怎麼樣說話更有技巧啦 等等的
我說 你的問題不在這裏哎
你所有的痛苦都不在這裏哎
你的問題在於你什麼 你知道嗎
視財如命 你的問題在這裏
我哪有 我没
她聽不進去 我好好地跟她分析
講到她最後 不得不承認她自己貪財
貪財 也超過性命
她不要命 也要整天去想那個錢 那個錢 那個錢
事實上那些錢賠掉了 還是生活得好好的 比我有錢
我說 你比我有錢 你有房有產 什麼都有
你比我有錢 哪有這麼痛苦的
原因就是因為你愛那個錢 視財如命
後來她終於承認了 終於承認了
終於承認 就到佛前懺悔
彌勒祖師 希望幫我改變我這個視財如命的個性
這樣子才可以改變那 要不然怎麼辦
還有一位道親要跑來找我 講說她在買一棟房子
然後跟那個管理委員會怎麼吵鬧等等的
說人家怎麼欺侮她 她單身女 她沒有結婚
她自己一個人 被人家怎麼欺侮怎麼欺侮的
講了一大堆 她說怎麼辦
我說事實上你所有人際關係
我很了解她嘛 認識她很多年了
你說這個原因很簡單 你就是計較 又尖酸刻薄
人家來跟她收管理費 她就斤斤計較
她就想要少算一點 人家已經跟她少算了
她還要說話酸人家 就尖酸刻薄啊 所以就鬧翻了
我說你不只是這一點 你想想看
你在跟你家人相處 親戚相處 甚至道親
會不會有這個毛病
她也不錯啊 在道場 道親就是這樣子
就是說好好地 很誠懇地跟她講 她知道你是善意的
她還是 她雖然很不高興 還是聽進去了
後來她自己想到說 喔 好像我每次 跟好朋友出去玩
有時候 大家不是有時候一起出去玩
一個人先付錢 那其他人再把錢拿給他
他就抓著放口袋裏
她說她每次都說不要走 我要算清楚
算清楚以後才要收起來
那每次都沒有算錯過 可是每次還要再算一遍
就是計較嘛 斤斤計較
她承認了 承認自己會斤斤計較 尖酸刻薄
所以能夠改過 才能夠生智慧
就這個遮蔽住以後 就沒有智慧啦
這兩個人 都是屬於頭腦很好的
口才很好 反應很好的
可是就是有過失啊 不肯改過
所以一定要說到她改過 那就要有逆耳了
說話要有逆耳了
所以我們當個修行者
一定要隨時準備聽到逆耳的忠言
士有諍友 令名不失 不要光想聽好聽話
一個士君子 如果有諍友 諍友就是會跟你
這個諍的意思是這個 這
是孔子說的 孔老夫子說的
你有好朋友 會跟你講 你錯了 而且會跟你爭到底
不是那種斤斤計較 爭利的爭
會跟你分析的很清楚
你確實是這樣子有問題 叫諍友
不是隨便講一講而已
他會很肯切地跟你談 跟你談
很恳切地跟你谈 這叫諍友
令名不失 那你真的是這輩子呢
你永遠都有美好的名聲 永遠都有美好的名聲
聽不進忠言的人 最後 哎 一生的聲譽
可能到最後就毀於一旦
因為會失去智慧 會失去智慧
在這個易經裏邊
有一個講刑法的卦 叫做噬嗑卦 噬嗑卦就是講刑法
那其中最嚴重的一個 噬嗑卦裏邊有六根爻
我們學過易經嘛
那第六爻是最凶的 叫做 何校滅耳 凶
周公說 何校滅耳 凶
是什麼可怕的刑法啊
何校 就是何等可怕的刑法啊 校 就是刑法的意思
什麼刑法 把耳朵給滅掉了
這不是說把耳朵割掉 耳朵割掉 那不是很可怕的刑法
他意思就是說 耳朵聽不進人家的勸告了
這是最可怕的刑法 完全聽不進忠言了
那你什麼壞事都可能做
那你不只是人間會失去性命 你下地獄去啊
所以百死莫贖 死一百次都沒辦法贖罪啊
百死莫贖 為什麼
完全聽不進 完全聽不進忠言
孔老夫子為了怕我們誤解了 以為是割耳朵的刑法
所以還特地解釋 把這根爻特地解釋
叫做 何校滅耳 凶 子曰 聰不明也
聰 就是失聰 耳朵不明
所以我們常講聰明 聰明 聰明啊
你沒有智慧 沒有智慧 就聽不進忠言
最沒有智慧人 就是聽不進忠言的人
這是最沒有智慧的人
人家幹嗎要跟你講這些話 對他有什麼好處
就是明明白白地 確確實實地看到你的錯了
而且還會跟你討論 跟你討論下去
證明說確確實實
所以 改過必生智慧 所以我們要生智慧
不是讀經閱典可以生智慧的
不是參禪打坐可以生智慧的
是要改過 智慧本來就有的
就是因為被過 被過失迷住了
什麼過失最可怕 就是高度自我
只要別人認同 不要別人否定 這是最可怕的過失
最可怕的過失就在這裏 過度自我
只喜歡聽別人肯定的 認同的話
完全沒辦法聽相反的意見 沒辦法聽相反的意見
這就是沒有智慧 所以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你會護短 自己有短處 在那邊護住了
那不管你外表的修養多好
你的心不是一個賢德的心 不是一個賢者
這叫護短 不承認 自己明明有短處 就是不承認
就用各種的解釋去保護它 鞏固自己
不願意承認 不願意承認
像我剛才講那位道親
如果她死不承認說自己尖酸刻薄 她就完了
她永遠都是
我想機會來了 她本來很多年了
我從來也不敢這樣講她 機會來了 趕快講一下
所以我們有機會 不要整天大家一起聊天
除了自己準備要聽逆耳忠言
有時候你也要去 不要怕得罪人 有時候也要去
真正好朋友 親戚 親人 尤其是親人
不要用怒氣 不要用情緒化
要很懇切 很誠懇地去勸告他 規勸他
因為你了解嘛 靠近 像後學那邊道親 我都很了解
就在等 找機會啊 找機會要去
哎 講一些針對他的一些障礙智慧的一些毛病
因為相處久了 人家知道你沒有惡意
上回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 說要到佛堂一日閉關修行
然後問後學說 他要怎麼樣子
這一天 一整天都跟外界隔絕 自己在那邊靜修
他要怎麼樣修持 重點在哪裡
我說 你
不管是口才 人才 道念 資歷 各方面都很成熟
就好像一個籃球選手 叫他當前鋒 當後衛
哎 他都可以 叫他傳球也行 叫他上籃也行
叫他灌籃也行 技術都是一流的
但是上場打不到五分鐘 就要退場
沒有耐心 沒有耐心
我說 你的問題就出在這裏 沒有耐心
什麼事情熱五分鐘 就沒有了
啊 聽了 臉就沉下來了 真的沒有耐心嗎
沒有耐心 我會修那麼久了嗎
後來一到佛堂 他出來以後第二天就跟後學講
點傳師 喔 我在佛堂 我就是不承認啊
所以上天就讓我發現自己
他說 奇怪啊 好浮躁啊 那一天好痛苦啊
平常坐在那邊看電視 看一整天也不會怎樣啊
說 坐在佛堂啊 想要爬到這個牆壁 在那邊爬
像要像猴子一樣 爬到牆壁上去
然後坐不住 竟然還躺到桌子上什麼的
浮躁到了極點
就這毛病 他終於承認自己浮躁了
非常浮躁 高度浮躁
這樣才能夠生智慧
很多人是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哎
像剛才後學講這些道親 都看不到自己的過失
大部分人都只看得到別人的過失
看不到自己的過失
所以就必須要什麼 逆耳忠言
必須要別人來點你才行
大部分人都看不到自己過失啊
大部分人一生都在努力地告訴別人 告訴自己
我是對的 就是這樣 你是錯的 我是對的
這叫護短 都在肯定自我
甚至修行也是一樣 很容易掉到這個路裏面來
一個修行 應該越修 越會自我檢討
也越會接受別人的檢討 要有這個能耐
而不是越修越對 越修越對
所以 聖人過多 賢人過少 凡夫無過
不要越修越沒有過失啊
應該越修越覺得自己過失很多
像孔子就這樣檢討自己啊
孔子說 他檢討自己 做兒子 沒做好
做父母 也沒做好 反正做臣子 也沒做好
做什麼都沒做好 他覺得自己缺點太多啦
孔子 聖人 尚且自我這樣檢討 何況是我們呢
不要老是覺得自己都對 這叫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在日常生活之中 日用常行 常常行走在什麼
饒益眾生之中
你怎麼饒益眾生 怎麼去幫助眾生
就剛才講的 恩義讓忍 恩義讓忍 然後改過
恩義讓忍 改過 不護短
這個就是常常走在饒益眾生的路上
成道非由施錢
不是佈施錢財 佈施錢財的這種饒益眾生
就是幫助眾生的範圍太狹窄了
這個是生命的全面嘛
恩義讓忍 改過 這個是生命的全部
生命就放光啊 全面放光 君子之光
這叫放光動地
這個我們每天都要碰到的 恩義讓忍改過
這是每天都要碰到的
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都是在什麼 普渡眾生
最實在的 都是在普度眾生 真正的度化
度就是要化 我們說度化度化
要怎麼度 就是要化 要感化 要怎麼感化
你要做到嘛 恩義讓忍改過
這個不是說打坐 喔 我坐到身心脫落了
或者讀經 我讀到每一部經都通達了
或者講課 口若懸河 這是別人學不會的
但是恩義讓忍改過 是每個人都學得會的
每個人都學得會 要不要做而已
他會懷疑沒有人做得到啊
你做到了 他就有榜樣 他就會學
在家庭裏邊就是這樣子 你一個感恩的人
你的子女 你的兄弟姐妹 就會學你感恩
你忍讓 別人就會學你
你讓學你讓 你忍學你忍 一定是這樣子的
我們這個生命 像一個模版一樣 是可以印出很多
所以以心印心那 你的心恩義讓忍
就會印出一大堆恩義讓忍出來了
你的心貪嗔癡慢 就印出來就是貪嗔癡慢
一定是這樣子的
所以說 常行饒益
你說佈施錢財
會比佈施恩義讓忍這種美德 改過 智慧 這種美德
能跟錢財比嗎 不能比的嘛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所以菩提向哪裡找 向自己心裏找
什麼是菩提 我們剛才講恩義讓忍改過智慧
這個就是覺悟 這是覺悟 這是心醒過來啦
心覺悟以後 應該就是這樣子啊
心的美質 就在這裏 能讓 能忍 能恩 能義
懂得去憐憫別人 懂得去報恩 懂得報恩
這叫菩提心 這就是菩提心
何勞向外求玄
菩提心 絕對不是到深山去 到寺廟去
到西藏 到喜馬拉雅山 到印度
去找大師 幫你灌頂加持 那找不到的
到外面求什麼玄妙的修持 是求不到的
何勞向外求玄 只向心覓
就在你的心裏 覺悟就在你的心裏
讓那些沉睡的心靈 甦醒過來
你的感恩的心 要甦醒過來
慈讓之心 忍辱之心 改過的心
甦醒過來以後 就是智慧心 大智慧現前
所以不恩 不義 不讓 不忍 自己沒有察覺
別人跟你講的時候
哎 又來了 我的手 這個也是時常被人家警告的
察覺的時候 就說自己沒辦法察覺
別人在提醒你的時候 你就要歡然接受
像子路說的 聞過則喜
有時候我們人太自以為是啦
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毛病 覺得自己好慈悲
就別人跟你講 我不覺得你很慈悲哎
一般人都說 啊 慈悲啊 慈悲啊
說這種話 當然很高興啊
你那有慈悲 哎 很肯切的 不是用摳洗(反諷台語)的
知道嗎 我最近才學了一個摳洗(台語反諷) 很喜歡用
我覺得很傳神 比那個尖酸刻薄還傳神
現在人都說話 很會諷刺人(摳洗) 說話很刻薄那樣子
可是真正地 很誠懇地告訴你 那我們就要去改過
我說改過的方向在哪裡
就在這個恩義讓忍 就在這上面 這四個字上面來改過
不要說 哎呀 改過範圍太大了
這四個字 大家總知道吧
好好地去問自己 有沒有做到 沒有做到 就要改過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聽我的說法 依照這樣子來修行
你看說的多簡單 鑽木取火嘛 就這麼有耐心地
就這幾個字 都是我們本性裏面的東西
而且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用上的
好 那你說 讓的反面就是爭 你要爭嗎 你不忍嗎
你不忍好爭 有什麼用呢
我們都有經驗 讓和忍的經驗不多啦
爭和忍不住的經驗太多了啦 太多啦
都是越搞越糟的 都是善緣搞成惡緣的
一定是這樣的
所以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如果你心中充滿了恩義讓忍改過智慧
那麼天堂就在眼前啦
你就會發現生活得很輕鬆 很愉快
到處都是光明 內外通明 內外都是光明
師復曰 善知識 總須依偈修行
見取自性 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
法不會在那邊等你的 所以要趕快見到自己的自性
依照這個偈語來修持 就可以見到自己的本性
我們的本性 不是說叫你去報恩 去憐憫人 去忍讓
那一個很高的目標 不是的
見取自性 要發現 這就是我的本來面目
這才是本來的我 叫見取自性
就可以直接成佛
不用到寺廟裏面修行 直接成佛 立地成佛 立地成佛
就算你沒有辦法到道場中來
你能夠在這上面修持
做不到的時候 求彌勒祖師慈悲 用三寶
把自己的那種不平之氣 那種習性 煩惱 給化掉
就讓佛力來加持 但是目標找到了
就像我們目標要考上臺灣大學 目標找到了
目標要賺到一千萬 目標找到了 然後就努力去做
那些目標不一定到得了的 要看福報 要看因緣
不是你努力就到得了的 學業 事業的成就
但是恩義讓忍 沒有到不了的
目標定了 一定到得了
因為那是你本有的 那不是外在的
沒有人跟你競爭 有人跟你競爭嗎
恩義讓忍 沒有人跟你競爭的 所以那是本性
只是我們不重視它 不把它當作人生的目標
要見性成佛嘛 不把它當作人生的目標
如果你把它當作人生的目標
然後我毛病習氣很多 沒關係 恩義讓忍
那個發光體 那個黑暗宇宙中的發光體
就在我的生命裏邊
黑暗心靈裏面的明星 就在我的心靈裏邊 燦然放光
你要看到它 讓它越來越亮
啊 老祖師慈悲 我最重視的是這個
你要問自己重視不重視這個 這很重要
重視不重視你的佛性
所以就可以 直成佛道
直接成就 直接成佛 直接成道
不要等待啊 不要等待啊 法不相待
不要再等待下去了 眼前當下就要開始做了
好 眾若有疑 卻來相問
現在我就來回答大家的疑問
後學现在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熱門話題
那就是反興建納骨塔
前幾天與幾位別組線的前賢討論此話題
後學認為興建納骨塔沒什麼 經濟實惠 又不占空間
而他們卻持反對票 理由是陰氣太重
因為他們求道二十幾年 而未開覺
所以後學便說 只要家裏開設佛堂
喔 開堂了 而沒有開佛堂
只要家裏開設佛堂 有 老母娘當家作主
諸天仙佛同住一起 自然陽氣十足
而他們卻異口同聲地說 你懂什麼
你可知陰間的力量有多大
豈是佛堂的力量能制伏 到時候趕都趕不走
後學聽了以後很納悶 為何求道這麼多年的前賢
而且也有參與法會的人 也會講出這種話
這就是認為納骨塔的陰氣太重
納骨塔陰氣重 這也是事實啦
確實收藏這些 這種靈骨
一定都是一大堆的這種陰鬼 魂魄 聚集的地方
可是任何東西 都是一正一反的
陰氣重的地方 最好修行 因為你不修 你就完了
所以越是陰氣重的地方 你用三寶 你會驚
因為你會感受得到 你平常陽氣很重
就好像你在太陽底下你烤火 不知道火暖
那個火爐 你不覺得它的暖
可是你是冰天雪地 你就知道那個火爐有多暖和了
同樣三寶的修持
有時候碰到這種陰氣很重的時候 特別感受得到
所以在佛教 有很多的修行 都是要在墳場裏邊修的
有沒有聽說過 要在墳場裏邊修持
就是要以陰來煉陽 以陰氣來煉這個陽氣
所以這個有時候陰氣重
這個世間沒有絕對的好和壞啊
所以陰氣重 你要怎麼樣子善於引導
那當然 你不喜歡納骨塔 你就搬遠一點嘛
你反對這些 這個是沒有辦法
沒有什麼是非定論的 但是就是說如果是真的
我們先不談說他們反的成反不成
如果你真的反不成了
你買房子又買在納骨塔的旁邊了 附近了
真的不得已的時候呢
這時候正好來修持 正好來修持
陰氣重喔 剛好來練這個純陽之氣
特別容易練化得出來
所以我們常講 修羅場就是道場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什麼是修羅場 家庭就是修羅場
本來家庭是家庭和樂啦
但現在的家庭 大部分都修羅場
你看大部分家庭 整天都在吵的 整天都在吵架的
吵架變成家庭裏邊的主要的東西 這就叫修羅場
那你在那種吵架的地方
你能夠硬把它修成恩義讓忍
尊卑和睦 眾惡無喧 上下相憐 孝養父母
你成功啦 那比在道場修 快的多啦
道場修 那有能夠修得那麼精 功夫那麼紮實
至於說 求道這麼多年的前賢 也有參與法會的人
怎麼會講出這種話
所以你要憐 上下相憐 要可憐 是不是
修道這麼多年 參加法會
還會講這個話 還會不明理
那還不夠可憐嗎 那還不夠可憐嗎 他一定有問題嘛
所以這個時候 是我們可以談
不要爭論 可以談的 談一談
當然你要追求什麼生活品質
看你對於生活的要求是什麼啦
你要追求生活品質 你要去反對納骨塔
我們也不能說是錯的
反對納骨塔 你也不能說是錯的
那你贊成 也不能說是對的
這個很難說的 對不對
重點是說 你在這種因緣裏邊
你怎麼樣子能夠用智慧 去什麼 轉危為安
這是最重要的
因勢利導 轉危為安
任何的因緣
哎 都可以找到對你有利的部分 一定是這樣的
那關鍵就在智慧 還有就是你的修為啦 修為
就在生活裏邊修為 這是最重要的
每天都有機會 每天都有機會
身邊一大堆來幫助你修行的人 比點傳師還好
你身邊的那些人 那些讓你呢愛恨交織的人
那些人都是最好的這種老師啊 師資啊
叫不善者 善者之資 修道的資糧啊
善良的人 心性純善的人 就要靠這些心性不善的人
在跟他們相處 成全的過程之中 才可以成就自己
才可以真正地把自己的心性練出來 修心煉性
在佛堂裏邊很容易啊 心性平和是很容易的
還有沒有問題 好 請說
點傳師慈悲
要從哪裡能夠找到有關於六祖惠能大師
他小時候一直到他訪五祖 這一段的那個故事
好 請坐 那個只有直接去問六祖惠能了
就像耶穌一樣嘛 耶穌從小時候 到他開始傳道
這個過程也是不知道
那個更離譜 耶穌到悟道的過程 大家都不知道
他怎麼悟道的都不曉得
惠能祖師 那已經跟我們講了很多啦
他重點有抓到啊 其他 前面那段 沒什麼好探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明義 的頭像
    郭明義

    一貫道郭明義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