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與信仰的不同         郭明義回答

    當你渡人來佛堂求道時,你的方式是?

1、先解說成全,對方願意,再安排求道?

2、不顧一切,先渡來求道,其他以後再說?

    常有道親問:「宗教信仰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我們渡人求道,求道人往往在對「道」一點也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被莫名奇妙的點了一下,常造成求道後反感。」

    是否應該先介紹「道」再慢慢接引,最後讓對方主動想要來求道,再辦求道儀式。比較給人尊重信仰的感覺?

    渡人若能顧及「尊重」的感受是最圓滿的,但若因顧慮太多而錯過渡人的時機因緣,有時會後悔一輩子,尤其是沒有渡到父母、親人,常令道親抱憾終生。

所以應將渡人的目的分為二種:

1、救人為目的:只為救對方 超生了死,不期望成全他修行。

2、信仰為目的:渡來信仰,並打算成全他留在道場修行。

    如果是第一種,以求道為唯一目的,可以直接渡來求道,但不要不顧一切,毫無顧及對方感受,或讓對方覺得上當受騙,引起反感因而謗道。

    譬如重病的親人,沒有時間慢慢解說成全,或孩子年幼,說了也聽不懂,先求道再說。還有其他因緣,只希望對方能夠超生了死,不期望他能來修行,可以直接告訴對方 求道保證超生了死,希望你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如果是第二種,那麼就慢慢引導對方從認識、接觸、學習,到相當程度的認同,也有意願參與,再度他求道。

    早年渡人,常常一句「帶你去拜拜」,就把人帶到佛堂求道。這對當年的社會,以及所渡的人多知識程度不高,還可行。

    但現在的時代因緣不同,尤其知識分子,如果騙來求道,往往對道的第一印象就不好,日後很難成全。

    至少真誠的明白的告訴對方:「道」真的很好,「求道」可以超生了死,希望對方來求道。而不要沒有說要對方求道,就冒然的帶到佛堂,半強迫的讓對方求道。一定要讓對方有「受尊重」的感覺,而不要有被騙上賊船的壞印象。

 

救贖與信仰的不同

    信仰,確實是一個很嚴肅而且是終生的課題,但是「道」不僅是一個信仰,還是一種「救贖」這是和一般宗教不相同的地方。

    信仰,是相信以後慢慢修行,漸漸朝向真理、神聖,最後到達天堂或淨土。所以這種信仰的路需要自己發心虔誠修行,所以要引渡人信仰一個宗教,確實一定要以漸進引導,直到對方自己下定決心走進這一個教門。

    但是 救贖不同於信仰,是依靠佛的願力,先將眾生從苦海拉上岸,先在安全的地方再慢慢修行。

    在「救贖」的前提下,渡一個人求道,就是救一個人。

    渡人求道,如果只是要救這個人脫離惡道、脫離輪迴,那麼不見得需要以慢慢漸進接引的方式,而單純的渡對方求道,即使求了道後再也不回佛堂,至少得道,也得救了。也可以向對方明說:「只要來求道,不需來信教。」

超生了死體軟如棉

    如果看過歸空後身體柔軟面貌安祥,遺容比生前還好看…這些超生了死的現象,就更急切的想救渡自己所關切的人。讓許多道親不顧一切,甚至用騙的方式騙親人來求道。

    「道」是救贖,求道後無論你修或不修,至少命終後可以回到彌勒佛願力接引的彌勒淨土,而不會再墮入六道輪迴。

    在這個前提下,許多道親救人心切,顧不得對方的想法,先騙到佛堂求道,其他以後再說。因而造成許多人對一貫道的反感與誤會。

    相對於其他宗教,都是先聽經或參加聚會,到真的想加入再皈依或受洗,一貫道渡人給人不夠尊重對方的感覺。

但是如果渡人都在 先認識、認同再求道的前提下,恐怕很多道親很難渡到自己最重視的家人。

折衷辦法,不要騙對方「來拜拜」。可以告知對方:「來求道,但不是來信教。」求道不是信一個教,只是得道,可以超生了死,保證未來得以上天堂。至於求道後要不要繼續來修、來信都取決於自己,絕不會受求道的限制。

求道後沒有吃素的約束,也可以信任何其他宗教,只要不要毀謗「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明義 的頭像
    郭明義

    一貫道郭明義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