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頓悟前緣   郭明義(很久很久以前記錄下來的,從泛黃的一堆稿紙中撿出來的文章)


 


二十年前初涉佛法,六祖壇經每每翻開又蓋上。因為壇經開頭便提到六祖送柴至客店時,聽到人家讀頌金剛經以後心便開悟,每次讀到這裡就覺得既然如此,不如讀金剛經。直到金剛經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已印刻在腦海,仍覺距離開悟遙遙無期。


 


經過十年佛法修行,再歷經十年一貫道修持,如今再讀六祖壇經,才真正體悟六祖最初聽聞金剛經之『悟』,只是從凡世驚醒的『悟』,對六祖而言,這個悟是一個轉捩點,脫離凡人開始修行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解脫的『證悟』。


 


如果六祖當時聽到有人頌金剛經便當下悟脫生死,則不必捨棄相依為命的老母親,遠涉萬里到黃梅拜謁五祖弘忍,求『作佛』之道,五祖也不必半夜三更偷偷傳法給六祖。


 


六祖當時的『悟』應是一種『醒悟』,從生死大夢醒來,了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而發心要求道修行。這個『悟』就像六朝時代,彌勒轉世為傅大士,傅大士三十歲前是漁夫,有一天印度來的高僧嵩頭陀跟他說:「我們倆過去在毗婆尸佛處同時發過弘誓願,至今兜率天還存著你我的衣缽,何時你才回頭啊?」


 


傅大士目瞪口呆,嵩頭陀敎他照水影,他看到自己頭上圓光後頓悟前緣,從此開始放下凡業,一心修行。


 


六祖聞金剛經之悟和傅大士見水中之影而悟,都是「頓悟前緣」,也就是突破了菩薩的「隔世之迷」。


 


這樣的『悟』,也發生在每一個一貫弟子身上,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從哪一天、哪一次因緣,開始了我們放下凡緣,一心向聖?是求道的剎那?是三天法會?是某一堂課、某一番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醒悟,只是我們修道的決心沒有傅大士、六祖那麼強烈。


 


這最初的醒悟,是由凡夫蛻變到聖賢的轉捩點,如暮鼓晨鐘敲醒我們的生死大夢,了悟自己的一生不是來追名逐利,了悟自己的前世仍有尚未完成的使命,今生是為續前緣、了前願。


 


這種『醒悟』很珍貴,如果沒有『醒』就永遠不會開始修行。但真正『見性成佛』的『悟』則需經明師一指加上長期的迴光返照在修持上下功夫。


 


從前在佛教修行時,總不了解『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用的是什麼心?如何用心?直到在三寶上有真實受用,才了解原來『但用此心』便是用心在迴光返照,然這功夫卻又豈是在佛教中學得到的,當然更不是隨便拿起金剛經讀一讀、唸一唸所能悟出來的。


 


回想起自己有曾有讀金剛經開悟的經驗,高中時偶然的機緣下拿到金剛經,讀了以後突然有種頓悟,自己也不明確知道究竟悟了什麼,只覺得一直處於法喜之中,那段經驗至今難忘,像生命的一個轉折點,在那一點之前的我很凡俗,是一個升學第一的高中生,從那一天以後,我變成一個「開悟第一」的修行者,學業、前途…什麼都比不上開悟。


當時雖有開悟的歡喜,但並不是生死大悟,只是從此人生方向由凡俗轉向修行路。


直到求道後才更進一步領悟到「超生了死」的開悟,才能徹底解決人生死的苦惱。


三寶修持則真正將開悟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用三寶一分鐘,就可截斷煩惱一分鐘,就有一分鐘的開悟。


開悟,不再只是佛理的認知辯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