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不需要追求―從道的觀點看捷運殺人
最近常被問到:「針對鄭捷在捷運上殺人的事件,道場能提出什麼具建設性的說法、做法?」
徒勞無功的努力
這事件在發生的第一天、第一時間,鄭捷就把殺人心態動機一言以蔽之的講完了:「生活很累,凡事都要努力、很痛苦,又不敢自殺,殺一個人不會被判死刑,要多殺幾個人才能被判死。」
很累,很努力、很痛苦是目前台灣社會上每個人普遍的心理背景,問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每個人都很累,很努力、很痛苦…不同的只是沒有那麼偏激的去殺人而已。
鄭捷的痛苦來自於社會、家庭對他的”成功”期許,造成的壓力、痛苦、疲憊,這已是華人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道”是解決這種問題的唯一希望。
我們都以為成功會快樂,不成功就無法快樂,但是成功了,卻發現還是不快樂。這是一個社會上無解的習題,我們都知道成功不會得到快樂,但是不成功可能更不快樂,所以只好忍受痛苦的追求成功。
修道絕對可以避免這種痛苦,
也一定可以避免鄭捷這種悲劇的發生。
我們只要認清以下事實,就不再為追求成功而痛苦:
快樂其實很簡單,
快樂不需要成功,
快樂甚至不需要追求。
我們生命的本質本來就是快樂的,
只要不去破壞它,自然快樂。
如果已經被破壞陷入痛苦,
那只需要恢復我們清淨快樂的本質
而不需要向外追求快樂,
不需要更多物質或更多成功、成就,來讓我們快樂。
所以如果說要怎樣能夠快樂,
可以說快樂不需要成功,
但快樂需要功德、快樂需要修行。
快樂二實例
我要舉二個和鄭捷一樣還在讀大學的學生的例子來說:
有一次我到基礎天惠道場講課,下了課一位年輕的大學生來問我:「點傳師,你這堂課都在講“如何降伏煩惱”,我想請問什麼是煩惱?」
我大吃一驚的問她:「妳從來不會煩惱嗎?」詳細問過後,發現她真的不知道什麼是煩惱。
我很訝異:「地球上怎麼會有這種人類,二十多歲還不知煩惱為何物?」
我開始反問她:「妳是不是胎裡素?」
:「是。」
:「家裡有佛堂?」
:「有啊!」
:「每天有獻香叩首?」
:「有,從小到大,我還滿喜歡獻香叩首。」
我說:「那妳當然沒煩惱,我也不必告訴妳什麼是煩惱,妳不需要知道,祝福妳可以維持下去,最好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是煩惱…」
這是第一次有道親問我問題,而我沒有給她解答,應該說她給我上了一課,原來從小吃素修道的人可以免除世間人共同有的業障―煩惱。
而她並不是唯一沒有煩惱的”另種人類”一貫道場這種另類快樂人種還不少,有一次我問一個在台北讀大學的道親:「你開心嗎?」因為我們以前成長過程都很痛苦所以我很重視小孩開不開心。
他毫不猶豫說:「很開心!」
我問:「為什麼開心?」
他說:「開心不需要理由,不開心才需要理由。」
我又問:「那你的同學都開心嗎?」
他也毫不猶豫的說:「都不開心。」
我問:「為前途擔憂所以不開心?」
他說:「也不是,他們家境都很好,畢業後也都有確定的前途。」
我問:「那為什麼不開心?」
他說:「因為欲望太多所以不快樂。」
這位大學生也是胎裡素、家有佛堂、常獻香叩首…對道有堅定信念。
道、佛堂,像保護膜一樣,將他們和社會隔絕,成為煩惱的絕緣體,煩惱不會找上他們,他們也不會沾染令他們煩惱的事、物。這些快樂人種的共同點是:吃素、讀書很輕鬆、不沉溺電玩、人生很順利、運氣好、人緣好…但是,對成就很隨緣,沒有企圖心侵略性、不夠積極進取。最重要的是都很快樂,沒什麼原因的快樂,不識愁滋味的快樂。
快樂是心的本質
如果你的人生沒有離開道,沒有失去與生俱來的本性,會發現:快樂不需要追求,也不是成功、財富、愛情、子女…可以換取,快樂不需要條件,就像眼睛能看耳朵能聽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本質,是心靈的功能。當然心靈的功能不僅是快樂,還有仁慈、智慧、勇敢…萬德兼備。
煩惱痛苦不是必然
煩惱痛苦,不是生命的必然,就像身體生病不是必然,如果能避開生病的原因,生病,就不是必然會發生的。
道場裡像前面所說的快樂人種應該很多,這個事實告訴我們生命有另一種可能,從小求道、吃素、相信道、在道場成長…(但不要過度勉強,過度要求反而揠苗助長)這樣的生命不必經歷一般人都會有的煩惱、痛苦。
也許你會說:那只有胎裡素的小孩可以維持快樂,不陷入痛苦,我們這些長大才吃素的大人都沒希望嗎?
胎裡素或從小吃素的孩子因為沒有造殺業,所以比較清淨無染,容易保有本質的快樂。只要父母沒有去破壞,沒有強迫他們要去追求成功成就,通常都很快樂,但是缺乏世間人積極追名逐利甚至爭名奪利的野心。只要父母不否定他們的無爭,就可以一直維持快樂。
失去的快樂可以復原
至於不是胎裡素、已經長大、已經不快樂的道親,只要不再跟隨著社會起舞以追名逐利為人生目標,漸漸從吃素、獻香、叩首開始,親近佛堂再行功了愿,一樣可以恢復我們本性裡清淨快樂的本質,甚至因為嚐過失去快樂的苦,更能夠珍惜得來不易的快樂。
佛法說:「俱生大樂」人與生俱來的大快樂又稱為“法樂”,有別於欲樂(欲望滿足的快樂) 因為是與生俱來,所以人人平等,即使失去也可以恢復。修道人就是要恢復本有的「良知良能」,也就是法樂。
恢復我們生命基底的快樂,比向外去追逐快樂,在慾望世界尋求快樂來得實際。
一般人不容易離開欲望或減少欲望,因為欲望通常是“果”而不是“因”,我們往往因為不開心而追求欲望來填補心靈的痛苦。
求道、修道可以讓我們恢復快樂,讓我們欲望淡化,自然不需要追逐物慾來滿足慾望。
譬如有位道親說她以前最大的快樂就是吃一客幾千元的頂級牛排,吃一次以後,幾個月都在回味這客牛排的美味來讓自己開心,等待下一次再去吃,這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快樂。而求道以後對這種快樂卻漸漸淡掉,現在吃素了,一點也不想念牛排。
求道修道是很神奇的事,可以一百八十度改變一個人。求道修道以後生命有許多快樂慢慢恢復了,不再需要藉著這些物慾、食慾來滿足自己。
說到這裡有人問我:「道親不見得比一般人快樂。」
快樂,要和自己比。比如石岡一位坤道,從小就內向、憂鬱不快樂,她求道修道以後她的父母、家人對她最大的感覺就是她比以前開心很多。
一般而言只要求道、接近道場就會有比以前開心、不計較、不憤怒…的改變,也許程度不及心靈本來就健康的人,但跟自己比明顯的進步很多,尤其家人的感受特別明顯。當然如果修失敗、成全錯誤,也有可能沒有進步。
拯救下一個鄭捷
總而言之,”道”可以解救眾生的痛苦,如果鄭捷是一位道親,那麼今天他的命運已及被害人的命運絕對不同。
我們何其幸運能夠得道,有離苦得樂的機會。如果我們希望未來不要再有第二個、第三個鄭捷,趕快渡這些年輕人來求道吧!在他們失去快樂以前、在他們完全迷失以前、在他們做出驚天動地的惡事以前,在來得及以前,救他們,也是救整體社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