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修行
問:修行的境界是沒有實體的,不似人間的追求有具象的目標或實體的物質,即使是成佛,就算如達賴喇嘛,世人公認世活佛,也未必是每個人所羨慕的。
相反的,名利、成就,甚至錢,對眾生而言是具體實在的,如何能夠捨棄具體實在的物質名利,而願意追求看不到聽不到的內在成就?
答:
修行境界雖然不像金錢物質有形體,但絕不只是抽象的內在成就而已。譬如對身體健康、心靈清淨、心情愉悅、家庭和樂、人際關係和諧、智慧的啟發…甚至擴及社會的移風易俗,都有正面具象的效果。這些都是看得到的影響,而不只是一種感覺。
追求世間名利成就的人,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需要修身養性、節制欲望、提高道德,否則難免面臨家庭破碎、社會混亂、國家崩盤…。
所以修行是每個人的必要,不論你羨慕或輕視修行,有形的金錢物質無法解決心靈的飢渴,也醫治不了心靈的疾病。許多富豪在窮奢極侈的生活中感覺人生乏味無快樂可言,錢買不到快樂也買不到真愛。
修行也不須捨棄世間名利,只要願意修行,甚至不花什麼時間,隨時都可以修。
修行,只在轉念之間。
問:談到修行,無非是捨棄人世間的快樂、欲求,朝向一個宗教所謂更高的境界如行為上的道德規範、心靈上的寧靜。但身而為人,難道不應該好好的享受”人”的一切,包括好的、壞的。如果來人間而不轟轟烈烈的愛一番,不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不任性的為所欲為,而僅守佛的戒律、守佛規、五戒十善…。那不是枉來人世一遭?何必投胎當人?就像一隻狗一定要要求自己用二腳走路、坐在桌前吃飯,雖說看似一種提升,但實質上卻違反自然。
我們身而為人,不就應該發揮人性?像每一種動物都有牠的特性一樣,人不就是應該像「人」而不是學做「神」做「上帝」,而且學也學不像,做也永遠做不成?
答:
修行人一樣可以有酸甜苦辣的人生,喜怒哀樂的情緒,愛情、婚姻、事業…凡人擁有的人生,修行者都有。甚至古來不朽的音樂、藝術、文學…泰半出自修行者潔淨而智巧的心靈。
修行者因為比一般人多了一份節制和智慧,而使生活更加豐富深奧。就像大師烹調出來的菜餚,同樣的食材卻有更精彩的滋味。
修行人可以擁有美麗的愛情,而且不易崩壞,因為不會被人的劣根性毀壞;修行可以有更穩定的事業,因為性格比凡人穩定;修行人因為自制不易出軌、離婚,婚姻比凡人更幸福。
當然如果你追求的是痛苦折磨的愛、墮落或變態的愛,修道生活裡確實無法提供。
至於持戒、禪定…一般人認為枯燥乏味的修行法,只是啟發良知良能的過程,就像藝術家或運動選手的訓練過程,修行讓我們經過一段嚴個訓練而成為一個更自在卻不隨便的人,而不是永遠在戒律規範下而不自在。
就像很多道親的吃素過程,剛開始是勉強甚至痛苦,到後來吃素已經成為生命中的自然,毫無拘束痛苦感,也不須有守戒的想法,自在卻不再殺生。同樣的我們修持三寶、進入禪定,也許剛開始讓我們有拘束不習慣,但習慣於這種心靈寧靜的品質後,修持禪定就像我們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不再須要和習性博鬥。
我們雖是"人"卻都具有神性,也就是佛性。我們可以選擇成為"動物性的人"或"神性佛性的人",我們成佛絕不是”狗學人”。
狗不具有”人性”,而人本自具足佛性。所以修行、成佛並不違背人的自然,人本來是佛,未來也都將成佛,成佛是人的自然,反而人性裡的動物性如貪嗔癡才是違反人的自然。
初生的嬰兒,都沒有貪嗔癡,足見人的本來面目是接近佛的,動物性才是後天的習染。
問:修行以及其所要達到的目標,令一般人覺得是一種枯燥乏味,而且是不精采、不好玩的。只有老人或得了癌症的人,人生已經沒什麼可追求的享樂,而且即將面對死後的審判時,才覺得必須修行,當人生有更精采更有趣好玩的事可做時,為什麼要修行?
答:
即時行樂看似享樂,其實包含著更多的苦。
修行看似枯燥乏味,其實含藏著深度的快樂。
修行的目的本來就在於「離苦得樂」,讓人生更精彩更快樂,而不是更枯燥乏味。
修行就像食物的塩,讓食物有滋味;修行也像世界的光,沒有光,任何自然美景、華麗豪宅…一片黑暗毫無意義。
修行的終極成果是智慧大開,生命若沒有智慧,就算擁有帝王的福報,也是災難一場。
當然,修行確實沒有飲酒作樂狂歡縱欲者要的精彩,卻遠離縱欲的災禍。縱欲的精彩後患無窮,修行人因有智慧可洞悉因果,讓人生遠離災難煩惱。
所以修行絕不是老人或瀕死者要做的事,相反的,在生命末期修行能改變的已經不多。趁早修行才是明智之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