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上海一位前賢,為六祖壇經內容打逐字稿,日後有時間再將逐字稿貼上字幕。
修道人要隨時準備聽逆耳的忠言,才能改過生智慧。
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噬嗑卦講刑罰
”第六爻爻辭“上九:何校滅耳,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最可怕的刑罰是,耳朵完全聽不進忠言。
最沒有智慧的是,聽不進忠言的人。
最可怕的過失是-高度自我,只聽肯定認同的話。
31 疑問品-8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我們說“良藥苦口”,這是一句俗話了。“逆耳必是忠言”,有很多話,聽了很刺耳的。現在大部分人都喜歡聽順耳的話,什麼是順耳的話?就是捧你的話。喜歡人捧,簡單地說。所以沒有捧你啊,相反的,你有錯誤,我忠言直諫,這叫逆耳。聽了雖然很難受,可是一定是忠言。
所以我們不要光聽到難聽話,就生氣。說“啊,你生活習慣不好!”“說話沒有講信用!”或者是“你的一些行為不夠廉潔!”這個都是聽了很難受的話,但是有人願意跟你講,就是忠言。
現在人不願意去講這些了,不願意去講一些逆耳的話了。會講逆耳的話的,多半都是什麼?真正關心你的人。真正關心你的人,才會去講一些逆耳的話,講一些不中聽的話,這是很難得的事情。有時候旁觀者清啊,當局者迷啊。我們要聽得進一些逆耳的話,要想人家的動機是什麼?要想清楚,他為什麼要講這些?大家好好相處啊,你講一些捧我的話,大家高興嘛,互相捧來捧去嘛。隨時準備要聽逆耳的話,不要光想聽人家稱讚你的話、肯定你的話。
為什麼呢?下面有講啊,“改過必生智慧”,因為只有逆耳的話,逆耳的話,一定告訴你哪里錯了,最逆耳的話就是這個了,哪里做錯了嘛,哪里不對了。人最怕被別人家指責,說我這裏錯了、那裏錯了,最怕被這個指責。
上回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被人家倒帳了大概一千多萬,然後就精神得了憂鬱症那等等的。跑來找後學,她說“點傳師,我有檢討自己喔,我有過失啊,我要懺悔改過。可是我這個習性喔,我改不了,我就是改不了。要怎麼改呢?”
我說“你改不了沒有關係,請彌勒祖師妙法無邊,護庇我們來改變,護庇我。我們就直接在佛前叩求,彌勒祖師啊,你妙法無邊那,要護庇我郭明義啊,我有什麼毛病啊,我沒有能力改變那,希望彌勒祖師幫我改變。”她說“我試過啦,點傳師有教過我的。”我也記得我教過她的,“還是沒有用啊。”
我說“那你到底是你有說你有什麼毛病要改嗎?”她說“我就是喔,太好心。”嗯,這個話就很奇怪了,“但是沒有方法,我方法錯誤。”我想這個就很難去改變了,這個要怎麼改變?它也不算過失啊。她說“我就好心喏,要去勸我的小孩、我的先生,要到佛堂來修道啊。但我方法錯誤,我就太強迫啦,或者我說了讓他們不順耳的話啦,然後所以他們就反彈啦,就不願意來。那我就要改變自己啊,怎麼樣說話更有技巧啦。”等等的。
我說“你的問題不在這裏哎,你所有的痛苦都不在這裏哎。你的問題在於你什麼,你知道嗎?視財如命,你的問題在這裏。”“我哪有?!我没!”(郭經理模仿强头倔脑的模樣)聽不進去。哈哈哈哈,我好好地跟她分析,講到她最後,不得不承認她自己貪財、貪財,超過性命。她不要命,也要整天去想那個錢、那個錢。事實上那些錢了掉了以後,還是生活得好好的,比我有錢。
我說“你比我有錢那,你有房有產那,什麼都有啊,你比我有錢那,哪有這麼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愛那個錢嘛,視財如命嘛。”後來她終於承認了,終於承認了,就到佛前懺悔,“彌勒祖師,希望幫我改變我這個視財如命的個性。”哈哈哈哈,這樣子才可以改變那,對不對?要不然怎麼辦?
還有一位道親要跑來找我,講說她在買一棟房子,然後跟那個管理委員會怎麼吵鬧啊等等的。說人家怎麼欺侮她,她單身女啦,她沒有結婚啦,她自己一個人,被人家怎麼欺侮怎麼欺侮的,講了一大堆。她說怎麼辦?
我很瞭解她,認識她很多年了。我說這個原因很簡單,你就是計較,又尖鑽刻薄。人家來跟她收管理費,她就斤斤計較,她就想少算一點。人家已經跟她少算了,她還要想再少,就尖酸刻薄啊,所以就鬧翻了嘛。
我說你不只是這一點那,你想想看,你在跟你家人相處、親戚相處,甚至道親,會不會有這個毛病?她也不錯啊,在道場啊。道親就是這樣子,就是說好好地、很誠懇地跟她講,她知道你是善意的,她雖然很不高興,還是聽進去了。
後來她自己想到說,“好像我每次喔,跟好朋友出去玩,”有時候大家不是一起玩,一個人先付錢嘛,那其他人再把錢給他,他就抓著放口袋裏。她說她每次都說不要走,我要算清楚,算清楚以後才要收起來。每次都沒有算錯過,可是每次都還要再算一遍。就是計較嘛,斤斤計較,她承認了,承認自己會斤斤計較、尖酸刻薄。
所以呢能夠改過,才能夠生智慧,就這個遮蔽住以後,就沒有智慧啦。這兩個人,都是屬於頭腦很好的,口才很好、反應很好的,可是就是有過失啊,不肯改過。所以一定要說到她改過,那就說話要有逆耳了。
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孝經》
所以我們當個修行者,一定要隨時準備聽到逆耳的忠言。“士有諍友”,令名不失啊,不要光想聽好聽話。一個士君子,如果有諍友,這是孔子說的啊,孔老夫子說的,你有好朋友,會跟你講,你錯了,而且會跟你爭到底。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爭利的爭,會跟你分析的很清楚,你確實是這樣子有問題,這叫諍友。不是隨便講一講而已,他會很肯切地跟你談、跟你談。很恳切地跟你谈,這叫諍友,令名不失,讓你真的是這輩子,你永遠都有美好的名聲。
聽不見忠言的人喏,最後呢,哎,一生的聲譽,可能到最後就毀於一旦,因為會失去智慧,會失去智慧。
十九,何校滅耳,凶。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在這個《易經》裏邊,有一個講刑法的卦,叫做噬嗑卦,噬嗑卦就是講刑法。那其中最嚴重的一個,噬嗑卦裏邊有六根爻,我們學過易經嘛,那第六爻是最凶的,叫做何校滅耳,凶。周公說啊,何校滅耳,凶。何校,就是何等可怕的刑法啊,校,就是刑法的意思。什麼刑法?把耳朵給滅掉了。這不是說把耳朵割掉喔,耳朵割掉,那不是很可怕的刑法。
他意思就是說,耳朵聽不進人家的勸告了,這是最可怕的刑法,完全聽不進忠言了。那你什麼壞事都可能做,那你不只是人間會失去性命啊,你下地獄去啊。所以百死莫贖啊,死一百次都沒辦法贖罪啊,百死莫贖,為什麼?完全聽不進忠言。
孔老夫子為了怕我們誤解了,以為是割耳朵的刑法,所以還特地解釋啊,把這根爻特地解釋,叫做“何校滅耳,凶。”子曰“聰不明也。”聰,就是失聰嘛,耳朵不明。所以我們常講聰明、聰明。你沒有智慧啊,沒有智慧,就聽不進忠言。最沒有智慧的人,就是聽不進忠言的人。
人家幹嗎要跟你講這些話?對他有什麼好處?就是明明白白地、確確實實地看到你的錯了,而且還會跟你討論,跟你討論下去,證明說確確實實。
所以“改過必生智慧”,所以我們要生智慧。不是讀經閱典可以生智慧的哎,不是參禪打坐可以生智慧的,是要改過。智慧本來就有的啊,就是被過失迷住了。什麼過失最可怕?就是高度自我,只要別人認同、不要別人否定,這是最可怕的過失啊,最可怕的過失就在這裏。過度自我,只喜歡聽別人肯定的、認同的話,完全沒辦法聽相反的意見,這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你會護短,自己有短處,在那邊護住了。不管你外邊的修養多好,你的心不是一個賢德的心,不是一個賢者,這叫護短。不承認,自己明明有短處,就是不承認,就用各種的解釋去保護它,鞏固自己,不願意承認。
像我剛才講那位道親,如果她死不承認說自己尖酸刻薄,她就完了,她永遠都是。我想機會來了,她本來很多年了,我從來不敢這樣講她。機會來了,趕快講一下。
所以我們有機會,不要整天大家一起聊天喏,除了自己準備要聽逆耳忠言喏,有時候呢你也要去,不要怕得罪人,有時候也要去,真正好朋友、親戚、親人,尤其是親人,不要用怒氣,不要用情緒化,要很懇切地、很誠懇地去勸告他、規勸他,因為你瞭解嘛,靠近。
像後學那邊道親,我都很瞭解,就在等、找機會啊,找機會去講一些針對他的一些障礙智慧的一些毛病。因為相處久了,人家知道你沒有惡意。
上回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說要到佛堂一日閉關修行,然後問後學說,他要怎麼樣子,這一天喏,一整天都跟外界隔絕,自己在那邊靜修,他要怎麼樣修持?重點在哪里?
我說“你喔,不管是口才、人才、道念、智力,各方面都很成熟,”就好像一個籃球選手,叫他當前鋒、當後衛,哎,他都可以。叫他傳球也行,叫他上籃也行,叫他灌籃也行,技術都是一流的。“但是上場打不到五分鐘,就要退場,沒有耐心。”我說“你的問題就出在這裏,沒有耐心,什麼事情熱五分鐘,就沒有了。”
“啊!”聽了,臉就沉下來了,“真的沒有耐心嗎?沒有耐心,我會修那麼久了嗎?”後來一到佛堂喔,他出來以後第二天就跟後學講,“點傳師,喔,我在佛堂喔,我就是不承認啊,上天就讓我發現自己。”他說“奇怪啊,好浮躁啊,那一天好痛苦啊。平常住在那邊看電視,看一整天也不會怎樣啊,”他說“坐在佛堂,想要像猴子一樣,爬到牆壁上去。然後坐不住,竟然還躺到桌子上,浮躁到了極點。”就這毛病嘛,他終於承認自己浮躁了,非常浮躁,高度浮躁。這樣才能夠生智慧。
很多人是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哎,像剛才後學講這些道親,都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啊。大部分人都只看得到別人的過失,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所以就必須要什麼?逆耳忠言,必須要別人來點你才行。大部分人都看不到自己過失啊,大部分人呢一生都在努力地告訴別人、告訴自己,我是對的,就是這樣,你是錯的,我是對的。這叫護短,都在肯定自我。
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凡夫無過。
甚至修行也是一樣,很容易掉到這個路裏面來。一個修行,應該越修,越會自我檢討,也越會接受別人的檢討,也要有這個能耐,而不是越修越對啊。所以“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凡夫無過。”不要越修越沒有過失啊,應該越修越覺得自己過失很多。
像孔子就這樣檢討自己啊,孔子說,他檢討自己,做兒子,沒做好;做父母,也沒做好;做臣子,也沒做好,反正做什麼都沒有做好,他覺得自己缺點太多啦。孔子,聖人,尚且自我這樣檢討,何況是我們呢?不要老是覺得自己都對啊,這叫“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在日常生活之中啊,日用常行,常常行走在什麼?饒益眾生之中。你怎麼饒益眾生?怎麼去幫助眾生?就剛才講的,恩、義、讓、忍,然後改過、不護短,這個就是常常走在饒益眾生的路上。
“成道非由施錢”,不是佈施錢財。佈施錢財的這種饒益眾生,就是幫助眾生的範圍太狹窄了。這個是生命的全面嘛,恩、義、讓、忍、改過,這個是生命的全部,生命就放光啊,全面放光,君子之光,這叫放光動地啊,
這個我們每天都要碰到的啊,對不對?恩義讓忍改過,這是每天都要碰到的。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呢,都是在什麼?普渡眾生,最實在的,都是在普度眾生,真正的度化,度就是要化,我們說度化度化。
要怎麼度?就是要化,要感化。要怎麼感化?你要做到嘛,恩義讓忍改過,這個不是說打坐,喔,我做到身心脫落了;或者讀經,我讀到每一部經都通達了;或者講課,口若懸河,這是別人學不會的。但是恩義讓忍改過,是每個人都學得會的,每個人都學得會,要不要做而已。
他會懷疑沒有人做得到啊,你做到了,他就有榜樣,他就會學。在家庭裏邊就是這樣子啊,對不對?你一個感恩的人,你的子女、你的兄弟姐妹,就會學你感恩;你忍讓,別人就會學你,你讓,學你讓,你忍學你忍,一定是這樣子的。
我們這個生命,像一個模版一樣啊,是可以印出很多,所以以心印心那。你的心恩義讓忍,就會印出一大堆恩義讓忍出來了;你的心貪嗔癡慢,印出來就是貪嗔癡慢,一定是這樣子的,所以說“常行饒益”啊。你說佈施錢財,會比佈施恩義讓忍這種美德,改過、智慧,這種美德,能跟錢財比嗎?不能比的嘛。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以菩提向哪里找?向自己心裏找。什麼是菩提?我們剛才講恩義讓忍改過智慧,這個就是覺悟嘛,這是心醒過來啦,心覺悟以後,應該就是這樣子啊,心的美質,就在這裏啦。能讓、能忍、能恩、能義,懂得去憐憫別人,懂得去報恩,對不對?懂得報恩,這叫菩提心,這就是菩提心那。
“何勞向外求玄”?菩提心,絕對不是到深山去、到寺廟去、到西藏啊、到喜馬拉雅山、到印度啦,去找大師啊,幫你灌頂加持啊,那找不到的啊。到外面求什麼玄妙的修持,是求不到的,“何勞向外求玄”那。
“只向心覓”,就在你的心裏啊,覺悟就在你的心裏。讓那些沉睡的心靈,蘇醒過來。你的感恩的心,要蘇醒過來;慈讓之心、忍辱之心、改過的心,蘇醒過來以後,就是智慧心,大智慧現前。
所以不恩、不義、不讓、不忍,自己沒有察覺,別人跟你講的時候,哎,又來了,我的手,哈哈哈哈,這個也是時常被別人警告的。察覺的時候,就說自己沒辦法察覺,別人在提醒你的時候,你就要渙然接受啊,像子路說的“聞過則喜”嘛。
有時候我們人太自以為是啦,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毛病,覺得自己好慈悲喔。就別人跟你講,“我不覺得你很慈悲哎。”一般人都說“啊,慈悲啊,慈悲啊。”說這種話,當然很高興啊,對不對?“你那有慈悲?”哎,很肯切的,不是用考篩的,知道嗎?我最近才新學了一個詞考篩,很喜歡用,我覺得很傳神,比那個尖酸刻薄還傳神。
現在人說話,就好考篩人,說話很刻薄那樣。可是真正的、很誠懇地告訴你,那我們就要去改過。我說改過的方向在哪里?就在這個恩義讓忍,就在這四個字上面來改過。不要說,“哎呀,改過範圍太大了。”這四個字,大家總知道吧?好好地去問自己,有沒有做到?沒有做到,就要改過。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聽我的說法,依照這樣子來修行,你看說的多簡單那,鑽木取火嘛,就這麼有耐心地,就這幾個字,都是我們本性裏面的東西,而且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用上的嘛。
好,那你說,讓的反面就是爭,你要爭嗎?你不忍嗎?你不忍好爭,有什麼用呢?對不對?我們都有經驗那,讓和忍的經驗不多啦,爭和忍不住的經驗太多啦,都是越搞越糟的嘛,都是善緣搞成惡緣的嘛,一定是這樣。
所以“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如果你心中充滿了恩義讓忍改過智慧,那麼天堂就在眼前啦,你就會發現生活得很輕鬆、很愉快,到處都是光明,內外通明,內外都是光明。
“師複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法不會在那邊等你的啦,所以要趕快見到自己的自性。依照這個偈語來修持,就可以見到自己的本性。我們的本性,不是說叫你去報恩那、去憐憫人那、去忍讓啊,那一個很高的目標,不是的,見取自性。要發現,這就是我的本來面目,這才是本來的我,叫見取自性,就可以直接成佛。不用到寺廟裏面修行,直接成佛,立地成佛。
就算你沒有辦法到道場中來,你能夠在這上面修持,做不到的時候,求彌勒祖師慈悲,用三寶,把自己的那種不平之氣,那種習性、煩惱,給化掉,就讓佛力來加持。但是目標找到了。
就像我們目標要考上臺灣大學,目標找到了;目標要賺到一千萬,目標找到了,然後就努力去做,對不對?那些目標不一定到得了的喔,那要看福報、看因緣那,不是你努力就到得了的喔,學業、事業的成就啊。
但是恩義讓忍,沒有到不了的,目標定了,一定到得了,因為那是你本有的,那不是外在的,沒有人跟你競爭。有人跟你競爭嗎,恩義讓忍?沒有人跟你競爭的。所以那是本性,只是我們不重視它,不把它當作人生的目標。要見性成佛嘛,不把它當作人生的目標。
如果你把它當作人生的目標,然後我毛病習氣很多,沒關係,恩義讓忍。那個黑暗宇宙中的發光體啊,就在我的生命裏邊。黑暗心靈裏面的明星啊,就在我的心靈裏面,燦然放光。你要看到它,讓它越來越亮。“啊,老祖師慈悲,我最重視的是這個。”你要問自己重視不重視這個?這個很重要,重視不重視你的佛性?
所以就可以“直成佛道”,直接成就,直接成佛、直接成道。不要等待啊,不要等待啊,“法不相待”,不要再等待下去了,眼前當下就要開始做了。“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好,現在我就來回答大家的疑問。
問:後學现在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熱鬧話題,那就是反興建那古塔。前幾天與幾位別組線的前賢討論此話題,後學認為興建那古塔沒什麼,經濟實惠,又不占空間。而他們卻持反對票,理由是陰氣太重,因為他們求道二十幾年,而未開覺。
所以後學便說,只要家裏開設佛堂,(喔,開堂了,而沒有開佛堂。)只要家裏開設佛堂, 有 老母娘當家作主,諸天仙佛同住一起,自然陽氣實足。而他們卻異口同聲地說,你懂什麼?你可知陰間的力量有多大?豈是佛堂的力量能制伏?到時候趕都趕不走。
後學聽了以後很納悶,為何求道這麼多年的前賢,而且也有參與法會的人,也會講出這種話。
答:這就是認為那古塔的陰氣太重。那古塔陰氣重,這也是事實啊。確實收藏這些靈骨啦,一定都是一大堆的這種陰鬼啦、魂魄啦,聚集的地方。
可是任何東西喔,都是一正一反的。陰氣重的地方喔,最好修行,因為你不修,你就完了。越是陰氣重的地方喔,你用三寶,你會驚,因為你會感受得到。你平常陽氣很重啊,就好像你在太陽底下你烤火,不知道火暖,那個火爐啊,你不覺得它的暖。可是你是冰天雪地,你就知道那個火爐有多暖和了。同樣三寶的修持,有時候碰到這種陰氣很重的時候,特別感受得到。
所以在佛教,有很多的修行,都是要在墳場裏邊修的,有沒有聽說過?要在墳場裏邊修持。就是要以陰來煉陽啊,以陰氣來煉這個陽氣。所以有時候陰氣重喔,這個世間沒有絕對的好和壞啊,所以陰氣重,你要怎麼樣子善於引導。
那當然啦,你不喜歡那古塔,你就搬遠一點那。你反對啊這些,這個是沒有辦法、沒有什麼是非定論的。但是就是如果真的,我們先不談說他們反的成反不成那,如果你真的反不成了,你買房子又買在那古塔的旁邊了、附近了,真的不得已的時候呢,這時候真好來修持。陰氣重喔,剛好來練這個純陽之氣喔,特別容易練化得出來。所以我們常講“修羅場,就是道場”,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什麼是修羅場?家庭就是修羅場。本來家庭是家庭和樂啦,但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修羅場,你看大部分家庭,整天都在吵的,吵架變成家庭裏邊主要的東西,這就叫修羅場。那你在那種吵架的地方,硬把它修成恩義讓忍、尊卑和睦、眾惡無喧、上下相憐、孝養父母,你成功啦。那比在道場修,快的多啦,道場修,那有能夠修得那麼精啊,功夫那麼扎實?
至於說“求道那麼多年的前賢,也有參與法會的人,怎麼會講出這種話?!”所以你要憐那,對不對?上下相憐,要可憐那。修道這麼多年、參加法會,還會講這個話,還會不明理,那還不夠可憐嗎?是不是?那還不夠可憐嗎?他一定有問題嘛。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可以談,不要爭論那,可以談的,談一談。
當然你要追求什麼生活品質,看你對於生活的要求是什麼了。你要追求生活品質,你要去反對那古塔,我們也不能說是錯的。反對那古塔,你也不能說是錯的;那你贊成,也不能說是對的,這個很難說的,對不對?
重點是說,你在這種因緣裏邊,你怎麼樣子能夠用智慧,去轉危為安,這是最重要的。因勢利導,轉危為安。任何的因緣喏,都可以找到對你有利的部分,一定是這樣子的,那關鍵就在智慧,還有就是你的修為啦。修為,就在生活裏邊修為,這是最重要的。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道德經》
每天都有機會,身邊一大堆來幫助你修行的人,比點傳師還好。你身邊的那些人那,那些讓你愛恨交織的人那。那些人都是最好的這種老師啊,師之啊。叫不善者,善者之資啊,修道的資糧啊。善良的人,心性純善的人,就要靠這些心性不善的人,在跟他們相處、成全的過程之中,才可以成就自己,才可以真正地把自己的心性練出來,修心煉性。
在佛堂裏邊心性平和,那是很容易的。
還有沒有問題?好,請說。
問:點傳師慈悲!要找到六祖惠能大師,他小時候一直到他訪五祖,這一段的那個故事。
答:好,請坐。那個只有直接去問六祖惠能了,就像耶穌一樣嘛。耶穌從小時候,到他開始傳道,這個過程也是不知道。那個更離譜,耶穌到悟道的過程,大家都不知道,他怎麼悟道的都不曉得。惠能祖師,那已經跟我們講了很多啦,他重點有抓到啊。其他,前面那段,沒什麼好探索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