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恩上海一位前賢,為六祖壇經內容打逐字稿,日後有時間再將逐字稿貼上字幕。

34 定慧品-3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道,需要通達、流暢,不能拘止說怎麼樣才是道,靜才是道,或者動才是道。所謂通,那通靜、也通動,通天堂、也通地獄,通人間、也通淨土,通善、也通惡。必須要通善、通惡才行啊,你善惡要相通啊,善才可以去化惡,惡才可以轉為善。不相通的話,就各行其事了。

所以說“道須通流”。怎麼可以停滯在一方呢?不行。道是不二的,不落入一邊的。不能把它切割成二半,白的是道,黑的不是道;光明的是道,無明的不是道。道無處不在,四通八達,不能用一個定義,把它定死了。

因為那個時候的人,現在還比較沒有,那個時候的人喏執著長坐不臥,打坐,不要睡覺,那個時候很盛行這樣子的修行法門。所以說,惠能祖師就告訴大家,道的本質不是這樣子的,道應該是不拘於行住坐臥的,不落入動靜兩邊的,所以不要停滯,停滯在一邊。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那道要怎麼通流呢?“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要住法,不要住在任何一法裏面,要“心不住法”。那個時候的人喏,是比較住在參禪打坐這個法裏邊。那我們現在道親也會住法,我們心中會有一套的所謂的修持觀,認為要這樣修才對、那樣修不對,這個就叫住法,心住法。所以那道就不能通流了,範圍就會越來越狹窄,範圍越來越狹窄。

今天就有一位道親,夫妻倆都是很資深的壇主和講師,跑來找後學,都穿著便服嘛。他們說在他們的道場,是很重視穿著打扮的,道風比較拘謹、嚴謹,到點傳師這邊呢,就比較自由一點、比較自在。他說有時候来這邊參學,再回到本來的道場,就會覺得格格不入,心中很矛盾。

這就是什麼?滯,落入一端那。我說就像餐廳一樣嘛,每個餐廳有不同的菜式,對不對?你不能說這家餐廳是比較重油重鹹,然後另外一家餐廳口味比較清淡,他就說油鹹的比較好吃,清淡的難吃;或者清淡的比較健康,油鹹的比較不健康。有時候這邊吃吃、那邊吃吃,欣賞別人的優點,不要老是在那邊比較。比較,就是不平等了。一定要說我的好,你的不好;或者說你的好,我羡慕、我的不好,我們很容易落入這樣一個兩端。

不只是修行是這樣,在家庭裏邊也會這樣。夫妻之間、教育子女,就很容易起歧見。先生認為要怎麼樣怎麼樣,太太認為要怎樣要怎樣。生活起居、習慣、待人接物,自己都有一套很固執的成見,這叫住法。要這樣才對,那樣就不對了。

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不得住。——趙州禪師

所以“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啊,“心若住法,名為自縛”。這個住法,不一定是參禪打坐啊,一切法都不要住,也不否定一切法,一切法,你都可以快快走過。所謂“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有佛無佛,都不執著,不要住,“心若住法,名為自縛”啊。

人的最大問題,就是這樣,我看大部分人的苦惱,都在這裏。心裏想,一定要這樣子才是好的,那又不能按照自己認為的好去過日子,或者去修行。像有人心目中認為,當點傳師的人應該怎麼樣,然後發現你的點傳師不如你的期望,你就覺得日子很難過了。或者佛堂應該怎麼樣,或者佛規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你如果住法,你就自己把自己綁住了,自己把自己綁住了,就修行來講。

日常生活也是一樣,我的飲食應該怎麼樣,我睡眠的時間應該定在哪里,我的體重應該怎麼樣,我的運動應該怎麼樣,一大堆的法,然後又不如所願。真的去做了,依法執行了,又覺得很辛苦,又覺得非常的辛苦,而且呢旁邊一大堆反對你、跟你過不去的人。明明是對的,你為什麼反對我?就衝突、摩擦很多。

光是爭論孰是孰非,就爭論不完。塵埃尚未落定喔,只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爭論還未休喔,你開始要去執行。一開始只是爭論,一旦執行就變成什麼?衝突,變成衝突、摩擦。

這個是所有人的問題,這不只是說少數修行人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心若住法,名為自縛”。心如果住法的話,就自我束縛了。要問問看我們自己,是不是心中有一大堆、很固執的成見在的?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一定不可以那樣。這個就是“心若住法,名為自縛”啊,就自己把自己綁住了嘛。

若言常坐不動是”,如果說常住不動就是了,就是最高境界啦,喔,有辦法住在那邊就不起來了,你佩服嗎?當然佩服啦,因為你坐不住啊,人家坐得住,你就佩服了;就好像臺大,你考不上,人家考得上,你就佩服了;諾貝爾獎你得不到,人家得的到,你當然就佩服了。你做不到,人家做得到;或者反過來,你做得到,人家做不到,難道就是對的嗎?難道就是對的嗎?

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像舍利弗,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長老舍利弗在樹林裏面打坐,被維摩詰大師訶責,責備他,說打坐不是道。那就可見,長坐不動也不是真理啦,佛陀沒有教我們坐在那裏不動啊。如果上帝認為,坐在那邊不動可以成佛的話,祂不會讓你有辦法走路的,祂就給你設計的好好的,就光坐就好了,對不對?何必橫生枝節呢?讓你能站、能走、能睡、能起。行坐住臥,一定都有它的功能在。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他說又有人教人打坐啊,看心觀靜,看自己的心,然後要觀其靜,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身體不動、念頭不起,從此置功啊,就從這邊下功夫。置功,就是下功夫。

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他說迷失本性的人那,不理解、不體會,就執著它,反而成了顛倒了。這樣是不是不對呢?看心觀靜,是不是不對呢?你不能說不對,那是一個過程。

你肚子餓了吃飯,能說不對嗎?當然不能說不對;但是你吃個不停,就不對啦。我叫你吃飯,沒叫你撐死啊。你說口渴了喝水,止渴了就好了嘛,對不對?你喝喝喝,喝到像美國不是有一些癩蛤蟆,喝到集體爆炸嘛,叫到、吹牛吹到爆炸。所以這個叫執著就成顛,就成顛倒。

道親也是一樣啊,行功立德對不對?當然對啊;貪功求果,就不對啦。同樣是行功啊,行功行到執著成顛那。執著功德果位,哎,就顛倒了。那你不能說,“那我們就不要行功了!”不是啊,不要執著。不要一定執著這個法、那個法,然後要把它下定論出來。人就是這樣,很喜歡下定論。

要辦道、修道,就下定論,修道對,還是辦道對?修重要,還是辦重要?修就是辦,辦就是修;修成即是辦成,或者辦成即是修成。這些都是定法,沒有定法,不能老是想要找一個結論出來。這就是我們眾生的問題,老是想要找一個結論,自己把自己框住,把別人也框住。這個叫做什麼?“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其實我發現喏,人的苦惱都從這裏開始,無明也從這裏開始。小孩子生下來,什麼都不懂的,慢慢地大人他就有一個框框,要把他框進去。每一個大人,都有他的一個框框,他做了一個模子,要把小孩子印進去。那是違背天性、違背自然的。然後在這種硬要把他套進這個模子的過程之中,種種的痛苦、憤怒、反抗、對抗,就發生了,心性就開始扭曲。

苦惱就這樣來的。就在哪里?心若住法。有時候你不想住法,從小就被訓練那。一開始是別人要你住到一個法裏邊去。所以我們有時候自己住法,還會要求別人住法,一定是這樣子的。我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少寫一個字,就變成什麼?己所欲,施於人。自己喜歡的,一定要要求別人。我愛吃油,我就要人家多吃油;或者我認為生機飲食好,我就強迫人家吃生機飲食。哎,這種例子也很多啊,所以這叫執著成顛。

看心觀靜,我們不能說不好,但是呢,那個是一個權法。你心亂的人,當然,你老是看境的,你可以反過來看看心;等你對境不執著了,也不用再看心了嘛。病好了,還需要吃藥呢?你老是躁動的人,你可以觀靜;你不躁動以後,你不需要在那邊觀境啦。所以你要是永遠執著在這個看心觀靜之中,不把它當作一個暫時的權法,把權法當作實法來執著。所有的法都是權法,一切法皆是權法,都是權法。甚至用三寶,都是權法。

後學就時常要道親用三寶,那是因為你不用三寶;甚至你用上了,看你貪嗔癡都沒了,三寶就要放下,三寶就可以放下。不守而守,不持而持。

所以“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這樣子人很多啊,而且互相教導啊,我就知道這是大錯特錯。

就像現在升學第一的教育觀念,也是“如是相教”嘛,“故知大錯”。“如此者眾”嘛,就升學第一嘛,升學最重要。然後進入社會怎麼樣?賺錢第一。這種升學第一和賺錢第一的觀念,也是大錯啊。你升學好不好?賺錢好不好?你也不能說相反的,我就不升學、不賺錢了,那個都是權宜之計啊,那只是人生的一個部分而已,一小部分而已。

生命這麼寬廣,那只是手的一種動作而已,或者眼睛看的一個角度而已。但你也不能說這個角度不看了,但是我們眼睛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升學只是這個角度,賺錢是那個角度,但其他中間的這些角度都不要了嗎?

修道也是一樣啊,有很多很多的角度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成佛。不能說一定這樣,一定那樣。

所以我們就很容易下一個結論,然後就要讓自己,或者讓自己所愛的人,活在這個結論裏邊,認同你的結論。這是非常可怕的,這叫大錯,這就是大錯。而且不認同你的結論的人喏,就變成敵人了。

師示眾雲,善知識”,那時候又起爭執啦,除了打坐、不打坐。你說打坐是對的嗎?也不能說是對的;說是錯的嗎?也不能說是錯的。說不打坐是對的嗎?不能這麼說;不打坐都是錯的嗎?也不能這麼說。該打坐的時候打坐,該不打坐的時候不打坐。

像佛教那樣參禪打坐,後來我們認為這是不對的,會走火入魔,我們就全面否認,這也是不對的,不能全面就去否定它。

所以讀經閱典,以前道場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反對讀經閱典,因為“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點”那,那你幹嗎呢?那個超越千經萬典的那一點,都得到了,要它千經萬典幹嗎?這句話對不對呢?對啊,一點都不錯,對不對?一點都不錯。就像燥米飯不如越光米好吃嘛,那你燥米就不要吃了嗎?是不是?各有它的優點,所以說不能偏執一法。

那麼當時還有一個爭論,就是頓悟和漸修。今天我們道場中也是有這種情形那,明師一指,那是頓悟啊,頓契本性啊;然後漸修就是什麼?教門嘛,對不對?戒定慧,慢慢修持,三學之中修行,戒定慧三學。所以這叫頓漸。

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那。本來佛陀教化眾生,沒有什麼頓法、漸法的,祂同樣一個法,就是直指人心嘛,教你見自本性。只是說根機不同,“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迷人呢,他根機比較差,他必須要走漸修的路線;悟人呢,他可以頓契。

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有這麼說,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慢慢地修,這叫漸修。要圓滿所有的修行,才可以成就,這迷人,他就是要這樣子啊。悟人呢,他知道可以頓契,頓時可以契合佛道,契合不二法門,直接入佛門,就可以成佛。這是二種根機不同的人。

但是佛門是一樣的,同樣是推開那扇門,有的人是直接把它推開來了;有人是敲門敲了半天,他不曉得一推就開。他敲門敲了半天,最後終於覺悟到敲是沒有用的,沒有人會幫你開門的。終於敲了半天,有一次不小心敲開一個縫喔,哎,鑽進去了,發現,啊,原來如此,都是那扇門,你用盡功夫還是那扇門。

所以“自識本心,自見本性。”不管你是讀千經萬典、參禪打坐,最後你還是要走上認識本心、本性,“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到那個時候呢,“即無差別”。或是你直接回光返照,也是一樣。一般人都是漸修一下、頓悟一下、頓契一下。

我們道親都知道啊,“明師一指,超生了死”啊,明師一指,直指人心那,見性成佛。但誰真正在這裏下功夫?沒有啊,不放心那。還是經典拿來,再多看幾下,還是多下一些功夫,這個就是屬於漸修的根機。沒有辦法,大部分眾生都是漸修的根機,可是最後結果是一樣的。最後結論還是要認識本心,見性才能夠成佛。

漸修之人那,他就算聽到見性成佛,他也會把它分成兩個功夫,見性之後,再怎麼樣長養本性,存心養性,慢慢把這個性養成佛。見性,就好像見到一顆種子;成佛呢,就這顆種子養成大樹。

就同樣是見性之道啊,迷人的看法和悟人的看法就不同。悟人看到什麼?見性,性即是佛;見性就是成佛。中間沒有漸次的,見性就是成佛,這是悟人所見。頓契,見到本性,就成佛了。本性就是佛啊,為什麼?哎,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能生萬法、本不動搖、具足一切,那不是佛是什麼?所以見到本性,就成佛了。但是一般人不敢承擔嘛,不敢承擔。喔,我見到本性,我再慢慢修,這就是有頓漸之假名啊。應該是沒有差別的,都是傳見性之法。但是我們就根機的不同,就變成有頓悟和漸修。

所以真正頓契本性的眾生啊、修行者啊,明師一指,從此以後就了無牽掛了,什麼都能舍了。性命也能舍,身家財產都能舍,一切俱足,一點缺憾都沒有。

像我們潘道長,我們圓覺大帝,都是這樣子的啊,從此以後就清風明月。像我們香港兩位老前人一樣,清修啦,清風明月,一切無所求。為什麼?一切俱足了,還求什麼?但是一般人就是牽掛難舍,雖然見性啊,沒有真正的見。霧裏看花,模模糊糊的,不敢確定。

所以說“立頓漸之假名”。有人頓悟,有人漸修。但也不能說漸修的根機,一定要讓他頓悟;或頓悟的根漸,強迫他漸修,這都不契合了。求同存異嘛,同者,見性成佛;異者,頓悟、漸修。

所以以前為什麼我們道場中強調,辦道就好了,不需要修道。老實講,原因是因為一大堆頓悟的根器的人,他那一指就成了嘛,他再來就是普度眾生了,他就辦啦。他相信你來點一下就成了,所以他只辦不修。以前大陸上真的是,老前輩都是這樣子的,你不需要修嘛,對不對?頓契本性了嘛,那需要修?

但是呢,後來根機差的眾生、鈍根眾生,大量的進來,叫他只辦不修喔,根本連生命都不能安頓,所以他辦也沒辦好,修也沒修成。所以現在很多老前輩,又強調要修持了,包括我們前人,大德林前人現在也很強調修持。香港的前人也好,高前人也好、張老前人,哎,都強調要修持,這個都是應機說法。

所以你說誰對誰錯?沒有對錯的,根機不同了。我們現在很少有道親可以說,明師一指就很滿足的喔,很少的。老一輩的,包括我們張德老壇主他們那個年紀,也有很多的老前輩都是這樣,就點那一下,就永遠安住在天恩師德的這種菩提心之中啦,他就不退失啦。他沒有雜念了嘛,就夠了,這叫認得清、識得透。

認清、識透。認清什麼?本心;識透什麼?本性。明師一指裏面,傳的是最根本的東西。所以這種人可以只辦不修啦,老實講,可以只辦不修。他不需要修嘛,他已經認清識透。那你認不清、識不透,你就要修,修到認清識透。

所以要問自己,有沒有這個把握?你認清了沒有?識透了沒有?認清識透的人,一切都看得開、放得下了。面對生死啦、貧富貴賤啦、健康啦、生病啦,這些一般人重視的,心不動搖了。不管他知識學問高不高深那,他心不動搖了。

善知識,我此法門”,這邊一直強調無念是宗旨,所以整篇喏,從頭到尾都強調要無念。所以注意這個法門,是無念為宗。今天我們所傳的这個法門,就跟六祖惠能是同一個系,同一個傳承,所以要知道我們修行的宗旨在哪里,無念,無念是宗旨。

我們剛才講的啊,道須通流啊,“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一般人念,念在哪里?就是住法。心中老是念那,老是念著怎麼樣才好啊、怎麼樣不好啊,念好啦不好啦、善啦惡啦,是啦非啦,這就是念。

眾生的問題就在這裏,苦惱自己的、苦惱別人的,製造衝突摩擦的,就是這個念,就是這個念、執念,很執著自己的想法。一開始是你執著,到最後呢,它念頭獨立了,你頭痛啦。你不想念,它自動一直念,被念頭抓住了。

執念不休

你一直念,念久了,它獨立了,它這念頭會獨立的喔。“你不要想,不要想!”它還一直想,就陷到那種憂鬱症裏面去了,想個不休,電一直漏光了,活得生不如死了,一直落在那種痛苦的情景之中,所以想用死亡來結束,結束這樣子一個念。所以執念不休啊,這很麻煩那。我們人會不會有這種經驗?每個人多少都有。一直想、一直想、一起想,想久了,好像身不由主了,念頭一下就轉到那裏去,一下就轉到那裏去,轉到你所執著的念頭去。

眾生的苦惱都在這裏啊,都是在這裏。看你重視什麼,你就執著什麼,一直念。運好的時候,你所執念的一切,可以走向成功、光明,哎,你就心開意解了,歡天喜地;業障現前的時候,你執念,可是不能順心順意,又執念不休,那太痛苦了,苦惱到生不如死啊。

所以不管你念什麼,不管你是得意也好,失意也好。我們常講得意、失意,你有沒有仔細去想過,得意、失意是什麼意思?成功的時候叫得意,失敗的時候叫失意。為什麼不說得到成功、失去成功呢?為什麼說得意、失意呢?為什麼不說得成功、失成功呢?為什麼不說得錢、失錢?為什麼說得意失意呢?可見就是一個意念嘛,一個意念有得有失,就差在這裏了。人的念頭主要都是念得失啦,再來才是念是非,主要都是念得失。要“立無念為宗。”

我們時常碰到有人苦惱,就告訴他,“不要想了啦,不要不高興啦。”“哎,你講得輕鬆哎,有那麼簡單嗎?”

今天我們傳的明師一指,就是有辦法讓你無念,平常要常常存陽。因為你習慣那,心喏放在六根門頭,你很難不念的啦。你就一直點火柴,你說要求不要燒起來,那是不可能的,玩火一定自焚的嘛。你只要玩火、不要自焚,那沒有這回事。所以你老是在六根門頭轉呢,最後呢就會掉到這種痛苦的執念裏面去,必然是如此。

老是心裏想著眼睛要看什麼、耳朵要聽什麼、鼻子要聞什麼,或者最好一起來,我看現在人都一起來的。房間呢,噴一些空氣芳香劑,現在流行這個的,或是點一些什麼精油,要聞;然後呢耳朵聽個音樂;眼睛看個電視;還一邊吃東西。甚至還有人泡在浴缸裏邊,還有電視搬到浴室裏面去的,對不對?全身都要一起來,這叫六根門頭。

掉在六根門頭,最後就是這樣,執念不休,必然如此。所以真正到你想要告訴自己,不要再想的時候,已經失去這個能力了。

六根—識,玄關—般若

所以我們時常要把心收回到來,收回到玄關來。同樣是門戶啊,玄關這個門戶,叫做不二之門。眼睛是二門,耳朵是二門,鼻子也是二門。為什麼說二門?美醜、好聽不好聽、香啊臭啦,這叫二門,都是有分別心的。只有玄關是智,六根都是識。所以你不曉得什麼叫般若妙智?告訴大家,回到玄關。回到玄關,你還是會胡思亂想,但是已經不同了,水已經出現了,水能滅火,轉識成智。已經不是純粹火在燒了,法水已經出現了。所以這叫“無念為宗”。

無念,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沒有執念。你如果常常回光返照的人喏,同樣起念頭,你不會那樣陷入啊,那樣子粘在那裏啊,拔不出來,得失心那麼重、愛恨心那麼重。不會陷入在裏面,拔不出來,所以要“立無念為宗”,這就是我們得道以後,我們人生的宗旨。不是叫你念好、念壞,而是叫你無念,宗旨要抓出來。

念成生死河。——牛頭山智威禪師

無念要怎麼做到呢?回光返照。回光返照的目的,就是要無念,就是要無念,無念是很重要的啊。要知道所有的苦惱呢,都是念頭發生的啊,“念成生死河”啊,一直念,生死的河流就這樣出來了,念出來的。

所以我們看孩子們為什麼快樂?因為他的念不執,沒有執著那麼深,抓那麼緊。執念越深的,越苦惱,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每個人都有經驗的。所以“立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要看到這個宇宙的本體,實相就是無相,無相實相。實相即是無相,無相即是實相,無相為體。

一般人為什麼會念呢?因為著相啊。著善相、惡相啊,著成功相、失敗相啊,著富貴相、貧賤相啊,就是著相。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啊,著功德相、果位相啊,都是著相。只見其有相,不見其無相。看不到一切有相的體,就是無相,無中生有。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相,有沒有呢?當然有啊,你看的到的啊,我也有相,你也有相啊,不能說沒有啊,叫做幻想。幻想還是看的到的,是不是?叫幻想、影像。你看電影,看的到嗎?有影像,看的到,都是一些投影、影相,實相的影子,叫影相,不是實相。實相是無相,無一切相,成一切相。要看到這個無相才是本體,無相之相才叫本體。無相,也不是說什麼都不存在的啊,而是不落入任何一種的相,具一切相。

好像瞎子摸象一樣。無相,什麼叫無相呢?瞎子摸象,哎,你摸到腿,說大象長的像柱子一樣。他著這個相是錯的,但你不能說沒有大象,大象無形啊,當然這邊是用大象作譬喻啊。

大象無形。——道德經

但是就像《道德經》裏邊講的,“大象無形”。生命的本質,不具一切的形象,不能用任何一種的像去形容它。你看到的,只不過是大象之中的某一個很小的一個面而已,叫做“以管窺天”那。好像用這個竹管去看天,只有看到那一小塊。你看到自己長這個樣子,那只有看到自己的一小部分,只有看到一小部分。好像看到大海裏邊的某一小杯的水一樣,看不到整個大海,這叫見樹不見林。

所以說無相是體,要知道無相是本體。這個世界的一切相都是幻相,你看到一切相的時候,就好像看到大海的波浪,要看到波浪下面是大海,波浪是大海所造的,波浪不能代表大海,不能代表大海。所以“無相為體”。

所以我們光看到有形有相的,我們去攀緣執著啊,卻不曉得這一切有形有相,都在一個無相的大體之上運作啊,一個清靜的無相的大體上運作。你要看到生命的本質、宇宙的本質,叫做無相,無一切相,成一切相,這叫“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無所住。我們說本心是什麼?無所住就是本心。我們說你要“自識本心”那,那你本心長什麼樣子呢?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本心。我們常講說要無所住而生其心,覺得很難做得到,其實無所住是人的本性啊,你沒有去認識清楚啊。心的本質就是無所住的,有所住才是違背本性的,而且是做不到的。我們苦惱就苦惱在這裏啦,無所住的本心,你應要讓它有所住,所以你就苦惱在這裏。

人的苦惱在那裏?比方說我歡喜,我就希望永遠歡喜。歡喜,喜怒哀樂,是不會固定的哎,心的特質,是不會固定在喜,也不會固定在怒,也不會固定在哀,也不會固定在樂。就像波浪的形狀,不會一直固定在那裏的啊,對不對?

就像手一樣啊,它有各種的動作。它不會做出來就一個動作,出來就一個動作,但是你就是要光要一個動作。光要歡喜、光要得意的感覺,光要志得意滿的感覺。你想要固定住,固定不住,就想盡辦法要固定,苦惱就在這裏啦,苦惱就在這裏啦。你想讓你的心,保持在你喜歡的狀態,而又做不到,這就是眾生的苦惱,不認識本心那。

想要固定在那種感覺,想要抓住那種感覺,自己喜歡的感覺,那種志得意滿的感覺、那種歡天喜地的感覺、那種任性驕縱的感覺、那種為所欲為的感覺,你要想抓住它,又抓不住,抓不住,要想盡辦法抓住。認為自己,哇,大富大貴,就可以得到那種感覺;或認為自己談戀愛,可以得到這種感覺;或者認為自己通過什麼修行,可以得到那種美好的感覺。

現在人很重視這個啊,重視感覺的,要抓住那種美好的感覺、美好的覺受。這個就是看不清楚本心那,不曉得本心是無所住的。

那說我不追求好的感覺,我起碼不要有壞的感覺嘛。你越想要用各種的方法,要除掉那種負面的心喏,你就製造更多的問題。根本不要去動它,它自然會走掉,自然會走掉,心有這種特質。不要製造問題,它問題自動會消失的。你早上起來心情很壞,哎,可能到中午心情就好了。

我們認為什麼事情會讓你苦惱?什麼環境會讓你苦惱?那我現在窮啊,我以前一直很苦惱的,我們認定說窮一定會苦惱。窮,如果一定會苦惱,為什麼有的人不會苦惱,你會苦惱?生病會苦惱,為什麼有的人生病無所謂,你生一點小病,就苦惱的不得了?有人得了癌症,還是無所謂啊。

而且一種情景,如果能讓你苦惱的話,如果它確定會帶給你苦惱的話,它應該恒常帶給你苦惱。火恒熱,水恒濕。這個火不會說,點著了,你現在摸它是熱的,等一下摸它是涼的,不會的,它具有這種特質啊,它永遠都是熱的。同樣,會讓你苦惱的事情,應該永遠都讓你苦惱。不會說,哎,剛剛覺得很苦惱,現在好像苦惱的感覺淡了,這就表示它有問題啊,對不對?這個火現在摸著不熱了,這個火有問題啊,它鬼火啊,有問題啊。所以無所住的,煩惱是不會停留在你心中的,你不要去消除煩惱,也不要追求快樂,快樂不會停留,煩惱也不會停留。心的特質,就是無住,就是無所住。

你要接受這個事實,享受這個事實,不要老是希望自己的心境保持什麼樣子。心境,心境啊,你要保持你的心,就要很重视環境,變這個樣。就整天在檢討,希望身邊的人、居住的環境、甚至修行的環境、修行的道場,要符合自己的理想,心情才會愉快。這就錯誤的,那些對你的心沒有影響的,心有一種特質,一切不留,無可記,有這種特質在的。

所以說“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所以什麼叫無相?不是叫你看不到一切的相,而是於相能夠離相。看到人了、看到事了、看到物了,看得到、摸得到,但是呢不要去抓,叫於相而離相。因為知道它的本質,就是幻化不實的,所以我們不會那麼在乎。

我們知道你今天這些相喔,看起來是存在的,事實上它不斷地在變化之中。日遷月移啊,刹那都在變遷,不只是日遷月移啊,刹那都在變遷,不斷地在變化之中。地球每天都在轉,每天都在變化;你的身體也是,不斷地在變化之中;思想也是不斷地在變化之中。你不要想抓住它,它不斷地在變,身不由主地在變那。

很多父母親執著這個小孩子,要把他抓住,緊緊抓住;或者夫妻之間,緊緊控制。你抓得住什麼呢?你抓不住一條河啊,一條河流,你想要抓住它,它不斷地流去啊,它不流動,就不叫河了嘛,對不對?生命就像河流一樣啊,不只是生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河流一樣,叫諸行嘛,都在行動之中,諸行無常。

所以於相而離相,沒有相啊,所有的相根本就不存在的,它不斷地在變動之中,你以為它存在而已。你仔細想想嘛,你身邊的人、你親愛的人,還有事情、社會,不斷地在變化啊,對不對?莫衷一是啊。事實就是這樣子,現實就是這樣。

我們老是想要簡單分化啊,政治也想說,哎,藍的一邊、綠的一邊。我告訴你藍不藍,綠不綠;花非花,霧非霧,這叫無相,於相而離相。所以我們在座喔,我們道親喏,千萬不要站在什麼藍綠這一邊那,藍的一邊、綠的一邊,笑死人了。於相而離相。

人家自己根本沒有想到藍的還是綠的,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叫變色龍。你不是說你變色龍啦,所有人都是啊,對不對?你看你小孩子不在變嘛?心今天向著你,明天可能就向著老婆了。很難說的啊,是不是?變來變去的啊,到最後又變回來了。

你想要抓住什麼,沒有東西你抓得住的,所以要離相,不離也要離啊。你不離相,相要離你啊,是不是?看開一點,讓它走吧,不要在中間牽腸掛肚。是不是這樣子呢?仔細想想看,是不是?青春你抓得住嗎?健康你抓得住嗎?對不對?你不放棄,也沒用嘛,它註定要走的,乾脆喔,放下,無念嘛。

所以說“無念者,於念而無念。”不是叫你什麼都不想,不要去執念。看到了知道了,就好了。知道真相是無相的,知道真相是無相的,知道一切呢都在變化之中,你自己也在變化。不是說別人變,你自己也在變那。你的身體在變、你的心也在變、你的行為也在改變,什麼時候不改變呢?有那一刹那不改變呢?都在改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不改變就糟了。變則通啊,通則久,久則道啊。所以道有一種特質,變、通、久。變才能夠通,什麼都在變。所以我們常講要變通、變通,變就是通。我們常常用這些字啊,沒有仔細去深思啊,我們都活在變則通之中。但是我們老是想要不變,老是想要不變,你什麼時候不變那?對不對?活了幾十年下來,有哪一樣東西不變那?沒有嘛。哪一樣東西不變?都在變。

真正不變的是什麼呢?不會改變的事實是什麼?就是變,變化是不會改變的,就是變。所以當你接受以後,你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愉快的事情。壞的會變好,好的變壞,跟看戲一樣。哎,看戲都是好人,還有戲看嗎?是不是?都是好事,還有戲看嗎?就沒戲唱了嘛。

無住者,人之本性”,我們剛才講了,無住,就是人的本性嘛,你不用去修無住法的啦,無住就是你的本性,你要接受嘛,讓自己的心接受它無所住嘛。苦惱的時候,知道它不會住的啦,看得到的嘛,它會離開你,生氣,它也會離開的。不要去動它,不要去動它,讓它自然消失。

歡樂,你不要想留住它。你想要留住它,你就緊張,你就製造很多的恐懼,終於還是留不住,不要留住它。好的,不要留它;壞的,不要趕它。好的留不住,壞的你不用趕,它自動會走。你趕它,它自動消失了,可是你在趕的過程之中,又製造了很多的問題出來。

“我心情不好啊,我就認為我罵人心情就會比較好。”其實你不用罵人,那個不好的心情後面也都會消失了。可是你等不到它消失,你去罵人了,你罵人,別人回罵你,你產生更多的問題。很多人就是這樣子啊,越搞越糟,越搞越糟。你要想要解決問題,就又製造了問題。

哎,我也會生氣啊,也會心情低潮啊,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心觀靜,哎,派上用場了。看看它嘛,看看它,哎,發現它很快就沉寂下來了。不堪神光一照啊,你要神光內照啊,看它,它就不見了,很快消失了,你的憤怒、你的恐懼,一下就消失了。你不要長養它,你越是想要把這種壞心情排除掉,它就越賴著不走,賴著不走。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所以“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所以無所住是人的本性。那你不要說無所住中,你要去強住,既然知道心是無所住的,那就看開啦,不要在世間的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那,“言語觸刺”。我們世間會去看那,善啦惡啦,好啦醜啦,這是相啊,於相要離相,這邊是整合啦,於相要離相。沒有什麼善相、惡相、好相、醜相,這些相都是變來變去的,好相、醜相,也是變來變去的,哪有什麼好啦、醜啦?好變成醜,醜變成好。

乃至冤之與親”,你執著善惡好醜,你就會去取捨,一取捨之間呢,就產生了冤與親。我認為美好的,我要把它靠近來,叫親;我認為不好的,我要把它排除,這叫冤。對人來講,好人,我要建立親密關係;我認為的壞人,我討厭的人,我跟他變成冤仇,冤之與親就出來了。冤親一旦發生以後呢,冤會變成親,親會變成冤,一定是這樣。

有時候我們跟仇人的恨還不會那麼深那,有時候自己的親子、兄弟、手足、夫妻,恨的更深,因為親的關係,愛恨情仇。靠得太近,就會有“言語觸刺欺爭”,言語上面,就會互相抵觸啊,互相刺激啊,就會覺得你被欺侮了,欺侮就要去爭出頭啊,叫欺爭。

所以這一切的一切,“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啊。碰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呢,我們要看得很清楚,都是空幻不實的。不要去想,對我好的人,我怎麼去報酬他,酬答他、酬謝他;對我不好的人,我怎麼樣去害他、傷害他,叫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前面講的啊,“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這就是前境,叫眼前的境界,眼前看到的這些境界。我們時常會碰到的啊,冤那親啦,善啦惡啦、好醜啦,甚至更進一步的,觸刺欺爭,這叫前境。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不要一直去想,眼前發生的這一些境,不要一直去想,不思前境。不管是好的境,還是壞的境,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啊,一般人就是這樣子啊,境界發生以後,就念個不休,一直想。

一句話就可以想很久;一個表情,可以想很久,各種角度去想;一件事情,也是想更久,想更複雜了,一個事件,對不對?這叫“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子啊,他苦惱就苦惱在這裏啊,就是思想前境,眼前的境界,境界現前,一直去思維它,這就是系縛。

必須要“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一切法、一切境,出現在眼前,念念不住。看到就好了,聽到就好了,不要住在那裏,不要住在那裏,聽過就過去了,不要住在那裏。小孩子就這樣的,聽過就過去了。

人的天性,有這種特質啊。小朋友,你打他一個耳光,他過不久就忘了;就算再大一點到小學了,你罵他、打他,他也不會說很記恨。大人就不同了,大人就是他這種執念的心,太強烈,念念相續不斷,所以一句話就會成仇,大人就是這樣。小孩子根本就忘記了嘛,對不對?

我們小的時候被父母親時常罵得還不夠多嘛?兄弟姐妹互相毆打辱罵,還不夠多嘛?早就忘記了。但是如果你成長以後,哪一個朋友或者哪一個外人喏,說你一句、罵你一句,你可能永遠都記得,一輩子都記得。為什麼?因為你要去念念相續不斷,你就被那句話綁住了,被那個表情綁住了,被那件事情綁住了。

所以我們做不到念念不住,天性就做得到嘛,天性就做得到。念念相續是後天的,念念不住是先天的啊,是人的本性啊。所以要恢復我們的本性,要相信自己的本性是做得到的。不要去念念相續,不要去住在那裏邊,不要去想。

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所以呢,你就不會受到束縛,這就叫做“無住為本”,這就是我們心的本質,無所住,無所住,是你的本、本性,本性就是無所住的。要接受自己的本性,不要不接受,老是想要住。老是想要把它想清楚一點,想清楚一點,再想清楚一點。越想越不清楚,越想越複雜。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恩怨情仇,一切相,要離,於相而離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你就會發現法體清靜。

我們人,就是不能離相嘛,心中充滿了一大堆的相,所以心不清靜。你要看清楚,這些相,你抓不住,止不得,不離自離。你不想離也沒有用,它自己會離開呀。所以我們在乎的相,我們也不是所有的相都會放在心裏的啦,對不對?不會的啦。

下午後學到豐原去,開車子回來的時候,剛我突然間想起來,路上車禍啊,不是我車禍,別人車禍。一輛機車飛出去,看到一個女生的鞋子在那裏,警車也在那邊。那應該是女生被撞得一塌糊塗了,然後鞋子掉在路邊。那個女孩子,騎機車的那個,大概已經送醫去了。

這個像我們就不會抓著不放、想個不休嘛,對不對?一般人不會把這種事情想個不休的。當然也有人會想啦,那就更糟糕了。我們會想個不休的,就是跟自己有迫切關係的、痛癢相關的事情,這就相。你會認為,你去執相,會讓相更好,那是大錯特錯了,沒這回事。你想要執著,把這個相抓住,讓它善相永存,沒有這回事,無常。所有一切相,都在流動之中,大江東去,一去不回頭。

所以呢,一旦你能夠離於相的話,就法體清靜,法體就現身。我們說法體,什麼是法體?我們常講這個人法體安康,恭祝別人道體安康、法體安康。道體、法體,就是你這個體,就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就是法身,肉體就是法體。你離於相,就是法體;你著於相,就是肉體,簡單地說。你自然六根清淨嘛,叫法體清靜。

此是以無相為體”,這無相,才是我們的本體。生命的本質,就是能夠離於相。能夠過去的,讓它過去,不會取相執著。取相,這個是後天的一種錯誤、習染,不是天性。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我們時常很多境界現前那,心不要去染著,不要讓自己的心呢,在境上面生心,生在这个境面上。什麼叫境上生心?就是心老是想到這些境啊,老是那些影像時常現前,這叫境上生心。

哎呀,想到我的工作啦、我的事業啦,跟我的工作、事業、我的家庭有關的人啦、事啦、物啊,這叫境,一大堆的境,層出不窮。或者已經發生的,或者未來的,這叫境上生心。簡單地說,你的心中一大堆的影相,老是人事物不斷地浮動之中,波濤洶湧,境上生心。

所以要“常離諸境”啊。有的人會造境,創造境界。人生所見的境,都是不美好的,但是自己去空想,叫幻想一下,幻想美好的境。幻想自己變成帥哥、美女了,幻想自己當個總統了、當個大老闆了,這也是境上生心;或是想自己當仙佛菩薩了,也是境上生心。所以要“常離諸境”啊。

但不是叫你什麼都不想啊,你可以想,但是要離其境。不要說百物不思啊,什麼都不要想了,所有的念頭都沒有了,“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是呀,有人這樣想啊,“什麼都不要想了!”他又沒有那個功夫,他做不到,做不到就自殺啦,乾脆自殺啦。

自殺就什麼都不想了嗎?不會啊。自殺的那一刹那喔,境界立刻現前。人很奇怪的喔,大家都不瞭解啊。自殺可以解決問題嗎?老實講,可以,你所苦惱的那些境界,在你自殺的那一瞬間,它突然間不見了,因為更苦惱的事發生了。你被蚊子叮,你覺的很痛啊,自殺的時候,被蛇咬到啦,蚊子叮已經不算什麼了,已經不算什麼了。

自殺那個念力喔,一自殺,一死的時候,那個念力太強了,成就,它會勾引來所有的跟自殺有關的境。所以人在自殺的時候,那一刹那,不管你上吊啦、各種的自殺法,那一刹那之間,你會看到所有、全世界的人都在自殺,各種自殺的景象,上吊的、自焚的、跳樓的,通通出現,因為念力嘛,念力造成的。

就好像你念力是狗,到時候你就進入狗的世界;念力是自殺,就進入自殺的世界,各式稀奇百怪的自殺,通通都出現了。那時候嚇死你了,心膽俱裂,你還有心情去想那些事情嗎?想這些人世間掛礙的事情嗎?沒有了,大苦現前,小苦不足為道啊。所以我說自殺能不能解決問題?真的可以,解決了小問題,創造了大問題。

所以“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如果是打坐,念絕的話,念絕以後,真正念完全絕也會死,他別處受生了。打坐坐到念頭斷了,死掉了,這種的別處受生,大部分都是做我們時常講的,木頭公啦、石頭公啦,有靈的,可以出铭牌的那種,這叫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啊。

那如果是自殺來絕念的話呢,那就是枉死城。這枉死城,不是說一個城喔,不是喔。那個城是很大啊,整個世界啊,你會發現,哇,上天下地,各種自殺法都有啊,各種自殺法都有啊。

所以“學道者思之”啊。所以我們不是說叫你什麼都不想,想而不念,這很重要。想而不念,念而不執,能夠想而不念最好。做不到,你想一想就開始會一直,什麼叫念?就是說我們本來思想是東想想、西想想,突然間東想西想集中在一個點上了,這叫念;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面了,叫念。念,念而不執,不要一直執下去。發現不對了,趕快回來,要念而不執,不要苦惱現前那。

一旦執念以後,你想舍念都不行,你那念頭成了氣候了,你想要不想都不行。所以念而不執,所以這個叫做無念為宗。

善知識,雲何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為什麼要立無念為宗呢?“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有的人口口聲聲說明心見性,事實上是迷人那,迷失本性之人,“於境上有念”。一天到晚說明心見性。但是呢境界一現前,就念念不休,叫境上有念。

念念不休,念久就成邪見。“念上便起邪見”,念下去以後就起了邪見,不是光念而已啊,念了以後就有見解出來了,就有見解出來了。哎,我本來想東想西,突然間焦點集中在一個人了。那光想這個人還不夠啊,還得想說這個人的是非善惡,然後為他下定論,這叫邪見,“念上便起邪見”。

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啊,一旦起了邪見以後呢,就開始苦惱了,塵勞啊,開始受苦、辛勞,然後各種的妄想就發生了,所以“塵勞妄想,從此而生”,就是起了邪見。就是剛才後學,我們一開始的時候講的,下了一個定論。念念,念久了以後就下了一個定論,比方說,認為這個人是我的仇人。

在後學那邊就有這種道親那,懷孕了,那是求道以前那,去給算命的說,這個來敗家的。全家都說趕快拿掉。她又不忍心那,可事實上內心是相信的。後來終於生下來了,“這個敗家子!”起了邪見那,“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對不對?就一念之間嘛,起了邪見。

哪有什麼一定討債的?一定報恩的?這種恩怨那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後來修道了,開始觀念轉變了,開始化。覺得那個小朋友現在變得,最孝順的就是他。你要怎麼說呢?無所住,所有的相都是假相,不要被那些所谓神明说的绑住了,被它綁住了。

你不能說他亂講,他這叫邪見,他認為自己說的是對的。很多道親都相信神明说的,聽人家亂講,房子怎麼樣啦,車子怎麼樣啦,方向怎麼樣啦,名字怎麼樣啦,一大堆改名字。你改名字,可以改變命運,這叫諸佛妄語啦,沒有因果了嘛,對不對?光改一個名字,命運就改變了,那個佛就騙人了嘛。所以不用做好事啦,名字一改,就變好人了,就有善果啦,不用說行功立德了,改名字就好了,改名字就是行功立德了。

現在好流行改名字哎,不曉得中國人,名相、姓名學,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人以前沒有姓名學這個東西啊,日本人發明的。但現在變的那麼流行,就是大家懶惰啊,不想好好修行啊,想改個名字,圖個便宜呀。

實實在在告訴大家,改名字可以改變命運喏,諸佛妄語,那佛就是騙我們的。祂教你姓名學就好了,不用教你去這個去惡向善,對不對?不用行善了,不用改毛病去脾氣了,改名字就好了。自古以來聖人沒有講改名字,只有講改毛病去脾氣,沒有講改名字啊。人家說“大丈夫,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對不對?

你說改名字是說有意義的,還好,有意義的,說哎,因為這個名字,取這個名中之意義。像嶽飛,他名字叫飛,因為他媽媽夢見大鵬鳥飛起來;字,鵬舉,大鵬展翅。都是有它的意義在的。

所以“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什麼是自性?自己的本性,不是活在身體裏面有一個本性。身內、身外,真如自性,無所不在。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諸佛世界、具足山河大地,“萬物皆備於我”,這叫自性。

“本無一法可得”,自性無所不在、無所不包,不會落入任何的一法。你不要去得其中的一法,無一法可得。萬法具備,哪會落入一法呢?所以說“本無一法可得”。所以“若有所得”啊,但是一般人就是這樣子啊,“境上起念”。其實境也是自性,只是你不曉得,不曉得心、境,都是自性。心境不二,皆是真如。所以常常講如如、如如啊,內也是如,外也是如。

心境不二,皆如也

那我們就不同啦。其實你看到的境就是心,心就是境,心境是不二的。那我們把它對待,心是心,境是境,然後要去得那麼一法。“有所得,妄說禍福”,這叫邪見。在境上面,需要得到所謂的福,離開所謂的禍,這種禍福之心,就是塵勞邪見那。眾生的塵勞邪見,就在這裏。這種邪見一出來以後,你就一輩子辛苦,因為你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定見了,什麼是禍,什麼是福,境上生心那。

什麼是禍?什麼是福?生病是禍,健康是福;貧窮是禍,富貴是福。哎,定出來了啊,這輩子就辛苦啦。這種禍福觀那,絕對是邪見。生病怎麼會是禍呢?當然生病也不見得是福啦,但絕對不是禍的,不能說它一定是禍的。太多人因為生病而修道的,太多了,他不生病,他就不修道。

後學那邊有一位道親,他气喘,鼻子過敏,過敏到嚴重,變氣喘,氣喘到快死了。後來他來修道,來修道他氣喘也沒好。他來說“點傳師啊,我是為了要治好我的氣喘,來修道。但是我氣喘就好不了,我對道就失去信心了。”我說“對啊,你是為了氣喘來修道,氣喘讓你來修道,這是好事啊。那為什麼你好不了?你仔細想想看,你氣喘好了還會修嗎?”他說不會。所以就讓你好不了。你哪一天喏,下定決心,氣喘好了還要修,那你氣喘就好了。哎,他現在氣喘好了,他已經下定決心了,現在氣喘到好了。碩士啊,高中老師啊,還是有這種執見,禍福之見。所以這叫邪見那,妄說禍福。

還有一位道親,事業失敗跑來修道的。“點傳師,我進入道場到現在已經第七年了,我事業一直都沒有做起來哎,我使盡渾身的本領,還是起不來,仙佛還是沒有保佑我。”我說“你起來以後,你還會繼續修嗎?”“不會。”就創業去啦。

你只要有這種禍福之念,你認為事業起來是福、事業失敗是禍,永遠都不會修的,這叫塵勞妄想,苦惱就苦惱在這裏。

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我們心中就是有這個執念,這就叫邪見那,“念上便起邪見”。就老是在想,這樣才是好的,那樣是不好的;這樣是福,那樣是禍。事實上,我們旁觀者清啊,看到很多人,在他的禍中得到福;在他的福中得到禍。看到太多啦。

看到很多人,在富貴榮華之中墮落沉淪;看到很多人,在貧窮疾病之中超凡入聖。這種例子太多啦,哪有禍福啊?沒有這回事。你沒有禍福之心的話,你也不見得就會貧窮疾病。但是你已經不在乎了。不在乎富貴榮華,也不在乎貧窮疾病,“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無念為宗”,其實就是念嘛,你不念它,什麼環境,你都不會苦惱;你念的話,再好的環境,你都苦惱。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念,不是什麼都不想啊,無念,“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沒有二相,就是你不要妄說禍福,不要心中老是想到什麼是禍、什麼是福。沒有二相,就不會塵勞之心那。就是有禍福之想嘛,所以一天到晚想要求福逃禍啊,卻不曉得禍福相倚啊。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道德經》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求福等於求禍,逃禍等於逃福,所以白受辛苦而已啊。辛苦的不得了,一直在跑,一直在奔驰。終於求到福氣了,就發現福氣裏邊有災禍。

 

錄影檔案到此中斷,定慧品尚餘二段未講完,下集從坐禪品開始。

原文:“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