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玄奘(八識規矩誦a  

八識規矩誦>-2錄音整理(郭經理2014-1-4講於基礎天惠)

前五識如何轉識成智

前五識誦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必需要能「變相觀空」。

前五識就是我們眼睛會看色,耳朵會聽聲音,鼻子會聞氣味,嘴巴會嚐酸甜苦辣,身體會有觸覺…這都有對象可以攀緣,著相都是著在這裡 

我們一般講的執著,就是前五識的執著最强烈,而且前五識有種種欲望

眼睛有眼睛的欲望耳朵有耳朵的欲望…… 所以貪心執著主要講前五識

變相觀空方能轉前五識

前五識要轉,首先要把貪執化掉,貪執化掉必須「變相觀空 

知道我們所貪心執著的這一切相,我們所愛看的、愛聽的 ……都是虛幻

修持不是你讀很多經典、懂很多道理,然後貪心執著都沒有放下,還是貪財、好色、貪吃…簡單的說財色名食睡一樣都放不下, 雖然經典讀很多

這表示你前五識還沒有轉,沒有轉識成智。

所以要變相,一切相都是唯心所變化出來的,知道這是變化而生的,不是真實存在,所謂夢幻泡影,做夢變化出來的。

但是這道理我們都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切都是虛幻,但還是會執著。

因為沒有觀空,沒有照見五蘊皆空 沒有觀空的智慧,沒有真正觀空只是思想上認為這是空的,但心裡還是很執著,欲望還是很強烈

變相觀空唯有後得智

要變相觀空,不是用分別識去觀空,不是在口中討論,唯有後得智當你的後得智發起的時候,才可以真正觀空,不是用你的意識觀空,像我們現在在討論、研究、思考都是意識,是分別識不是智慧,分別識無法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要用後得智「後得智」講的是「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有分「體」和「用」

簡單的說轉識成智簡單的說

「識」有分別,分別取捨

「智」無分別,這就是轉識成智 

一言以蔽之沒有分別,就是轉識成智,精髓在這裡

 但是理論很容易懂,真實做到無分別有很多眉眉角角(訣竅)

溈仰宗祖師,仰山禪師一次夢見回到兜率內院,彌勒祖師正在說唯心是觀,在開唯識法會 

仰山禪師發現自己在法師的座位中,司儀宣布第二座說法,仰山就起來說唯心識觀:

仰山禪師說: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諦聽!諦聽!

離四句,絕百非六個字就講完了,要仔細諦聽啊!

離開四句就可以斷絕百非 所有的一切錯誤都可以斷除這就是大乘法

醒過來問他的老師溈山禪師這個夢的意思是什麼?

他的老師溈山禪師說你已經入聖位進入聖賢的位置 

所以離四句絕百非,無分別 我們的分別心離不開這四句,起心動念離不開這四句

四句是什麼? 一個公式

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我們起心動念大概就落在這四種模式思維方式跳不出這四句

比方說有鬼沒有鬼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不能說他有也不能說他沒有。跳不出這四句

 

「有」有鬼

「無」沒有鬼

「亦有亦無」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非有非無」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

 

就善惡來說這個人是好人?壞人有好、有壞不能說是好人,也不能說壞人

好人

壞人

亦有亦無有好也有壞

非有非無不清楚是好還是壞

這茶好喝不好喝?有好喝的有不好喝的也不是好喝也不是不好喝 我們的思考跳不出這四句

茶好喝

不好喝

亦有亦無有好也有不好

非有非無不是好喝,也不是不好喝

心意識分別就在這四句,所以離四句絕百非

夫妻吵架很容易掉到這四句 你對還是我對?你有對的一面你有錯的一面

最後和事佬出來了沒有誰對誰錯 跳不出這個範圍

人的思考言語都在這四句裡面

我們只要離開這四句就沒什麼好吵

因為吵架範圍就在這四句,起心動念都在這四句,離四句,就絕百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