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0. 當前快樂本性還 頓悟即是大覺仙 割斷情欲心放下 靈光充塞無極天

 

402014-05-07

 

當前快樂本性還,頓悟即是大覺仙。

 

割斷情欲心放下,靈光充塞無極天。

 

明心見性,恢復本性

 

恢復你的良知良能

 

明善複初,找回赤子之心

 

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

 

後學者必效先覺之所為,

 

乃可以明善而複其初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大家早安!

 

當前快樂本性還,頓悟即是大覺仙。割斷情欲心放下,靈光充塞無極天。”他說“本性還”那,就是還我本來面目。我們人呢,要明心見性,要恢復你的本性,恢復你的良知、良能,所謂“明善複初”嘛,回到你的最初的原來的東西,“明善複初”。你的善良的本性又恢復光明了,最早的東西又出來了赤子之心又出來了,叫本性還。本性回來了,好像孩子回來了一樣,本性回來了,最好的東西回來了

 

那要怎麼樣才知道你的本性回來了呢?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要明心見性啊,要恢復你的本性啊,怎麼樣才知道你的本性回來了呢?當前快樂,眼前當下能夠快樂。我們一般認為快樂都要有原因的嘛,沒有原因,為什麼要快樂呢?

 

前幾天,我女兒才問我這個問題啊,她說同學個個都很不開心,但是不開心各有不開心的原因。我說那你開心嗎?她說很開心啊。我說為什麼開心呢?她想一想說,開心不需要理由嘛,不開心才需要理由。呵呵呵呵。

 

人的本性就是開心那當你發現自己沒什麼原因就很開心、窮開心,那就表示說本性回來了,本性回來了。就好像眼睛本來就看得到啊,耳朵本來就聽得到啊,心本來就應該快樂啊。那小孩子沒什麼好快樂,他也很快樂,“無人招引哈哈笑”。那個嬰兒啊,沒有人去逗他,他就呵呵呵呵在那邊笑,這叫“當前快樂”。

 

所以我們修道呢,你要問自己,當前能不能快樂?不是當前煩惱,呵呵。當前快樂我們不了解,換兩個字,我們就很了解了,當前煩惱。眼前當下有太多煩惱的事情了,煩惱不完,實在是開心不起來。那就表示本性迷失了,本性迷失了。當前快樂,這個很重要

 

一悟即至佛地,一超即至如來地

 

一念之間,頓悟當前快樂

 

從當前煩惱,頓悟成當前快樂

 

頓悟即是大覺仙”,大覺金仙,大覺悟,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頓悟。頓悟就要悟這個啊,“當前快樂。頓悟,不是哎,我懂了一個道理了、我懂一個方法了、我知道一個方法了。頓悟,就是頓時,一剎那之間,啊,原來人這麼快樂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壇經》

 

至道不遙只在邇,毫釐差失如千里。

 

道是難來元卻易,如相契,一超直入如來地。——《漁家傲》

 

這是很重要的喔,這就找到你的本性了。那不需要修很久很久,當下就是大覺,大覺金仙,當下就是大覺悟的神仙這叫頓悟。“一悟即至佛地”啊,一悟就到了佛的地方了;“一超直入如來地”,這就是“頓悟即是大覺仙”,所以要頓悟。

 

不是說啊,我要讀很多的書、我要修持很久、我要佈施很多、我要勤修苦練,關鍵在你有沒有頓悟有沒有頓悟。從當前煩惱,頓悟,變成當前快樂。每個人都當前煩惱啊,那我們有很多方法來解決煩惱,因為煩惱原因很多。你有因為婚姻的煩惱、因為身體健康的煩惱、因為教育子女的煩惱、因為社會混亂不安定的煩惱、因為空氣污染的煩惱、因為核四要蓋还是不要蓋的煩惱,太多煩惱了。中午要吃什麼你都煩惱,煩惱太多了。

 

所以我們修行呢,就要用很多的方法來消除這些煩惱。不只是修行的人,沒修行的人也是在解決煩惱啊,都要解脫煩惱啊,只是他用的方法可能沒效而已。修行人會有很多的方法,因為有無量煩惱,就有無量法門,來對治這些無量煩惱,這個叫漸修。但是今天講的是頓悟。

 

頓悟就是當前煩惱,不管多少煩惱、無量煩惱,突然間轉變成為,當前快樂。這就像什麼,你眼睛閉著,一片黑暗,那你要摸索。你摸到這個是什麼?摸到那個是什麼?費盡腦筋。摸了半天,茶壺嗎?還是杯子?路在哪裡?這個人長什麼樣?這是誰?摸不出來,或者摸得出來,看你的能耐了。然後你突然間眼睛一打開,什麼都看到了,這就是頓悟。所以我們要好好去領悟這一點,“當前快樂”,這四個字很重要的

 

當前就是快樂了,“西天雖遠頃刻”,西天就是極樂世界啊,這麼遠,當下就到了,你就在極樂世界,這是一個事實啊。你說當前就是煩惱啊,你本性回來了,你就會當前快樂。我們傳道就是傳你這一著啊,“末後一著”啊你心收回來嘛,心不要向外跑,不要向外追逐,收回來。

 

一位黃點傳師,生了重病在加護病房,全身插管,全身上插了一堆管,動彈不得。除了守玄那,迴光返照,沒有別的事可以做了。他說,他突然間發現自己為什麼這麼快樂?快樂的不得了,太快樂了,他這輩子沒有這麼快樂過。他說,拿一千萬跟我換,我都不要。他是譬喻啦,就當前快樂心沒地方跑了嘛,只好收回來,真正到位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今天我們來這邊修道,也是叫你要收心那,“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啊。只是你沒辦法百分之百收回來,除非有一天全身插管了,只好收回來了,沒地方跑了。當然那是因為是點傳師啦,他終究修煉多年,哎,真正心甘情願地收回來。有人躺在那邊還是煩惱無邊那,不能動了,我心可以跑啊,身體不能跑了、心可以亂跑啊,心可以胡思亂想啊。

 

傳道,就是叫你要無念嘛、離念嘛,念什麼就離開什麼。但是你做不到,所以他在那種特殊情況之下做到了,快樂的不得了。後來很快他的病就好了,心解脫了,身就解脫。病好了以後就沒那麼快樂了,哈哈哈哈,又開始想東想西了。所以要頓悟這個“當前快樂”,從當前無限煩惱,到當前的無邊快樂。這是一念之間而已,這不是說經過勤修苦練才可以達到的,一念之間。就像我們說的,眼睛打開還是眼睛閉上,就差這裡耳朵塞上和耳朵打開,就差在這裡了

 

情欲永遠無法得到滿足

 

情欲滿足以後不會快樂

 

割斷情欲就放下掉舉忐忑

 

割斷情欲心放下”。那為什麼我們的心收不回來呢?情欲嘛,七情六欲太多我們都認為我們的情欲得到滿足才會有快樂,這是錯誤的。第一個,情欲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第二個情欲滿足以後不會快樂,只會暫時放鬆一下。因為你繃很緊,你想要得到什麼,你繃很緊、很痛苦。情欲發動的時候,還沒有得到滿足之前,是很痛苦的;等到得到以後呢,啊,那種痛苦暫時消失了。

 

所以有一個哲學家,他說,人類的快樂是痛苦的減輕。這講得很好,因為你心搬了一百斤的石頭扛在肩上,終於把它放下以後,哇,好輕鬆喔!那是痛苦的減輕,那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沒有原因的,沒有什麼情欲滿足來得到的快樂,沒有。

 

靈性無限光明,充滿無極理天

 

你就活在無限光明之中

 

人心是充滿煩惱的

 

道心是充滿光明靈光

 

所以“割斷情欲心放下”,這個心呢就放下來了。情欲在那邊,心就怎麼樣?“掉舉”,掉下去又舉起來,掉舉,這是佛教講的,叫掉舉。中國人講叫什麼呢?忐忑,上上下下,心上去又下來,一樣的意思啦。掉舉、忐忑,掉下去又拿起來。一下子很失望,一下又很希望;一下絕望,一下子希望,就是這樣,忐忑,上上下下的。這個忐忑的心、掉舉的心,因為你割斷情欲就放下了

 

我們說“不行啊,我快樂都是來自於情欲啊,追求情欲的滿足啊。”我們在座啊,我們追求了一輩子的七情六欲,我們到底得到什麼快樂了?是不是煩惱大於快樂?但是“不行啊,雖然是這樣子啊,但是割掉就更完蛋,割掉就什麼都沒有了。有七情六欲,雖然有煩惱,但還是會有快樂;沒有七情六欲,就什麼都沒有了。”誰說的?你自己想像的嘛,誰說的啊?

 

聖人不是這麼說的,所有的聖人都叫你,要放下七情六欲。我們人類最大的錯誤就是這樣,認為七情六欲要滿足。但現代人已經知道,你的欲望要得到滿足,要圓滿、要幸福,是不可能的。所以怎麼辦呢?“小確幸”,有沒有聽過?哈哈哈哈,小小的、確定的、一點點的幸福,喝一杯咖啡,哎,小確幸,這個馬上可以得到快樂了;得到一個小小的禮物,哎,小確幸;對自己好一點,小確幸。大確苦,小確幸,呵呵呵呵。苦惱是確定的,很大很大,然後在裡面追求那種像閃電一樣的、像火花一樣的小確幸,實在很悲哀呀。

 

所以“靈光充塞無極天”。這個心一放下以後,心就靈啦我們說心靈心靈啊,看你心靈不靈啊?心不靈,就是被這些東西綁住了嘛。就好像你手不靈,就是被綁住了,被各種東西、各種繩索綁住了嘛;心不靈,就是被七情六欲綁住啦。這七情六欲是無形的東西啊,繩子還說你要怎麼割斷,還拿工具出來;七情六欲這個東西是你要不要而已啊,你要不要而已啊。你不要,就放下了。你為什麼要?是因為你認為非要不可,你非要不可,你就成立臉書了,叫做“非死不可(facebook)”,哈哈哈哈。

 

無為,每個人都做得到

 

但每個人都不能做

 

不是做不到,是不相信

 

所以靈光充塞啊,靈性就無限光明,充滿了“無極理天”,無窮無盡。你就活在無限光明之中,活在無限光明之中。

 

所以我們修道就是這樣子啊,要頓悟,啊,當前快樂了,你先頓悟當前快樂佛不會騙你的,好好去體悟。連小朋友都知道開心沒有理由的,開心沒有原因的;不開心才有原因。找到那個沒有理由的開心、沒有理由的快樂、不需要原因的快樂。那是本來就有的,就像眼睛本來就看得到一樣,不需要原因的。然後要維持,就要割斷情欲,要維持這樣子一個“當前快樂”,變成永恆的快樂,那就要割斷情欲了

 

頓悟,你不能就頓悟一下子而已啊,頓悟之後要能夠持之以恆,就要割斷情欲啊,才可以“人心放下,道心即生”人心是充滿煩惱的,道心是充滿光明的,叫靈光

 

哎,我們今天第一次來上課的,舉手一下我看看?喔,好好。今天的第一堂課,玄關式呼吸,專注在你的呼吸,然後讓靈光呢,恢復你的本性

 

那我們道親喏,修持的時候,真的要好好體悟一下今天講的,越修越快樂。因為就是本性回來了,真的本性回來是很快樂的。我們傳道就是傳這一著啊,末後一著。為什麼說“今得此一著,跳出苦海淵”因為這一著,可以讓你回歸本性,所以你就跳出苦海,當下跳出來

 

好,我們現在開始來三寶修持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明義 的頭像
    郭明義

    一貫道郭明義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