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真錄-勸坤道修行歌(2)

眾道友貧與富一樣看待 眾道友過與失總要包荒

彼有長此有短休生愛憎 也無嗔也無恨和氣一堂

將凡情與俗語拋在雲外 將煩惱與妄情一掃淨光

身在世心出世毫無掛念 雖在塵不染塵自有主張

常參禪常打坐不急不燥 常誦經常燒香無怠無荒

現如今明人出真道發現 無為法傳天下普渡賢良

 

 

談真錄-勸坤道修行歌(2)

上次我們講勸坤道修行歌 有講到。婦女有很多不能順心遂意的事情 不要指責別人 返躬責己 要不怨天不尤人才算賢良。我們說賢慧善良 怨天尤人就不算了。上次講到這裡

眾道友貧與富一樣看待 眾道友過與失總要包荒

彼有長此有短休生愛憎 也無嗔也無恨和氣一堂

將凡情與俗語拋在雲外 將煩惱與妄情一掃淨光

身在世心出世毫無掛念 雖在塵不染塵自有主張

常參禪常打坐不急不燥 常誦經常燒香無怠無荒

現如今明人出真道發現 無為法傳天下普渡賢良

  

眾道友貧與富一樣看待 眾道友過與失總要包荒。

我們在道場裡面呢。這些道友道親不要有大小眼 貧與富要一樣看待 貧窮的富貴的要平等心 不要窮人來了你就看不起。有錢人來了呢就待若上賓,

像以前就有人諷刺說,在寺廟裡面貧賤富貴待遇就有差別,就是看施主貧賤富貴啊,那個知客僧就是負責招呼這些客人的出家眾。他說辭不同 他只要發出聲音,大家就知道說這個客人要怎麼伺候,所以有一個窮秀才 就把它編成一個對聯叫做 上坐 請上坐。這三種層次 上坐 請上坐,然後茶 奉茶 奉好茶 奉好茶,一聽說 請上座 奉好茶 就知道貴客來了,整個待客的禮儀就全部搬出來了。所以這所謂 貧與富要一樣看待 要有平等心,然後 眾道友過與失總要包荒 這些道親呢,有過失是難免的,有毛病啊,有脾氣啊,這都難免的,你要有那個度量啊。除了不要大小眼以外,對道親要有那種度量,要能夠包荒 那個包荒這兩個字出自於泰卦。我們講,我們彌勒祖師應運叫做三陽開泰。

泰卦就是心胸寬闊,否極泰來,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 肚量大呢才可以普度眾生啊。肚量小怎麼普度眾生 眾生一定有過失的所以要包荒。所謂包荒就是包容他的一些荒唐的觀念行為言語

以前一位道親渡他的親戚度,他就很不以為然。他跟他的這個道親講說,為什麼你交的朋友都是小人 我交的朋友都是君子,為什麼他說都是小人因為都是窮人,他認為窮人都是小人,他交的朋友都是做生意的 都是富太太 所以都是君子。這種荒唐的話,你也要吃下去才行。要能夠包荒 現在慢慢發心了就不同。上次初一拜的時候,我不是講一個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嘛,只管犧牲奉獻,絕不爭名奪利。下了課以後跟我講 聽你講這個為而不爭啊。我聽了非常的感動 觀念改變這麼多,我說你為什麼那麼感動 他說因為我就是這種人,可是他這個已經改變很多 起碼還認同這個為而不爭啊,只是說他高估了自己。那以前是根本認為說窮人就是小人,差多少啊,那你如果不能忍受他的話,當場跟他起爭執對待 那這個人就永遠進不來了。現在他全家也慢慢進來 先生也清口了,那這種貧富一樣看待 過時總要包荒 這個大部分都是坤道在做。坤道有那種母愛啊小孩子呢美的醜的,聰明的愚笨的她都能夠接受 比較有平等心。一旦把道親當做自己的親人子女啊,那種母愛就會出來,

彼有長此有短休生愛憎 也無嗔也無恨和氣一

我們一般人都是有長有短 有長處有短處 有優點缺點。那我們說經典讀得多少修行下的功夫多少年 渡了多少人 蓋了多少佛堂 可是一看到長短就生出愛憎之心 我喜歡我討厭 所以叫你休生愛憎 不要生出愛憎之情。我們人本來是很有智慧的,可是就是被這個我喜歡我討厭,這是一種情緒不是一種觀念。這種情緒出來就烏雲遮日,就把你的智慧給遮住,那為什麼會有愛憎 就是看到長短 

我們說長道短看到人家長處和短處。這種愛憎的情緒就出來 一出來以後就智慧就失去,就沒有智慧。一旦有愛憎,你討厭是一種比較淡的情緒。但討厭會變成生氣怨恨。

所以說 也無嗔也無恨和氣一堂 生氣 怨恨 叫怨氣沖天 怨氣沖天 妖魔鬼怪會聞風而至,聞到這個怨氣都會到 相反的就是和氣一堂 佛堂裡面要和氣一堂。佛堂為什麼要和氣 和氣不是你整天笑嘻嘻的,你心中沒有嗔恨這很重要 心中沒有嗔恨自然就一團和氣。

我們要時常問自己,心中有沒有嗔恨,問自己嗔恨從哪裡來的,在道場裡面會有嗔恨 大部分都是有愛憎之心。說長論短誰對誰錯誰是誰非 那種厭惡之心嗔恨之心就出來了,出來以後就沒辦法和氣一堂 所以無嗔無恨和氣一堂。

將凡情俗語拋在雲外,將煩惱與忘情一掃淨光啊。凡情俗語 我們最怕這個 煩惱妄想。心中有很多的煩惱 不知在煩惱什麼,妄想很多 想到睡不著。胡思亂想 頭腦失控。一直在東想西想 想也沒用 沒用也要想。徒生煩惱 煩惱妄想 但是要知道為什麼有煩惱妄想,因為凡情俗語聽太多 凡情就是世間的七情六欲。然後俗人的這些言語是非 七情六欲就喜歡聽俗語 心中有七情六欲一大堆 凡夫的情欲然後就愛聽這些俗語,聽一些修身養性的話 聽了就愛打瞌睡。聽到東家長西家短的誰是誰非了,誰好 誰壞 誰賺錢多 誰婆媳不合 誰兄弟這個爭財產 這些講起來也是口沫橫飛 整天喜歡聽的都是俗語 那就表示你心中有凡情。你要問自己喜歡聽什麼話,你喜歡聽聖人之言還是喜歡聽這些八卦 現在電視啊很多那個綜藝節目都變成談話性節目了,找一群藝人 一天到晚講八卦的,對不對 大家愛聽啊才會這種節目到處都是 講八卦。

為什麼 愛聽這些俗語,你以為聽聽好玩 那就錯了,因為你愛聽就表示你心中的凡情在滋長,這俗語就像蚊子蒼蠅,凡情就像什麼垃圾堆呀,你心裡有垃圾堆才招惹這些東西,然後問題大了 細菌滋生啊 煩惱妄想。沒有人喜歡煩惱妄想 但卻喜歡凡情俗語,你不喜歡細菌滋生,你就不要招惹這些蚊子蒼蠅,,你不想招惹蚊子蒼蠅 你就要把家裡面打掃乾淨,你的心地要打掃乾淨,所以這個要問自己,你到底愛聽什麼。人的耳根子就這樣 很多人就是愛聽那些是是非非的東西,所以凡情俗語招致煩惱妄想,

所以這個要拋在雲外 將煩惱與妄情一掃淨光,把這個凡情俗語拋在雲外,這個煩惱妄想就一掃淨光。這是有連帶關係的 哪一天你不愛聽這些是是非非的八卦這些閒言閒語的時候,那就表示說你的煩惱妄想一掃淨光

像大溪林前人,他就說他自己,事實上是委婉的在勸諫道親。他說哎呀我沒有什麼智慧呀,只要一聽人家講道理就打瞌睡呀,如果聽到人家講是非 眼睛就亮了,聽一遍還不夠 還要多問幾遍問清楚一點,他是說自己 事實上他不是這種人嘛,但是他觀察到道親 一講道理都不會再問幾遍的 一講起是非要問清楚好有興趣,我們光對這個有興趣,就像你光喜歡吃糖,你不曉得糖尿病從這裡來的 喜歡吃肉啊。不曉得說高血壓從這裡來的不喜歡高血壓又喜歡吃大魚大肉。那不是很矛盾嗎?你不喜歡煩惱妄想 又喜歡凡情俗語,這個都是一些很淺顯的話,但是都是內行話 都是功夫話 都是一種修身養性到極致以後化繁為簡,把繁瑣的東西變得很簡單。而在所以日用尋常之中啊悟道 一個人有沒有道 這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啊。一聽道理就打瞌睡 一聽到八卦呢,整個人都活過來了,這就在這邊。聖凡呢立刻就分出來了。我們說重聖輕凡 自以為自己重聖輕凡馬上見真章。好凡情俗語拋在雲外了 煩惱妄想了一掃淨光啊,那這種人怎麼樣?身在世心出世毫無掛念 雖在塵不染塵,自有主張。

身體在這個世間 心沒有在這個世間。為什麼毫無掛念,你沒有瞋恨心沒有愛憎嗔恨又沒有這些凡情俗語煩惱妄想,那就表示這個人呢已經是出世之人了,我們不是講「出世必要」嗎 這種人就出世之人 身體還在這個世間 心靈是出世的 為什麼心無罣礙?你沒有去掛念一般人掛念的東西。一般人掛念的就是這些貧富禍福成敗得失。

善惡是非 好好壞壞 長長短短的 整天心裡想的就是這些東西念著這些東西,沒有掛念心就出世了。雖在塵不染塵,雖然在十丈紅塵之中 在六塵之中,但是不會染 眼睛也看的到 不會貪染 耳朵也聽的到啊不會貪著 鼻子也聞得到啊不會起欲望。所以這叫 在塵不染塵。自有主張啊,不會六神無主,一般人都六神無主。眼睛看到什麼 被帶走了 沒有主人一樣,好像狗沒有主人一樣,人家吹個口哨就跟著走了 眼睛看到什麼就跑了 耳朵聽到什麼聲音就跑了被聲音拉走了。無主。所以雖在塵不染塵 自有主張。

常參禪常打坐不急不燥 常誦經常燒香無怠無荒

常參理常悟道不急不躁,那我們要怎麼辦呢?沒有凡情俗語沒有煩惱妄想要做些什麼事呢?一般人就是喜歡聽是是非非啊,然後想著一些七情六欲啊,就是這樣啊,外在喜歡聽是是非非 內在呢就是七情六欲。把這些放下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呢?常常參悟真理 常常體悟大道 參理悟道。參理悟道我們來道場中修道。我們現在聽道理 是參理,那等下我們要迴光返照,用三寶 就是悟道 參理悟道

那不能一個禮拜來做個半天要常常做。常常參理 常常悟道 不用常常你現在來參理來悟道你會發現一個效果發生了 什麼效果發生呢 不急不躁。不會緊張不會煩躁,我們人呢 現在人就是快樂就好,很喜歡high,很重視high這個字要嗨起來。結果都是自嗨呀 你自己嗨 別人煩惱的不得了。為什麼 你急躁啊。 著急緊張 一點點事情就著急緊張 沒事也著急緊張,煩躁暴躁 情緒一直繃得緊緊的。帶給人很大的痛苦,自己也痛苦,這種人晚上都睡不好,吃飯也吃不好,做事也做不好 急躁 當局者迷他自己不覺得,但是現在很很多人都是緊張煩躁。輕的說緊張煩躁 重的叫什麼 焦慮暴躁。又焦慮又暴躁。精神病 躁鬱症,所以不急不躁,常參理常悟道 像我們來道場 暫時的不急不躁 對不對,因為你暫時的修行,暫時的參禪悟道。馬上心境就不同,但是你如果常常參理悟道的話,那就永遠不急不躁。不急不躁 有什麼好處呢?就有智慧啊。就能應變?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清靜經裡面講的 常應常靜 要能夠靜啊,不急不躁啊,清靜才能夠應變無窮啊。不然人世間變化無窮,你怎麼應變 你急躁的人沒辦法應變。跟一個人相處都有很多變化。這個社會在變 時代在變 整個世界都在變。春夏秋冬都在變 這個世間就是一個變化無窮的世界。每個人都在改變隨時隨地都在轉變,身不由主的轉變。你要有應變的能力,應變的智慧 這是讀書讀不來的,讀死書沒辦法應變。 

要活用啊人家出什麼招 你就要變新招出來,變新招出來,這個就是智慧,這是學不來的。這種智慧就來自於什麼 常靜 不急不躁。所以你來參理悟道,你來修行 來聽道 簡單的說你來修行來修持也好來聽道理也好,你要感受到有沒有不急不躁,那種著急緊張 煩躁 憤怒 那種情緒啊,好像被澆了一盆冷水那個火滅掉。或是熱度降低了。 那種清涼感覺得到,心境本來很燥熱變得清涼。那就表示走對路了那你的智慧就可以發起

常頌經常燒香 無怠無荒。

常常誦經 常常燒香。不要懈怠不要荒廢,什麼叫懈怠我每天燒香啊。每天獻香叩首。每天持念什麼,我們道場的經最簡單 彌勒救苦經,幾分鐘就念完了

持之以恆不要懈怠不要荒廢 懈怠就說我今天認真明天可能隨便應付一下。心不在焉的做叫懈怠 或者乾脆不做就做什麼荒廢。今天沒心情,心情不好不獻香了,今天好忙啊事好忙啊不獻香了,如果能夠常常誦經,每天的誦經啊燒香啊,無怠無荒啊,不要懈怠,不要荒廢,這樣就可以怎麼樣。天人合一,我們為什麼要誦經為什麼要燒香就像你打開電視的開關 你就可以接收到電視的節目,誦經燒香就是要接通上天的訊息 可以跟上天接通,所以孔子最重視這個祭啊。

祭如在呀 如臨大祭 祭如在 在祭祀的時候 祭拜好像仙佛菩薩就在眼前一樣。比方說皇帝就在你眼前,你就很恭敬了 仙佛菩薩比皇帝更要尊貴得多了。當然很恭敬。那我們仙佛神聖,你是看不到的。唯一溝通的管道誦經燒香就可以與神同在。講到這裡呢,都是用正確的有為法來取代不正確的有為法。正確的有為法就是 參悟真理修持心性 修道,聽道理啊 修持 誦經 燒香,然後提醒自己呢,把凡情俗語 拋在雲外煩惱妄情才可一掃淨光。在紅塵不染紅塵,心無罣礙六神有主,這也是有為法。這叫以正治邪 等到我們這些煩惱妄想緊張,煩躁,這些負面的 情緒 欲望 思想都調伏以後 接下來呢就要傳你無為法

現如今明人出真道發現 無為法傳天下普渡賢良 這才算賢良之人,才可以傳無為法 如果你心中充滿了七情六慾 喜歡聽這些是非八卦的話。一聽到道理呢,就昏昏欲睡,那就沒辦法修無為法,先把這些一掃淨光。就好像土地啊先耕耘一下才能播種,就好像盤子啊,先洗乾淨才能裝菜呀,因為盤子髒的要命,怎麼裝菜再來要上大菜了,叫無為法。前面這些都是打掃乾淨,把身心打掃乾淨,準備要承受這個無為大法 無為法是什麼 下堂課再說,所以我們總結起來,不要怨天尤人

有什麼不順利的事情就檢討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檢討別人 不要埋怨上天,然後呢,要和氣不要怨氣,為什麼有怨氣呢 我喜歡我討厭。最後就產生嗔恨之心,怨氣沖天,我們時常活在這裡面而不自覺,好像北方人有一句話說,蝨子多了不癢。身上蝨子太多了就不覺得癢,一兩隻蝨子覺得好癢,像那個貓全身都跳蚤,牠都不覺得癢,那你一兩隻跳蚤 跳你身上就癢死,所以我們不自覺 要去察覺 察覺我怎麼那麼多的煩惱妄想啊?哦原來如此啊,因為凡情俗語太多。為什麼自己那麼緊張呢?煩躁了。因為沒有參悟真理,沒有修持大道,我們來道場,兩個禮拜一次來道場 心境就不同了。這水能滅火  全身燥熱的不得了。你到湖邊去涼一下把手伸到水裡面去,涼一下就不得了,那種清涼的感覺就會出來。何況我們常常 參理悟道。那你智慧就會發現。這才算說你已經準備好了,這是一個基本功,已經準備好。不然我們傳道傳的不是有為法,不是這些所謂以正治邪的。這些剛才講的這些教條戒律,無為法傳給你 不能承受。好像你杯子裡面已經裝滿了餿水,今天有甘露法水也倒不進去啊,倒進去就流出來了,要先把它倒光啊洗乾淨 不好的東西倒掉,洗乾淨以後再來就要承受無為法 傳遍天下普度賢良的無為大法 末後一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