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這個我們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善良正直的人嘛,天佑善良啊,上天保佑善良的人嘛。但是很多人都自認為自己很善良,但到底什麼樣才算善良呢?就好像讀書嘛,你說我讀過書,我上過學,但上學有個等級、次第啊,一個階級在的。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博士、博士後研究,那最高境界是什麼呢?那善良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

讀書還可以說,哎,我可以爬到什麼,才算最高。像台灣,從事政治,那當然選舉的最高目標就是選總統,目標就是選總統。那我們修道呢,就要越修越善良了,那善良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老子講,“上善若水,喔,他用一個很好的譬喻。

我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東西,就是水,最高境界的善良,就像水一樣,就像水一樣。你要效法水德啊,水之德啊,水的德性。水又不講話,水也沒有行動,不言不動啊。水沒有說話嘛,它也不會動,它不會主動啊。它會流動沒有錯,可是因為被地勢影響,如果地沒有傾斜的話,它也不會動了。如果你風不吹,它也不會起浪。它本身是不動的,所以它不言不動。也有言有動啊,所以動,這個風吹水面起波浪、浪花的時候,會有聲音,好像是言語一樣;然後由高處往低處流,那因為地勢的關係,所以它被動。所以“上善若水”。

水是我們效法的對象,我們要效法它什麼?水的德有什麼特質呢?它有什麼美德呢?一開始就點出來,“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它可以利益萬物,包括我們自己,沒有水就完了。沒有食物,還可以撐個十幾天,有人斷食啊,十幾天都還活著;然後水三天,就完了,三天不喝水,就活不下去了。所以說植物、動物,都要水不才可以活。所以水善利萬物,有什麼東西可以脫離水呢?動物、植物、人類,都要靠水來滋養。你蓋個房子也需要水啊,你做任何的東西,都需要水,所以說“水善利萬物”。

哇,它功德這麼大,但不會跟你爭高低啊,“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往低處流嘛,它不爭。一般人都是爭什麼?要爭老大啊,要爭自己最高啊,要證明自己比任何人都強啊。但是水是最柔弱的、最柔軟的、最低下的,這是它的美德

有的人是很謙卑啊,很卑微。很卑微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能耐呀,他沒有能力跟別人爭短爭長啊。但是水不同啊,水的能力可強啦,每個人都要依靠它而活啊,它功德多大啊。它對我們人類的恩德,對整個地球的恩德多大,可是呢,它卻把自己啊,放在最差的地方,“處眾人之所惡”。它把自己放在眾人最厭惡的地方,就是最卑下的地方。水往低處流嘛,人呢是要往高處走的。所以人都討厭自己在最低的地方,可是水卻讓自己放在最低的地方,把自己降階到最低的地方,“故幾於道”,所以它很接近道了。幾,就是接近的意思,接近道。

道也是這個樣子,也是不爭的,不跟你爭。尤其是道人、修道人、有道之士,無諍、無尤。不爭,也不會有怨、不平。有的人不爭,我不跟你爭,在心裡怨恨的不得了;而且呢,普度眾生、利益眾生。而不是光不爭而已啊,我還犧牲奉獻,犧牲奉獻,而沒有爭功奪果。這可是很難那,犧牲奉獻容易啊,犧牲奉獻,這個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呢不爭功,這就不容易啦。犧牲奉獻,然後老想我自己功勞有多大。

我們佛堂啊,佛堂也要靠有人不爭功、不爭權奪勢,而只犧牲奉獻,佛堂才可以維持。如果大家都不肯犧牲奉獻,或者大家都在爭功、爭權奪勢,這個團體很快就崩潰。小到一個家庭也是啊,家庭裡面一定要有人不爭、要肯奉獻。如果都不肯奉獻,那這個家當然沒辦法維持,都自私自利。一個家庭,一定大家都要奉獻的嘛,可是會爭,他沒辦法做到不爭,會爭、會不平。所以我做得多、你做得少,就是爭;我功勞大、你功勞小。所以呢就沒有道啦,就沒有道。

所以這個水之德,我們要能夠做到說,犧牲奉獻,而不爭功奪果、爭權奪勢,那就成功了,那就表示說,你是一個道人那、有道之士。那你說“誰做得到?”水就做得到。水做得到啊,我們也做得到。不要你學什麼聖人,你就學水就好了,因為它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我們這一生中,我們最依賴的就是水嘛,而它呢是這麼的謙卑就效法這個美德就好了

好,這是大方向來說是這樣。他又講出它的七個德,水的七德,然後把它呢分散到我們生活的、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成份裡邊。

第一個居,居善地。居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常講“安居樂業”嘛。居,你要住在什麼地方?我們人要住在什麼地方?要住在一個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叫安居,要安全、安定。而水就有這個能耐,它永遠都在流動,它一直流到一個平的地方,它就不動,平地上面,它就不動

所以我們人呢,要怎麼樣才能夠真正的安居啊?不是你買一個好房子,你就可以安居啦;不是你住在那一個社區,你就可以安居啦;也不是說你住在道場,就可以安居啦。很多人,住在家裡也覺得不安那。真的要安居,要安居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我們要找一個好的環境來安居啊,什麼環境呢?像水一樣啊。水怎麼樣?平,所以平了就不動了嘛,水平、水平,要找一個地方呢,公平,公平的地方,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公平的上面,大家就不爭。“不平則鳴”那,一家人吵個不停。就算住在豪宅裡面,住在安全警衛非常嚴密的地方,不平則鳴,鬧哄哄的,不得安居。所以要平、要公平

所以居善地,要效法水,水流到平的地方,它就停住了,安然不動了。然而人也是一樣啊,人要想要安居的話,就要懂的公平。要懂的公平,因為家庭要公平;像道場,要沒有是非恩怨呢,就要公平,一視同仁

一視同仁,大公無私,沒有對誰特別好,大公無私,哎,這就公平,公平就不會有不平則鳴。家庭也是這樣,家庭有時候人偏心的。什麼叫偏心那?人會偏心的啊。你可能生幾個小孩,對哪幾個小孩特別好,另外小孩就感覺到不平;或者說婆媳之間那,婆婆覺的兒子對媳婦比較好,媳婦覺得呢老公是二十五孝,這也就是不平。你要去調整啊,要調整到一個公平的地方,要效法這個水。要不然永遠吵不完,永遠不得安寧。

好,這是就居來講,這個很重要。我們人整天要住在哪裡?不是住在哪個房子啊,要住在一個平上面,要住在一個一視同仁、大功無私這種處境,這是效法水,這是水的德

再來呢,“心善淵”,水深不可測。水如果流到很深的地方以後呢,再深它都可以把它填平,所以它深不可測。有一句成語,叫做“淵深莫測”。淵,就是很深的水。它有一個特質,就是莫測,不可測度。那水很深,你就不可測度啦,不曉的它裡邊躲著什麼東西。

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黃帝內經》

人的心,很容易被人家測度出來,為什麼被測度出來?因為你有固執的想法啊。你這個人貪財的,你的思想是貪財的,你就會顯露出來,有諸中形於外。不要以為看不出來哦,有諸中形於外,這別人就會測度得出來。好色的看的出來;緊張的看的出來;焦慮的看的出來;容易生氣的看的出來。

心靈的狀態嘛習慣性的狀態,就很容易相處一下子,就感受的到。喔,這個人很計較,這個人很自私,這個人很小氣,這個人很龜毛,都看的出來,相處一下子就知道了。沒辦法不可測度啊,沒辦法說像深淵一樣,莫可測度啊。水,你不可測度,我們的心,也要效法這個水不可測度。怎麼不可測度呢?不思議。不思議,就不可測度嘛。不要一天到晚頭腦一大堆想法,不思議。你時常想固定的想法,念頭就定型了;沒有思想,保持一種無知,心中沒有任何的想法,沒有成見

這時候呢,無所不知,能生萬法。就像很深的水裡面,龍都可能跑出來,蛟龍都可能跑出來。像那個什麼尼斯湖啊,太深了,水怪都跑出來了。後來人家研究,有好多個地方有水怪的。包括我們上回去新疆,新疆那個湖不是有水怪嘛,後來人家科學家研究說,通海也。因為這些太深了以後,就通海也,它通到海底了,通到大海的海底。因為這些湖都太深了,可以通到海底。有一個穴道,地下的深穴道,可以通到海底。哇,那個範圍就大了。

所以心呢,一旦不思議以後,你就深不可測。你心中老是有你自己的想法,固執的想法,相處一下就知道了,知道你,你淺薄嘛,就看出來了。所以心呢,要效法水一樣啊,淵深莫測。然後蘊藉深厚,不只是淵深莫測喔,因為水很深,裡邊就什麼都有啊,所以叫蘊藉深厚啊。同樣心呢,不思議啊,不可測度,人家不了解你,可是呢,智慧無窮啊,心要淵深莫測,蘊藉深厚啊,就是裡邊蘊藏著很深厚的東西啊,不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啊。

所以般若無知啊,無所不知,沒有什麼不知道的。看起來好像無知,事實上無所不知,這就是“心善淵”。

與善仁”,水善於施予。你看我現在也要喝水啊,水善於施予。你碰到茶,它可以把茶的味道泡出來;碰到咖啡,它可以把咖啡的味道提煉出來;碰到飯,可以把飯煮的香噴噴的;碰到菜,可以把菜炒的非常可口。沒有水,什麼事都做不成

所以它呢仁慈,它仁慈,它永遠都在付出、在施予。它的仁慈呢,不是你配合我,是我配合你,真的仁慈,真的仁者,是這樣子。他了解你,配合你,幫助你;不是用他的方法,是適合你的方法。我們對人好,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啊,要用適合他的方法

比方說,我喜歡喝茶。哎,對我好的人呢,泡茶給我喝。那我不喜歡喝酒,你好意說,“哎,無論如何,這杯酒太好了,你一定要幹!”哇,你是很仁慈,我就受罪啦。

所以這個就是“善仁”那,水是這樣子的。它就是進入,然後施予、幫助你,而不會喧賓奪主,它不會喧賓奪主,所以永遠都不是做主的。它到了茶裡面,哎,茶是主角,它是配角,沒有它不行,可是它是配角;飯裡邊,它也是配角;菜裡面,它也是配角。在任何地方,它都是配角

所以一個真正仁慈的人,跟人相處的時候,你不要當主角,你要當配角。才讓人覺得備受尊重,非你不可。所以這要效法這個水,扮演一個當配角的仁人君子

言善信”,水不會撒謊的。我們說話要像水一樣,要講信用,而不會撒謊,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水是最誠實的

為什麼說水是最誠實的呢?不是有一個日本的醫學家研究出來的嘛,水結晶,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它就最誠實啦。你跟它說好話,它就變成結晶這麼美麗;你跟它說壞話,它馬上結晶變成很醜惡。它反應的,直接反應,它不會去騙人的,水不會騙人的。你跟它說“阿裡阿多(謝謝)”,這日本人研究的,哇,這個水去照它的結晶,美的不得了,吃到你身體裡面當然好。

所以我們說水可以加持,就是這樣。像我們為什麼有長生水?啊,念佛加持。那個應該去照照看,那個不知道多好!不是光念兩句阿裡阿多而已啊。多少佛力加持進去啊,那個水多美啊,那麼美好的水,進入生命裡面多好!對身體多好呀!那你如果辱駡它,講一些不好的話,不好的怒氣、怨念,灌到這個水裡面去,這個水會致病的。因為它這個結晶啊,照出來都非常的醜惡,會致病的啊。

所以水不會騙人,所以講話的時候要效法水,讓人相信

正善治”,這個正,就是政治的政那,就是行政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導人以正啊,所以它又稱之為政。

所以以前講政治,本來是講的是這個正,正確的正,導人以正。引導人走向正路,所以它有兩個人。它原本的字是這樣寫,兩個人,一個人引導另外一個人,走向正路。後來就變成這個樣子,這叫政。所以“政”這個字是這樣來的,以人來引導人走向正路,叫“導人以正”。所以它稱之為“正”,導人以正。要導人以正呢,成功,正善治,治理他成功,很成功地讓人、引導人走向正路。

那水有這個功能。水,你看看,那個枯萎的樹木,一碰到它,哇,馬上就正常了,恢復正常了,一碰到它就恢復正常了;我們身體,所有的器官,一碰到水,哎,恢復正常了;那個草已經快幹掉了,水一下去,哇,就出來了,立刻從病態變成正常。

今天搞政治的人就是要這樣,要讓病態的社會變成正常的社會,要讓邪惡的人變成正直的人。就像水一樣啊,它就可以讓一棵樹正常的生長,讓一根草正常的生長。大到大樹象徵社會,小到小草象徵個人,讓它正常,讓它恢復正常,滋潤它,讓它恢復正常。所以“正善治”。

事善能”,那麼做事呢有才能。我們說做事每個人都做啊,有時候亂做一通,把事情都給辦砸了。你不做還好,越做越糟。要有才能,就能幹事啊,能夠把事情做好,叫能幹事,所以叫能幹。我們說這個人很能幹,這個幹的意思就是幹事,這個是中國人古代說法。我們想問一下,能幹到底是什麼?就是把事情做的很好,有幹事之能啊,幹事之能,就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

那水當然有這個能力啦。哇,到我們身體裡邊,促進新陳代謝;到每一個器官裡邊,都會發揮它最好的輔佐的效果,最大的功臣就是水。所以要有這個才能,不做事則已啊,一做事就要發揮水的功能。不要來亂那,擾亂,非但幫不了忙啊,還幫倒忙。那麼水最大的能耐,為什麼可以把事情做好?它有一種特質,以柔克剛滴水穿石,一滴一滴地滴,也可以穿石。

昨天我在寶光天律道場講了一天的課,來了一些大陸的道親,東北來的道親。他們是一位壇主,從哈爾濱嫁到日本,然後求道以後呢,發心設壇以後,回到哈爾濱去,度她的親戚朋友求道。喔,一度度了一大片。那這位壇主也來了,她從日本過來,因為那些都她後學呀。

那這位壇主就講,說在日本,有一位道親,清口茹素了,而又吃了不乾淨,普牙齒都不好了,身體又很多毛病,就抱怨說,“你看,我吃素都沒有功德,吃素越吃,身體越差。”這位壇主就勸導她。她就很生氣啊,她就說我講了多少遍都沒有用,就很氣呀,跟她講過不知道多少遍了,都沒有用。

這沒辦法以柔克剛啊,我說你石頭都快穿過啦。人有時候“我不信,我不要聽。”你就會覺得你失敗了。其實你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沒有情緒,像水一直滴一直滴一直滴,滴久了以後,哎,就穿過去了。因為她沒耐心那,有那個慈悲,可沒那個耐心,沒有效法這個水之德,以柔克剛。

她是一片好心那,這強迫心很大。後來就想說自己沒有能力,如果仙佛來幫助她就好了。哎,這時候就通靈了,仙佛就降臨了,哇,仙佛就罵啦,而且很有效。她說,你看仙佛臨壇就比較有效,借竅了嘛。我說那個有效,那個有效是暫時的,那是她害怕,被你嚇到了啦。到最後,她就躲著你。她帶來那一群道親,就說我們現在都躲著她,怕死了,一天到晚,哇,仙佛上身了,來罵人。

我說你這就像父母親嘛,這些小孩子用講的沒用,就用罵的嘛;用罵的沒用,就用打的嘛;用打了沒用,乾脆殺了算了。越來越加碼,越來越加碼。那當你在道場成全,你不能用罵的啊,你只好找仙佛來罵啊,所以這就沒有效法這個水之德,以柔克剛,滴水穿石。要慢慢慢慢來,不要著急,慢慢洗腦嘛。

像我在這邊十幾年,也不都是講一樣的東西啊,叫你修持三寶啦,叫你獻香叩首啦,去惡向善啦。講久了以後,就被洗腦了。我有沒有罵過你們?沒有嘛;有沒有威脅、恐嚇?從來沒有的。那有沒有辦法一講就通?不可能的嘛。那講好幾年那,講好幾年才轉變一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轉變一點也好,那石頭滴好幾年,也不過是凹一個小洞而已啊,那有凹小洞就不錯啦,就改變很大啦。

人很難轉變的啊,要效法這個水,要有這個耐心。像水裡面的石頭,都是圓的哎,我們如果有這種水的這種德性喔,所有的道親久了以後,就變成圓的啦。本來都有棱有角,互相傷害,最後就變圓滾滾的了,都變很圓潤那,不會跟人家摩擦衝突了,這就是水的能耐啊。水就有這種能耐,它可以把所有有棱有角的東西,都變成圓的。為什麼?以柔克剛。如果用剛碰剛的話,就撞碎掉而已嘛,玉石俱焚那,撞碎掉了。

動善時”,它如果有行動的時候呢,它會選擇最好的時機。好,我們要效法水的行動啊,什麼是最好的時機被動最好的時候,叫應機,你不要主動,你要應機。我們說應機說法嘛,應機接引。什麼叫機呢?你就是對方發動了,你才發動。對方有這個機啊,哎,他發動了,他要來問你問題。不要他什麼事都沒有,你一直強迫去要他這樣要他那樣的,沒有應那個機呀,要應機,要等待時機

水都在等待時機啊,水不會自己動的。時機一到,風一吹,它才動呢;這個地勢呢,傾斜了它才動。它自己不會亂竄的。水要自己亂跑,那很可怕的,那還得了啊,水絕對不會自己亂跑的。(指著講臺上的杯子)它在這裡永遠不動啊,我這麼一倒,它就動了。它自己不會跑出來的啊,這水要自己跑出來,就完了。我不喝它,它也不會飛到我嘴裡去,它是被動的,它永遠在那邊等待時機

我們也是啊,我們要有行動,要等待時機。不要心裡想我要主動,我要做這個,我要做那個的。我們說“哎,等待到什麼時候?”你如果不等待時機的話啊,時機稍縱即逝啊。比方說,你如果耐心地等待的話,哇,到處都是時機,好多事情可以做。如果你一心地想說自己要去做什麼,那些時機發動時候,你根本看不到

比方說你在家庭裡,我們縮小到家庭裡,夫妻相處都有很多的機、教育子女有很多的機,但一般人看不到。一般人不曉得說,在適當的時機來引導小孩子;在適當的時機,來調整夫妻的關係;在適當的時機呢,來跟親戚和睦相處。因為在忙自己的事啊,自己認為有重要的事情在忙啊,“我哪有時間去觀察這些?”所以不像水,在那邊等待。

所以水很忙喔,水是最忙的東西喔,因為大家都需要它,因為它永遠stand by,在那邊等你來用它。修道人就這樣,永遠stand by在那邊等你。一般人哪有那個閒時間?工作、賺錢、搞事業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stand by,在那邊應付這個、應付那個的?

今天早上六點就有人打電話給我,叫我起來,從澳洲打來的,打長途電話。說“好痛苦喔,點傳師,你能不能解決我的痛苦啊?”接到電話,你就應他的機,給予他一些建議,這樣子。我如果會主動打電話給別人的話,哇,大家都躲我躲死了,怕死了,壓力好大喔,對不對?“點傳師打電話來了,要我做什麼?”對不對?

所以要效法這個水,“動善時”。你等待時機,你不要認為自己沒事幹,你有做不完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時機發動到處都是機

夫唯不爭,故無尤。”但它主要的特質,就是不爭,它不會爭。不爭是非、不爭長短、不爭高下,不跟你爭。所以“故無尤”,所以自己內心沒有怨尤,別人也不會埋怨你。這個無尤是很重要喔,其實人活著喔,應該是很快樂的,就像身體應該很健康一樣,不生病就不會有病痛嘛。你說五臟會痛嗎?不會嘛;會痛原因是什麼?病嘛。所以病才會痛啊,有病才會有痛。

所以心也是一樣啊,你心也是啊,生病以後你才會痛苦啊,我們心會覺得苦啊,心會覺得痛苦啊。為什麼?因為心生病啦。那心的病在哪裡?怨。所以大部分人受苦,都受在這個。心的本質應該是快樂的、輕鬆的、自在的。心中有怨,很不甘願,心中有很多的怨,不管扮演哪一種角色,都有怨。當老師的、當學生的、當爸爸的、當媽媽的、當先生的、當太太的、當兒子的、當父母親的、當女兒的,都有怨那。當哥哥的、當姐姐的、當弟弟的、當妹妹的,每一種角色,一想到自己相對應的那個東西,就有很多的怨。為什麼?爭嘛,就是爭。

要爭,不是爭個輸贏,就是爭個是非,大概就這兩個方向,爭輸贏,或是爭是非,所以就產生很多的怨。“夫唯不爭,故無尤。”沒有尤,就沒有苦啊。我們說,哎,無尤,“我幹嘛要無尤啊?我就是要怨,我就是要恨那。”但是你這個怨尤,就會害自己受苦,也害別人受苦。

心中有怨的時候啊,那個氣場很不好的啊,那毒氣啊、陰氣、殺氣,都是這個怨尤來的。所以這整個家庭氣氛都不好,小孩子在那種怨氣之中成長,他很快就契機感應了,叫契機感應了。這個氣啊,會感應這個機啊,發動啊,契機感應。所以生出來小孩子都是很愛抱怨,你愛抱怨呢,小孩子生出來都愛抱怨;你愛生氣,小孩子就愛生氣。根本你教他不要生氣、不要抱怨,沒有用的。因為你這個氣,你雖然沒有講出來,但你這個氣,已經感動到這個機。這個很危險的,個機叫潛意識啊,阿賴耶識啊,要未兆啊,還沒有形成形狀的啊,他還沒有講出來,但這個已經發動了,無形無相的這個機發動了。

所以這個無尤”是很重要的,他最後結論就是無尤。水會不會抱怨那?不會的。它流到陰溝裡去,它也不會抱怨。它最後下場就到陰溝,它最後奉獻了一切,最後下場是被丟到陰溝去了,沖到馬桶裡面去了。最爛的地方,都是水最後的歸宿,它有沒有抱怨?不會抱怨。

我們人就會報怨那,“喔,我犧牲奉獻的結果,到陰溝裡去、到馬桶裡面去了?!”它不會報怨。為什麼不會抱怨呢?因為它不爭。它沒有那種要爭啊。“我努力奉獻,就希望有一天到更好的地方。”我不爭這個的;我也不會說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所以就不會有怨尤了。不會有怨尤,就不會有痛苦煩惱,就不會製造什麼?紛爭。你有怨尤,一定會製造紛爭。所以這是水的美德。

它有好多美德,我們學習不完的,光學習水就學習不完了,所以講叫“上善若水”。最偉大的善良,就是水;最高明的善良,就是水。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