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晚安我們講到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孔就是大 大德
我們常講尊稱前輩大德 大德前人 大德點傳師
問題是什麼樣才是一個大德者
大德之容 這個容當然不是講他的長相
意思就是他的生命的特質表現出來
大德者他有什麼樣的生命特質呢
一個大企業家當然是 對賺錢有強烈的欲望
錢那麼多了還要一直賺 那要很強烈的欲望才可以
搞政治的人 就要有強烈的權力欲
那大德者他有什麼特質呢 惟道是從
他對什麼都沒興趣 他所尊崇的就是道
效法追隨的就是道 這叫 惟道是從
心裡只有道 沒有別的 這是大德者
你說一個大德者他還是很重視世俗的一切
那這就有問題
大德者 是惟道 唯有道沒有別的東西
惟道是從
問題是 做任何一個行業 比方說你學音樂的為音樂是從
學藝術的 惟藝術是從
那都有一個門徑可以進入 我要怎麼學習
學文學的 學歷史的
唯道是從 道 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
我要怎麼去尊崇效法 怎麼樣追隨它
這是大問題 我是不是要讀很多的經典
是不是要參禪打坐
或是要積很多的外功 很多的問號在裡面
怎麼樣做才做得到
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
我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 惟道是從的大德者
道 在天地之間就是 道
道 到你的身上就變成 德 了 就變成美德
好 惟道是從
現在告訴你道是什麼東西
就像音樂老師告訴你音樂是什麼東西
美術老師告訴你美術是怎麼回事
那現在老子 他是中國第一道人 所以他來介紹你
什麼是道 道是什麼東西
他說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不知道在講什麼 惟恍惟惚
道這個東西啊 惟恍惟惚
恍就是忽有
惚者忽無
忽然有了忽然又沒了 忽有忽無
一般有就是有 沒就是沒
這個茶杯裡面有茶 或者沒有茶
二回事 要嘛就有茶 要嘛就沒有茶
這個佛堂裡面有開班 沒開班 二回事
怎麼忽有忽無 忽然是有 忽然又是無
一下子有 一下子無 又是有又是無
世間有這種東西嗎
世間要嘛就有 要嘛就無
我活在這裡就有 活生生的 我死了就沒了
但是道它是忽有忽無的 忽然有 忽然沒有
從物理學來講倒是很符合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 物質看起來是有的 分析到基本結構
最小的叫量子
它忽粒 忽波 他忽然是粒子 忽然是電波
電波是無 就能量
粒子是物質
然是粒子 忽然是電波
所以這就是霍金 物理學家霍金 他推翻了上帝創造世界這個說法
他說 世界不需要上帝創造
這個宇宙就像量子一樣 忽然就有了
哪一天忽然就沒了 就是量子力學
忽有忽無 從物理來講
但是物理學 量子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小到量子 大到宇宙
我們生命小的就是量子 大的就是宇宙
問題是好像沒有切身利害的感受
感受不到這個道跟我們的親近感
這終究是從物理的角度
從現象界的角度來看這個道
道不只是現象界 還包括抽象界
抽象的心靈
我們生命裡面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抽象的心靈 一個是現象界的肉體
最重要是抽象的心靈
為什麼 現象的肉體會毀滅
就算宇宙 既然有生成 就有毀滅
何況是身體
但是心靈是永恆不毀滅的
心靈是永恆的
所以現在找到一個東西
有一個東西跟道是一樣的 惟恍惟惚
是什麼 就是你的心靈
你的心靈說有嘛 好青黃赤白它是什麼顏色的
大小方圓它是什麼形狀
心靈在身體裡面 它有一個身體的形狀嗎
沒有的
無形無相 不在一切處又遍一切處
這是心靈的特質
所以心靈的特質跟上帝是一樣的
上帝是無所不在 又不在任何地方
心靈也是 心靈在身體裡面嗎 外面嗎 都不是
所以心靈是無
但是心靈說無嘛 你會思考
你會有情緒 你會有慾望
心靈波動的不得了
我們最強烈感受到的不是身體的存在 而是心靈的存在
存在感最強烈的就是心靈
有的人在激動的時候 身體受傷流血都不知道
甚至身體受傷了流血 流很多血都不知道
因為心情激動
你只有感受到激動的心情 或是悲傷或是憤怒或是緊張
忘記身體
所以說心靈 它有 有到這麼強烈
它無 無到無形無相
把它扣緊了 道就是你的心靈
因為你的心靈具有道的特質
忽有忽無 惟恍惟惚 這是心靈的特質
問題是 要怎樣從道
惟道是從 要怎樣跟道匯合為一呢
我們心靈要嘛就充滿情緒慾望
要嘛就一片昏沉
睡著什麼都不想
沒有辦法在這種忽有忽無的狀態
很容易落入極端 有的極端和 無的極端
簡單的說就是昏沉散亂
要嘛就昏沉 要嘛就散亂 落入這兩個極端
老子說 要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惚兮 就是沒有了 無
無中又有了 惚兮恍兮
不要無了 就睡著了
反而清醒 無了突然間又清醒
惚兮恍兮 這個就不是昏沉散亂
無的時候不是昏沉 不是想得太累了
是寂靜
惚兮 先寂靜 心靜下來
我們用三寶 心靜下來了
心靜下來不是說睡著喔
很多人說 一用三寶就睡著
新來參加三寶修持的 一用三寶很快就睡著
老修就不會
看佛燈看多久 玄關式呼吸多久 精神越來越好 雖然心裡很平靜
這邊講到一個修持的眉角(關鍵)
夫道無他 默契而已
道 不是要做多少事 讀多少書
那是世俗的東西
夫道無他 默契而已
道 是一種默契 默默的契合 默然契合
默 靜默下來
心寂靜下來 什麼都不想
寂靜下來不是睡著 醒覺
覺名 光明覺悟
好清醒 良知跑出來了
惚兮恍兮
恍然大悟 對真理有所領悟
心靜下來常會若有所悟
對人生 宇宙真理若有所悟
而且不是書本學來的
從內心自己的智慧生出來
和其自性能生萬法 生出來這種 契悟
這是我們要去感受的 寂靜
真的寂靜下來 不是睡著 若有所悟
所以說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惚兮恍兮 別人看你 其中有象
這個人氣象光明
一般人氣象昏暗
我們說臉上有黑氣 濁氣 陰氣 煞氣各種氣
就是沒有道氣正氣
現代人乾道比較有怒氣 坤道比較有怨氣
坤道抱怨很多 乾道不爽生氣
乾道比較直接 坤道柔腸百轉
所以怨氣怒氣都不見了 剩下道氣 正氣
氣象 象 就是大略
大略看起來這個人氣象不同
氣象光明 其中有象
所以我們要改變形象 不是去做臉整形
改變形象要 惚兮恍兮
惚兮恍兮 若有所悟 看起來就有智慧
看起來就有正氣
其中有象 好 這是第一步
修道人第一步就是 氣象不同
以前的濁氣不見了 變清氣
以前的俗氣不見了 變道氣
變雅了 變正直了
這表示 惚兮恍兮產生效果 你的象不同了
恍兮惚兮
恍兮 我們用覺明 佛學名詞 用醒覺 大家比較清楚
寂靜 寧靜比較口語
寧靜 醒覺 二個綁在一起的
寧靜才能醒覺 醒覺才能寧靜
醒覺 你可以活在當下
什麼叫醒覺 中庸講的 人莫不飲食也 鮮能知味也
大家都喝水吃飯 很少人知道味道 因為沒有醒覺
因為一邊吃 一邊散亂 胡思亂想
想東想西 沒辦法常道滋味
心很寂靜的時候就會專注在眼前的一切
眼前當下的一切 會很享受生命 享受世界
你會發現 看的本身 聽的本身 喝的本身都是覺
味覺 視覺 聽覺 都有覺
這種 覺 都是很美妙的
甚至呼吸 享受那個吸
不一定聞到什麼味道 空氣沒什麼味道
但惚其無味 淡然無味
道之出口 淡乎其無味
道 和世間東西不一樣 淡然無味
可是說不盡的滋味無窮 好享受
這時就不同 就不只是一個大略氣象 不是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就在眼前當下 享受生命的流動 跟時間空間結合在一起
不會我在這個時間 心裡跑到過去 未來
我就隨時間而走 像易經說的
與時偕行 意思是說 君子要跟著時間行進
時間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不要時間在這裡 應該專注聽課 心卻跑到昨天
這就是沒有經過這樣的洗滌 寧靜 醒覺
所以說 要進一步的 恍兮惚兮
這個 物 好像物質形成了
好像量子力學 忽波忽粒 忽粒忽波
反覆進行以後就變成物質了
宇宙就這樣出現了
忽有忽無 忽恍 忽惚 那就是上帝本身
道的本身 道就是上帝
太初有道 這道便是光 這光與神同在
所以要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所以師尊平常眼睛半開半閉
惚兮
眼睛一打開 智慧光芒整個現出來
恍兮
師尊就是這樣 孔德之容 祂的形象就是這樣
師尊就是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道場幾十年前在大陸的時候 很少開班講課
到佛堂 八個字 有事辦事 沒事守玄
老前輩都知道
有事辦事 沒事守玄
有事辦事就是 恍兮
沒事守玄就事 惚兮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所以這就是在洗滌你的心靈
讓你心靈 越來越契合道
開始時一定昏沉散亂 要嘛愛睏 要嘛胡思亂想
這會慢慢消失
就像免疫系統進來 細菌就慢慢被排除出去
但不可能立刻 需要一點時間把它淘汰掉
這就是細菌 我們心靈的細菌 昏沉散亂
它會慢慢被排除 病毒會慢慢被排除出去
但是一定要讓他持續進入 不要解除了它的任務
要寧靜
但一般人很少有這種情形 寧靜醒覺
像師尊一樣 有事辦事沒事守玄
經過這樣子以後你就會變成一個寧靜醒覺之人
一開始會有前後的功夫 先寧靜後醒覺 先醒覺後寧靜
會有分段
但是到了最後 就像我們說守玄三階段
第一階段守玄 誠心抱守
我們得道以後第一條大愿是 誠心抱守
抱守就是 惚兮
讓自己的思想欲望情緒通通停止
萬法歸一
因為我們心想的都是二
我喜歡我討厭 什麼對 什麼錯 成敗得失
回到這裡(玄關)來 萬法歸一
都沒有了 不落入對待
所以寂靜就是這樣子 寂靜不是自以為寂靜
你的心已經沒有分別 不思善不思惡
所以誠心抱守 再來 守而不守
我雖然守 但我不恪守在這裡
繼續工作 繼續度人 繼續上班 繼續做家事
我雖然守 但不守在這裡(玄關)
就開始醒覺 注意到這一切
可是我還是在守 沒有守那個地方(玄關)而已
但事實上 老實講你就算專心喝一杯茶都是在守玄
只要你專心
你專心聽課 意念都在這裡(玄關前)
就在這條線上(玄關向前延伸的一條線)
像以前我去做黑手那時候還沒求道
敲鉆子 鐵塊圓的要敲成方的
這時候你如果意念沒有集中在這裡的話 手就完了
做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要專注
如貓捕鼠 貓捕鼠都在守玄 貓在抓老鼠時候意念都在玄關
所以真正的守玄不是光守這裡
守而不守就是在(玄關前面)這一條線上
當你心在專注的時候都在這一條線
這不是守玄是什麼
雖然沒在守但是還是在守 守而不守
這就是恍兮惚兮 惚兮恍兮
誠心抱守 守而不守
講得比較具體 比較有入手的地方
要不然不知道在講什麼 什麼註解都沒用
沒有得道 無法體會箇中奧妙
窈兮 冥兮 其中有精 好 繼續這樣進行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誠心抱守 守而不守
再來就會進入一種狀況
深遠
窈兮 的意思就是深遠的意思
有點像那個
人家說人死了以後會通過一個隧道
無形的隧道然後就會到天堂去
隧道尾端有光明
你就朝那個光明的隧道一直往前走 黑暗隧道一直通往光明
走到光明處的時候 就是天堂
有沒有看過這種瀕死經驗 很多這種書
人醒過來時說 我就穿過那個隧道
也是要有信仰的人 好心的人
有的人是看到魔鬼來抓他 也有這種的
業障現前的直接抓到地獄去了
所以會 冥兮
黑暗 昏暗 很像那個說法 窈兮 冥兮
昏暗
就是自己進入一個
窈兮 是什麼

窈兮 解釋清楚就 深不可測
窈 意思 深
冥兮 幽
冥就是幽 幽冥
黑暗的意思
所以 深而不可測
不是你真的看黑洞 不是這個意思
深 不可測 幽 不可見 它取其意
幽 不可見
好 我們人就是 看 然後再去 測度
人的用心方式就這樣 我看到什麼然後我再去
再去思量測度 這個是好的不好的
這個我喜歡 這個我不喜歡 這個合理那個不合理
所以我們會看到以後 再去測度
不可測 不可見
常這樣洗滌心靈以後 就會離開那種
看到什麼 見到什麼 思想什麼的那種用心的習慣
用心的習慣
我們用心的習慣都是這樣啊
看到了
然後就開始議論
心中開始想
嘴巴開始議論
就開始決定 這個是好的 那個不好 然後去取捨
取捨 還不一定能夠
你要取 不一定得得到 你要捨 不一定會捨得掉
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所以就很苦惱
一開始的時候都是這樣
我們一般人擔心 我能不能得到我要的
你為什麼想要得到你要的 你為什麼會想要 都是經過
這個 測 和 見 出來的
都是經過這個過程
同樣一個家庭出來為什麼有的
有小孩子想要這個 有的小孩想要那個
要的都不一樣
有小孩想要的東西 另外一個孩子根本
棄如敝屣啊根本不當一回事
這都是經過不同的測和見
按兩下即可編輯
所以窈兮 冥兮
不可測不可見
這就是
佛經裡面講 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不可思議的時候 你就解脫了
要怎麼什麼解脫
不可思議 不可思不可議
不可思議
所以說
般若智慧
不是說懂得很多東西喔
一切法不執
一切法 都不執著
這個叫 般若
般若 智慧
一切法不執著就是
不可思議
我懂得什麼道理
我看到什麼了
我聽到什麼了
我想到什麼了 沒有
心靈停止這種方式
用思議分別的方式去用心 一般人都是這樣子啊用心就是啊我看
我想就是這樣
眼見為實 然後再去分析判斷
可是
經過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以後你的心靈啊
你的生命就會進入這種 窈兮 冥兮
深不可測
幽不可見
這種狀態
不可測不可見 是不是就空無一物呢 不是
其中有精 生命的精華就出現了
精華就這樣出現
因為你可見可測的都是什麼
都是 外境 對不對
外境
外境
有形有相的外境啊
這個東西外境都會迷惑你的心啊
不會讓你有智慧的 不是說
你外境 分析得特別透徹 就表示你智慧高 不是
外境都是迷惑你的心
儒家講 致良知 第一步要怎麼樣
要格物啊 外境就是 物 看得到的
摸得到的
格物
去除
把這個東西給去掉
不可測 不可見 無物啦
本來無一物了
智慧就現前
這個 精 就是智慧啊
當然 不只是智慧 仁義禮智
生命的精華 宇宙的精華 仙佛菩薩為什麼是菩薩
仁義禮智
仁慈
正義

禮貌
智慧
按兩下即可編輯
仁義禮智
大智慧大慈悲 都跑出來了 大功德 都跑出來了
其中有精
天地之間最精華的東西是什麼
仙佛
是不是
天地之世間最精華 就是仙佛
天神 地神 山神 海神
任何東西裡面最精華 就是裡面有神 山不在高怎麼樣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有神最重要的
人也是
人最精華就是他的心靈
是不是有智慧
是不是有仁慈 是不是有大慈悲大智慧 這個才是精華
這個東西在這時候跑出來
當你進入不可思議的時候
這東西跑出來 但是進入這個不是
你可以隨便做得到 一定要經過我們講的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這兩個結合以後 就變成守而不守 不守而守
守而不守 不守而守
一開始是守玄 只有一邊的功夫 要不是惚兮
要不然就去工作 去行功 我們要不然就是行功了愿 就是恍兮
迴光返照就是惚兮
迴光返照同時又行功了愿就是 守而不守 不守而守
我在行功了愿之中
我警覺到說自己(在守玄)
行功了愿 不是光在道場
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
仁至義盡
你用愛心和奉獻的心去做的話
就是行功了愿
就是功德啊
你做一個家庭主婦做好了 你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
不是為了自己
是為了家人的健康 心情啦 這也是功德
也是行功了願
你盡孝道 悌道啦
在公司裡面把這個工作做得很好
這也是功德
所以 在做這些工作時候 好像沒有在守玄
但你發現自己因為很專注很認真
發現原來自己是在守玄
原來沒有離開本性
不離自性
你在守玄
還是什麼事都做
守而不守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不斷融合在一起後
你就會進入這樣子一個狀況
你會慢慢的
頭腦不會整天想東想西 你沒有情緒
沒有想法 沒有欲望
感覺上頭腦是 空空洞洞的一片
空空洞洞的一片 但是你生命的精華出來
這時 這個人可以看得到
他的仁慈他的智慧都顯露出來
他的勇敢 智仁勇三達德 都顯露出來 其中有精
但這個東西不是抽象的 智慧啦
這個 精 老子主要講的就是智慧
當然 你智慧出來 其他東西通通出來
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當然會有大慈悲大勇敢
好我們現在終於把這個逼出來了
大智慧逼出來
出來了 我們現在講說 開智慧就這樣開
明師一指 是開個門而已
那你要深入其中啊
深入其中
這時候呢
智慧之門大開 智慧寶珠就放光了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他說這個 精 啊
是最真實的東西
世間東西都假的 什麼叫假的 就是終於會壞掉
萬里長城也會崩潰掉
地球也會崩解掉 總有一天崩解掉 但有東西是永恆不滅的
是什麼呢
就是這個

最真實的東西
按兩下即可編輯
最真實的
佛家叫什麼 真如
基督教叫什麼 真神 真神唯一 唯一的真神
回教也是這樣說
按兩下即可編輯
對上帝的詮釋完全是一樣的
真神 真神就是要唯一
真如 真神
真如就不二啊 真神唯一 是一樣的
一樣的東西 就無極的意思 我們講無極老母講就這個 真
無極老母出現
智慧就是無極老母 無極老母在哪裡
不在遙遠的天上啊 當你智慧現前的時候
你的那個智慧的心 就是無極老母
你也不落兩極對待了
就是無極理天 就是無極老母
就是神的國
就是基督教說的神的國
神的國在哪裡 神的國在你們中間
不是看哪在這裡
看哪在哪裡
耶穌說的
所以說 其精甚真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它是最真實的 它不會毀滅的 最真實的東西
這東西出來了
真如本性出來了 真神唯一出來了
無極理天出來了 無極老母出來了
終於
歸根 下一句是什麼
認母
認識老母 這時候你才認識老母
這時候你的生命會有一種 常樂我淨
你會永遠快樂
永遠清淨 永遠自在
一般人就是
剛好相反
一般人是
熱惱衰變 熱惱衰變不自在
不是常樂我淨 不是永遠清淨
永遠快樂
'我"的意思不是自我 自在的意思
永遠自在
永遠清淨 永遠快樂
這個是
本性應該是這樣 這個精出現的時候 你的生命該呈現這種狀態
應該呈現這種狀態
一般人不是 熱惱衰變 不自在
熱 是什麼
頭 在燒 想想到頭腦要爆炸了
不管你是想錢 還是想什麼的
想小孩 想什麼 想婚姻 想事業
學生是想 學業
頭腦都快燒掉了
今天
有個學生才十幾歲 高一 煩惱沒有辦法用功讀書怎麼辦啊
頭腦燒 燒久就怎麼樣
煩惱
一開始一頭熱喔
一頭熱 到最後煩惱就出現
煩惱出現以後就會怎麼樣
就會讓你衰敗
智慧都衰敗掉了
仁慈也衰敗 好東西都衰敗掉了
好像樹開始枯萎
開始衰敗
衰敗就開始變 變成壞人
自在變得不自在
好人變成壞人 聖賢變成凡夫
人生下來
人皆有佛性
老子說要我們怎麼樣 復歸於嬰兒 上堂課有講
若嬰兒 如嬰兒之未孩 對不對
你像嬰兒一樣啊
嬰兒我們每個人
都當過聖人啊 像嬰兒一樣
可是衰敗
開始衰老
開始變壞
為什麼 就是經過這個過程
熱惱衰變
熱惱怎麼來的 就前面講的 前面要洗滌掉就這樣
就這些
昏沉 散亂啊
思議啊
看到什麼 聽到什麼 想什麼
最後你的心靈進入一種
守而不守 不守而守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常常處於一種不可思議的狀態
什麼都不用多想
不用多想 本性現前 可是
你不想清楚 怎麼死的都不曉得
哪就錯了
你心靈進入這種狀態的時候
這時候呢
其中有信
其中有信
這時候 信而有徵 信的意思就是一種
測度啊
而且是很準確的測度
可以相信的
我們心靈有一種什麼
真的有智慧的人不是書讀很多
不是懂得很多道理 很會講 不是
心靈有一種
預知的能力會出來這個所謂的
君子見機而做
孔子說的
君子見幾而作 不俟終日
不是整天在那邊 頭抱著燒
整人煩惱 想東想西的
看得到機
馬上發動
見機而作
機是什麼呢
機者吉凶之先見也 就先見之明
是禍是福 是吉是凶 會成功失敗 事先可以看得到
心寂靜下來 不思議的時候 你想東想西也不行
我就很清楚這一點 我在上課以前絕對不會在那邊備課
準備等一下要講什麼
最好是忘了 下一堂課要講什麼
般若無知 無所不知
你才可以見機啊
見機而作
你會感受到 不一定是看到 你會感受到說
現在該講些什麼
能夠
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好像若有所悟
這個也不是你準備得來了
這個機
稍縱即逝
隨時要調整自己講課的內容的
而且不是刻意調整的
講課來講是這樣
待人接物常常會有這種現象
其中有信
常常有這種現象
是可以相信的
可以徵驗的 信有徵驗的意思 可以證明的
事後可以證明的
可以證明 像有一位道親
國中老師
很認真教學的人
有一次就
來跟我講他教學的理想 我說非常好啊
你這種教學的態度非常好
他眼淚突然掉下來 他說可是我剛剛被開除
然後他有三個小孩
還有貸款
不曉得下一筆錢在哪裡
難怪他眼淚要掉下來
我說你不要難過 我說你從來這裡以後
我看你烏雲罩頂
你有個晦氣 我們講氣象
他有個倒楣的晦氣啊
按兩下即可編輯
你有個晦氣罩頂
我今天看你(晦氣)就不見了
你這個業消掉了
感受得到
一個人臉上有個陰氣
濁氣 突然間不見了
我說你晦氣不見了 我說我跟你保證喔
你下一個工作一定比現在更好
他聽一聽 還是很難過
結果過了
幾個禮拜因為他
考正式教師怎麼考都考不上
過了幾個禮拜 考上了
現在是正式教師
就像那個簡兄 我剛看到他 回去以後就跟我太太講
我看這個簡兄 一臉黑氣啊
我太太說 因為他做工地的
所以曬很黑 我說不是那個不一樣 黑人也沒有一股黑氣啊
不一樣啊
過幾天
半邊麻木
好像是什麼
有一個什麼壓迫到神經脊椎炎半邊麻痺
現在好了
而且因禍得福
因為
生病的關係被調內勤
調內勤 升官的機會還比較多
更好了
再看到他 那個黑氣就不見了
所以這個東西
每個人都有這種(靈覺)
你心很沉靜 不要整天想啊
事先想我要跟你講什麼 我要怎麼教導你 怎麼成全你 不用
越空越好 什麼叫空靈 空則靈 虛則靈
越虛越好 突然間
就有那個靈感 可以徵驗 事後可以證明
事後可以證明
因為我們整個道 就這樣運作 惚兮恍兮
所以道親到道場來都傻傻的 惚兮恍兮
今天上課以前才有位道親跟我講說
昨天來上課覺得好好 回去以後人家問他說那講些什麼
一片空白 惚兮 忽然沒了
可是又若有所悟
道場有這種特質 永遠讓你在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的狀況
把心靈一遍一遍的洗掉
一遍一遍的洗掉
昏沉散亂 一遍一遍的洗掉
一大堆的自己的執著的想法 偏執情緒 會慢慢洗掉
這個東西 精
生命中最精華的 可以證明的
可以有先見之明 見機而做 先見之明的
這個智慧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從古到今 它的名字就叫 不去
講得很好
老子發明這個不去 跟釋迦摩尼佛講的 如來 是差不多的一樣
如來者 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不來不去
如來就是不來的意思啊 和 不去 剛好湊成一對
不來不去
它沒有離開過
今天才有道親在問我
打電話問我

他設了佛堂
然後
他說
獻完香以後佛燈沒有送 在那邊用三寶
覺得很罪過 讓仙佛在那邊等 等他用三寶
仙佛 點了佛燈就來 送了佛燈就走嗎 有來有去 還叫仙佛嗎
仙佛是 無來無去的
你點佛燈 我說 仙佛就像太陽 永遠在那邊照
點佛燈 只是把窗戶打開來
陽光射進來
你送佛燈 把窗戶再關上 就是這樣而已
你不會讓它更輕鬆的 你把窗戶關上 太陽不會更輕鬆
太陽還是在照啊 佛光普照
只是你要不要 接受照而已啊
這樣比較釋懷
像我們都講 用三寶 驚動仙佛
仙佛(不會驚動)
孟子四十歲就不動心了 仙佛給你驚動 那還叫仙佛嗎
孟子四十歲不動心了 仙佛哪可以驚動 仙佛不去不來
不去不來
如如不動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其名不去
因為它沒有離開過 我們身體離開過很多次
這個如來 就你生命中最精華的
這不是說在觀世音菩薩身上 在阿彌陀佛身上
你每個人生命裡面的精華就這個東西
所以你要開發到這個以後
蘇格拉底就講 學習是一種回憶
他說學習不是去學東西 要回憶 回憶到內心深處最精華那個東西
恢復起來
所以叫 致良知
恢復起來
這東西因為永遠都在這裡
亙古以來 沒有宇宙以前它就存在了
不要說宇宙存在以後
宇宙大爆炸前是什麼 就是這個 如來
就是這個 不去
就是這個東西 就是 神
基督教 叫 神
唯一的真神
我們講無極老母
就這個東西
沒有宇宙以前 沒有天地以前就存在的
它沒有離開過
所以 以閱眾甫
所以它 閱歷豐富
以閱眾甫
這個 甫
我看所有的註解都講 甫 是開始的意思
其實不是啦
這個甫 以前古代 在更早以前
對人的尊稱叫 甫
比方說
孔子
被稱為 尼甫
因為他叫 仲尼
後來就變 子 那現在就 先生 這種尊稱的意思
尊敬的稱呼 好像我們說 您 怎麼樣一樣
眾甫 事實上就是眾生 他不說眾生 就是用一種尊稱的方式
以閱眾生
所以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
為什麼會知道眾生會發生什麼事情 老子就有智慧
他寫這就表示
當然事蹟沒有流傳下來 他一定什麼都知道
無所不知 為什麼會無所不知呢
眾生百態
因為我都經歷過了
因為我從來沒有離開過
我從來沒有離開過
這個東西從來沒有離開過 因為我找到這個啦
所有的資訊都在這裡面
好像電腦的一個晶片一樣
晶片
所有的訊息都收藏在裡面
雲端 都在雲端通通跑不掉了
最大的雲端就在這裡
最大雲端 沒有人類以前 所有的訊息通通在這裡
這個精華
所以 孔德之容 惟道是從
你要尊崇這個道 但是尊崇這個道的結果就是
把生命中最精華 宇宙中最精華的東西
宇宙中最精華就是 仙佛神聖
生命中最精華的就是這個
不去
這個真如
如來
不來不去
這個大智慧
這東西找到以後
你什麼都知道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
這個世間 天地萬物 沒有他不知道的
這就是大智慧
這個是你在課本上學不到東西
課本上學到的都是很
很少的一點點東西
而且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麼 最重要是
那個 機
見得到 機 是最重要的
要不然真的是怎麼死的都不曉得
你再怎麼樣子籌謀
計畫深遠
業障現前也不知道
不知趨避啊
像那個
那個中庸裡面講的 人皆曰:『予知』
大家都說 我什麼都知道 我很有智慧
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把你丟到陷阱裡面去啊你自己都不曉得
丟到金錢的陷阱
美色的陷阱
酒的陷阱
賭博的陷阱 吸毒的陷阱都不知道
還以為自己很有智慧
這章
這個很重要
這章是我們
修道要成道的一個眉角(關鍵)
說起來也很簡單 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忽有忽無
寧靜
醒覺
寧靜
醒覺
不要一天到晚守在這裡
出去做任何事情的時候 也不要忘記本性
寧靜醒覺
守而不守
不守而守
一直在這種進行中 你這種 習染
一天到晚想東想西的習染 化掉了
這時候 精華出現了
你會發現
窮開心啦
跟顏淵一樣啊
過苦日子 開心的不得了
像孔子過苦日子開心的不得了 週遊列國 汲汲惶惶如喪家之犬
沒飯吃了還彈琴唱歌 子路都快氣死 大家快餓死
你還在彈琴唱歌
這就是精華 生命的精華已經顯現出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明義 的頭像
    郭明義

    一貫道郭明義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