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恩上海一位前賢為影音打字幕

 

菩薩品第四

好,講菩薩品。

這時候佛呢又叫了一些菩薩,叫了好幾位菩薩,叫這些菩薩去問候他。因為菩薩跟維摩詰一樣啊,你們都是菩薩啦,境界等同啦。那麼境界等同呢,應該和小乘行者不同啦,應該可以跟他平等過招啦,你來我往的啊。但祂為什麼要叫菩薩也去問,而且一個個抖出來自己過去的一段糗事?過去通通吃過癟,通通被維摩詰破斥過。

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就是要展現給這個小乘行者看,看菩薩和小乘行者不同。小乘行者呢,你證得阿羅漢果,就是阿羅漢果了。但是菩薩呢,沒有這些階級啦、等級啦等等的,沒有這些東西。菩薩是隨宜變化,沒有一定的。沒有說通通一樣,大小都一樣,齊頭平等,不是這個樣。他隨眾生的因緣,有種種不同的(變化)。而且菩薩有什麼?有過患,菩薩一樣有過患。菩薩有一個特質,菩薩有過。為什麼說菩薩有過呢?因為眾生有過。因為眾生有過,所以菩薩有過。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

這個孔子就講啊,“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凡夫有種種的過失,可是他有了過失,他不承認自己有過失,他文過飾非。而賢者呢,這裡講的就是一般小乘行者,他要改掉一切的毛病,他一點毛病都沒有,清淨無染。可是他跟眾生就產生距離了,他太過了,就產生距離。他會輕視眾生,他會討厭眾生。所以他的心量越來越小,他的身體雖然越來越沒有,他的行為一點過失都沒有,可是無形中心量越來越狹小。

而菩薩呢,他跟眾生一樣,都有種種的過失,可是他會懺悔改過,差就差在這裡。真正的菩薩行者是這個樣子,他會懺悔改過。他知道自己有過失,我懺悔改過,而且呢我因為跟眾生有同樣的過失,我才能夠體諒眾生的過失。像你也是好吃的,你就能夠體諒眾生為什麼好吃;你要是自己不好吃,你就不能接受他,“你怎麼那麼貪吃呢?”你好色的人,你就能體諒這個人為什麼那麼好色;要不然你就不能體諒嘛,“你就是混蛋,你生下來就是壞坯子,下流。”就是這樣想。

所以菩薩的特質,他跟眾生呢,所有眾生的過患,他都有,但是他會懺悔改過,差就差在這裡,他會懺悔改過。所以照理說修到菩薩啦,應該一點過失都沒有啦,其實不然,菩薩一樣會犯過。身也會犯過、口也會犯過、意也會犯過,但是他會改過。所以一樣(會犯過),這些菩薩也一一示現,跟維摩詰居士對談的時候呢,通通露出破綻來,被維摩詰居士指出來。所以後學很遺憾的就是,他指出這些喔,對我們的修行實在是沒有什麼幫助。就是講得很玄妙,可是如何得到呢?

像這一篇呢主要是討論發菩提心。他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那個時候,他在兜率天嘛,他為兜率天王還有他的眷屬啊,說不退轉地之行啊,說種種不退轉地。就是說怎麼樣子不退轉,怎麼樣向上一路,永遠不退轉。那就是發菩提心嘛,只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發菩提心呢,才能夠不退轉。發了菩提心以後,這個菩提心就開始,一直到結成菩提果。中間是不會退轉的,一直往上走,有種種的迂回曲折啊,但是最後還是要結成佛果。這叫不退轉之行。

維摩詰就跑來跟他講,你說的這些法有過失啊。這個真正玄妙啊,後學講一段。彌勒在說法的時候呢,這個維摩詰就跑來了,他說“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仁者就是講你啊,世尊為你授記,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你授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祂授仁者記,說你這輩子呢會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的意思,得無上正等正覺啊,就是佛;一生,就是講這輩子。說你這輩子會成佛,就是用這一生的時間,就可以成佛。

 

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他說那你是用哪一生來得授記呢?我們生,有生生世世啊,有這輩子、上輩子、前輩子、還有下輩子,然後生生世世。你是用哪一生來得佛的授記呢?佛不是為你授記嘛,為你授記你一生可以成佛,就是這一輩子可以成佛,這輩子結束以後就成佛。那你是用哪一生來受記呢?生生世世,你究竟用哪一生來受記呢?過去嗎?過去生嗎?現在生嗎?或者未來生嗎?如果是過去的話,過去生已滅,過去已經滅掉了,過去的世已經滅掉了,已經滅掉,你怎麼可能拿來受記呢?滅掉就不存在啦。

我們講說用這個杯子,來請人家喝茶,那這個杯子是已經滅掉了,已經不存在了,你怎麼用它來請人家喝茶呢?一樣啊,你說你是過去生,你那一生已經過去啦,已經滅掉了,前生嘛,前生前世已經滅掉了,已經不存在了,你怎麼用你的前生前世來受記呢?所以不可能是過去。如果是未來生呢,因為你要知道啊,人除了過去、未來、現在,還有沒有一個別的?沒有了,這叫三際,三個界限。過去、現在、未來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東西?沒有了。除了過去,就是現在,除了現在,就是未來。他先破掉他的過去,過去生已經滅掉了,所以不可能用這個來蒙受佛的授記。如果是未來生呢?未來生尤未至啊,未來還沒有到啊,沒有到就還沒有生出來啊。一個是滅掉,一個是還沒有生出來,所以也不可能授記。

如果是現在呢現在無住啊,注意這個現象啊。一般人答案就是現在,我現在蒙佛授記。但現在無住啊,祂怎麼授得下去呢?怎麼記得下去呢?現在無所住啊,生滅無常啊,生生滅滅無有常性啊,無所住啊,根本留不住啊。這個人的生命啊,人的一生呢,沒有一段時間是停留的下來的,一直都在生滅變遷之中。你的心在生滅變遷,你的肉身的細胞不斷地在新陳代謝,你的行為,沒有一個是重複的。就算這樣子一個重複的行為,你去拿攝像機去攝下來,慢動作放,一定有不同,生生滅滅。你做的任何一個行為,馬上滅掉,然後新的就生出來,不住,無所住。你不住,你怎麼去授記呢?根本無所住,你怎麼去受記呢?沒有辦法受記的啊。

他說,“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他說,如果像佛所說的,你就在這個時候,同時生老滅。是啊,我們就在這個時候,同時在生、同時在老、同時在滅。我們的心念隨時在更新;我們的六根隨時在更新;我們的細胞在新陳代謝,隨時在更新;還有我們的行為,隨時在更新。而且隨時走向衰老,隨時走向死亡。時時刻刻都在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這叫亦生亦老亦滅。

那這樣子講的話,就是無生啦。因為這些現象這些生滅亦生亦老亦滅現象都是什麼?夢幻泡影啊,虛幻不實的啊。虛幻不實它的本質,就是無生啊。一切生滅現象的本質,是無生,是不生不滅的。你看起來像是生滅,那是因為你呢心有問題。你心中有生滅,所以看起來一切都有生滅。好像我們在做夢的時候,看什麼都是真實的,都是存在的。夢裡邊也有喜怒哀樂等等的一切的行為,可是醒來以後呢,那個夢裡邊的一切東西,都是不生不滅的,根本無所生,也不會滅掉。如果說是有生,然後最後夢醒以後滅掉,那是還是生滅。

不是根本沒有嘛,不存在啊,你明明躺在床上啊。它生,生在哪裡?它滅,又滅在哪裡?不存在的,所以叫無生。他告訴你生命的本質,是無生;生命的現象,是亦生亦老亦滅。這裡邊就講的很清楚啦,生命的現象,是亦生亦老亦滅,所以隨時都在生老滅之中。那麼生命的本質呢,是無生。

好,生命的現象不可能得授記,生命的現象一直都在無住、變遷之中啊,他不可能用這個生命的現象去得佛的授記的,是用本質去得佛授記啦。我們不可能是用生命的現象來得到佛的授記、用我們的思想來得佛的授記,不可能是用我們的肉身來得佛的授記,或者是我們的行為來得到佛的授記。所以你一定是用你的本質,來得到佛的授記。你的本質是什麼呢?本質就是無生啊,佛性就是不生不滅啊,所以本質是無生,所以你應該是以無生得受記。

所以倒數第三行講,“若以無生得受記者,”他講,那你應該是以無生來得到受記啦。若以無生得受記的話,“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如果你已經是無生了,你拿這個無生的本質現出來得受記的話,無生已經是正位了,何需要受記?在正位之中,無生那有受記呢?受記,也是生滅法啦。受記,不是有一個我,有一個佛,還有一個佛為我授記。如果真正無生的話,授記也無生啊。非但沒有授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也沒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

所以為什麼彌勒受一生記呢“雲何彌勒受一生記乎?”所以你受記這回事,不是很虛妄的嗎?你說佛為你授記,你今生今世當為成佛,但事實上不可能有這種事啊。你從生命現象去受記,也不可能受記;你從生命的本質來看,本質是無生啊,那授記現象也是無生的啊,所以你也不可能得授記。因為沒有授記這回事,你也沒有得成佛這回事。也就是說,你彌勒沒有受記,也沒有成佛,不可能。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增一阿含經》

你看看大乘法,他講到這裡的時候,又開始連大乘法都要破掉了。前面講那個小乘法,小乘法呢,講的都是生滅無常,講八正道。想要用種種的正道生起種種的正法,來對治邪法,以正治邪、以善治惡。哎,“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到大乘法呢,他強調是契入無生,他所謂授記、成佛,這都是契入無生的功夫。

而彌勒呢,他為這個兜率天宮的天主他們啊,講的就是契入無生的功夫,為什麼?他講不退轉之行嘛,不退轉,講的就是什麼?契入無生的功夫啊。那麼維摩詰就出來破斥他啦,你講契入無生,後學換另一個說法來說,既然無生,你如何入?有出有入,不是有生嗎?你如何契?你有契,不是有一個我、有一個無生,然後我契入。一下一大堆生滅跑出來了,所以你根本不能開口,一落思量,即不中啊。

大乘法怎麼樣?大乘法理窮於事啊。你只要去說,不管說得多麼玄妙,一定有破綻。你入不二法門,既然不二,哪有出入?你如何入?你往生淨土,淨土是不生不滅的啊,要不然怎麼叫淨土?既然不生不滅,你如何往生?你往生,不就是落到生滅裡邊去嗎?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無上正等正覺呢,就是不生不滅,你如何發呢?如何發起呢?這都是問題。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摩訶止觀》

這個菩薩品裡邊都是講這些,講大乘法的理窮之處啊,大乘法理窮於事啊,理窮之處啊。“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大乘法理有窮處,只要你一開口,馬上就有破綻,這些破綻呢,就會造成眾生的執著。明明是無生,現在我一心地想要契入無生,是不是落入執著?就落入執著啦,而且你永遠不可能契入無生。

像今天來聽講維摩詰經的,如果說已經讀過維摩詰經的,那麼維摩詰經的重點在哪裡?重點在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品它最後呢就是告訴你,要怎麼樣入不二法門,希望眾生都能夠入不二法門。但是我們如果心想要入不二法門的話,永遠入不了。因為不二法門,不出不入啊,才叫不二啊,永遠入不了。所以不二法門是什麼呢?你說出來,哎,就不對了。“無說無示”,沒有說、沒有表示,這是不二法門,你說什麼都錯。所以大乘法有理窮之處啊。

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

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金剛經》

大乘法理窮以後,才會演變出來一佛乘。一佛乘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落入言語,不落言詮,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讓你的心呢,所行之處全部滅掉,讓你的心無處攀緣,讓你的心沒有地方跑、沒有地方執著,心行處滅。沒有地方跑,沒有地方執著,當你的心離開一切攀緣、一切執著的時候呢,個時候才是真性現前的時候。“凡有言說,都無實義”啊,“法無定法”。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不能解我所說故。——《金剛經》

所以釋迦牟尼佛後來乾脆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而且祂說祂說法49年,未曾說著一個字。為什麼呢?說著即是妄語啊,能够契入無生,不是妄語嗎?無生豈可以契入?你說不契入,這個“不”也是啊,也是執著啊,這個“不”生出來了。我不入無生,那也是執著啊。所以只要一開口就有問題,因此講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所以後來佛示現什麼?一佛乘。祂展現一佛乘的時候,通通抓來授記,一句話都不用說,你等著成佛,因為你就是佛子,你就是佛,你等著成佛。我們明師指點就是授記,你看這個授記被破得一塌糊塗。看看啊,看看我們這個明師指點就是授記,明師指點,其實就是彌勒為我們授記。而這邊是破什麼?釋迦牟尼佛為彌勒授記,你看看他怎麼破的乾乾淨淨的。

他說,好,我們來討論一下彌勒受记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好,為從如生 既然受記的話 一定不是你的肉體在受記

,一定是你的真如本性來受。那你的真如本性,是生還是滅?你的真如本性是生,它受記嗎?還是你的真如本性滅了,它受?如果說你真如本性生了,受,那麼如、真如本性沒有生;如果說真如本性滅了,受,那麼真如沒有滅。“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如果以真如本性呢滅了,得受,總之一生一滅嘛,你不是生受記,就是滅受記啊,你不可能在中間還有別的東西啊,有別的東西,那就是不生不滅了。不生不滅,怎麼受記呢?不生不滅,你根本沒辦法受記啦。所以他說如果有滅,那這樣就沒有受記這回事啦。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壇經》

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他說一切眾生呢,就是這個真如本性,一切法也就是這個真如本性,因為什麼?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自性之中具足一切聖賢、一切法,還有一切眾生。自性之中呢,也具足彌勒。彌勒在哪裡?彌勒就在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之中。這個話一說出來就有問題,既然不生不滅的佛性,怎麼還有一個彌勒在中間?在裡面?他說“至於彌勒亦如也”,就是說彌勒他是一個真如本性,一切眾生也是同樣這個真如本性。並不是彌勒有一個真如本性,而我有一個真如本性,你有一個真如本性,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各自不同的真如本性,不是的。

真如本性只有一個,為什麼?連這一個都沒有,不生不滅啊。你的真如本性是不生不滅,既然無生,我的真如本性亦是不生無滅,也是無生、也是無滅,當然是同一回事啦,當然是同一回事啦。就好像我們共同享用一個虛空一樣啊,你的虛空是虛空,我的虛空也是虛空,我們共同享用,共同在這個虛空裡邊走來走去。

所以他說,如果這樣子的話呢,我們的真如本性無異啊,既然無所異的話,既然沒有不同,沒有不同的話,那你彌勒受記的時候呢,你既然是用你的真如本性在受記的,那你受記的時候,是不是所有眾生都同時受記了?因為同一個真如本性啊,無所異啊,那不是所有眾生都受記了嘛?那大家都等著成佛啦,所有眾生都受記啦。一樣啊,像你得道了,是不是全家人都得道了?你蒙佛授記啦,還有所有一切眾生都受記啦,你也用不著去度人那、辦道啦等等的。一落言詞啊,問題就一大堆,通通出來了。只要落入言論之中,什麼問題都出來了。

所以啊,標準的天道弟子,絕不落到這裡邊去。明師一指以後,哎,心境開悟,啊,趕快出去度人辦道,就這樣過一輩子。“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道真好!”怎麼好?不曉得。講不出個所以然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中所有的執著都沒有,只有大悲心一片。見到眾生受苦,很自然地心中這種悲憫心起來,“哎呀,你在受苦,我有辦法救你,那就是得道,那就是來得道、來修道,跟我走一樣的路。我有辦法救你!”這是隨緣,大悲心不動,然後隨緣度化眾生。就這麼單純,明師指點的時候,當下“心淨,则佛土淨”,從此以後就這樣走出去。乾淨俐落,根本不用落到這些名相裡邊去。

他解釋什麼是菩提啊。他告訴他說啊,你不要用菩提法來誘惑諸天子啊,“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啊。彌勒他就說,他講一個不退轉法,告訴大家呢要契入無生,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說,你不要用這個法來誘惑眾生。

一樣啊,我們天道也是這個樣子啊,我們天道就不會建立種種的法。現在開始建立啦,開始建立種種的法,來誘惑眾生。根本不需要,度眾生不是用這些的。我們一般天道弟子很自卑,門面太差,沒有門面,我們拿不出一套出來。彌勒拿出來這一套很好,不退轉法,轉大法輪。你們跟我修,不退轉,契入無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結果維摩詰出來,一腳就把他踹倒了。為什麼呢?你立一法,就是立一個障礙。你不要用這個法,因為根本無法嘛,根本無所得嘛。你立這個法來誘惑他,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結果你立出這個法。

我們道場中出這個毛病最大。以前就很單純那,“道很好,來求道。”道是什麼?不曉得,無法,不曉得。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前人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道很好,就是好。它就是可以轉變你,它就是可以開悟你的心性,它就是可以讓你去惡向善,它就是可以讓你一步一步邁向成佛之地,它就是可以讓你跳出生死苦海。為什麼呢?不用去講。為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你去想為什麼、想答案,這個全部都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則魔軍(分別則魔軍熾)啊。我們救度眾生,不用什麼東西來誘惑他,不需要,憑著什麼?佛緣;憑著什麼?大悲心。你有這個大悲心,你有這個誠心,你自然可以感動眾生;而眾生有這個佛緣,他自然會求道。相反的,你立種種的見聞覺知呢,魔君就趁機會住進來。這個不是後學講的啊,這是臨濟禪師講的。我們立種種的法門,那不是讓眾生落入見聞覺知嘛?你自己也掉到見聞覺知裡面去了,有所見、有所聞。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

有所見是什麼?“以色見我”;有所聞是什麼?“以音聲求我”。結局是什麼?“人行邪道”。不是魔嗎?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就掉到這裡面去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我們現在就是要建立種種的相,告訴你,哎呀,我們求這個道是什麼啦、怎麼樣啦,這些相最後通通出問題。有什麼好講的?你信不信?跟你講這個道很好,超生了死,全家到天上大團圓。你沒有看到得祖先通通回去?九玄七祖啊,下面還有子子孫孫都可以上去。信不信?不信,佛緣不夠,沒有辦法。我大悲心無休止的庇護在你身上,大悲心過來度你。不信我等到別的佛緣。我不舍眾生,總有一天會度你上岸。

真正的天道弟子,都是用大悲心在度眾生啊,不是用見聞覺知啊。你只要有這個大悲心出來的话呢,你包裹住他 他還會受你感動啊 加上他有佛緣

。他要是沒有佛緣的話呢,你就算是佛,你也度不了他。提婆達多,你看,跟釋迦牟尼佛堂兄弟啊,一天到晚就想要殺掉釋迦牟尼佛。只是佛給他殺不死啊,佛是殺不死的,佛是眾生沒辦法害的。結果他出佛身血,他把釋迦牟尼佛的指頭給打爛了,推一個大石頭,從懸崖上面掉下來,把祂腳趾頭給打爛了。這麼惡毒,沒有佛緣。

所以碰到沒有佛緣的,那你沒有辦法,你等待別人來度他,還是有人可以度化他的。像釋迦牟尼佛也講啊,祂說,跟著舍利弗修行的,他座下弟子有舍利弗,跟着舍利弗修行,因為他們有徒子徒孫嘛,就像我們那,有人跟著前人修,有人跟著點傳師修。祂說,跟著舍利弗修行的這些人那,他們都是我度不了的,只有舍利弗度得了他。為什麼?他們跟舍利弗有緣那,跟他有缘,所以佛都沒有辦法,跟佛的緣份不夠,佛沒有辦法開悟他們,佛沒有辦法讓他們起信。但是舍利弗可以開悟他們的心,舍利弗可以讓他們去惡向善,可以讓他們走向八正道。

所以諸位前賢那,不要在這名相上面打轉,這個菩薩品,都是破名相的。它裡面雖然有種種的形象,但事實上它這些名相,通通都是用來破除名相的,而且它破除的是大乘名相。上一品弟子品,破除的是小乘名相;這個菩薩品,破除的是大乘名相。而我們天道弟子,最好是怎麼樣?不立不破,干脆。不立相,也不破相。明師指點以後,大悲心出來了,順著大悲心走就好。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天道道場,就這樣建立起來啦。我們離開社會久了以後,就不曉得啊,你想想看,一個人要是沒有道的話,所謂“道之所在,師之所在”呀,要是沒有道的話,就憑一個人那,他想要聚這麼多人,而且連續聚個幾十年,怎麼可能啊?到社會上去看看,除非有大財富,而且還流動不息。像王永慶(企業家)在台灣做了幾十年生意,跟著他跟幾十年的,有幾個?都是流動不息,也都是為了錢來的。

看看我們那個前輩啊,他只有一個道,什麼都沒有。人,沒有人才;錢,沒有錢財;論辯才,沒有口才,什麼才都沒有。他只有一個信心,他相信這個道好;他有一個悲心,他知道眾生需要求道,就這麼簡單。“道之所在,師之所在”呀。他有道,他傳的是一佛乘,結果聚這麼多人,越聚越多,而且還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社會上譭謗的這麼厲害,照樣一枝獨秀。雨後春筍,不断的起來,為什麼?有道。

是什麼呢?說出來還是道嗎?說出來就被維摩詰罵,不要欠罵。不要去說它,想都不要去想它,一落思量,即不中。以思惟心測度如来圓覺境界啊,如取螢火燒須彌山那。好像用螢火蟲的火,在燒須彌山一樣。如來圓覺境界,就是這個道。我們傳的這個道呢,就是如來的圓覺境界。明師一指,讓你契入如來的圓覺境界。如來圓覺境界是什麼呢?不可以思惟心去測度。如果以思維心去測度的話,好像用螢火蟲的火去燒山一樣。螢火蟲的火是不是火?根本就不是火嘛,根本燒不著,永遠都燒不著,那是錯誤。

哪需要去想那麼多?你看小孩子成天什麼都不想啊,他生活在天堂裡邊。要活到天國,就要變成那個樣子,但不是像白癡一樣那子。不要刻意去想,但也不要刻意不想,刻意不想就是想,你去想一個不想

第一流的天道弟子,得道以後呢,信心具足,那個時候忘我了,什麼毀謗啦什麼都不管了,到處去度化眾生啦,到死為止,都不會退心。不會什麼午時成道巳時墮,不會。他毛病也很多啊,你跟他講,他“哎,我錯了!我錯了!怎么样怎么样的。”因為毛病跟眾生一樣,示現跟眾生等相,毛病很多,智慧不夠、口才很差。菩薩示現,不一定都示現智慧、口才很好的。還有示現當鹿的、當牛的、當大象的。那個智慧,隨便一個最笨的人都比它聰明嘛,可是他是菩薩。

菩薩不是在表現智慧、口才、辯才、聰明才智、能力,不是表現這個。菩薩展現的是大悲心,還有這個信,對一佛乘深具信心,他就是來傳揚一佛乘。他來到這個世間,只有傳場一佛乘,沒有別的任務,為什麼呢?一佛乘的目的在哪裡呢?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世間,欲令眾生開佛見、示佛見、悟佛見、入佛見。

法華經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我們這個明師指點的一佛乘,就是要讓眾生開佛見的。我們如果人生的目標就定在這裡的話,你就是佛。當然你也不稀罕做佛,你稀罕的只是,把這個一佛乘傳得更廣。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我哪裡想到這些成佛不成佛的?只要能夠讓眾生開佛見,我就高興的不得了啦。你看這些真正辦道的人,他最開心的事就是,哎呀,又多一些眾生上岸啦,最高興的事就是這樣,又多一些眾生上了岸,而且還不下去,不回去了。最高興的事情就是這樣,這是大悲心那。

但是後來呢後天一些參雜,他又掉到這種煩惱裡邊去,可是他心還是不退。為什麼?他跟眾生一樣,示現這些愚癡啦、貪婪啦這些相,可是他心不退。這個是中庸啊。我們道場有很多老前輩,一流的人物啊。看起來是庸庸碌碌啊,就像老子說的,我不喜歡自己像一塊玉一樣放光,我寧可自己像一個石頭一樣啊,別人看不起我,寧可像一塊石頭。道場中到處這種石頭啊,這些石頭沒有人看得上。像後學這個像玉一樣放光,這個是第二種人。

第二種人怎麼樣?在三寶心法上面參究,引經據典等等的,最後呢萬法歸一,還不是跟第一種一樣?還比人家差了一截。為什麼?人家直接大悲心就出來啦,從此就很不一样了。自己都不曉得,心都是在玄關了,自己都不曉得自己的心永遠都不會跑到六根門頭去。當你的心離開六根門頭的時候呢,在玄關不即不離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