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前言

02:33第一層次開悟-淨除習染

07:35第二層次開悟-斷相續識

11:19第三層次開悟-化分別智

15:58第四層次開悟-色自在

21:23第五層次開悟-心自在

25:14第六層次開悟-破無明

28:39結論-佛堂具足一切層次開悟

 

 

有一位道親呢他問我

因為他參加一些佛學研究的團體啊

時常會碰到一些 自稱開悟的修行者

那他就蠻困惑的

因為他不知道 如何從一個人的言語

外表啊或者行為

來判定這個人 到底開悟沒有

如果這個人 自稱開悟呢

他的困擾就是

他是真的開悟的話

我如果沒有去跟他求學請教的話

那不是錯失良機嗎

如果不是真的開悟 那不就問道於盲嗎

被引入邪路了

所以就問我說要怎麼樣判定一個人開悟沒有

那麼現在人呢 很容易以為

開悟就像就像 解數學題目一樣

我瞭解了一個 一個很深奧的道理

我就是開悟了

或者我瞭解了一些 很深奧的經典

我就算開悟了

事實上開悟呢基本上有 分成兩種了

一種叫解悟 一種叫證悟

解悟 就是說 我對道理有一些瞭解

甚至很精闢的見解 那還是解悟

而證悟呢 才是真正的開悟

而所謂的證悟呢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之所以

心性的智慧 良知良能

沒辦法全面發露

是因為我們被習染了

被我們生生世世以來

我們的不好的習慣 污染遮蔽住了

就好像一個寶珠啊

掉到污泥裡面去了

所以它永遠沒辦法顯出這個寶珠的

光明和功能出來

那現在這些污染呢

就是這些一層一層的污泥

你把它去除以後 才可以顯露出來

那這種一層一層的去除污染啊

就是真正的證悟

就好像一個酗酒的人 知道喝酒是壞的

那是解悟

但是真正的戒酒成功 那才叫證悟

你知道什麼是無明

知道要去除無明 那是解悟

你真正能夠把無明去除

把你的貪嗔癡去除 把你所有的惡習去除

那才是證悟

所以我們來談一談啊

怎麼樣子 界定

證悟的一個次第

那證悟的第一個次第

我們把它界定在一個去除習染

去除我們心性的一個惡習和污染

那我們第一個去除的這個習染呢

就是貪執 就是貪執

有些人可能經典讀很多

可是他的財色名食睡這些習染 都還是很深啊

所以說 怎麼樣去除這個貪執

這是第一個層次的開悟

那我們人對於貪執啊

其實最大的貪執 第一個

就是對自己的肉體的貪執

因為這個世間 最好的東西

其實就是自己的身體

沒有比這個身體更好的東西

你看有哪部機器比你身體更好更寶貴

你再寶貴東西 沒有身體也就沒有了

就等於沒有了

這人對於身體的貪執是最執著的

所以為什麼會怕死 貪生怕死

就這個緣故 人第一怕就是 貪生怕死

第一貪就是 貪生

第一怕就是 怕死

那我們明師一指

其實就是這是一個證悟的開始

就是破除這個執染 破除這個貪執

所以道親可以在面對死亡的時候

面對自己終於要失去肉體的時候

可以這麼淡然 這麼能夠

不驚不慌的冷冷靜靜的接受

然後可以身體柔軟的離開

甚至在死前 就已經很平靜了

這個就是表示說我們對

第一層的習染就 已經初步的去除

就已經有初步的證悟

如果要進一步的把這個貪執

這個習染去除的話

要能夠對於

對仙佛菩薩 要起強烈的信心

因為靠自己去除習染是很困難的

就像鏡子也要靠別人來擦 才擦得乾淨啊

像一般人要進入勒戒所

要相信這些勒戒所的老師 的一整套專業的方式

比較容易戒除這種啊

深固的這個什麼 毒癮啊酒癮啊

我們如果信心堅固 我們修持三寶

我們在佛堂叩首啊 我們親近善知識

我們求佛力加持

我們就可以很輕易的把貪執斷掉

因為對於肉體的貪執哦

在明師一指的時候 已經斷掉了

然後第二步 就是對於 身外之物的貪執

身外之物 我們第一貪執的

就是 肉食

因為這個肉裡面呢 有太多的恩怨情仇

佛陀有說 你吃的肉 你吃得到肚子裡去啊

別人的命 吃得到肚子裡面去

往往這都是你的前世的 父母 子女啊

這是佛陀在很多經典裡面有講過

所以想想看 大恩之人呢 把它吃到肚子裡面

那種複雜的 恩怨情仇有多深啊

所以那塊肉會呼喊你

在你的血液裡面呼喊你 要你去吃它 要報這個仇

所以說 要斷這個肉 是很困難

但我們道親

輕易的把這個肉給斷掉啊

這就是靠的是那種

對這個 對佛菩薩的

對老母娘的強烈的信心

才可以啊 才可以說透過立清口愿呢

就這樣輕易的斷掉

然後再進一步呢 對於其他的

邪淫啊 財富啊 虛名啊 虛榮啊等等

這一切的習染就斷掉了

所以說 第一個層次的證悟

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人 對一切都不貪執

世間人貪心的 他都不貪心

世間人執著 他都不執著

這就是第一層次的證悟

第一層次的證悟啊

這也是必須要相處一段時間

才可以瞭解

第一層次證悟 所放下的 是對生死的(貪執)

就不怕 不怕失去肉體

不再貪執 所有身外之物

這個就是第一層次的證悟

道親只要願意的話啊

第一層次證悟 是很容易達到的

就是當有人跟你說 我開悟了

你要從第一個層次來判斷

他如果說連這個階段都做不到

不要談別的

就好像第一層樓沒有爬上去

怎麼可能爬到五六層樓

所以當有人跟你說 他是開悟之人

你要問他什麼

你要觀察 先不要問

你要先觀察他是不是 貪名好利好色啊

貪財啊 如果這些還在的話啊

那所以說所以說

一定要接觸一段時間 了解一下啊

對名牌啊 對車子啊 房子啊

這些東西都還很在乎

很貪執 不是可有可無的

那對於肉體

對於自己的肉體啊 在乎的不得了

有的人自稱開悟啊 對於那種健康養生啊

簡直是癡狂啊

那這個都是沒有證悟

這個是比較

其實這個部分

是比較容易觀察的出來的

再往下呢

因為我們一般人都判定一個人

是不是辯才無礙啊

是不是精通經明典

那這個事實上跟開悟沒什麼關係

那第二個層次的污染呢

就是當我們沒有染執

可是我們還有個問題

我們會有 相續不斷的這個意識

相續不斷的念

心識 心識的流動

就是 前念後念 念念相續

念念相續

念頭沒辦法離念的

念念一直相續 一念接一念的去想

可能是想好事 可能是想壞事

那怎麼知道自己是落在這個相續識裡邊呢

就是你會有一種現象

就是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

你會忽然而念 沒有刻意去想它

突然間就 湧上腦海

未來的事情 你也會不自覺的去去憂慮它

去憂慮它

那這就表示有相續識

那大部分人就是這樣

看他有時候若有所思

不知道自己在煩惱什麼

這就是 過去 未來

過去 未來 這些影像

突然間在腦海中湧現

那這就叫相續識

那這個就是一般人

無端的 不知煩惱些什麼(台語)

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但有的人比較警覺

到這個層次 就第一個層次斷了

第二個層次 就會察覺到自己會這樣

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好像有意無意的

就是去想一些 有的沒有的

就是覺得自己有妄想

不是覺得自己有貪執

而是覺得自己有 妄想

念頭很多

所以第二層次就是會斷除這個

就是你如果繼續信心堅固的修

最主要是我們相信三寶嘛

我們相信佛菩薩

相信佛力 信心堅固的修持

這種雜念 這種相續不斷的這種

煩惱念頭 就越來越少

越來越少 越來越少

突然間呢 它就不會發生了

它就不會發生

常常心裡面都是一片清明

不會突然間無端的就

陷入一些情緒裡面

第一個層次(汙染)就是陷入欲望

第二個(汙染)就是陷入情緒

一些

淡的濃的各種各式各樣情緒

跟欲望不見得有關係的情緒

想一些過去的事情

想一些未來的事情

但是我們對自己的檢視

可是這個我們如何看別人

看別人 就是你可以觀察他 是不是有情緒

比方說他會有一些

煩惱的情緒 擔憂的情緒 緊張的情緒

這個是要更深入的觀察

一般人觀察不到這個方面

是不是 會有情緒

是不是會 他會念頭相續不斷

然後呢 等到這個東西消失以後

你就進入所謂的 菩薩的初地菩薩了

叫靜心地 心已經清靜了

心清靜以後 你的心靈的本質就會出現

就是 歡喜

所以初地菩薩叫 歡喜地

你就會常常 心生歡喜

窮開心

沒什麼理由 就常常心生歡喜

變成你的心的基本盤 就是歡喜

就像彌勒 歡歡喜喜

沒什麼理由

反正給你生活很爛

還是歡歡喜喜

這表示你已經沒有被那種

相續識所困住

那個束縛已經解脫了

所以說這個人 你可以觀察他

他如果破除這個 就是他時常都是歡歡喜喜

不像一般人時常都是 都是煩煩惱惱的

這就是孔子說的 君子坦蕩蕩 小人常戚戚

小人常常憂戚 沒什麼事情就 憂心忡忡的

但是君子不是 時常 歡喜自在坦蕩

他具有這種特質

這個是可以觀察的出來

然後再來就是到 第三個層次

那第三層的污染呢

就是這種人心地因為非常清淨

他非常清淨以後呢

他會有一種情形

就是他會有一個執著

就是清淨 和污染 和污穢 會非常敏感

空氣的清淨和污穢

環境的清淨和污穢

食物的清淨和污穢

這跟潔癖有什麼不一樣

有點像

最主要是人 社會國家 這些污穢

很多潔癖人只是針對特特定的東西

他可能對特定的東西

特定的地方 特定的東西

比方可能對客廳特別 地板特別

或是 食物特別

他這個是全面的

尤其最主要是對人 對心靈

對於所謂的 心境和 環境

對心境和環境的那種 污染和清淨的分別心

污染和清淨分別心

大部分小乘行者就很容易落在這裡邊

就變成說要遠離塵囂

然後甚至生存在自然

還不能生存在那種 熱帶叢林的自然

生存在高山呢沒有蟲

沒有沒有細菌 那種的那種的大自然

甚至在那種地方

當然你到這個階段

可能自己身體體質都改變了

你有那種條件

可以居住在高山曠野之中

就阿羅漢都居住在高山曠野之中

因為那個那個是連什麼

細菌 昆蟲 都很少的地方

就是很潔淨之處

那至於眾多那種

三毒心充滿的人們 他更是要遠離了

更是要遠離

那這個也會造成困擾

就是沒辦法 普度眾生 這也是違背本性

因為我們本性除了潔淨以外

心除了清淨以外

還有一個很大的部分就是慈悲

就是第三層次的

這第三層次開悟的人 你要找的話要到深山

可能要到深山 深山裡 不可能在人間?

不是第三層次開悟的人

就是 第二層次的人呢 就很容易慢慢走向第三層次

那他就會越來越

越來越愛清淨

越來越愛清淨 而且這個清淨是包括 抽象的清淨

包括對人的 對人性的污染的一種排斥

那那第三層次 清淨是 就是要解脫這個東西

要解脫這個東西

那解脫這個東西的話呢

因為他會有分別 他是有分別

而且他的分別 不是一般人的分別”識”

分別是什麼 我喜歡我討厭 好啦壞啦

他分別是針對 染和淨

所以它叫 「分別智」

它是智慧 是屬於分別的智慧 分別智

那這種呢 要「得無分別智」

才可以 化掉 分別智

那我們傳道其實就是傳的

明師一指 就是傳這個 無分別智

所以常常在這種迴光返照上面下功夫

就可以把這種 分別智 給化掉

分別智 分別智化掉以後 就有一種

就有一種特質

就是會自己很清淨 可是對於環境 或者別人的

這種汙穢不在乎 不著這個相

不會去執著 自己很清淨很歡喜

可是對於外境的這些 無無所謂

有一個比較代表的人物了

就是德雷莎修女 住在最汙穢的地方

這個人是蠻具有代表性的

住在最汙穢的地方

可是他卻很乾淨

他的心很乾淨

他的心靈非常的乾淨

他住在最骯髒的地方 罪惡最多的地方

罪惡孳生 髒亂孳生的地方

總共有幾個層次

六個 現在才講到第三個

第三個層次

這種人心地非常的清淨

非常的清淨 可是卻可以跟眾生混跡在一起

有點像這個 孟子裡面講的 柳下惠

聖之和者 可以坐懷不亂

可以跟小人相處 不受污染

但是他不受污染 不見得可以改變人家

再來到第四個層次啊

叫做 「色自在地菩薩」

他是可以 轉變一切的物

我們一般人對於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

包括我們身體 還有身外的身外之物

還有身外的境

我們認為那些是固定的

那個是很難轉變的

我們會有這種執著在

在內心深處有這種執著

而且根本沒想過要去轉變它

但是事實上那些東西啊 都是唯心所現的

既然是唯心所現的話 它是可以轉變的

身體也好 身外之物 身外的環境也好

它是可以轉變

所以說就是 到了這個層次的人

他是可以轉變一切的物 轉變一切的物

不是說 把桌子變成椅子這種轉變

但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 什麼孫悟空七十二變

就是因為根據說 人有這種能力

但基本上菩薩 都不會做這種變的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像 耶穌啊

還有耶穌賦予他徒弟的這些能力

瘸子 我就可以讓你腳好了

瞎子 可以讓你復明

死人 都可以讓你復活

可以讓你的 身體 從疾病變成健康

可以讓你的 環境 從貧窮啊變得富足

就是 改變你的身體 還有環境

改變你的身體 還有環境

那這種就表示說

他已經是一個所謂 色自在地 的菩薩

色自在 就是講色相 可以自在

所以這種人呢有一種特質就是

當你接近他的時候

你的身體或者 你的境遇啊

甚至你的學業啊

事業啊婚姻啊 這些不好的狀況 都會變好

:這個跟宋七力 妙天(自稱有神通的人) 有什麼不同

其實有很多人的信仰都建立在這上面

就是改變我的 身體的情況啊等等的

很多人的信仰都建立在這上面

所以說像這個 魔天 叫做 他化自在天」

它也是自在 但是叫「他化」他化自在天

那是一種假的轉變

外在的 暫時的轉變 他並沒有辦法

真正的消你的業力

沒辦法真正消你的業力

所以說他暫時的 或者他 拆東牆補西牆

你可能在這邊好了 別的地方壞了

所以要整體去評估

:如何分辨真假

真的很難分辨啊

唯一的分辨就是 前面講的 證悟的一個次第來分辨

第一個你可以觀察他

就這個人 是不是他很清淨

是不是他 身心清淨

還有他沒有那種 相續識

他很 歡喜自在

他沒有 貪執

如果說他 財色啊什麼都貪啊

那這個就是魔了

他有那個 魔力啊

可以暫時的轉變你的處境

可以暫時的轉變你的處境

然後可以搬移(五鬼搬運法)

可以 拆東牆補西牆(補財庫)

可以讓別的地方有漏洞

然後讓你這邊暫時補上啊

這不是永遠解決的

:比方這是假的 對照真的 過去有濟公活佛 嗯對

布袋和尚

以現在來講的話就是

我們先不要談遠

就是在我們 道場中有很多前輩

或者說 直接你去接近道場

道場裡面就充滿了這種 色自在地菩薩

你家裡設個佛堂

家裡就有護法 護法菩薩等等

你常常 禮拜啦叩首啦

你自己也許沒有參禪打坐

只不過是 燒香拜佛而已

然後燒香拜佛 就等於親近無形的菩薩

或者說你常常接近這些

修行修養很好的這些前賢大德

你就發現自己身體越來越好了

那也不是說那種好好壞壞的

身體越來越好了

你的境遇也越來越好了

運氣啊各方面都越來越好了

學業啊 事業啊 都在改善中

很穩定的改善之中 這樣

而且不是那種突然間暴富

很穩定的在調整 在改善之中

那就表示說你接觸到一個 色自在菩薩

或者你拜的是真的 色自在菩薩

才會產生這種效果 這樣

那別人也會感受到

這個生命都在轉變

就是你的身體也好

你的境遇 都在轉變之中

越來越健康 越來越好運(台語)

就是說運氣越來越好了

大概是有這種現象啊

而且都是漸進的 都是漸進的

不是一種很突然的 這樣

也不是 突然有 突然沒了

事實上很多人的信仰 都建立在這上面

很多人信仰就是建立在

你能不能真的改變我的處境

我的處境 包括我的疾病

還有我的貧窮 我的困難

到這個層次的修行者

他具有這種轉化的能力

具有這種轉化的能力

然後呢 到第五個層次

就是他可以 轉化一個人的心靈

就你壞人接觸到他

他不用講什麼話 你就慢慢變好了

那好人接觸到他 就道德更高尚

他可以 轉化一個人的心靈

這叫 心自在地菩薩

因為他自己的心靈已經

轉化到那個 絕對純淨的情況了啊

他變得好像是 心靈的逆滲透器

心靈的逆滲透淨水器(RO)

任何人接近到他 自己的心靈

就開始淨化中

這種人你接觸到他 你的負面情緒

你的負面的思想啊

你的一些 貪心 怨恨心

這些東西都在淡化中 都在淡化中

但是你離開他以後呢

可能又會越來越嚴重

常常接近他 可能久了以後可能

真的改變了

所以說很多人只是追隨他的老師

老師也沒說什麼

追隨久了以後他就改變了

他就他就改變了啊

只要你追隨他

你就已經開始在學習

開始在修行了

像這樣情形

就像有人說見到證嚴法師會掉眼淚

是那表示證嚴法師 已經 到這個境界

我們不曉得那個是

那是什麼心態掉眼淚啊

因為有人見到

有人見到周杰倫也會掉眼淚的

人有那種 見到偶像的那種感動

像以前希特勒 人家見到他都瘋狂的

哭泣啊亢奮啊等等的

我覺得心中所有煩惱都沒有

充滿著希望

這是一種群眾的狂熱心態

如果見到證嚴法師感動掉淚 然後變好了做好事

當然這是有可能的

但是會不會 說是持續的心靈的淨化

還是說那是 一時的感動

這就要長期來看啊

在我們道場裡面這種心靈

受到前輩的影響 心靈淨化

而且都是沒有名氣的

沒有那種社會這個社會公信力的那種

那種大師級的啊沒有哎

接近到他們 自己心中的

那些很根本的那種惡

就開始在化解

甚至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呢

你就清口茹素了

這是很難 很困難做到的

你就清口茹素了

然後你的那種 暴躁 怨恨

這些心態也都在轉化中

最難的這種 貪嗔癡啊

這些心態都在轉化中

這就所謂的 心自在地菩薩

可以轉化人的心靈 轉化人的心靈

心靈可以 去惡向善 可以去惡向善

這有點像孟子形容 伯夷叔齊 「聖之清者」

可以使人 聽到他們的名字

就想到他們的行誼

只是想到他們形象

就可以使 頑夫廉 懦夫立啊

頑夫廉懦夫立

就可以使這種 頑劣的人 變得廉潔

可以讓 懦弱的人呢 變得勇敢起來

這是所謂的 心自在地菩薩

就是這種人 甚至你想到他的形象

你的心靈就充滿了這種美好的 美好的質素啊

這叫 以心印心 他就有這種能力

只要想到他 心情就不同了

就是 只要你接觸過這種人

甚至只要想到他 你心情就不同

最後一種就是

就是把這個 根本無明給破掉了

那是 如來的境界

根本無明給破掉

根本無明破掉的人他是

就是像 阿彌陀佛建立 極樂世界這樣

那是一個所謂 功德無量啊 無量無邊

無量光 無量壽 無量功德 的一個境界

是人做得到的嗎

也是啊 人也做得到 可是那個是太龐大了

那個深者見其深 淺者見其淺 這樣

他是包括前面的五種(層次)

可以呼風喚雨那種是屬於哪一種

呼喚應該是屬於 「色自在地」

屬於第四種 他可以改變環境

甚至可以讓天下雨了

這屬於第四種

他可以 改變你的命運

改變你的身體 甚至改變這個

可以風調雨順啊等等的

像看到山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那是哪一種

這個第二種

「淨心地」第二種

第二種就是他的心靈清淨喜悅

因為其實我們人應該是

應該是心都是非常清淨喜悅的

然後因為被那些相續不斷的那個念頭啊困住了

所以照理說應該每個人 看到山啊 看到樹啊

甚至呼吸空氣都會很喜悅

都會有一種 內外一如

有一種 天人合一的覺受

但是 是被那個妄想遮住

就像眼睛被什麼 眼罩遮住了一樣

沒辦法覺察到這個部分

心不淨 沒辦法覺察

所以說 會有人

你帶他去很好的風景

他不知道在想什麼

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麼

比方說像你說的

接近一個人 然後會有洗滌心靈的作用

會有潔淨的作用

然後就像看到

大自然會有那種感覺一樣

這種是屬於

第二種層次

看到一個人

就好像看到大自然一樣

然後心靈就轉變了啊

那是第第五種

那是第五種

就是

就是這個人變得像山 一樣

你看到他 你就可以轉變你的心靈

那是第五種

如果說當事人呢

自己啊 自己看到山心靈就清淨

喜歡去山邊海邊的這種人呢

這種人是屬於第二種的啊

因為他對於

一般人是喜歡逛街shopping第一種啊

要斷的那種習染 的人才會喜歡自然

才會喜歡自然

超過喜歡那個 身外之物

如果說他喜歡自然 遠遠超過喜歡身外之物啊

那就那就表示他已經進入第二個階段

開始要斷這個相續識

那常常 接近自然或者 常常修行啊

是比較容易斷這個相續識

做個簡單的結論就是我們說

開悟六個層次就是

第一個他是不是 不在乎健康 生死

還有不在乎身外之物的得失

這若有具備有這些的話呢

算是第一個層次的證悟

第一個層次的

第二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就是他 沒有什麼情緒

他沒有什麼 負面情緒

沒有什麼負面情緒

沒有什麼負面情緒就是

他不是不會受外界影響

就是 就是說

去除外界的影響不會自己

無端的 無明煩惱

無端無緣由的自己在生氣(台語)

這樣沒有什麼負面情緒

然後常常沒事的時候啊 非常清淨喜悅

有點像人家說孔子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就沒事幹的時候就是

也沒在聽音樂

也沒在享受什麼食物美食啊

就心情很愉悅那樣啊

常常就是心情很愉悅的

這是第二層次

這第二層次的證悟

第三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的證悟就是

他雖然身心清淨 可是不會厭惡那些

骯髒的環境 還有那種貪執墮落的人群

他可以在惡劣的環境

還有小人的群裡面別跟他們相處啊

然後蠻自在

是說出汙泥而不染

不是說在那裡面不會受影響

而且還是還喜歡他們

也不見得喜歡他們

不是說喜歡他們 不是喜歡也不討厭

總是不會受他們影響

不會要遠離這些人

他不會想要遠離這些人

他不會想要遠離這些人

他看到這些人但是他不會去分別

不會去分別說這是髒的 這是乾淨的

不會 他自己乾淨就好了

第四個 就是他開始會去改變這些人

因為這種人就是他還是

他不是會找一個乾淨的地方躲起來

他還是在這個社會

可是他會開始

去改變

第一個是改變 看得到的部分

像不好的身體 不好的環境了

就開始轉變

這樣大概是改變

就是你會發現這個人所在的地方啊

人的身體啦 環境 境遇都會開始轉變

然後這是第四種啊

到第五種就說

人越來越善良了

接近他的人都越來越善良是 整批的啊

接近他人都越來越善良了

不是越來越好運了

像我們說去拜媽祖

可能越來越好運 越來越富有(台語)

等等啊

但並不代表越來越善良 越來越善良

但我們不能舉媽祖的例子了

道親就是這樣的啊

越來越善良

對表示說

道場中也是蠻多這種有形的無形的

心自在地菩薩

就我們回過頭來看

道親是不是基本的有具備第一個層次

第一個的某一個層次啊

清口的話 就已經到達相當

第一個層次 大概就完成了一半以上

其實一個人一旦能夠清口啊

他應該對所有的身外之物

男女之欲 邪淫

還有這些榮華富貴 這種精品

豪宅 名車 這些呢都有能力不要

可是可能因為 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那種社會共識的影響

變得說以為自己喜歡它

以為自己喜歡它需要它

現在就是說

如果說你真的願意說放下這些

道親呢只要清口以上都可以做得到

都可以做得到 都可以說

彌勒祖師妙法無邊

我現在不想再去追求財富了

追求榮華富貴 跟人家爭輸贏等等的

但是我有這個習慣

就好像我現在不想喝酒了

我有這個習慣

祖師慈悲可以幫我化掉 就可以化掉

我們道場有很多前輩

拋家捨業了

放下一切修道

然後根本內心都很愉悅的

這種就有很多

對不對

第三個階段 就是可以渡化眾生

第三個階段就是不會討厭眾生

不會討厭眾生

自己很清淨 不會討厭他們

也不會討厭惡劣的環境

不會對於那些厭惡

這第三個階段

第四個層次那就真正可以轉化

第三個階段已經願意去度化

還不見得有到達轉化的程度

只是他不會受他們的影響

他不會受他們影響

第四個層次已經可以改變他們了

先從改變他們的 外在的境遇開始

改變他們 有形有相的部分開始

再進一步改變到他們 無形無相的心靈

這是第五個階段

可以改變他們的心靈

改變他們的心靈

那如果我們道親做不到這些的話

是不是佛堂都可以

等於是在佛堂裡面

就佛堂具足 佛堂具足

那個道場具足 有老母娘呢

有諸天仙佛菩薩

各次地菩薩

通通都有

佛堂具足

當然呢所謂

三千弟子諸般星宿 到此運際 同助三佛

所謂滿天星斗皆下世

五方列仙下天宮

我們

老實講 我們凡胎肉眼呢

我們也辨識不出來這些大菩薩

事實上很多道親看起來灰撲撲的

根本就是大菩薩來 來轉世的啊

接近道場

因為道場本身就是一個

無形的大菩薩匯聚的地方

所以有形的投胎轉世的大菩薩

都會物以類聚

同生相應 同氣相求

都會在這裡面常常會碰到

所以就是要找開悟的人

如果 在世間找 不如在道場

接近佛堂 接近道場

道場裡面

無形的菩薩或者說

你家裡設個家庭佛堂也可以

不用盲目的去跟隨所謂開悟者

你也很難辨識

但我們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這樣的辨識 已經算是

雖然這樣子

你照這樣去辨識的話還是會出錯(台語)的了

智慧出有大偽

既然有智慧去辨識

人家偽裝還是可以裝的很像

還是可以裝很像

很多人滿嘴說 他什麼都放下

什麼都不在乎的

對不對 真的很難分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