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行由品08(風動幡動?仁者心動)
🙏🙏感恩天律道場錄影🙏🙏感恩上海一位前賢幫忙打字幕
一日思惟 時當弘法 不可終遁
有一天呢 他就思惟 福至心靈啊
他就想到了 時當弘法
剛才講 佛法難起啊 不宜速說
結果一等就等了十五年 十五年以後有一天
他就想到說時候到了 弘法的時候到了
不可終遯那 他還鼓勵自己不要永遠地這樣隱遁
可見他已經隱遁的非常的愉快啦 安然自在了
所以告訴自己說 不要永遠地這樣隱遁下去
時候到了 我要出來弘法了
遂出至廣州法性寺
於是就離開了這個獵人隊 然後到了廣州
廣州有一個寺廟 叫做法性寺
法性寺的住持就是印宗法師
印宗法師是專門在講涅槃經
以前那個時代的法師
他講涅槃經的 就專講涅槃經 一輩子就講涅槃經
講無量壽經 就一輩子講無量壽經
講維摩詰經 講楞伽經 楞嚴經
就是一輩子光講一部經 因為一部經就通一切的經
他不會東講西講 不會像後學這樣子 什麼經都講
他就一部經 講到通徹
所以那時候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
剛好這個時候 風吹幡動
這個幡 就是寺廟都有那個旗幟啊
上面都會畫一個卍字 佛教的那個標誌啊
這時候 風吹著這個旗子 風吹旗動
這時候一僧曰
有一個出家人就說風動 說是風在動
另外一個出家人說 幡動 說是旗幟在動 議論不已
大家就在議論 在爭論 到底是風動 還是幡動
我們會覺得這很莫名其妙嘛
你風吹 像這邊有電風扇 找個衛生紙來吹一下
這當然是風在吹 這個紙才會動啊
沒有風吹 紙怎麼會動呢 這很平常的道理嘛
怎麼還會什麼旗幟會動呢 旗幟自己會動嗎
事實上 風吹不一定幡會動喔
哎 風吹 怎麼幡不會動呢
風 你要看吹什麼東西啊
不然你試試看 你給我動動看
所以為什麼說風動旗動啊 就是質料的問題啊
這個是討論到什麼
就是根塵相對啊 到底是根動還是塵動
六根 你的六根 你會受到六塵的影響
你到底身不由主呢 六塵一動 你就動呢
那是因為你的六根那 質料不好
你是像布 像紙一樣 當然一吹就動
境界風吹啊 自然識浪啊
那麼六根就起六識 識浪翻動
眼睛美啦 醜啦 耳朵好聽啦 不好聽啦
鼻子香啦 臭啦 善惡是非 禍福吉凶 哇 就動了
但是如果你六根修得好 六根清淨
所以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六根清淨 像木頭 石頭一樣 如如不動 心如木石
心如木石 如如不動 那風再怎麼吹都不會動啦
你心就像水一樣 當然風一吹 就起波浪啊
所以他們在討論 就在這裏啦
就說到底是境界造成你心動呢
還是你心本身沒有修好 所以境界一動你就動
所以幡動 就是你自己的六根不清淨
所以才會被境界影響了
還是境界會造成你六根躁動
到底是哪一個動 議論不已啊
惠能進曰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仁者心動
惠能就說啦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注意喔 所謂不是風動 就說不是塵動
不是六塵在動 也不是六根在動 根塵都不動
是仁者心動
一切世間 一切清淨圓滿 如如不動
這個世間 所有的一切都保持清淨不動
所謂如如不動 不是你的心如如不動喔
整個世界都是如如不動的 整個世界真如法界嘛
所謂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嘛 本來就是不動的
本來就是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的
但是呢 就是我們自己心動
好像坐在那邊打瞌睡 啊 夢見一大堆的幻影
事實上是沒有的 無中生有
所以根不動 塵不動 根塵不二啊
根塵不是對立的 根塵是一體的啊
萬物與我為一啊 怎麼會有起對待呢
不是說一個是風 一個是旗啊 不是的
風和旗是一體的 所以哪有說誰去動誰的 沒有
通通不動 整個天地宇宙和你是清淨不動的
整個實相就是清淨不動
所以說人能常清淨 天地悉皆歸 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天地都是清淨的
你一旦清淨了 你就會發現天清地淨
而且亙古以來 恒常如是
為什麼不清淨呢 心動 仁者心動 起了妄念
起了妄念 妄生分別 分別什麼
從合同裏邊分出來根塵對待 六根和六塵是對待的
所以這個時候呢 心動就動在這裏了
事實上 根塵不二的 根就是塵 塵就是根
根中有塵 塵中有根 不見根 也不見塵
見根見塵 而且見其有二 見其有別 這就是心動
心第一個動 是見到六根
第二個動 是見到六塵
第三個動 是見到六塵裏邊的種種境界
好啦壞啦 是啦非啦
所以心就一層一層地動 就發動了
這叫無明緣行 行緣識
這個識浪就發動了 就無明
就是不認識本性 不認識合同 不認識實相
實相者 即是一合相 就是合同
我們傳道就是叫你第一步 就教要你認識合同
所以說是仁者心動
這一下就推翻了他們長遠以來的修持
長遠以來的修持就怎麼樣呢
就是要修持這個六根那 讓六根清淨啊
然後不為六塵所染那 不為六塵所污染
所有的修持 都落在這裏啊
他首先是二分法 根塵有別
然後呢怎麼樣子 六根是受污染的 還是清淨的
大概就是這樣
大部分人修行一輩子 都是這種觀念那
眾生就是六塵污染六根那
然後修行的人呢就是不為塵染那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就是好像保護一塊寶玉一樣 讓它不要破損
讓它不要受到污染 不要搞髒了
而不曉得說
寶玉的外面 所有的世界 跟寶玉是合同的
這叫無明 沒有智慧 看不到這個實相
就是從這個開始心動
以後所有的六道輪回 就從這一念心動開始了
所以一眾駭然
大家聽了以後都很驚駭啊 從來沒有聽過
因為我們原本的修持觀 整個被推翻掉了
原來今天我們所爭論的
怎麼樣子降伏六根 或者怎麼樣子躲避六塵
大部分有這兩種修法
但是什麼根塵不二 這個沒有的
二種修法 修持大概就二種
一種就是我逃離十丈紅塵嘛 我出家
我非但要出家 而且我還要離開都市 離開人群
自己一個人閉關 躲在深山古洞裏邊
避免這些六塵的干擾 這時候六根才能夠清淨
另外一種呢 我雖然在人世間
可是我要保持六根清淨
我要透過一個很精湛的禪定的功夫
讓我六根呢能夠不見六塵 不為六塵所染
那這些通通都是風動幡動的修持
前者 要到深山古洞的這個 就是認為 風動
後者 在都市裏邊還是可以入於禪定的
這是屬於 幡動 就是屬於我們講的根動
但是呢 都沒有看到實相 仁者心動
所以我們今天修道
不是叫你修啊 要你覺 要你覺悟
不是叫你往哪一邊修 摒除外緣 或是降伏六根
這都是屬於修 都屬於修
就叫你覺 要去覺悟到 要去體會到 萬物為己啊
要覺什麼 覺萬物為己
要去體會 深刻地體會 萬物就是自己
不是修喔 是體會 現在萬物跟我們就是一體的
只是你不覺而已 恍然不覺
印宗延至上席 徵詰奧義
印宗延至上席 印宗法師呢就延请他
就很恭敬地禮請他坐在上席
就是坐在貴賓席上 然後徵詰奧義啊
徵詰 徵 就是請問 詰 就是詢問 質問
就不是隨便問的 就非常地深入地去請問他
詢問他 詰問他 質問他
質問什麼呢 深奧的義理
印宗法師本身是一位經學大師啊 能夠講涅槃經
涅槃經是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前講的 最深奧的經典
很多跟隨祂修行一輩子的
吞不下去啊 消化不下去啊
那些比丘 比丘尼 都消化不下去了
因為祂講的都是一些 祂推翻了很多以前的說法
在涅槃經裏邊 推翻很多以前的說法
像釋迦牟尼佛一向是講無我論的
到現在所謂南傳佛教 都是講無我論
沒有自我 無我論
到了講涅槃經的時候呢 說無我論 也是權宜說法
但也不是說祂就講有我論 不是的
但是無我論 本來是一個金科玉律啊
佛教就是從無我開始的
這時候祂把這個無我論 也告訴大家 那是權宜說法
所以說大家 很多人不接受涅槃經喏到現在
到現在很多佛教徒不接受涅槃經 懷疑是偽造的
因為和阿含經裏邊講法是相反的
阿含經是建立在所謂的無我論裏面
是整個建立在無我論 無常 無我
涅槃經裏邊講常樂我淨 那不可思議啊
變得好像跟外道的說法 有點像了
跟婆羅門講的有神我 神我觀 很像
但是中間有很微妙的差別 所以這是講涅槃經
那麼所以印宗法師他會去講涅槃經
他不是光去讀涅槃經
他講涅槃經呢 都是要精通三聖法
精通這個所謂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
初轉法輪 講阿含經
再轉法輪 講的是般若經 大般若經
到三轉法輪的時候 才講涅槃經 法華經
所以這個就是已經
經教非常成熟 深解奧義的一位大法師
所以他徵詰奧義啊 奧 就是很深奧的義理
見惠能言簡理當
就發現惠能說話很簡單
但是這個理都很切中 很精闢
沒有一句話是不適宜的
沒有一句話是不如理的 不如法的
而且用很簡單的言語
不是講一大堆很奧妙的道理
都很簡單的言語呢 就把這個真理
不過也要識貨啦 也要像印宗法師這種識貨的
一聽就覺得 啊 他理當 理當
不是光言簡就好啦 但是理要能夠當
要能夠切中精髓 切中奧義 切中第一義諦啊
而且不由文字 而且不是在文字上面雕琢
本來就不是 他不識字嘛 要怎麼在文字上面雕琢
所以他知道 這都從心性流出來的
心性流露出來的一個大覺悟
所以宗云 行者定非常人
他說 行者啊 你一定不是普通人
久聞黃梅衣法南來 莫是行者否
你看這真的是行家啊
真的是所謂內行的人那 看門道啊 一看就知道了
這麼多人啊 南方有多少人那
而且他本身就是南方人 說話口音就南方人
如果說話 一個北方的口音
還容易被人家看得出來
他本身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那 口音跟他們一樣
結果還被看出來了
久聞黃梅衣法南來 向南方傳過來
莫是行者否 莫非就是你嗎
惠能曰 不敢 不敢當 意思就是說是啦
宗於是作禮
這個印宗就趕快站起來 然後向他禮拜
告請
然後請求把傳來衣缽 出示大眾
出示給大眾 然後來所謂驗明證身那
證實他確確實實是第六代祖師
等於說印宗就要來護持他了
印宗本身是一個大修行者 有大智慧 有大福德
他可以護持他
所以惠能經過十五年 他以前呢 後面會提到
他以前也出來過幾次 都失敗
後來他經過十五年的磨煉以後 就是非常的成熟了
所以他這一次出來
就立刻就可以找對地方 找對人
這個印宗法師他是可以護持他
他有這樣子的一個福德 還有智慧
不能光有智慧 說認識他
還要有福德啊 要跟當地的官吏啦 地方父老
這樣人家才不敢來修理他
要不然惠能 要欺侮他是很容易的
印宗的影響力很大 人緣很廣
結識的社會上各個層面的人都有
所以他就可以來當他的護法
那麼惠能也知道 他有慧眼觀照
他也知道印宗法師是可以信託之人那
所以就把衣缽拿出來 也不怕他們去爭奪
出示給大眾看
宗復問曰 黃梅付囑 如何指授
印宗法師又問那 他說黃梅弘忍大師 第五代祖師
他所交付給你 所叮囑你的這個心法 是如何指授
他們都知道有指授啦 就是指點 傳授
不立文字的指點傳授 經過指點 傳授心性
所以說如何指授
惠能曰 注意喔 惠能這個回答很好
你如果承認說有指點 有傳授 這個很麻煩那
所以誰就知道有指授啊 武則天 皇帝
惠能那個時候可能還不是武則天當皇帝
還是唐太宗的時候
然後皇帝如果知道 或者大官知道有指授
他因緣沒有成熟 他要你來給他指點一下 怎麼辦
所以你承認也不是 你不承認也不行啊
你不承認 那等於說是匿其正法 隱匿這個正法
所以他的回答很好 叫指授即無
這個就一語雙關那 指授即無
外行人聽了 喔 沒有指授這回事
沒有指點傳授這回事
內行人聽了 就知道什麼
指授 指點傳授的不是一個法 指授即無
所謂指點傳授 事實上就是
指點你一個無念 無心 無為 叫指授即無
當下有歸於無 非但沒有傳給你任何一法
而且還要破你一切的法 破你一切的執
把你所有的有 通通給去掉
所以叫做指授即無
所以像我們傳道的時候
你不管心中帶著什麼東西來
七情六欲來也好 各種修持法門來也好
在明師指點的當下呢 萬念俱消 萬念俱消
一切通通歸無 歸零了 歸根認母啊
歸根 就是歸無啦 歸零了 所以叫指授即無
這是一語雙關那 一語雙關
惟論見性 不論禪定解脫
然後他就把話題轉開來了 說今天祖師心法呢
惟論見性 只有告訴你見性 讓你見到本性
而不論禪定解脫 而不講禪定解脫之法
這就銜接上面講的風動幡動
你風動法 幡動法
就是你是要修脫離六塵 還是修安定六根
這都要修禪定
禪定呢 有重視環境的禪定 也有重視心境的禪定
不管是環境還是心境 這個都是假定
第一個假定 也不能說假定啦 是確定
確定我們都是在什麼
都是在惱亂之中 惱亂 有煩惱 雜亂
然後呢束縛 全身好像被繩子綁住一樣
我們確定我們身心處在這種狀態 惱亂束縛之中
受到種種的束縛 妻恩子愛 事業 家庭
身體健康 肉體生老病死 種種的束縛
這些束縛都造成無限的煩惱 心煩意燥
大概我們人對生命的看法就是這樣
在惱亂束縛之中
怎麼辦呢
所以要修禪定 來解脫之 解脫所有的束縛
修禪定 讓我們的心脫離煩惱和燥亂之中
然後呢要解脫 來脫離束縛
解脫什麼 解脫一切的束縛
所以說修禪定解脫
修禪定解脫 就是在一個前提下
因為我們受到束縛 所以要解脫
怎麼解脫 要用禪定來解脫
我們受到什麼束縛呢 受到一切煩惱的束縛
什麼會讓你煩惱呢
反正身內身外一切事情 都會讓你煩惱
可以讓你煩惱的事情太多了
可是呢 惟論見性
見性 就是見到心的實相 見到世界的實相
當你見到實相的時候 就會發現什麼
本不生滅啊 前面就有講啊
本不動搖 能生萬法 本自具足
所以根本就沒有束縛啊
像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
來求見第三代祖師僧璨大師
僧璨大師就問他說 你來找我 追求什麼呢
他說請師傅為我解縛 解脫束縛 就是教我怎麼
或者說直接你用佛力加持 讓我解脫束縛
或者說你教我一個修持的法門 讓我可以解脫束縛
結果僧璨大師就反問他 誰縛汝
是誰束縛你呢 到底是誰束縛了你
哎 結果他回頭一想
沒有人束縛我 沒有什麼東西束縛我
所以我被束縛 那是一種妄想 妄念 沒有見到實相
實相是沒有人束縛你的
沒有你 也沒有東西可以束縛你
沒有一個自我 也沒有一個束縛你的東西
也沒有束縛的事情 三輪體空啊 三輪體空
束縛你的境 被束縛的人 束縛的這個事實
好像繩子 還有人 還有把繩子綁住的人
這三個情況都是不存在的 這就是見到實相
叫你惟論見性 不論禪定解脫
先看看這個問題
問 點傳師慈悲
雲遊了三千歲月 終將雲履脫在最西的峰上 (鄭愁予)
這個最西的峰上指的是什麼
我怎麼曉得 你要問作者啊 不曉得那個作者寫的
這是一首詩嘛 這不曉得誰寫的詩
如果是詩人寫的 他可以隨便他定義啊
你也可以說是脫在靈山頂上啊
我們繼續往下看
宗曰 何不論禪定解脫
印宗就問啦 何不論禪定解脫
哇 這是提出來一個非常大的一個
對他們這些長期在修禪定 求解脫的修行者來講
是一個讓他們非常驚駭莫名的一個見解
不論禪定解脫
哎 我們就是因為我們身心束縛啊
煩惱 憂愁 憂悲苦惱 所以才修禪定來求解脫的啊
如果不論禪定解脫的話 那我們怎麼辦呢
那所有修行都定位在這裏啦
修禪定 獲得解脫 解脫之後就有智慧
所以禪定就會生出智慧 由戒生定 由定生慧
那這樣子的話 佛說的這個修行法門就不見啦
那我出家 目的就是要修禪定 獲得解脫的啊
說不論禪定解脫 為什麼這樣子呢
惠能曰為是二法 不是佛法 佛法是不二之法
他說因為禪定解脫是二法 這是二法
為什麼是二法呢
你禪定解脫 就表示有解脫 有不解脫 那就是二啦
有禪定 有不禪定
有禪定和不定嘛 有解脫和束縛嘛 這就是二法
這叫起分別心 那麼起了分別心
不管你是分別什麼 這都不是佛法
所以說惠能曰 為是二法 不是佛法
他說這是二法 不是佛法 佛法是不二之法
佛法是不落二端的
不落在所謂的束縛不束縛 解脫不解脫
所以佛法也沒有把雲履脫在最西的峰上
宗又問 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印宗又問啦 什麼是佛法的不二之法呢
惠能曰 法師講涅槃經 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好 涅槃經裏邊有提到這個佛性
佛性是不二的 叫佛法不二之法
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
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 當斷善根佛性否
因為釋迦牟尼佛有說過啊
出家人如果犯四重禁
有四重的禁戒 出家人如果犯了
那就是斷善根 就是會墮到無間地獄 永不翻身
還有作五逆罪 在家人如果犯了五逆罪
殺父 殺母 出佛身血 殺阿羅漢 破和合僧
叫五逆罪 還有一闡提
一闡提就是譭謗佛法 不信佛法 叫一闡提
那麼這三種人呢 是不是善根佛性都斷了呢
佛言 善根有二 一者常 二者無常
佛性非常非無常 是故不斷
佛言 善根有二 一者常 二者无常
好 祂把善根和佛性給分出來了
善根有二 一者常 二者無常
佛性非常非無常 是故不斷
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回答 佛性不會斷
因為不落在常與無常二邊
但是善根就會斷啦 說這個人斷了善根
所以就會掉到阿鼻地獄裏邊去受苦
所以他這個善根
為什麼說善根與佛性有什麼不同
我們人都有佛性啊
那佛性和善根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善根在內啊 佛性非內非外 無所不在
佛性是一切的一切
善根就不同啦 你有善根 我有善根那
你有你的一條善根 我有我的一條善根
所以這叫善根 那善根就有二啦
每個人都有善根那 所以眾生皆有善根嘛
我們常求道的時候講
要有善根那 要有祖德 要有佛緣
那都有善根 每個人都有善根
但是有人善根是常
有人善根是無常 叫一者常 一者無常 它是二
所以說善根是常的
當然他不會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 及一闡提
如果善根是無常的 他有時候會發起善念
但是呢他沒有常性
所以他受到一些環境因緣的影響
突然間就惡念大作
就連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善星比丘 他也有善根那
但是他的善根無常
可是他的佛性 那非常非無常 不落常與無常
它是不二的 非內非外
不能用言語去評斷 不能去定義的
佛性是不能定義的
遠離一切的語言文字去定義
這個宇宙之間呢 唯一存在的東西
真實存在的 就是佛性
就好像基督徒講的 唯一真實存在的 就是上帝
那上帝是什麼呢 不可言喻
你要跟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去形容什麼是上帝
他都不會接受的 你怎麼說都是錯的
可以用言語去形容 就不是上帝了
佛性也是一樣
非常非無常 非善非惡 非上非下 非左非右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所以斷的是善根 不是佛性
所以今天叫你不是見到善根 不是修你的善根喏
修善根 是一種修持法
但是呢 見佛性也不是修 見佛性就是看到實相
這個是今天祖師所傳的
所謂教外別傳的心法 就是要見性
和見到你的善根 怎麼樣護持善根
這是另外一種的修持 這是教門裏邊的修行
道門裏邊呢 是直接見到本性
然後去覺 覺悟本性 見到佛性
見到佛性 就是見到這個世界的實相
那見到以後 是怎麼覺 是理解嗎 不是
不可言喻的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是不可言喻的
所以說佛性非常非無常 是故不斷 名為不二
一者善 二者不善 佛性非善非不善 是名不二
我們今天眾生修行 都是落入什麼 以善制惡
分出二邊出來 一邊是善 一邊是惡
先知道什麼是惡 再知道什麼是善
然後再怎麼樣用善來制惡
所以永遠都是正消邪長 正長邪消 都是這樣
邪正一直在對抗之中 這叫二法
而佛性非善非不善 是名不二
佛性不是善 也不是不善 也不是惡
這叫不二之法
那麼佛性 為什麼非善非不善 非常非無常呢
因為蘊之與界 凡夫見二
今天我們所謂的善啦惡啦 是啦非啦
都在一個前提之下 就是蘊之與界
就是前面講的風和幡 分出來了
蘊 就是講我們的五蘊
五蘊大概就是我們的生命
我們生命不是光一個肉體啊 它具有色身
具有這個色身 這個色身會有種種的感受
看啦 聽啦 想啊 有各種的感受
色受之後就會想 不是光有感受而已啊
不是光接受到這些刺激而已啊
他會去分辨 叫想 會去分辨
這個我喜歡 這個我討厭 叫有愛憎之想
最後會去產生行為 要去取捨啊
我喜歡的我要去追求 我討厭的我要去捨棄
最後呢就有這個識 有這個業識在的
這個識 就是很確定的 而且會造成種子
你行就會造業啊 行就有業
這個業就會進入識 成為識的種子
所以你每個人呢就會有很頑固的意識在的
然後這個識 就會帶著你去投胎
你的識 前面經過色受想行以後呢
這個識成熟以後 你的識如果說很執迷的
這個識是屬於狗的識 那你就會投胎做狗
屬於神仙的識 你就會上升做神
屬於富貴人家的識 你就會投胎到富貴人家
這叫識 這叫色受想行識
但色受想行識 它的對象就是界
所以五蘊 就是我們生命現象 生命現象
然後那個界 就是這個世界 花花世界 叫蘊和界
大概生命就在這個蘊和界裏邊了
所以凡夫見二
所有的善啦惡啦 常啊無常啊 好啦壞啦
美啦醜啦 愛啦恨啦 這些二法啊
全部都是在一個前提之下
就是蘊之與界 凡夫見二
就是這個五蘊的自我 還有這個世界 是二個啊
是二個 我是我 這個世界是這個世界
而我是什麼 我就是有色受想行識
然後這個世界有森羅萬象 這些森羅萬象裏邊
有的會給我美好的覺受 有的會給我不好的覺受
然後我就產生愛恨之想
大概這個世界和我的關係就是這樣
然後我會決定我要取得什麼 我要捨棄什麼
那我們就落在這裏邊那
生生世世輪回就在這裏邊
前提就是在凡夫見二 見到蘊和界的分別
一般人都認為說
我們修行就是要一者善 二者不善
就是第一個肯定我有五蘊色身 還有這個世界
然後我要見到這個世界 善的這一面 惡的這一面
還有我要見到我這個五蘊
我這個五蘊呢
也是要有善事或者惡事 善行或者惡行
善的思想或者惡的思想
所以有善境 還有善心
內外都要有善和惡 善和惡的分別
對自己要知道什麼是善 什麼是惡
對這個世界也要知道什麼是善 什麼是惡
然後就開始第一個去分別 第二個去取捨
取善舍惡
而且都是你自以為的善 自以為的惡
可是呢 第一個前提啊 智者了達 其性無二
智者第一個要了達的就是 蘊和界就是不二的
這就是為什麼
我們傳道首先傳你古合同 就是在這裏了
就是你所身處的世界 和你這個生命
是沒有界限的 是沒有界限的 是融合無間的
這個一定要去覺 而且現在正在發生
這是一個過去進行式 現在進行式 未來進行式
只有這個進行式 正在進行中 沒有別的了
唯一的實相 就是其性無二 就是其性無二
就這個世界和你是不二的 不落兩端的
無二之性 即是佛性
好 他很明確地點出來了
我今天講的佛性 就是這個不二之心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佛法不二之法
那我們修行的起點就在這裏喔
不在善 不善 也不在有我 無我
而在什麼 不二 玄關就是一個不二法門那
什麼是玄關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那
有和無 都是從玄出來的
有無俱泯那 有和無全部都泯滅掉了 內外消融
當然這不只是一個思想啦
不二 不是一個思想 而是一種證 證悟
要去親證 要去覺悟
覺悟的只是你現在的現實而已啊
不是說一個很崇高的境界
不是一個很難解的數學習題 你要去解
只是告訴你體會到你現在的處境
現在的處境就是不二 就是合同
這就是所謂的黃梅付囑的 惟論見性之法
講了一大堆下來 就是這樣子 就是見性
那你要見到本性的話 就要體會到
其實我們所有煩惱
就是來自於這個蘊之與界 凡夫見二啊
都是從這邊開始的
這第一個無明 就是從這裏開始
第一個愚癡 就從這裏開始
有沒有什麼問題 今天就講到這裏了
大家回去好好地去覺一下 不二
今天後學 我們每個禮拜一早上都有
後學這邊的佛堂都有三寶修持班嘛
才有一位道親跟後學講
他說每次在做三寶修持的時候
怎麼會覺得好像身體喔 不是那種氣動啦
好像 哎 心靜下來 就察覺到心臟在動 心臟膨膨
他覺得整個身體都在輕微地晃動之中
就是有這樣子的一個覺 覺受
我們有沒有在海上過 坐在船上 這個海都在動
那我們身不由主 我們身體就跟著海一起動
其實喔 整個宇宙都在呼吸之中
整個宇宙都在很輕微地 又很韻律地
在伸縮之中啊 那你要去覺
你心真的完全靜下來了 你就會察覺到
天地悉皆歸啊 你就會察覺到
天地宇宙和自己的身體的關係
就好像你身體裏邊某一塊肉
和整個身體的關係一樣
像我手上這塊肉 我一動 它跟著一起動了
它又自主 又不自主 它的自主和不自主 不二的
沒有所謂的自主 也沒有所謂的不自主
它有它自主的那一面
像我們的心臟 有它自主啊 它自己會跳
也有它不自主的啊 你跑一跑 它就跳得快了
你可以讓它跳得快 也可以讓它跳得慢
但它有它自主的
我們生命也是一樣 自他不二
內外不二 不二之法 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要在這上面去深深地體會啊 去察覺
而不是說去分辨出來 什麼是好的 什麼是壞的
然後以善制惡
大部分人的以善制惡 都把它分出來什麼
都是富貴制貧賤 大概都是這樣
大部分人的善就是富貴嘛 惡就是貧賤嘛
用富貴來制貧賤 這是大部分人的以善制惡法
因為這個比較實際 覺得這樣很實在呀
富貴就是過好日子啊 貧賤就是過苦日子啊
眾生都要離苦得樂啊
所以我們追求富貴 舍去貧賤
好 有沒有問題 好 請說
問 點傳師慈悲 這本壇經大概要上多久
我怎麼知道
再問 上完壇經以後有沒有要心得報告
心得報告要問領導點傳師
要有心得 最好要能夠 汝若返照 密在汝邊那
心得 自己有心 自己生心所得啊
有所體悟 這比較重要 報告不報告 到不需要啦
整部壇經 傳的不過就是一個見性之法
我們整個道 傳的也就是一個見性之法
就是讓你見到本性 見到實相
傳道和傳教 不同就在這裏啦
傳教會告訴你啊 什麼是善 什麼是不善
一者善 二者不善那
告訴你怎麼樣離開不善 走向善
傳道就不同了 傳道是叫你見到不二之法
像後學在很多地方講
各地方講的時間長短都不一定啊
有的地方講得慢
那有的時候這一段
在這個佛堂講 可能講二三堂課
同樣這一段 哎 在另外一個佛堂呢
可能講一堂課就講完了 可是相反的呢
在那一個佛堂可能講下一章的時候呢
講了十幾堂課
在這裏呢 卻講了一堂課就講完了
這不一定的啦
所以你要問說 六祖壇經要講多久
這是沒辦法確定的 完全就要看當時的機緣那
拿來拿來 時間沒到啊
點傳師慈悲 有一位弱智孩兒心不能守一
常常東張西望 不能靜下心
請點傳師慈悲開示 教導後學如何讓他能夠守一
你這是弱智孩子 這就沒有辦法 沒有應機說法
弱智孩子 你叫他守一 那不是很奇怪嘛
你可以叫他做其它的啊
他不能守一 你可以叫他叩首
他愛動啊 你就叫他叩首啊 動中也可以取靜啊
不一定要坐在那邊守一啊 可以叫他做家事啊
守一 不是說坐在那邊守一啊
你在那邊抹這個桌子的時候 哎 你用心地抹
叫他抹桌子的時候 就看著他抹著髒的地方
有時候弱智的孩子 反而不會胡思亂想
你要專心 哎 這個地方髒了 把它擦乾淨
這個就是守一的功夫啊 這就是守一的功夫啊
後學有注意到啊 弱智的孩子
有時時常會觀察到別人沒觀察到的東西
他在走路的時候 別人不會去看那些地上有格子
他就會看到 所以就鼓勵他
像以前釋迦牟尼佛就有成全過一個弱智的啊
那個弱智到什麼程度
念佛 念南無佛
念了南無 就忘了佛 念了佛 就忘了南無
所以叫他念掃帚 掃地 念掃帚 掃帚掃帚
哎 後來也證阿羅漢果了 這也是守一的方法啊
所以最好呢 像弱智 就讓他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你不要希望他 啊 守一以後 智慧開了
智慧開了 像一般人一樣 可以去讀書啦 工作啦
不要妄想啦 沒這種事
他有他的成就之道 他有他的成就之道
也許他就是你的獵人隊啊
但是你可以幫助他
就是做一些單純的工作 他有興趣的工作讓他做
讓他可以持之以恆做的工作
至誠無息 不息則久
他能夠持之以恆地去做
比方說洗碗 讓他持之以恆地去洗
然後他在洗碗的時候能夠專心 專心地去洗
哎 這就是一個修持的功夫
說不定他比你還早成就了
還有沒有問題
尤其後學喔 自己的體會喔
最好的守中之法就是動中
今天修持
為什麼道場中不喜歡強調修道啊 喜歡辦道啊
因為修道 修出問題出來的很多
哎 一想到修道
就是打坐 參禪打坐 念經持咒 就是這樣
然後就有境界現前 境界現前
就會自以為大 就會自以為自己 哇 修的很好
有很多很深刻的體悟啦等等的
然後就會可能稱師作祖 走火入魔 會有這種現象
所以最好是能夠在辦中修 修辦一體
在辦道時候 像我們講的
在辦道的時候 時時刻刻三寶不離身
打鐵不離砧 好像打鐵啊 不能離開那塊砧板
修道人三寶不能離開自己
講話的時候 時常提醒自己心呢不離方寸
時常提醒自己心要收回來 在這條線上
那沒事的時候呢 哎 真經就默念起來了
心中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念頭 胡思亂想
那你不如念念真經
所以這個就是所謂動中取靜啊
動中取靜 動靜如如
小孩子都做得到啊 大人怎麼會做不到呢
我們傳的法門 都是很簡單的啦 易 簡
這個時代 是一個速簡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快速 簡單
所以我們彌勒祖師傳的法門
一定是快速 簡單 有效 看你信不信而已
好 時間到了 謝謝大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