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修道人的「現實」問題


 


問:修道若要「無欲無求」在人間如何求生存?


 


以「正命」立足


    身而為人,本身就是一種修道。因為一旦有身體,就必須飲食居住,就必須在人間謀得一份可以維持生活的正當工作,佛法的八正道稱為「正命」。而「正命」的範圍,應在於不會因為這份職業而觸犯殺、盜、淫,不會因為要賺錢而造業的工作。(註1


    要達成「擁有一份正當職業」這個目的,就需要很多的修行了,持戒、忍辱、智慧、精進…都在其中。


    所以修道這條路要能長遠走下去,一定要找到一個足以生存的「正命」,可以養活自己甚至家人,立足在這個基準點再向前邁進。


 


不求榮華


    雖然修道要走向「少私寡欲」甚至「無欲無求」,但並不是放棄一切生活所需,去過貧窮的生活。而是「心中無貪欲、無貪求」,只要基本的衣食飽足,而不貪求飽足以外的虛榮奢華享受。


    很多人會說,除了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富豪以外,大多數的人都只有衣食飽足的條件,而沒有奢華的條件,那麼大多數人都做到「無欲無求」了嗎?


    不是。所謂「無欲無求」是心中不貪求物質慾望,而不是心中充滿貪求卻得不到,無奈的接受現況。


    忍受物質貧乏的生活不代表無欲無求或修道,如果物質貧乏就是「無欲無求」,難民最缺乏物質享受,但並不表示心中無欲求。


    「無欲無求」是心中放下了追逐物質享受的欲望,而不是因環境因素被迫接受條件差的物質生活。


 


    所以「無欲無求」無關乎錢的多少,很有錢也可以「無欲無求」,如果很富有,卻不積極追求更多金錢,也不縱欲在物質享受,不享受金錢物質帶來的奢華而自願過儉樸的生活,也是一種無欲無求,但是可能很少人做到。


    比較容易的是,有正當職業賺取足夠生活以及維持家人生計的金錢,以此為滿足,不汲汲營營去追求更多的金錢物質,安於自己能力所及的飽足,及環境因緣。簡單的說,在物質上求溫飽而不求大富大貴,將多餘的時間用來修行。


    這樣就能夠在工作之餘,追求更進一步的精神提升。


    修道,沒錢的話有後顧之憂,太有錢的話又有錢帶來的種種煩惱,「恰好夠用」最適合修道人。


    修道人如果尚未找到「正命」或目前的工作無法維持溫飽,可以叩求,求上天幫忙,賜給我們一份可以修道的工作;也可以佈施行善,累積福報。


    如果生計上已無後顧之憂,只要認同「無欲無求」,不再追求更多的金錢,就能做一個快樂的修道人。


        簡單的說,修道的人和一般人一樣,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同的是修道人在工作上必須選擇「正命」正當的職業,不會造業障的工作。


        並且,修道人不將人生目標定在追求富貴榮華。只要有足以溫飽(小康程度)的收入就心滿意足,將工作以外的時間致力於修行。這樣就是修道人。


        如果身在道場修辦,心卻嚮往富貴榮華,那麼不算修道人,只是一個追求不到名利的人。


 


1


「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命」:「命」指賴以活命的生計,「正命」即是從事正當的職業;就一般而言,凡是不違背法律、道德標準的生計,就是正當的職業。就佛法而言,在家修行,不但應有正當的職業,而且還要從事清淨、不違因果的職業。譬如:從事漁業,是正當的職業,可是從因果上來講,捕魚殺生害命,所以不屬於清淨的職業;又如酒廊、舞廳,即使為合法之營利事業,卻會令人墮落,亦屬於不清淨的職業。若能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因果,符合正當與清淨,並且遠離五種邪命,就是正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