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 

但是,“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啊?可是他濁不是永遠都濁啊,他說誰做得到呢,“濁以靜之徐清”?他收納了這些眾生進來,任何人接觸到有道之士,他可以呢,讓一個污濁的人,貪名求利的啦、殺生害命的啦、自私自利的啦、脾氣暴躁的啦,各種惡習的人,然後這麼污濁的人,可以讓他安靜下來,然後慢慢地清澈下來。不是很快的喔,好像那個水很濁啊,然後你要放那邊不動它,它慢慢就沉澱下來,慢慢水就清了,“濁以靜之徐清”,徐,就是慢慢地。

我們道親就是這樣子,進入道場的時候,什麼毛病習氣都有。哎,有人靜下來。先一開始他並沒有改變,他只是慢慢沉靜下來了。沉靜下來後,他就開始越來越清澈。他的飲食習慣也改變了,人生觀也改變了,情緒也越來越,那種七情六欲越來越少了。那有的人濁的比較嚴重的,他可能十幾年還沒改變。沒關係,讓他等,徐清嘛。這個“徐”,有的是幾個月,有的是幾年,有的是幾十年。所以誰能夠做得到呢?“濁以靜之徐清”。總之有把握,放在那邊,他慢慢還是會清。濁的再嚴重,我總是放久了,他就會沉澱,就會清下來。慢慢等吧,“濁以靜之徐清”。

所以他不是說,“哎呀,你這個人,你怎麼那麼多毛病?你抽煙喝酒賭博,我要想辦法去喬(調整)你啊,把你喬(調整)到好。”不是,根本不管你,就這樣安安靜靜放在那裡。他知道人的本性啊,最後會恢復的。這個水濁了,你拿一個棍子去攪,越攪,我把你攪清,不可能的。我們有時候面對眾生就是這樣,覺得他好多毛病喔,我去弄他、弄他,去教他、教育他、管教他,越弄越濁。你要讓他能夠安安靜靜的,放在那裡,他就會慢慢地清澈起來,“濁以靜之徐清”。

基本上我們道場成全道親就是這樣,就是放置在那裡,不要去擾亂他,他就會越來越好,要有耐心。不要看他怎麼老這個德性啊?來道場好多年了還是這個樣子。有的人改的快一點,有人幾個月就清了,因為他本來混濁度就不高嘛;有人幾十年還沒清的,也有啊。但遲早還是會清的

孰能安以久”,清澈以後呢,還要“安以久動之徐生”。不能光六根清淨,他要生啊,他要發動啊,要發菩提心那,要發心那。我們拜拜的時候都說,哎呀,希望眾生能夠發菩提心、修道辦道,對不對?大部分人發心就不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傳道救人那。

天下溺,援之以道。——《孟子》

我們人活著有天命的上天有使命給我們的。什麼使命?就是要你去救世的啊。動物的使命就是,生存和繁衍而已啊;人的使命不是啊,人的使命是要救人。怎麼救人那?不是用手去救人那,用道來救人那,“援之以道嘛,援救他用道。

今得此一著,跳出苦海淵。”跳出生死苦海,這就是道。這是我們的使命啊,傳道救人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子啊,只是道的展現方式不同。我們現在是直接點一下,以前就是用教育的方式,再早以前是用政治的方式。但不管怎麼樣,把道隱藏在政治裡面、隱藏在教育裡面,或者直接呢一點就化,但是目的就是要救人嘛,脫離苦海。

要發菩提心。但是發菩提心很難那,發菩提心很難。大部分人發的心,都是貪名求利的心那,都希望得到財富啦,得到名望地位啦。這個心很容易發,這叫濁啊。那個心很難慢慢停歇下來,那種貪欲的心那,貪不到就怨恨那,就貪心、瞋恨的心那,哇,很濃烈。要“濁以待之徐清”,要等他這個貪心瞋恨心慢慢平息下來以後,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讓他真正地發菩提心。很多是我們鼓勵他,就認為他發了願就好了,就拿願來綁你啊,天譴雷誅啊,綁架你啊。要讓他真正地發心,發心我要傳道救人,發自內心的,要傳道救人

真的把這個,就好像人發心要賺錢一樣啊。他是真心的想要賺錢那,他覺得錢好好喔。那你真心的想要救人,這個心不容易發出來哎。要真心想賺錢,這很容易發;真心想要救人,喔,這個是不容易的。那也不能說不容易啦,這人的本性,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救人的。而且有方法救人那,就像賺錢有方法,救人也有方法,就是傳道。賺錢的方法,還不一定有效;救人,最好、最有效,傳道就可以救人

那這樣子要發動它,要安之以久啊。首先要讓他呢在這裡待很久,以我們道場的立場來講,要在這個道場要待很久。像孔子就有辦法,讓他的學生在他身邊待很久,道心就發了。要不然都在人心那,人心很危險的啊,人心就是貪心、怨恨而已

安久了,放久了以後呢,動之徐生啊,他就發動了,他道心就發動了,原神發動,慢慢慢慢就生出來了,動之徐生。讓種子入土啊,它一段時間,它就慢慢就發芽了,它到長大成為大樹,還需要一段時間。發菩提心也是一樣,不能急呀。你不要呢道親剛進來,你就急著他發心那,出國開荒辦道啊,叫“揠苗助長”,沒有那麼簡單的。那種心來得快就去得快。要他真正的,不是被人家說服了,不是被人家蠱惑了,而是真正地,哇,那種濃烈的那種,“啊,我覺得救人是我的天命,是我的職責。我使命感很強烈,永遠都不會休歇。”這就表示從內心出來了,到死都想救人。

像那個我昨天去基隆單位天本道場去講課,我就想起他們老領導,一位詹點傳師。她到80幾歲的時候生病,最後呢用輪椅開這個壇主辦事員會議,壇辦人才會。我們壇辦人才會議啊就只有十幾個人那,他們壇辦人才會議有500多個人,因為他們有五六百間的佛堂啊。她已經快不能講話了,她就講了人生最後的一句話,從此以後就沒有再講話了,一直到歸空。她說什麼呢?“時間不早了,趕快去救人。”她已經到最後關頭了,她心裡想的就是,“哇,趕快去救人喏!”所以這個就是真的發菩提心了。面對死亡她想到的只是要趕快去救人

所以發菩提心不容易啊,要有耐心啊。慢慢慢慢慢,他真的發出來了。你不要急著說,“哎喲,趕快哦,你要發願喏,你要度多少人喏,你要出國開荒喔,你要設佛堂啊......”要真心出來以後才可以。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有餘,不敢盡。——《中庸》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保此道者,不欲盈。”最後做了個結論,真正保守此道的人那,不欲盈,他是不會自滿自大。盈,就代表滿出來。不會自滿自大。不會自認為自己,哇,不得了,我是大成就者。盈就是滿嘛,就不會自滿。像孔子說的,“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他對自己的形容。他說我啊,永遠覺得自己有所不足啊,不敢不勉那,我不敢不,不斷地勉勵自己啊,要好學不厭那、誨人不倦,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行功了願嘛

他們以前是誨人那,因為他那個時代就是要教導人嘛。那時候道是在用教育的方式,教誨。他除了學,學習還有教誨。那我們的話,就是求道還有傳道。他們是學道啊,然後教導你,我們是求道還有傳道,一樣的,都是為了救人。“不敢不勉”那,不敢不勉勵自己啊。“我真是差太多了,有所不足。”不會覺得“哇,我已經功德無量了,我好了不起啊。”不會。所以“保此道者,不欲盈”,他是非常謙卑的,永遠覺得自己,像孔子都永遠覺得自己有所不足啊,我還有努力的空間那,還好大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就是因為他謙卑,他沒有自我、無我,謙卑無我,謙卑要謙卑到沒有自我,不是我很了不起,我很偉大。我很謙卑啊,我什麼都沒有,一無所有,我連自我都沒有,我連自我都不存在。一般人不是啊,非常自我,很自以為是的,自己都是對的,死不認錯的。因為他謙卑不自滿,所以才能夠“蔽而新成“。要新陳代謝啊,就蔽了,壞的東西啊,可以呢重新成就,生生不息,可以新陳代謝。永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遠有新的領悟。因為他自己不足啊,所以他永遠都會有新的領悟、新的進步,叫“蔽而新成”。

不會說,哎,就那一套,再講也是那一套。然後呢,那套久了以後就(被淘汰),就像有人說,講課講幾十年,都是那一套,久了以後就被淘汰掉了嘛。因為你自滿那,你覺得我這套很棒啊;你不自滿的話,你就永遠不會執著那一套。所以那一套,隨時呢用完就可以丟掉了,新的東西就會產生出來。自滿自傲的人呢,永遠都覺得自己那套是最好的,所以就沒辦法新陳代謝了,沒辦法生機無限

所以你看這個有道之士啊,他是這樣子的小心謹慎、是這樣子的客隨主便、是這樣子的安定、這樣子的樸實但是呢,他有辦法可以讓你心中的煩惱痛苦消失,可以讓你這個污濁的人越來越清淨。接近久了以後,哇,吃肉的變成吃素的了,貪心的變成犧牲奉獻的了,自私自利的變得會為人著想了,這叫“濁以靜之徐清”。甚至發菩提心了、發道心了,把那種貪名求利的心,變成傳道救人的心了。然後最後呢,能夠有這樣子大的影響力啊,應該很值得驕傲了吧?一點都不敢驕傲,覺得自己好欠缺喔。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我們道場中時常講說,哇,欠學欠學,好欠缺啊,永遠當後學,我在後面那,我在學習中。而不是像孟子說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啊,他把人看的很清楚,人最大的毛病啊,就是喜歡呢當人家的老師,喜歡站出來啊教導別人。而沒有辦法說像孔子一樣,永遠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的立場,謙卑不自滿,所以能夠“蔽而新成”

 

但是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啊
可是他濁不是永遠都濁啊
他說誰做得到呢 濁以靜之徐清
他收納了這些眾生進來
任何人接觸到有道之士
他可以讓一個 污濁的人 貪名求利的 殺生害命的
自私自利的 脾氣暴躁的 各種惡習的人
這麼污濁的人 可以讓他安靜下來
然後慢慢的清澈下來
不是很快的
好像那個水很濁 然後你要放那邊不動它
它慢慢就沉澱下來 慢慢水就清了
濁以靜之徐清 徐 就是慢慢的
我們道親就是這樣子 進入道場什麼毛病習氣都有
靜下來 一開始他並沒有改變
只是慢慢沉靜下來
沉靜下來他就開始 越來越清澈
飲食習慣也改變了 人生觀也改變了
情緒也越來越 七情六慾越來越少了
有的人濁的比較嚴重的 他可能十幾年還沒改變
沒關係 讓他等 徐清
這個 徐 有的是幾個月 有的是幾年 有的是幾十年
所以誰能夠做得到呢 濁以靜之徐清
總之有把握 放在那邊 他慢慢還是會清
濁的再嚴重 我總是放久了他就會沉澱
慢慢等吧 濁以靜之徐清
所以他不是說 哎呀你這個人
你怎麼那麼多 你抽煙喝酒賭博 我要去喬(調整)你啊
把你喬(調整)到好 不是 根本不管你
安安靜靜放在那裡
他知道人的本性啊 最後會恢復的
這個水濁了 你來個棍子去攪越攪
我把你攪清不可能的
我們有時候面對眾生就是這樣
覺得他好多毛病我去弄他
弄他去教他 教育他管教他 越弄越濁
你要讓他能夠安安靜靜的 放在那裡
他就會慢慢的 清澈起來
濁以靜之徐清
基本上我們道場成全道親就是這樣
就是放置在這裡 不要去擾亂他
他就會越來越好
我要有耐心 不要看他怎麼老這個德性啊
來道場好多年了還是這個樣子
有的人改的快一點 有人幾個月就清了
因為他本來著混濁度就不高嘛
有人幾十年還沒清的也有啊
遲早還是會清的
孰能安以久
清澈以後呢 還要安以久動之徐生
不能光六根清淨
他要生 要發動 要發菩提心
要發心
我們拜拜的時候都說 希望眾生能夠發菩提心修道辦道
大部分人發心就不是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傳道救人
我們人活著有天命的 上天有使命給我們
什麼使命 就是要你去救世
動物的使命就是 生存和繁衍而已
人的使命不是啊 人的使命是要救人
怎麼救人呢 不是用手去救人
用道來救人 援之以道
援救他用道
今得此一著 跳出苦海淵 跳出生死苦海
這是我們的使命 傳道救人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只是道的展現方式不同
我們現在是直接點一下 以前就是用教育的方式
再早以前是用政治的方式
但不管怎麼樣 把道隱藏在政治裡面
隱藏在教育裡面
或是直接呢一點就化
但是目的就是要救人 脫離苦海
要發菩提心 但是發菩提心很難
大部分人發的心都是貪名求利的心
希望得到財富 得到名望地位
這個心很容易發
這叫濁啊
那個心很難慢慢停歇下來
那種貪欲的心 貪不到就怨恨
貪心瞋恨的心很濃烈
要濁以待之徐清
要等他這個貪心瞋恨心慢慢平息下來
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讓他真正的發菩提心
是我們鼓勵他就認為他發了愿就好了
拿愿來綁你啊 天譴雷誅綁架你啊
要讓他真正發心 發心我要傳道救人
發自內心的要傳道救人
真的就好像人發心要賺錢一樣
他是真心的想要賺錢的
覺得錢好好
真心的想要救人 這個心不容易發出來
真心想賺錢這很容易發
真心想要救人 這個是不容易的
那也不能說不容易 這人的本性
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救人的
而且有方法救人
賺錢有方法 救人也有方法 傳道
賺錢的方法 還不一定有效
救人 最好最有效 傳道就可以救人
那這樣子要發動它 安之以久
首先要讓他呢在這裡待很久
以我們道場來講 要在這個道場待很久
孔子就有辦法讓他的學生在他身邊待很久
道心就發了 要不然都在人心 人心很危險的
人心就是貪心怨恨而已
他安久了 放久了以後呢 動之徐生啊
他就發動了 他道心就發動
原神發動 慢慢慢慢就生出來
動之徐生
種子入土一段時間就慢慢就發芽了
到長大成為大樹 還需要一段時間
發菩提心也是一樣 不能急呀
你不要道親剛進來
你就急著要他發心 出國開荒辦道
叫 揠苗助長
沒有那麼簡單的 那種心來得快就去得快
讓他真正的 不是被人家說服了 不是被人家蠱惑了
而是真正的那種濃烈的那種
我覺得救人是我的天命 是我的職責
我那種使命感很強烈 永遠都不會休歇
這就表示從內心出來 到死都想救人
像那個我昨天去天本道場講課
我就想起他們老領導詹點傳師
她到80幾歲的時候生病
最後呢坐輪椅開這個壇主辦事員會議
我們壇辦人才會議啊就只有十幾個人
他們壇辦人才會議有500多個人
因為他們有五六百間的佛堂
她已經快不能講話了 她就講了人生最後的一句話
從此以後就沒有再講話了 一直到歸空
她說什麼呢 時間不早了 趕快去救人
已經到最後關頭了 她心裡想的就是 趕快去救人
這個就是真的發菩提心了
面對死亡她想到的只是要趕快去救人
所以發菩提心不容易啊
有耐心啊 慢慢慢慢 他真的發出來
你不要急著說 趕快哦你要發愿
你要度多少人 你要出國開荒 你要設佛堂啊
要真心出來以後才可以
保此道者 不欲盈
最後做了個結論
真正保守此道的人啊 不欲盈
他是不會自滿自大
盈就代表滿出來 不會自滿自大
不會自認為自己不得了 我是大成就者
盈就是滿 就不會自滿
像孔子說的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他對自己的形容
他說我永遠覺得自己有所不足啊
不敢不勉 我不敢不 不斷的勉勵自己啊
要好學不厭 誨人不倦
要不斷的學習 不斷的去行功了愿
他們以前是誨人 因為他那個時代就是要教導人們
那時候 道是用教育的方式
教誨 他除了學習還有教誨
那我們的話就是求道還有傳道
他們是學道啊 然後教導你
我們是求道還有傳道
一樣的都是為了救人
不敢不勉 不敢不勉勵自己啊
我真是差太多了 有所不足
不會覺得 我已經功德無量了 我好了不起 不會
所以保此道者 不欲盈
他是非常謙卑的 永遠覺得自己
像孔子都永遠覺得自己有所不足啊
我還有努力的空間 還好大啊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就是因為他謙卑 他沒有自我 無我
謙卑無我 謙卑要謙卑到沒有自我
不是我很了不起 我很偉大
我很謙卑 我什麼都沒有
一無所有 我連自我都沒有
我連自我都不存在
一般人不是 非常自我 很自以為是
自己都是對的死不認錯的
因為他謙卑不自滿 所以才能夠蔽而新成
新陳代謝啊
蔽了 壞的東西 可以呢重新成就
生生不息 可以新陳代謝
永遠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永遠有新的領悟 因為他自己不足啊
所以他永遠都會有新的領悟 新的進步
叫 蔽而新成
不會說唉就那一套 再講也是那一套
然後呢 這套久了以後就(被淘汰)
就像有人 講課講幾十年 都是那一套
久了以後就被淘汰掉了
因為你自滿 你覺得我這套很棒啊
你不自滿的話 你就永遠不會執著那套
所以那一套 隨時呢用完就可以丟掉了
新的東西就會產生出來
自滿自傲的人呢 永遠都覺得自己那套是最好的
所以就沒辦法新陳代謝 沒辦法生機無限
所以你看這個有道之士啊 他是這樣子的小心謹慎
是這樣子的 客隨主便
是這樣子的安定這樣子的樸實
但是呢 他有辦法可以讓你
心中的煩惱痛苦消失
可以讓你這個污濁的人 越來越清淨
接近久了以後 吃肉的變吃素的了
貪心的變成犧牲奉獻的了
自私自利的變得會為人著想了
這叫 濁以靜之徐清
甚至發菩提心了 發道心了
把那種貪名求利的心 變成傳道救人的心
然後最後呢 能夠有這樣子大的影響力啊
應該很值得驕傲了吧
一點都不敢驕傲 覺得自己好欠缺
我們道場中時常講說 欠學欠學 好欠缺啊
永遠當後學
我在後面 我在學習中
而不是像孟子說的人之患患在好為人師
他把人講看得很清楚
人最大的毛病啊就是喜歡呢當人家的老師
喜歡站出來啊教導別人
而沒有辦法說像孔子一樣
永遠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的立場
謙卑不自滿 所以能夠蔽而新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