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德經第14章

 

第十四章20150513於天一)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是為惚恍。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好,再看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我們說以身為天下,問題是沒有這種感覺啊,要怎麼樣做到以身為天下?怎麼樣天人合一?實際地做到?這一章就是要探討這個,怎麼做到?天地之間到底擁有的是什麼東西?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文天祥《正氣歌》

 

文天祥講的很好,“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天地之間有浩然正氣,雜然賦流形。它賦予在萬物之中,萬物都是要有天地之正氣,它才可以生存那,分到一點點那,沒有具足。“於人曰浩然”,就人來講呢,叫做浩然正氣。文天祥講這個很好,他那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坐牢的時間都在等死,就寫了《正氣歌》。有沒有聽過這個?有喔?年輕人大概沒聽過,《正氣歌》。“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樣子的充沛啊,充滿在蒼冥之間那,“沛乎塞蒼冥”,叫浩然正氣

 

所以天下,“以身為天下”,那到底天下是什麼?天下就是浩然正氣,生生不息,浩然正氣。那這個東西呢,“視之不見”,你看得到它嗎?看不到。我們生命裡面的這個浩然之氣,我們說這個人有正氣,你看的到正氣嗎?看不到,感受得到。正氣到底長什麼樣子?不曉得。這人有靈氣、有道氣。浩然之氣,就表示他氣象萬千,表示他這個人呢心胸寬闊、智慧廣大,叫浩然之氣。所以在人身上顯現出來就叫浩然。

 

孟子講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講的就是這個。這浩然之氣是充滿天地之間的。“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於天地之間。”(充滿在天地之間。這就我們真正要養的東西,要培養的就是我們的浩然之氣,等一下就告訴你要怎麼培養。

 

前面不是講五色、五音、五味,這邊剛好講相反的了。“視之不見,名曰夷;”看不見的東西,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夷;“聽之不聞,名曰希”,聽不見它的聲音,叫做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看不見、聽不見,摸得到吧?也摸不到,搏之不得。搏的意思,是用手去摸啊,觸摸不到。觸摸不到,名曰微。

 

那看不到、聽不見、也摸不著,是代表它不存在嗎?也不是。就浩然之氣一樣,天地正氣,就像我們的心靈一樣。你心靈看的到嗎?看不到。心靈也沒有聲音,心靈也摸不著,但是它還是存在的。所以這個天地宇宙之間那,就叫浩然正氣在天地之間叫做神在人身中叫心,它縮小了,變成心

 

這個心如果養浩然之氣,它就變成神;如果它沒有浩然之氣的話,它就變成鬼,鬼也是無形的啊。唯心之所向,看你的心靈向哪裡去。你心靈如果執著的是有形的東西,執著形相的話,那形而下的東西,就會往下沉淪,變成鬼你如果心靈重視的是形而上的東西,超越形相的,不是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而是那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這個東西,無相之相這個形而上的東西,你心靈就會提升為神。所以做神、做鬼,存乎一心

 

所以說“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他講這個“視之不見名曰夷”,講的就是“道”。這個道,看不見、聽不見、摸不到,所以“此三者不可致詰”。這三者你是沒辦法去,詰的意思就是不可言喻的意思。詰,就是詰問那,就是用言語去問那、去說啊,就不可言喻的意思。因為看不到要怎麼說呢?聽不到要怎麼形容它呢?摸不著要怎麼去形容它呢?所以說不可言喻啊,不可以用言語去形容譬喻,不可言愈,叫“此三者不可致詰”。

 

雖然看不見是一回事、聽不見是一回事、摸不著是一回事,但是有一點是相同,都不可言喻,無形無狀不可言喻,所以“混而為一”,所以混合成為一個,混而為一,叫做道。這個道呢,“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這個皦是代表什麼?光明,皦講的就是光明;昧呢,就是昏暗。

 

本來我們明暗是相對的嘛,但是這個混而為一的這個東西,這個叫什麼?這個彌勒救苦經裡面有講,叫混元,“混元古冊在中央”,混元,混而為一。元就是一啊,混而為一,混元。它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其上不皦”,往上看,它也不是光明;往下看,它也不是黑暗。上下四方都是它,所以三界十方嘛,萬靈真宰。所以它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後,有前後左右上下。然後往上看,不是光明;往下看,也不是黑暗,就是你跳出那個黑暗光明。黑暗和光明還是有形有相,所以它也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

 

所以我們一般人會想說,這個上帝代表是光明。所以說像西方的那個瀕死經驗,有沒有?都說會看到一道光,對不對?有一道光出現了。然後你就走進這個光明,你就到天堂去了,叫光。

 

但是老子不用到死的時候,他是一個聖人那、大智慧者、解脫者,他還沒有死,他就看到這個“道”。他說這個道,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所以你不要說我看到一道光明,因為我電影看多了,我看到一道光明,就趕快走過去了,天曉得那光明後面是什麼。他告訴你的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它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

 

因為我們人都是追求光明,而每個人認為光明都不同。大部分認為光明就是成功嘛,成功就是光明。學業成功、事業成功、婚姻成功,就是光明,身體健康長壽就光明。但是呢,它(道)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

 

繩繩不可名”,可是呢,它是永恆的、連綿不斷的,叫繩繩。繩繩就代表說,它綿延不絕的意思。可是不可名狀,你沒辦法形容它。你沒辦法用光明來形容它,你也沒辦法用黑暗來形容它,“凡有言說皆無實義”只要說了就錯了,“說即不中”,說了就錯。說它是黑暗也不對,說它是光明也不對,怎麼說都不對閉嘴,都不要說。不可名,不可名狀說即不中,擬議即差。想要去形容它一下,去議論它一下,就差了。這是禪宗的說法,禪宗對道的說法,“說即不中”。這也蠻像這個老子講的,不可名,但是它是延綿不絕的。

 

不像一般人生命都是有一個極限的,有個限度的,它是永恆的。但是我沒辦法去形容它,沒辦法形容它是光明啦還是黑暗啦,它是快樂還是悲傷啊。我們人都在兩邊嘛,是苦還是樂啊,是好還是壞啦,是善還是惡啦,都在這兩邊,它就不可名狀

 

複歸於無物”,又回到無物的狀態。我們人都落在有物啊,有一個身體,還有身外之物,所以身體要追求身外之物。當你常常處於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那個看不、聽不見、摸不著的,回到這個心靈。也不要去形容它,也沒有任何的形容詞,都消失的時候,這個永恆之神那就會出現那,就會引導著你回到無物,回到沒有物質的狀態,不受限於身體這個物質,更不受限於身外的物質。

 

我們很多人不只是受限於身體這個物質,還受限於身外之物。甚至沒有得到身外之物,連身體這個物質都不要了。有的人得不到自己所愛的人,自殺了;事業失敗,自殺了;甚至學業失敗,自殺了;甚至一點點不順利,就身外的世界有點不順利,就自殺了,活不下去了,這種例子很多啊。但是不管怎麼樣就是這個物,他在乎的就是這個物

 

那事實上我們都是從無物而來的啊,無中生有啊。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以這個時候呢,你已經回到無物的狀態,沒有萬物的狀態,沒有萬物,要真正“以身為天下。不是說“哇,我擁有這一切萬物。”不是,而是回到無物的狀態,回到那個無中生有的那個無,“複歸於無物”啊。

 

但是無物,並不代表沒有東西的存在。所以這個就是回到什麼?回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簡單地說。宇宙大爆炸,是有一個特殊的物質,有質量沒有重量,很奇怪的一個東西,就物質,有質量沒有重量。然後呢那個物質爆炸了,就產生了宇宙。那這個東西之前呢,這個物從哪裡來呢?

 

簡單地說,宇宙大爆炸的如果是雞的話,就像蛋爆炸了,變成一隻雞嘛,那那個蛋從哪裡來的呢?叫渾沌那。那個蛋從哪裡來的呢?還沒有爆炸以前,就是回到那個複歸於無物,回到最早,渾沌,無物之物。但是因為它無中會生有,所以它無,並不是代表什麼都沒有,它叫“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就回歸到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質的形相。

 

所以“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雖然無形無相,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沒有物質的存在。沒有物質的存在,沒有肉體的存在,也沒有身外一切有形有相物質,但是它是存在,它是以一種沒有物質的方式存在,沒有物質、沒有形相的方式存在,叫“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個狀和象,就代表它的存在。

 

但是呢你不能說它是什麼樣的存在,為什麼?因為它沒有形狀,它也沒有物質但是它是一種存在。這就是一個真正的存在,最原始的存在。這就是基督教說的上帝回教說的阿拉、唯一的真神,這就是佛教說的真如,道家說的道,儒家說的天命,一樣的東西。真如、上帝、真神(這是回教的說法)、天命、道,不管怎麼說,講的都是這個“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就是我們講的“歸根認母”啊,我回到根本了,回到 老母這裡來了,歸根認母。

 

這個 老母,前面不是講 老母長什麼樣子,無量清虛、三界十方、至尊至聖、萬靈真宰,沒有形相。它是一切的主宰,但它沒有形相,遍滿三界十方,無量清虛。

 

好,眉角(關鍵)出現了,下一句很重要啊,講了半天,哇,到底在說什麼?真如、 上帝,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這上帝、真如、 老母就是你啊就是你的心靈啊。當你的心靈無物無狀的時候,不再執著任何萬事萬物的時候,你就已經歸根認母,跟 老母是一體的。像耶穌說的,神在我的裡面,我也在神的裡面我和神、我和耶和華是一體的。耶穌常常有這種體會。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易經》

 

這時候你的精神會處於什麼狀態?這就精神那,所以人的精神是可以和上帝合一的啊,不是你的肉體跟祂合一啊。你不在乎肉體以後,也不在乎肉體以外的任何珍貴的事物的時候,哎,精神就跟上帝合一了。精神就是上帝,不是有一個精神,有一個上帝。就發現,原來我的精神就是上帝,原來上帝就是我的精神,“神而明之”啊。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

 

這就是孟子說的,這個“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那,屬於不可知的狀態,聖人到了不可知的狀態謂之神出神入化,謂之神,不可知。“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沒辦法認知啊,不可認知,叫謂之神

 

是謂惚恍”,簡單地說,精神恍惚。聽不懂了吧?哈哈哈哈。當你精神處於恍惚的狀態的時候,你就成神了,精神恍惚。我們說這個人精神恍惚,好糟糕啊,這都變成一個流行語了,說這個人精神恍惚。亂用,變成俗語了。精神恍惚是很高的境界啊,惚恍,很高的境界啊。惚者若無也,恍者若有也,若無若有啊。惚就是若無,心好像沒有;恍若有。你的心靈啊,的意思就好像忽視一切,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惚了、都空了、都不在乎了;這一念之間那,,就恍然,恍然大悟啊,若有,恍然大悟啊,所以若恍。所以惚則恍啊,叫惚之恍之啊,恍然大悟啊。經過惚,那就會恍,是謂惚恍

 

我們心靈啊,永遠不會進入惚的狀態。你不會忽視自己的身體,也不會忽視自己身外的人事物,有所住啊。抓住啊,你總是要抓住這些東西,你在乎的就這些東西啊。當你無所住的時候,我不再在乎我的身體,還有身外的一切了,這叫惚。這一惚呢就恍了,叫惚恍,一惚即恍,所以惚恍。“惚恍”這個時候呢,你就“複歸於無物,你就回到無物,回到最早的那個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那個整個天地宇宙的最原始面目,就回到這裡來了。

 

回到這裡來以後呢,迎之不見其首,這就是上帝啦,“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個道啊,你面對它,看不見它的頭;跟在它後面,也看不到它的後面。沒有前沒有後,“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啊。這就是所謂的龍啊,飛龍啊,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是不見首也不見尾,真正的神龍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啊。

 

然後呢“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子呢?為什麼要讓自己搞成惚恍呢,精神恍惚呢?為什麼要搞成這個樣子呢?為什麼不頭腦清醒呢?清清醒醒的。我們都希望自己頭腦很清醒,對自己的身體很了解,對身外的人事物都很精明、都很了解、都看的很清楚。那都耗費你的精神那。惚恍,你什麼都不在乎了,什麼都不執著了,突然間恍然大悟了,然後呢,看到上帝了。上帝長什麼樣子呢?不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不知道,“聖而不可知”嘛,不知道,“謂之神”,神是不可知的。“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看不見它的頭,也看不見它的尾巴。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不知道。

 

為什麼要這樣子?“因為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因為你一定要回到最原始的那個古之道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啊。所以這個道呢,就是創造萬有的原因那。所以你只有找到這個古之道啊,才可以駕御今之有。我們人都被有駕馭了,沒有辦法駕馭有,還被有駕馭啦,我們被身體駕馭啦。身體要你吃你就吃,要你喝你就喝,身體的欲望駕馭了我們;身外的世界,又駕馭了你的身體,對不對?大物駕馭小物啊。

 

這個世間就是這樣子啊,大物駕馭了小物。小物就是你的身體,大物就是這個花花世界。這花花世界奴役你的身體,然後你的身體再奴役你的心靈。是不是這樣?所以叫役於物啊,被物質所奴役。你不能馭物,你不能駕馭這個物啊,要能夠駕馭這個物啊。

 

像我們讀《易經》,第一章乾卦就講,馳乘六龍以御天那,御天,連天都可以駕馭啊,何況是物呢?可以駕馭天那,聖人可以乘六龍以御天,何況是萬物。所以這邊就告訴你,怎樣子御物啊,御今之有。現在眼前你看到的萬事萬物,你要怎麼去駕馭它,而不是被它所駕馭,那就是要回到這個古之道,叫執古之道,要掌握這個古之道。怎麼掌握呢?惚恍。哎,眉角(關鍵)就在這裡,惚恍

 

所以我們傳道就傳這一招。守玄守到又沒睡著,又沒醒過來,叫惚恍,哈哈哈哈。到底是睡著還是醒過來?我們覺得這是在搞什麼啊,然後中邪了,每個人都變這樣(演示恍惚的樣子吧)。告訴你很神奇,“御今之有”,這些人很厲害的,哈哈哈哈,他都可以駕馭今之有,叫惚恍。它不是長那個樣子啊,就是你的心靈處於這種狀態。可以頭腦又很清明、虛靈沒有任何的情緒欲望。然後對於外在的一切呢,都沒有任何的執著。這時候,你就已經touch到上帝了,神在你的裡面呢。這時候呢,才可以駕馭現有的一切,可以轉物啊。釋迦牟尼佛說的,可以轉物,不為物轉那。一般人都為物所轉嘛,這時候他可以轉物,可以轉法輪那,可以轉物,可以運轉萬物,所以“御今之有”

 

所以“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所以要知道這個古始,最古老的。我們不要光研究大爆炸是怎麼發生,要研究的是大爆炸之前的那個“道”是什麼。那個東西,就是你心靈的本來面目。你要透過這個惚恍透過這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不可名狀,然後回歸到這個惚恍,然後你就進去了,就知道這個古始,最古老、最原始的東西是什麼。

 

是謂道紀。”於是你就可以用道來紀律天下。對呀,道紀這兩個字,我們看不懂,這兩個字你懂吧?法紀,或者人紀(紀律)。我們說古代是人紀,現在是法紀,法在紀律一切,法紀。但是老子提出一個很特殊的主張,叫“道紀”。道才可以紀律天下

 

法可以紀律嗎?以前說人治,人來紀律天下,人來治理。那現在法很多啊,法律這麼多。但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盜賊更多。所以法也沒有辦法紀律天下,只有“道”才可以紀律天下,才可以駕馭“今之有”,要找到這個道。雖然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但是我們可以回到最上古之道,上古之道。

 

不要睜開眼睛,整天想看見什麼、聽見什麼、摸到什麼。就從那個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的那個本性,把心收回來。然後呢,讓自己的心靈處於一種若有若無的狀態。若無者,無欲也;若有者,有慧也若無惚之啊,若有恍之惚之恍之啊,恍之。若無者,無欲也;若有者有知也,有智慧啊。所以無欲而有知,若有若無,無欲而有智。

 

當然這不是一個觀念而已啊,實際上,讓你心靈處於一種無欲而有知的狀態,這個時候呢,你就可以駕馭今之有因為你已經回到上帝的境界回到這個所謂贊天地之化育,成為造化者,就會成為一個造化者,造物主、造化者、道紀

 

所以我們不要說治理國家了啦,就治理家庭,你管個小孩子,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你的心靈,回到這個與神同在回到這種歸根認母的狀態。那這個世間紊亂的東西喔,混亂不堪的走經(失序)的一切,都會回歸秩序過來,都會歸位。這個是老子告訴我們的,我們可以實際去實驗。

 

並不困難那,惚恍,並不困難。相反的,你要寵辱若驚那,那個比較困難;你要得到榮華富貴,那比較困難。你要維持不失敗,連劉邦都做不到,永遠都活在驚惶不安中,那個比較困難。但是你要惚恍,這個是每個人都做得到,只是你願不願意做而已。你要願意的話,隨時可以進入惚恍的狀態,然後你就可以和 老母重逢了,你就可以見到 上帝了。不過一般人覺得,見到 上帝不是好事就是了。哈哈哈哈。

 

好啦,我們下課了。

 

 

00:05視之不見,名曰夷

02:50聽之不聞,名曰希

04:29此三者不可致詰

05:27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07:45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11:41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17:17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17:51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1:27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好再看第14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我們說以身為天下 問題是沒有這種感覺啊
要怎麼樣做到以身為天下 怎麼樣天人合一
實際的做到 這一章就是要探討這個 怎麼做到
天地之間到底擁有的是什麼東西
文天祥講的很好 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
天地之間有浩然正氣
雜然賦流形 它賦予在萬物之中
萬物都是要有天地之正氣 才可以生存
分到一點點沒有具體
於人曰浩然 就人來講叫做浩然正氣
文天祥講這個很好 他那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坐牢的時間都在等死 就寫了正氣歌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蒼冥
這樣子的充沛啊 充滿在蒼冥之間
沛乎塞蒼冥 叫浩然正氣
所以天下 以身為天下
那到底天下是什麼 天下就是浩然正氣
生生不息 浩然正氣
那這個東西呢 視之不見
你看得到它嗎 看不到
我們生命裡面的這個浩然之氣
我們說這個人有正氣 看得到正氣嗎
看不到 感受得到
正氣長什麼樣子 不曉得 這人有靈氣 有道氣
浩然之氣 就表示他氣象萬千
表示他這個人心胸寬闊 智慧廣大浩然之氣
所以在人身上顯現出來就叫浩然
孟子講的 吾善養浩然之氣
這浩然之氣是充滿天地之間的
直養無害 塞乎天地之間 充滿在天地之間
這就我們真正要養的東西
要培養的就是我們的浩然之氣
等一下就告訴你要怎麼培養
前面不是講 五色五音五味這邊剛好講相反的了
視之不見 看不見的東西 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夷
聽之不聞 名曰希
聽不見 聽不見它的聲音叫做希
搏之不得 名曰微
看不見 聽不見 摸得到吧
也摸不到 搏之不得
搏的意思用手去摸
觸摸不到 名曰微
那看不到 聽不見 也摸不著
是代表它不存在嗎 也不是
就好像浩然之氣一樣 天地正氣
就像我們的心靈一樣 你心靈看得到嗎 看不到
心靈也沒有聲音 心靈也摸不著 但是它還是存在
所以這在天地宇宙之間呢 就叫浩然正氣
在天地之間叫做 神 在人身中叫 心
縮小了 變成 心
這個心如果養浩然之氣 它就變成神
如果沒有浩然之氣的話 它就變成 鬼
鬼也是無形的啊
唯心之所向 看你的心靈向哪裡去
你心靈如果執著的是有形的東西
執著形相的話 形而下的東西
就會往下沉淪變成鬼
你如果心靈重視的是形而上的東西 超越形相的
不是 五色五音五味 馳騁田獵
而是那個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搏之不得的這個東西
無相之相 這個形而上的東西
你心靈就會提升為神
可以做神 做鬼存乎一心
所以說 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
他講這個 視之不見名曰夷 講的就是 道
這道 看不見聽不見摸不到
所以 此三者不可致詰
這三者你是沒辦法去
詰的意思就是 不可言喻的意思
詰就是詰問 就用言語去問 去說啊
就不可言喻的意思(不可致詰)
因為看不到要怎麼說呢 聽不到要怎麼形容它呢
摸不著要怎麼去形容它呢 所以說不可言喻啊
不可以用言語去形容譬喻 不可言愈
叫 此三者不可致詰
雖然看不見是一回事 聽不見是一回事 摸不著是一回事
但是有一點是相同 都不可言喻
無形無狀不可言喻
所以混而為一 所以混合成為一個
混而為一 叫做道
這個道呢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這個皦代表什麼光明 皦講的就是光明
昧呢就是昏暗
本來我們明暗是相對的嘛
但是這個混而為一的這個東西啊
這個彌勒救苦經裡面有講混元
混元古冊在中央 混元 混而為一
元就是一 混而為一
它不是光明 也不是黑暗
其上不皦 往上看 它也不是光明
往下看 它也不是黑暗
上下四方都是它 所謂三界十方 萬靈真宰
所以它有上有下 有左有右 有前有後
有前後左右上下
然後往上看 不是光明 往下看也不是黑暗
就是你跳出那個黑暗光明
黑暗和光明還是有形有相
所以它也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
我們一般人會想說 這個上帝代表是光明
所以說 像西方的瀕死經驗都說會看到一道光
有一道光出現了 你走進這個光明就到天堂去了

但是老子不用到死的時候
他是一個聖人 大智慧者 解脫者
他還沒有死 他就看到這個 道
他說這個道 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所以你不要說我看到一道光明
因為電影看多了 看到一道光明趕快走過去
天曉得光明後面是什麼
他告訴你的是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它不是光明 也不是黑暗
我們人都是追求光明 而每個人認為光明都不同
大部分認為的光明就是成功 成功就是光明
學業成功 事業成功 婚姻成功就是光明
身體健康長壽就光明
但是呢它(道)不是光明 也不是黑暗
繩繩不可名
它是永恆的 連綿不斷的 叫繩繩
繩繩就代表說 它綿延不絕的意思
可是不可名狀 你沒辦法形容它
你沒辦法用光明來形容它
你也沒辦法用黑暗來形容它
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只要說了就錯了 說即不中
說它是黑暗也不對 說它是光明也不對
怎麼說都不對 閉嘴 都不要說
不可名 不可名狀
說即不中 擬議即差
想要去形容它一下 去議論它一下 就差了
這是禪宗的說法 禪宗對道的說法 說即不中
這也蠻像這個老子講的 不可名
但是它是延綿不絕的
不像一般人生命都是有一個極限 有個限度的
它是永恆的 但是我沒辦法形容它
沒辦法形容它是光明 還是黑暗
是快樂還是悲傷
我們人都在兩邊嘛
是苦還是樂 是好還是壞了
是善還是惡 都在這兩邊
它就不可名狀 復歸於無物
又回到無物的狀態 我們人都落在有物
有一個身體 還有身外之物
身體要追求身外之物
當你常常處於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那個看不見 聽不見 摸不著的 回到這個心靈
也不要去形容它 也沒有任何的形容詞
都消失的時候 這個永恆之神就會出現
就會引導著你回到無物
回到沒有物質的狀態
不受限於身體這個物質 更不受限於身外的物質
我們很多人不只是受限於身體這個物質
還受限於身外之物
甚至沒有得到身外之物
連身身體這個物質都不要了
有人得不到自己所愛的人 自殺了
事業失敗 自殺了
甚至學業失敗自殺了
甚至一點點不順利
就身外的世界有點不順利 就自殺了
活不下去 這種例子很多啊
但是不管怎麼樣就是這個物 在乎的就是這個物
事實上我們都是從無物而來的
無中生有 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所以這個時候呢 你已經回到無物的狀態
沒有萬物的狀態 沒有萬物
要真正以身為天下
不是說哇 我擁有這一切萬物 不是啊
而是回到無物的狀態
回到那個無中生有的那個無
復歸於無物 但是無物不代表沒有東西存在
所以這個就是回到 宇宙大爆炸之前
宇宙大爆炸 是有一個特殊的物質
有質量沒有重量 很奇怪的一個東西
然後呢那個物質爆炸了 就產生了宇宙
那這個東西之前呢
這個物從哪裡來呢
宇宙大爆炸的如果是雞的話 就像蛋爆炸了 變成一隻雞
那個蛋從哪裡來的呢
叫 渾沌
蛋從哪裡來呢 還沒有爆炸以前
就是回到那個復歸於無物
回到最早渾沌 無物之物
但是因為它無中會生有
所以它無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
它叫 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回歸到沒有形狀的形狀
沒有物質的形相
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雖然無形無相
簡單的說 就是一個沒有物質的存在
沒有物質的存在 沒有肉體的存在
也沒有身外一切有形有相物質 但是它存在
它是以一種沒有物質的方式存在
沒有物質沒有形相的方式存在
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狀和象 就代表它的存在
但是呢你不能說它是什麼樣的存在
為什麼 因為它沒有形狀 也沒有物質
但是它是一種存在
這就是一個真正的存在
最原始的存在
這就是基督教說的上帝
回教說的阿拉 唯一的真神
這就是佛教說的真如
道家說的道 儒家說的天命
一樣的東西
真如 上帝 真神這是回教的說法
天命 道 不管怎麼說
講的都是這個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這就是我們講的 歸根認母
我回到根本 回到老母這裡來了 歸根認母
這個老母 前面不是講老母長什麼樣子
無量清虛 三界十方 至尊至聖 萬靈真宰
沒有形相
它是一切的主宰 但它沒有形相
遍滿三界十方 無量清虛
好 眉角(關鍵)出現了 下一句很重要
講了半天 到底在說什麼
真如 上帝 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上帝 真如 老母就是你 就是你的心靈啊
當你的心靈 無物無狀的時候
不再執著任何萬事萬物的時候
你就已經歸根認母 跟老母是一體的
像耶穌說的 神在我的裡面呢 我也在神的裡面
我和神和華自一體的了
耶穌常常有這種體會
這時候你的精神會處於什麼狀態
這就精神
人的精神是可以和上帝合一的
不是你的肉體跟祂合一啊
你不在乎肉體以後
也不在乎肉體以外的任何珍貴的事物的時候
精神就跟上帝合一
精神就是上帝
不是有一個精神 一個上帝
就發現 原來我的精神就是上帝
原來上帝就是我的精神
神而明之啊
這就是孟子說的 神而不可知
聖而不可知之謂之神
屬於不可知的狀態
聖人到了不可知的狀態 謂之神
出神入化 謂之神 不可知
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沒辦法認知 不可認知 叫謂之神
是謂惚恍簡單的說 精神恍惚
當你精神處於恍惚的狀態的時候 你就成神了
我們說這個人精神恍惚 好糟糕啊
都變成一個流行語了
說這個人精神恍惚 亂用 變成俗語了
精神恍惚是很高的境界啊
惚恍是很高的境界啊
惚者若無也 恍者若有也
若無若有
惚就是若無 心好像沒有
恍若有
你的心靈 惚的意思就好像忽視一切
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 都惚了都空了都不在乎了
這一念之間 恍 就恍然大悟
若有 恍然大悟 所以若恍
惚就恍 惚則恍啊
叫惚之恍之啊 恍然大悟
經過惚 那就會恍 是謂惚恍
我們心靈啊 永遠不會進入惚的狀態
你不會忽視自己的身體
也不會忽視自己身外的人事物
有所住啊
抓住啊 你總是要抓住這些東西
你在乎的就這些東西
當你無所住的時候
我不再在乎我的身體 還有身外的一切
這叫惚
這一惚呢就恍了 惚恍 一惚即恍
所以惚恍的時候呢 你就復歸於無物
你就回到無物
回到最早的那個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那個整個天地宇宙的最原始面目 就回到這裡來了
回到這裡來以後呢
迎之不見其首 這就是上帝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
這個道啊 你面對它看不見它的頭
跟在它後面看不到它的後面
沒有前 沒有後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啊
這就是所謂的龍 飛龍啊
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
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是不見首也不見尾
真正的神龍是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
然後呢 執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子 為什麼要讓自己搞成惚恍
精神恍惚 為什麼要搞成這個樣子呢
為什麼不頭腦清醒
清清醒醒的 我們都希望自己頭腦很清醒
對自己的身體很瞭解
對身外的人事物 都很精明很瞭解
看的很清楚
那都耗費你的精神
惚恍 你什麼都不在乎了
什麼都不執著了 突然間恍然大悟了
然後呢 看到上帝了
上帝長什麼樣子呢 不知道
聖而不可知 不知道
謂之神 神是不可知的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
看不見它的頭 也看不見它的尾巴
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不知道
為什麼要這樣子 因為執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因為你一定要回到最原始的那個古之道啊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所以這個道呢 就是創造萬有的原因
所以你只有找到這個古之道啊 才可以駕御今之有
我們人都被有駕馭了 沒有辦法駕馭有 還被有駕馭了
我們被身體駕馭了 身體要你吃 你就吃
要你喝你就喝
身體的欲望駕馭了我們
身外的世界 又駕馭了你的身體
大物駕馭小物啊
這個世間就是這樣子啊 大物駕馭了小物
小物就是你的身體 大物就這個花花世界
這花花世界奴役你的身體
然後你的身體再奴役你的心靈
所以叫役於物 被物質所奴役
你不能御物 你不能駕馭這個物
要能夠駕馭這個物啊
像這個我們讀易經第一章乾卦就講
馳乘六龍以御天 乘六龍以御天
連天都可以駕馭啊 何況是物呢
可以駕馭天
聖人可以乘龍御天 乘六龍以御天 何況是萬物
所以這邊就告訴你怎麼樣子御物啊
現在眼前你看到的萬事萬物
你要怎麼去駕馭它 而不是被它所駕馭
那就是要回到這個 古之道 叫 執古之道
要掌握這古之道 怎麼掌握 惚恍
眉角(關鍵)就在這裡 惚恍
所以我們傳道就傳這一招
守玄守到又沒睡著 又沒醒過來
惚恍 到底是睡著 還是醒過來
我們覺得這是在搞什麼啊 中邪了
告訴你很神奇 御今之有
這些人很厲害的 他都可以駕馭今之有
惚恍
不是長那個樣子 你的心靈是處於這種狀態
頭腦又很清明 虛靈 沒有任何的情緒欲望
對於外在的一切呢 都沒有任何的執著
這時候你就已經touch到上帝了
神在你的裡面了
這時候呢才可以駕馭現有的一切 可以轉物
釋迦牟尼佛說的 可以轉物 不為物轉
一般人都為物所轉了 這時候他可以轉物
可以轉法輪 可以轉物
可以運轉萬物 禦今之有
所以 能知古始 是謂道紀
所以要知道這個古始 最古老的
我們不要光研究大爆炸是怎麼發生
要研究的是大爆炸之前的那個 道 是什麼
那個東西就是你心靈的本來面目
你要透過這個 惚恍
透過這個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搏之不得 不可名狀
然後回歸到這個惚恍 然後你就進去了
就知道這個古始 最古老最原始的東西是什麼
是謂道紀 於是你就可以用道來紀律天下
道紀 這兩個字看不懂
這兩個字你懂吧 法紀 或是人紀(紀律)
我們說古代是人紀 那現在是法紀
人在紀律一切 法紀
但是老子提出一個特殊的主張 叫 道紀
道才可以紀律天下
法可以紀律嗎
以前說人治 人來紀律天下人來治理
那現在法很多 法律這麼多
但是 法令滋章 盜賊多有 盜賊更多
所以法也沒辦法紀律天下
只有 道 才可以紀律天下 才可以駕馭今之有
要找到這個道
雖然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
但是我們可以回到最 上古之道
就從(迴光)啊 不要睜開眼睛整天想看見什麼聽見什麼
摸到什麼啊
就從那個 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的 那個本性
把心收回來
然後呢讓自己的心靈處於一種 若有若無的狀態
若無者 無欲也
若有者 有慧也
若無惚之 若有恍之,惚之恍之
若無者 無欲也 若有者有知也 有智慧
無欲而有智 若有若無 無欲而有智
當然這不是一個觀念而已
實際上讓你心靈處於一種 無欲而有知的狀態
這個時候呢 你就可以駕馭今之有
因為你就回到上帝的境界
回到這個所謂贊天地之化育 成為造化者
造物主 造化者 道紀
我們不要說治理國家 就治理家庭
你管個小孩子 最好的辦法還是
讓你的心靈回到這個與神同在
回到這種歸根認母的狀態
那這個世間紊亂的東西
混亂不堪的走經(失序)的一切 都會回歸秩序
都會歸位
這個是老子告訴我們的 我們可以實際去實驗
並不困難 惚恍並不困難
相反的 你要寵辱若驚 那比較困難
你要得到榮華富貴那比較困難
你要維持不失敗 連劉邦都做不到
永遠都活在驚惶不安中 那個比較困難
但是你要惚恍 這個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只是你願不願意做而已
你要願意的話 隨時可以進入惚恍的狀態
然後你就可以 和老母重逢了
你就可以見到上帝了
不過一般人覺得見到上帝不是好事就是了
好了 我們下課了
祝福你們早日 進入惚恍 見到上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