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禪- 5如何見性
那還有一點時間呢 來講一下這個
祖師禪最重要的就是什麼
五祖弘忍大師傳給 六祖惠能所講的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
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師 佛
那五祖為六祖作印證 你已經認識自本心本性
所以就是丈夫 天人師 佛
問題是 什麼是識自本心呢
你不能空喊口號 說我要明心見性啊
什麼是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
這個有一段公案呢 可以給我們做參考
有一位禪師叫做僧那禪師
僧那禪師 他年輕的時候講禮記 還有易經
在東海 講周易 禮記啊
然後門庭落市 跟菜市場一樣 一大堆人來聽
後來他就見到 第二代祖師神光大師
神光大師也是精通儒學的
後來也是去見達摩祖師 立雪斷臂 成為一代宗師
他見到神光大師以後他就出家了
就把這些禮記 易經 都放下了
然後修苦行 頭陀苦行
修苦行呢他就是 每天呢一衣一缽啊
然後日中一食
就拿一個缽去乞食 就一天吃一餐飯
就住在山洞裡面 只有一件衣服 破了就補一補
在山洞裡面赤身裸體把它補一補穿上
換洗的時候 就躲在這個洞裡面晾乾以後再穿上
修這種苦行
他的弟子叫做慧滿呢也跟隨著他修苦行
慧滿
那修了很多年呢 這個僧那就跟慧滿講
他說這個 祖師心法要識得本心啊
若識本心 苦行如握土成金
如果識得本心的話 修苦行 握土成金
所以不要說你吃苦耐勞就可以悟道
但是如果你不識本性的話 修苦行很危險
修這個頭陀苦行 如黑月夜行險路
沒有月亮的晚上 行走在危險的路上 隨時都會失足
所以要認識本心是最重要的
要明白本心 不明本心不行
修苦行沒有用的 不要以為你吃苦就可以悟道 沒這回事
這時他就講了 要怎麼樣認識本心
重點來了 要怎麼樣認識本心之後修苦行可以握土成金
怎麼認識本心 他的師父怎麼教他 這很重要
他說 遇色聞聲 未起覺觀之際
遇色聞聲 我們看到顏色 聽到聲音
看到了 聽到了 但是還沒有感覺 還沒有觀想
未起覺觀之際
然後要去觀察這個心是有 還是無
如果說它是有 未起覺觀 還沒有感覺 還沒有觀想 無念
說它無嘛 為什麼可以見色聞聲呢
所以它不是有也不是無
所以不落有無之際啊
發現自己的心處於這種 不落有無之際
若心不落有無啊 本性現前
我們的心不是落有 就是落無
遇色聞聲 立刻就起覺觀
感覺啦思想通通出來 情緒都出來了
要不然話就 不見不聞嘛
你沒辦法所謂 見聞覺知而不住
而不住在裡面
所以說未起覺觀之際 這個心呢不落有無
心到底是有還是無 要在這裡參悟
這是我們常常會有的機會 認識本心常會有的機會
你看到 聽到
我們一般人 看到聽到 心就起來了
你看到了 聽到了但是未起覺觀
這叫心不落有無
有沒有辦法把心控制在這個千鈞一髮的狀態之中
這本性現前
當心不落有無之際啊 叫做什麼 智珠在握
就是 智珠獨朗 常照人間
智慧的寶珠 光明朗照 常照世間 心不落有無
後來這個慧滿就真的是認識本心了
有一次他在洛陽 有一位曇曠大師
曇曠大師啊在洛陽 下大雪
然後突然間呢這個慧滿就跑到寺廟來了
他就穿著單衣 就走到寺廟來
然後曇曠出門一看 那個積雪很深
走過一定會有足跡 沒有足跡 踏雪無痕
所以曇曠說他深不可測
握土成金 那原因就是因為他有認識本心
這個就是很明確的告訴你 怎麼樣子去認識本心
我們每天都在用心
心不是有就是無 不是落有 就是落無
不是散亂就是昏沉
所以不落有無 保持警覺
然後呢 不起覺觀 但是了了分明
這說來簡單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經驗
只是這種經驗刹那即逝
遇色聞聲未起覺觀 那就是一下子
你沒辦法保持在那裡 有道之士就能夠保持
最有名的例子什麼 孟子 孟子也有個公案呢
很多人研究了半天 我看朱熹註解都講不出所以然來
孟子的弟子公孫丑
他跟孟子講 夫子之道 高矣大矣 至善至美
但是因為如此啊 大家覺得望塵莫及
能不能夠降低一下
降低一下門檻 讓大家可以跟得上
孟子就說這個大匠 這個木匠 大師級的木匠
有可能是會因為他這個徒弟 太無能
就改變繩墨嗎
這個圓規啊不夠圓沒關係啊
直線不夠直也沒關係啊
不行嘛 那個基本功嘛
他說后羿啊 神箭手后羿
他不會因為他的弟子笨
他就改變這個紅心 把紅心放大一點
大家都射得中 不會的嘛
射不中你就是射不中了 我不可能為你改變這個紅心
然後孟子就講了一句名言 他說
君子引而不發 躍如也 中道而立 能者從之
我不可能降低標準的 中道而立 能者從之怎
麼樣中道而立 引而不發 躍如也
他做一個譬喻 好像引弓啊 弓箭拉開來以後我不射
用這個來譬喻 就是我們這邊講的
未起覺觀
遇色聞聲 箭已經拉開 但是呢沒有射出去
就是我保持警覺 高度的警覺
但是沒有落入這些情緒欲望的發動之中
保持在這種警覺狀態 未起覺觀
這個就是對於所謂
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的 最詳細最細膩的一個描述
孟子講的還是你自己想辦法 自己去參悟
他這邊講的很清楚 但是我們能不能夠去實踐 這很重要
讓自己保持在這種覺醒 而無情緒的狀態
雖然覺醒 但是沒有欲望情緒 無所求
而不是說 我什麼都沒看到
覺醒了了分明 但是沒有住在 所見所聞的一切的境界之中
這個是本性現前
這個方法很簡單
但是呢我們人呢很容易被習性蓋住了
像我剛才講這個大家都聽得懂
我們有時候在佛堂在道場 常常遇色聞聲未起覺觀
在很多因緣之中都會碰到
都會touch到這樣子的一個 本性現前的時候
所以那個時候一時就會法喜充滿
心中充滿清淨自在
但是一閃即逝
就像那個達摩祖師的弟子 要傳衣缽的時候
說 每個人講出一句見地出來
那這個大弟子就說 如慶喜見阿閦佛國 一見更不再見
見了一遍以後就不見了 沒辦法重複在這裡
沒辦法守定在這裡
那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有習染 所以要化習
化掉這種習染
我們修道人最大習染是什麼 倒不是貪心妄想
而是嗔心 不是貪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