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四行觀 (下)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 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 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 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 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 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 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 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 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 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 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 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我們上次有講達摩祖師的四行觀
還有壁觀
就是入道有理入 還有行入
用修行來契入
上回我們是不是有講報冤行
所以今天就講第二種行
第一種是報冤行 第二種叫做隨緣行
報冤行的重點就是 逢苦不憂
要甘心忍受痛苦
不要有一種冤屈 哭訴 怨恨
因為很清楚會受苦
原因就是因為自己迷失本性
在這樣一個流浪生死的過程中
多起怨憎
確實啦 大部分人一生
憎恨的都比較多
愛的少 憎的多
冤家多 親家少
連親家都變冤家
常有的事情
愛不持久 怨恨倒是很持久
所以這樣子
我們不要說講到上輩子
發現自己這輩子怎麼親家這麼少
可怨可惡之士這麼多
那也表示說我們結怨很深
有形的結怨都那麼深
無形的有多少
所以一定會有受到很多的痛苦逼迫
這都自己找
所以逢苦不憂
沒什麼好怨恨的 好憂愁的
就當作自己還債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基本的發心
不然我發現人生就是
受苦的時候就方寸就亂了
那第二個就叫隨緣行
隨緣行就是說
眾生無我
就是我們每個人是沒有自我的
身不由己的
都是被因緣所轉化
緣起 無自性
都被因緣所轉化
我們不要認為自己可以得到什麼
可以掌握什麼
可以掌握你要的好的東西
或是排除你不要的東西
無法掌握
因緣在轉 身不由主
所以不管受苦還是受樂
都是從因緣而生
跟自己沒有關係
不是你自己努力來的
所以如果得到勝報榮譽
就是得到很好的福報 榮耀
就是得到名利的意思
名和利
那都是我過去宿因所感的
今方得之
過去有種一些因
然後感應這些緣
所以今天獲得了
然後這些緣呢
因緣了了 就空了
就沒有了
也不是你能控制
不是你今天得到你可以守得住
那緣盡了就沒了
再怎麼努力都沒用
夫妻之間緣盡了就沒了
說斷就斷了 說死就死
親子之間也是一樣
再怎麼深重恩愛
緣盡就沒了
所以何喜之有
所以得到這些
就是上個講的是
報冤行就是受苦
這邊講的就是受樂了
就得到好報 福報 名利 恩愛
這個沒什麼好高興的
因緣盡了就空了
所以沒什麼好歡喜的
所以得失從緣
心無增減
因為得也好 失也好
就隨順這個因緣
這叫隨緣
隨順這個因緣
得就是因緣讓你得到的
緣起則有 緣散則無
那麼失也是因緣失去
你控制不了整個因緣
所以得失隨緣
心不要有增減
這八個字很重要
不要說我得到名利了
我心就增了
我失去名利了
我心裡有一種失落感 失去
心無增減
喜風不動
這個歡喜就好像風
會吹我們的心
不要動心 不要得意忘形
歡喜無限 得意忘形
一定會失去的
沒什麼好歡喜的
所以這是隨緣行
如果得到 名利福報
如果不會被這個歡喜心
歡喜的情緒來波動的話
不會得意的話
那就表示你有和道
表示你有道行
道心是受苦不憂
受福不喜
這叫隨緣行
第三種叫做無所求行
我們除了受苦 受樂
還有就是有所求
所以它把大概我們
用心的幾個角度都抓出來
碰到受苦的時候怎麼樣
碰到得到福報的時候
那時候又怎麼樣
簡單的說一個好命一個壞命
壞命的受苦不憂
好命的不要得意
沒什麼好歡喜的
好命隨時會變壞命
沒什麼好高興的
都是暫時的
無所求行
說 世人常迷
處處貪著 名之為求
不管是好命壞命
不管你是福厚還是福薄
那麼世人呢
處處貪求
叫做求
處處貪著 名之為求
所以智者呢
他覺悟這個真理
就和俗人剛好相反
俗人一生呢
有做有為都是有所追求
他一生的作為就想要追求到什麼
那智者
無求 所以就 無所為
無所為 是不是什麼事都不做呢
不是
形隨運轉
他的身體呢隨運而轉
隨運而轉
運轉 任其運轉
地球在轉我們就跟著地球轉
世間有這種運
氣運
不要去逆
不要說我要追求什麼
逆這個運而轉
就很累啊
很累
那你做什麼覺得自己很操心
很勞苦的
那都是沒有隨運而轉
那就 有為
因為你想追求
所以 萬有皆空
追求就是求一個 有
沒有人求無的
無 不需要求
求一個有
這有都是空的
所以沒什麼好追求的
所以說 三界久居
猶如火宅
有身皆苦
誰得而安
三界
所謂 色界 無色界 欲界
不管哪一界
我們永遠住在這裡
其實就像火宅一樣
在大火焚燒的房子裡面
只有受苦而已
只要有這個身體就受苦
那三界從哪裡來
就是求來的
就是追求來的
你只要有所追求
你就創造了這個世界
狗也創造他的世界
貓也創造他的世界
這都是求來的
各種的人 各種的生命
都因為他的追求
而創造了他的世界
有身皆苦
追求你就得到自己的身體
得到這個身體以後你就要受苦
誰真的平安呢
誰得而安
有誰有所求有所得
得到了就覺得自己安了呢
得到自己追求的東西就安了呢
舉個例子來說
對不對
你說得到總統了
他就平安了嗎
得到財富了他就平安了嗎
得到健康了 得到愛情了
得到子女了
得到長壽了
他就平安了嗎
誰得而安 他問得很好
誰得到了
覺得自己平安了嗎
沒有
所以那有什麼好追求的
追求 得不到 叫求不得苦
得到了又有誰因為獲得而平安
一時歡喜而已
所以要捨棄對一切有的追求
息想無求
平息你這些妄想 不要再追求
捨棄諸有
流浪諸有 流浪於有
總之想要 有所得
有所求 有所得
這是我們用心的方式
受苦的時候
憂愁怨恨
受樂的時候
得意忘形
隨時隨地呢
貪心妄想 有所求
希望獲得一些什麼
就像你受樂的人
還是想獲得什麼
因為受樂沒有真的受樂
很快就覺得不樂了
又想要有所求
兩個加起來事實上就是
有求皆苦 無求乃樂
所以無求真為道行
故言 無所求行
我們說這個人很有道行
很有道行的人就是無所求
真為道行
第四種 稱法行
稱 就是符合的意思
法 就是真理
符合真理的修行
符合真理的行為
簡單的說就是要 如法
佛教的一種說法就是要 如法
符合真理的意思
我們的所作所為要符合真理
如法
那什麼是法呢
性淨之理
本性清淨
何其自性 本來清淨
這個就是 法
本性清淨 這就是法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這就叫真理
所以這麼一個真理
就是 眾相斯空
一切相都是空的
一切我們攀緣執著的相
都是空的
名利恩愛
貧富貴賤
成敗得失
這個相都是空的
眾相斯空
所以 無染 無濁 無此 無彼
所以沒有汙染
沒有執著
沒有此 沒有彼
沒有說 這是我 那是你
沒有此 沒有彼
這就是我們的本性
我們本性是沒有汙染的
沒有執著的
你有汙染有執著就不是本性
就不符合本性
就不符合本性
就好像你眼睛
看東西怎麼有黑點
那叫 飛紋症
這不是正常的眼睛
或者看遠就模糊
或者看近就模糊
這就老花眼 近視眼
這都不是本眼
這個我們都知道
這個眼睛用壞了
就出這些問題
同樣我們心也是一樣
我們心要去貪染
執著
貪心要去染
摸摸弄弄
整天想要去染指
想說染指
想要去染指
不只是碰一下
而且最好能夠獲得
抓著不放
貪染執著
這都不是本性
本性不是這個樣子
這個樣子就不是本性
就已經離開本性
發現自己有貪染執著
就像眼睛有了什麼
飛紋症 青光眼 白內障一樣
鼻子有了鼻竇炎一樣
耳朵有了中耳炎
然後有彼此
不只是貪染執著
也有彼此
你是你 我是我
對待
心境相立 心境對立
心和外境是對立的
這就表示這個
不是本性
迷就是迷在心境對立
悟就是悟在心境不二
所以經典裡面講
法無眾生 離眾生垢故
法無有我 離我垢故
法沒有眾生相 沒有我相
因為沒有受到眾生這個汙垢所汙染
沒有受到我這個汙垢所汙染
離我垢 離眾生垢
垢 就是汙垢的意思
沒有這個汙點
沒有眾生 我
我們人就是 有你我
你你我我
你是你 我是我
然後就會有貪染執著
我和你不同
我的不是你的 你的不是我的
要抓住我那一份
就是貪染執著
我那一份我一定要捍衛住
這都不是符合本性
這就叫迷失本性
所以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應當 稱法而行
你真正瞭解
法無有我 法無眾生
無此無彼 無染無著
不是光想一想而已
既然知道這樣子
就要依法而行
法體無慳
沒有慳吝
所以 身命財 行檀捨施
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就是 佈施波羅蜜
對自己的身體 性命 還有財富
隨時可以佈施出去
心無吝惜
沒有吝嗇 沒有覺得好可惜
心無吝惜
而且 脫解三空
佈施以後也不覺得自己佈施
三空就是 三輪體空
什麼叫三輪體空
就是施者空
所施物 空
所施的東西 空
還有 受者 空
三輪體空 三空
我是一個佈施者
我佈施什麼東西
很了不起
然後接受的人要感恩
施恩 受恩
沒有這些東西
無眾生 無我
哪有說我去佈施這個佈施那個
法體就是一個
就不是你的
所以該出去的就出去
這也不是我們在佈施
該出去的時候到了
該出去的就讓他出去
你該出去的你抓住不放
最後還是會流出去
還是會出去
留不住
就像我們身體裡面
那個血液流到哪個器官
器官會不會把
留住了 不準走了
通通在這裡了
我欠血
流到胃了
胃把它控制住了
不准它流到腸子去
大家來搶
資源有限
不會幹這種事的
對不對
所以佈施就是順其自然
今天這些流到我這裡了
該流走的就讓他走
不要抓著不放
抓著不放都是不符合自然
沒有什麼是我的
沒有任何東西是我的
所以說達解三空
通達了解
三輪體空
無所住行於佈施
行在佈施之中
但不住在有我
有施者相 有所施物
我要佈施些什麼
或是誰接受了我的佈施
做這些的目的只為
但為去垢
這個是重點
做這些目的在哪裡呢
但為去垢
去什麼垢呢
我垢
眾生垢
去掉這個汙染
不要把我和眾生的那種界線
把它劃分出來
我和眾生通啊
身命財
通流
你不通流是你的事
我通流
該流出去的就不流出去
抓著不放
積成病 就叫業障
就我們剛才講的
你身體的任何一個器官
養分 血液 空氣
流到這裡你抓著不放
你就生病了
對不對
一定隨時要讓它出去
隨時要出去
不能抓著不放
所以這是 自行 又能利他
亦能莊嚴菩提之道
檀施既爾 餘五亦然
檀施就是 佈施波羅蜜是這樣
其他的六度波羅蜜
其他五種也是一樣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是為除妄想 修行六度
修行六度 不是說
我行大功德
我希望得到很大的福報
或者是感恩
只是為了 除去妄想而已
為除妄想 而行六度
行六度波羅蜜
每個人都會做
但是呢
要是為除妄想才叫 稱法行
佈施 為求福報
這個就不是 稱法行
只是為了 除去妄想而已
所以我們整理了一下這個四行
報冤行 受苦不憂
隨緣行 喜風不動
不會被歡喜的風
吹動你的心靈
喜風不動
無所求行
無求乃樂
稱法行
身命財都能夠佈施
不管你擁有什麼
我隨時都可以捨出去
這叫稱法行
這就是四行
由行而入
那世人剛好就是相反
世人的痛苦和罪惡
也是因為跟這四行相反造成
報冤行
不是報冤行
報仇行
有仇必報
對不對
有仇必報
報仇行
那不會甘心受苦
怨天尤人
這個問題
我們自己怨天尤人
覺得理所當然
但如果我們看到一個怨天尤人
有仇必報的人
很痛苦的
這個人不是製造問題的嗎
麻煩製造者
隨緣行
世人就不是了
他得意忘形
碰到那種有財有勢
囂張跋扈的
不是很討人厭嗎
不是惹人妒恨嗎
相反的如果說你有福報
然後呢
謙卑柔順
因為知道這些東西
暫時在我這一堆一堆而已
不是我的
是緣
緣到這裡了
其實每個人都過路財神
路過這裡了
路過這裡就隨時就要不見
只是路過這裡
還有世人就是整天追求
他沒辦法體會什麼叫無所求
人生就是要追求
就是要獲得
所以說
三界火宅
有身皆苦
所以苦惱
還有就是善財難捨
不願意奉獻
不願意佈施
抓著不放
所以這就是對治我們的問題
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我們看一個人
最討人厭的就是那種
貪心很多的
對不對
得意忘形的
有福報就驕傲的
受苦就怨恨的
怨恨心很重的
驕傲心很大的
貪心很多的
還有吝嗇的
吝於付出的
這四種人就是最討人厭的
所以我說旁觀者清
所以為什麼要修這四種心
就是讓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討厭鬼
人都討厭不要說鬼神了
對不對
鬼神都討厭
這種人還能混嗎
可是我們整個社會就慢慢形成
慢慢形成一個
報復心很強
貪心很大
嫉妒傲慢
吝於付出
這樣子一個所謂的風氣
這已經變成一個風氣了
所以達摩祖師那麼久以前
就提出這個四行
就來對治這個
不只是對治我們
也對治一個墮落的社會
如果大家都能夠這樣子的話
那就天下太平了
所以這四行
站在制高點了
高瞻遠矚
我們從相反的角度去看
特別明顯
如果不行這四行
你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大乘
達摩四行觀
就這麼多了
剩下一點時間我們
來雙向交流一下
這四行會不會衝擊到我們
原本的人生觀
原本的那種價值觀
有沒有疑問
好
對
你說 隨緣行
形隨運轉
安心無為 形隨運轉
這邊講的隨緣行是
把心安在無為法中
我們的身體呢
隨運而轉
隨著這個運
胖了 瘦了 老了
病了 死了
貧了 富了
叫 隨運而轉
隨著因緣
不去強求
那世間人的那種
不是隨著因緣
那叫攀緣
不是 那叫攀緣
不是隨緣
隨緣和攀緣不同
這個叫隨緣
那個叫攀緣
攀緣就是
在這種因緣法裡面呢
看到自己特定的緣要去攀附
我一定要這個的
貪心妄想非要不可
叫 攀緣
逆勢操作
那種運
在轉的時候抓著不放的
叫 攀緣
所以人有時候為了攀這個緣
硬幹
就好像那個樹風來的時候
它沒有柔軟度
它就要被折斷掉
你風那麼大
你就向這個方向躺一下
風過去以後你再起來
所以攀緣人就不同
因為攀緣所以他很僵硬
他抓著那個緣不放
那個緣是會變的
會轉的
緣是會運轉的
這緣一旦運轉
你又抓著不放
你就粉身碎骨
所以像現在很多政治人物
該下臺的時候不下臺
所以就攀緣
又非搞到自己聲名狼藉
搞得一塌糊塗
又不肯一走了之
結果就是 一死不足以
蔽其辜
所以這就是攀緣
因為全國人都說你該下去了
抓著不放
這就叫攀緣
這就不是隨緣
好
講一個 法師
他跟那個隨緣行
會不會有
會不會有一些些的
隨緣行
隨緣行只是說不得意
擁有什麼富貴榮華而不得意
然後不會說
因為獲得就很高興
就覺得自己志得意滿
知道這是因緣
這是一切的因緣
那稱法行就不是這樣子
稱法行是
就算貧窮一樣可以佈施
對不對
不一定富貴才要佈施
貧窮可以佈施無畏施
法施
我也很窮我也在佈施
一樣可以佈施
一切都能施
這是這個用心的問題
不斷的會出現
你總是有過人之處
過人之處就不要得意
總是有失意之處
失意之處的話就不要冤訴
不要有那種冤屈的心理
冤屈之心
然後無所求
常行佈施
隨緣我們不是說
得到的隨時會失去
但是失去的也隨時會得到
就是這個隨緣
失去的他也會得到
那個隨緣
這時候也許是一些
不是善緣
不是善緣就報冤行
這邊講的隨緣是說
好的事情我們要隨緣
壞的事情我們就當還債
好的事情要隨緣
壞的事情就當還債
報冤行
這是所謂的 賽翁失馬焉知非福
賽翁失了馬
結果那個馬帶了一群馬回來
他說 那個沒什麼好道賀的
來道賀沒什麼好道賀的
天曉得將來會怎麼樣
果然他兒子在馴服那些野馬
就摔斷腿了
殘障了
這就是隨緣
這就是一種隨緣行
他得到馬並沒有高興
他失去馬也並沒有覺得是損失
得之失之 失之得之
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就像他的馬跑掉了
又帶一群馬回來
這都不是他能控制
他兒子跌斷腿了
兒子因為跌斷腿所以不用當兵
沒有戰死沙場
怎麼說呢
也許戰死沙場還好
留下來敗家也有可能
是不是
這很難說
有一位道親
一天到晚煩惱兒子在外面借債
賭博 借錢
看不到兒子
來找的都是債主
地下錢莊
她說希望再也不要見到債主
現在好了
債主都不見了
為什麼
警察把兒子抓走了
現在坐牢了
更煩惱
已經如願以償了
債主都不見了
更煩惱
如果說真的是講隨緣的話
那我們在求要祈求的這些
就跟隨緣是一樣的
如果是真的隨緣就是不求
無所求行這邊不是講的
無所求 沒什麼好求的
即便在我們上面祈求的
其實是一種不求
不需要祈求
事情發生了就接受就好
連身體健康也不用求
也不用祈求
接受就好
無所求
什麼東西
與神對話
那好像就是通靈
西方的通靈者
他們就是通靈者他直接跟神對話
我沒有看啦
我知道這本書
很久了
很久是嗎
對啊
是
你說
其實我在這邊上課
很累
喔
我是不了解啦
沒有去看
在西方這種通靈的書很多
西方它是所謂的
新紀元運動
新紀元運動
你說什麼
賽斯
新紀元運動
就是在大概二十幾年
三十年前
差不多三十年前開始
突然間有一群
在西方的一群
然後各個階層的都有
變成所謂通靈
就像我們看那個
有一部電影叫《駭客任務》
有沒有看過
《駭客任務》好幾集
《駭客任務》裡面不是有個歐巴桑
就先知嘛
她就是類似那種
他可能是這個歐巴桑(中年婦女)
可能只是一個歐吉桑(中年男子)
或者說是一個年輕的小姐
或是一個工程師或是一個醫生
反正突然間他就通靈
就跟我們乩童一樣
只是他們層次比較高一點
學問比較好一點
不過臺灣現在乩童也有學問好的
對不對 也有學問好的
那他們就
突然間就通靈了
但是就是不曉得他通靈的層次是在哪裡
總之就通靈了
就直接有神會跟他對話
那他會把神告訴他的訊息
披露出來
跟大家分享
那還有很多通靈者
是可以回答人家問題的
就像我們問神一樣
其實就是乩童
就是水準比較高一點的乩童
可是他們這種乩童
他們這個就是
就是因為他們經過基督教
掃蕩 把這些都掃掉了
基督教把這些都掃蕩掉了
經過一千多年
在基督教以前這種很多
這都被稱為巫 巫師
後來又被基督教掃蕩掉了
甚至有這種通靈的人都被燒死了
都被認為是巫師 把他燒死
那現在又恢復起來
那現在恢復起來以後
他們對於這個巫的鑑定
就沒有這種鑑定
我們臺灣的乩童還有可以鑑定
我們道場最嚴格
我們道場就是三才
三才這個
以前乩生都要領命
就有考核鑑定
三才這個天才
這個乩身
他有全竅 有半竅
有全竅 有半竅
全竅是比較保險的
半竅就不保險
半竅就是說
我雖然借竅了
雖然通靈了
可是我自己的意識還在
所以會有時候很多自己的想法
會摻雜進去
他讀的書 他受的影響
會摻雜進去
所以就有發生這種情形
法會的時候那個乩身要借竅
今天要借竅來成全
那點傳師就會事先交代說
今天要成全誰 成全誰
三才就會照點傳師的去做
所以這就是問題
所以因為沒有全竅
半竅的話就會有這種情形
可是半竅比較好用
全竅你就不能控制
說不定借竅來罵點傳師
半竅的話就不會
半竅可以事先交代
今天要做什麼 你們可以安排
但也不是完全都自己的意思
他也是會做詩 做詞
現在臺灣的乩童大部分都是半竅
大部分借竅他自己都還在
萬一電話來他會接一下
接一下 講完以後再繼續
所以那個世界是
他有他的一套
我們這不了解
但那個確實是
不過任何東西都是一樣
就是有利有弊
有利就是說現在人不信人
不信神
所以神直接來講 就比較有說服力
想到是神說的 就有那種權威性
就比較信得下去
越是知識分子越信這個
因為知識分子對人是不信任的
反而說神講的
比較超越 比較有權威性
人講的 你也是看書我也看書
你講這些 還不是書上看的
我去看書就好了
我們如果說跟仙佛祈求什麼
一定要有個但書
就是我希望這樣
但是也許
上天看到的是整個大因緣
結果不是這樣子的話
我也能接受
這很重要
我就隨緣 隨順
不能說我希望這樣
沒有如我所願我就反了
很多人會這樣子
昨天有一對夫妻來找我
那個先生就說他
本來是職業軍人
後來認識他太太
就動了那種 發心修行的心
當兵的時候他就吃素了
吃素以後又覺得跟軍隊格格不入
後來乾脆退伍
跟太太一起到深山裡面去
在那個尖石鄉的深山在那邊修煉
過很簡樸的生活
後來終於下山了
覺得修煉成功了
下山歷練
到臺中
臺中市一個百貨公司裡面
開了一個素食餐廳
加上 他在山上又學木雕
一身的本領
結果那個餐廳垮了
賠了好多錢
他負債
他餐廳也是素食的
他就蠻怨的
覺得說他信仰動搖了
他付出這麼多
他也生活很簡樸
他也祈求
為什麼連一條生路都不給他走
起碼說讓我可以不用負債吧
起碼我就收得漂亮一點
可以不用負債
為什麼搞到負債呢
而且他覺得自己五十歲了
沒有辦法再東山再起
所以說他說我信仰動搖了
追求的就是這個
為什麼不給我一條生路
看他蠻怨的
他們就是相信自己
累積了這麼十幾年的功力
創造那一點福報應該不成問題
非但沒有
他是有理想的
覺得把木雕和素食結合
藝術和素食結合
讓人家對素食的印象
這裡面有很多他的理想
在裡面
泡湯
信心動搖
因為他是軍人
軍人都有一點那種剛烈之氣
當了十幾年的職業軍人
十五歲就進入軍隊了
一直都是蠻優秀的軍官
所以我說你 當初毅然辭去軍職
然後到深山修行
那時候目的是什麼
明心見性 很簡單
是啊 目的是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結果就這樣
粉身碎骨一無所有
我說可見你當初發明心見性的願
不是亂發的
不是騙人的(台語)
是真正有勇猛心
所以他就仔細去想自己當初發心
確實是這樣子
忘了初心
後來那種社會追求成就的
成就感又出來
雖然說講了一大堆理想抱負
事實上就是一個成就感
我說你仔細想想看
是不是這種成就感
他也算蠻誠實的
他想了一想確實還是追求成就
那種成就感
而且最主要是 修心練性
沒有走對路
所以說在心性上面體會不夠深刻
最後就又掉回去追求成就
我說明心見性的人 不是說
我覺得自己 心多明亮
多超升 多昇華
心靈品質好的人
就是能夠在你這種處境裡面
而不會憂愁
就是機會來了
明心見性 的時候到了
就看你在這個時候能不能夠 離念
離念即覺
我們可以要有所求
不過就是上天不能如你所願的時候
你就要知道 必有深意
如果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修福
那就不是修道
修福的人 就會得福
乾脆就承認自己是修福者
我還沒到這個時候
我沒有這個道心
我修行的目的只是為了要福報
為了要生活好一點
為了要世間人有的我都要有
健康 財富
親情 友情 愛情
那你就會得到這些
那得到這些 會不會快樂
那是絕對沒有
會不會平安 沒有啊
這邊講的 誰得而安
可是我甘心啊
我得到這些就好了
我不想做孔子
我要做郭臺銘
那就認清楚自己
這叫 認識自己
就不要勉強去走這些
到最後搞到一無所有又不高興
你硬要說我要修道
事實上是修福的
結果福落空以後
最後這位先生他講得很好
很有意思
他說 不能兩者皆得嗎
不能兩者皆得嗎
兩者皆得當然有可能
但不是你決定
兩者皆得
你得到這個福 一定是用來造福眾生
你根本不想得的時候
有時候上天讓你不想得也勉強你得
就像那個 堯舜禹湯一樣
我也不想當皇帝啊 誰想啊
他們這些人怕得要命
不想當皇帝可是沒辦法
天命降在他身上
想逃都逃不掉
我真的是碰過很多道親
曾經發勇猛心
然後修道一無所有
非常多
修到一無所有
但是自己已經忘記了自己那個道念
忘記當初的那個大志沖天
菩提心 忘記了
只是覺得上天也太不慈悲了
歸零了還負
歸零了有時候還負
眾生畢竟成佛
畢竟成佛 就是說現在就是佛
即心即佛
他的心就是佛
他畢竟就是佛
只是他不覺而已
所以佛並不是說
一個很遙遠的路
所謂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本不動搖
本自清靜
我們自己本性
就是具足一切成佛的條件
因果都具足
所以我常常譬喻的
就是眼睛沒打開
你一打開就什麼都看到了
就是那個妄想執著
就讓我們眼睛開不了眼
所以不管是慢慢打開還是
突然睜開來
頓悟漸修
最後不過是恢復本來而已
絕對不是像眾生心裡想的那樣
我要修一個博士學位
我要慢慢累積
從無到有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說畢竟成佛
因為你本來就是
不用擔心
到最後眾生一定大家都會成佛
是不是這樣
這個畢竟成佛主要是講說
我們即心即佛
所以說
畢竟
不是說將來終會成佛
所以妙法蓮華經裡面講
你就算河邊玩沙
堆一個塔
拜一下
當遊戲
這一點點功德
皆已成佛道
就已經成佛成道
所以成佛成道
這都是已經具足在我們的
我們都已 皆已成佛道
我們都去佛堂隨便拜一下
甚至以散亂心拜個佛
皆已成佛道
若人以散心 以散亂心
入於佛塔廟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佛會亂說嗎 不會
畢竟成佛
所以我們要的只是
轉念而已
所以這邊講無所求稱法行
不要認為說照這樣做就完了
什麼都沒了
照這樣做就
回歸本佛
本佛不失
剛才提到畢竟成佛
轉念就成佛
可是有人就一直修到
一直在修道
最後就變心
按兩下即可編輯
這樣子的人
就是
他修那麼久
結果就
他一下子變
他就
關鍵就在你有沒有放下
你修那麼久
你從頭到尾都沒放下
就沒有放下
那個屠刀
那個屠夫的屠
這不是講一句話
這事實啦 事實有一個屠夫
有一個屠兒(名廣額,宰殺羊隻無數)
在印度有分四種人
殺生為業 那是最差的一種
而且他們世代相傳
你們命不好就註定要殺
我們不造這種業
這種工作就這種人永遠都
他下一代也幹這個行業
福報不好就投胎到那裡去
就造殺業
生下來就要造殺業
只有這個事業可以做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
甚至講在那個時代
我們現在放下屠刀
可以換別的行業
他們不行的
他們放下屠刀就是放下一切
注意這一點
放下屠刀就是我不要活了
我不要生活了
因為他們只有這個行業可以幹
他們沒有別的行業可以換
放下屠刀大概就是乞討
就當乞丐
就只有這一條
所以他屠刀一放下就放下一切
放下一切就成佛
而且他子孫都不要混
屠刀放下怎麼傳家
下一代都不要了
所以我們覺得好簡單
一把刀放下而已
你不曉得在那個時代
那把刀代表的是他所有的生計
所有家族的一個命脈
那種修一輩子
一路都在攀緣
所以一輩子事實上都是
求這個 求那個
好
殺業不能求道
有啊
有包括這個
對 要轉業
要放下屠刀
最好是能夠勸他轉業
比較保險
因為這不是單純的事情
他繼續造殺業
他將來要回去的
他要回去的
他殺業繼續造
但是他還是要回去的
他明師一指 超生了死
他還是要回去的
那這些(被殺的動物)怎麼辦
這是一個天理循環的問題
因果報應的問題
所以還是
佛規就是講要身家清白
我們立愿就是要立愿
身家清白 品行端正
這不能隨便去解釋
那你既然渡了
身家不清白你就要承擔
就要承擔 就認了
就要承擔
沒有這個承擔就不要想混
不要想渡了以後再混掉
再想要混掉
不可能的
那些(被殺的)不是白倒楣的
冤欠不是白倒楣的
對不對
被殺掉的不是白倒楣
這下他拔升了(超生了死)
所以這個是一定要承擔的
可以渡啦
不能說不能渡
但是要承擔
你不想承擔你就輔導他轉業
還有那種的
那個彌勒上升經裡面講的
要往生兜率內院
我們這邊有沒有彌勒上升經
要聞彌勒菩薩名號
聞已歡喜恭敬禮拜
是人 命終如彈指頃
即得往生
像我們求道就具足這個意義
歡喜
因為你點完道你一聽到
請隨我念
跟著念
彌勒菩薩名號
唸了以後
哇 歡喜
那個歡喜不是那種歡喜
是那種清淨心的歡喜
然後開始拜
恭敬禮拜
這俱足這個因緣
所以我們可以超生了死
這是彌勒上升經講的那個因緣俱足
可以命中如彈指頃
即得往生
所以在很多道場
像寶光建德就規定
不能禮拜的
不能跪拜的
不能求道
因為沒有俱足這個
那硬要求道那就是
引保師點傳師要負責
所以他們都不願意承擔這個
他們不能跪拜都不能求道
我點了多少坐輪椅的
我點我都知道這個 我要負責
坐輪椅的我點很多
都回去了
都體軟如棉
都回去了
但這些你都要承受
按兩下即可編輯
對呀
對呀
所以
我覺得現在很多外面的人
感情很亂
那種感情其實可以結婚
但是沒結婚也可以
結婚了就不
那像這個我
然後事後知道
到底
我渡
知道了他會渡嗎
知道就不要渡了
知道就要勸導
就要勸導
對 勸導他
勸導他
因為我們不要把那一指點
太輕忽了
那一指點是真的超生
你們沒有像我
我是當點傳師
我親自去
說難聽的去驗屍
每一具屍體我都驗過的
沒有體軟如棉
我不會放手的
我點過的沒有一個不體軟如棉
所以那不是鬧著玩的
那真的就是上去的(超生了死)
問題是你就是要
照規定來走(台語)
不要不遵佛規
佛怎麼規的 就照這麼規
你要超越這個規格的話
就要承擔
你沒有超越這個規格的話
你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你超越這個規格
就要有這個願力承擔
後學有一個經歷
那時候要渡婆婆求道
我跟我婆婆
我婆婆是
基督教的
對
很早很早
現在八九十歲的人
那時候信基督教在鄉下
一直
我想要讓她求法
說那麼老了
我
我婆婆那個個性
他知道我們求道
她沒有說她回去
絕對不會讓我安心的
在世的個性沒有那麼好
所以我就
在佛前
在求濟公老師
我願意幫他承擔
我真的
求完
我去拿
我用那個四角椅子
到那個櫃子上面
拿那個墊子
椅子結果就是
突然翻跟斗
倒下來
就這樣子
然後又
你說你婆婆當時是怎麼情形
我婆婆
我是想我婆婆
我要讓她求法
求上天慈悲
濟公老師慈悲
我願意幫她承擔
這樣子
結果我就
剛求完
那你婆婆都
正常嗎
沒有什麼
癱瘓啊
什麼的
只是個性而已
她沒有中風啊
什麼的
我願意幫她承擔
這樣子
結果就這樣
就摔下來
就摔
然後又到
超市去買
推車車
買
菜頭
推車
四輪的
四輪的
推車
結果我穿著平底鞋
也是這樣翻跟斗
兩次
然後我婆婆
快要求道的時候
給我到一個
的佛堂
我就
我跟我先生
跟
道親
按兩下即可編輯
結果
那個路
也是很好走
結果就跌倒
結果就說
喔
這個傷口
真的
到我婆婆求道
才好
哈哈哈哈
那個翻跟斗
翻跟斗
不是那個翻跟斗
是這樣子
四腳朝天
這樣翻跟斗
呵呵
那還好啊
你沒有摔傷什麼脊椎啊
然後她求道啊
我就
這隻手
就無緣無故
我在
種菜 無緣無故
就
這樣子
下去
這邊就斷掉了
現在所以你們也學會了
碰到那種
度不到的
很難度的
就要像他這樣發願
他有什麼業障
障著他不肯
不能求道
我願意承擔
這招有效
這招有效
對
那個 啊
渡不到他爸爸
我可以教他這一招
哈哈哈哈
但是一定會有效
一定會承擔
哈哈哈哈
這招是真的有效
好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