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一貫道的內修功夫

01:16如何契入不二法門

05:05為什麼守玄守不住

08:26明心見性才能快樂

16:22保持定力是最好的準備

19:25財施很大兒子卻自殺

27:21心靜下來就有靈感出來

 

 

如何契入不二法門(一貫道的內修)郭明義經理1998年於天臺聖宮

 

玄妙關→不二法門

二六守玄→契入不二法門

二六守玄,掃妄現自佛顏——師母

修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

回光返照者,當體如來尊——師尊

感謝天恩師德,我們領導點傳師慈悲,諸位點傳師慈悲,諸位前賢大德的慈悲!

很高興又到了我們每個月一次的壇主人才會。後學剛剛到達我們天臺聖宮的時候,有一位道親就向後學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我們都已經修道、辦道二十幾年了,但是在內修,在自我心性的修持上面,覺得好像比較沒有得力、比較沒有把握,對身心的一種調整控制、情緒的把持,這都屬於內修的部分。辦道是辦得很多了,但是內修的部分始終覺得好像還不夠,所以希望後學能能夠談一談,關於修持的功夫,心性的修持部分。

所以後學今天呢就從修持這個角度,來跟諸位前賢來結緣。我們掌握一個主題就是,如何契入不二法門。所謂不二法門,這個不二呢,就是不生不滅、超生了死,這是不二。就是不思善、不思惡,沒有分別心,這是不二。唯有不二之心,才可以與佛心相應,才可以與佛世界相通,才可以和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以契入不二法門,這是一個修行者最終極的一個目標。

我們說不二,不思善、不思惡,超生了死,沒有彼此對待、合同,這都是一些很抽象的哲學式的名詞。說得具象一點,說得具體一點,不二法門究竟怎麼樣呢?簡單地說,我們所傳的玄妙關,就是不二法門,如果你能夠做得到,二六守玄的話,你就算是契入不二法門。但是你守得住嗎?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師母老人家她講“二六守玄,掃妄現自佛顏。”二六時中,都能夠守住這個玄關,所謂玄關就是不二法門,因為當你的心真正回到玄關的時候,就是處於不思善、不思惡,不取不舍、不愛不憎的一種完全平靜的狀態。所以你能夠真的做得到二六守玄的話,就可以掃除一切的妄念,現出你的本來面目出來。

師尊也講啊,活佛師尊怎麼說呢?他說“修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回光返照者,當體如來尊。”道在哪里呢?不離自身。道不是向外去求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道是不會離開你的生命。

你不要以為道要到深山古洞裏面去求,道要在一個清幽的環境裏邊才會展現,修道必須要放下一切,修道人必須要透過哪一種方法的修持才有道,沒有。道很完整的就在你生命裏邊,很完整、非常的完整,就在你生命裏邊。就像你的血肉細胞一樣,片刻都沒有離開你。

就像打鐵的人不能離開砧板一樣,修道人絕對不能身外求佛,向外去求佛、求法,是沒有的,佛和法都在這裏。就像打鐵呢,不能離開那塊砧一樣,離開那個砧就打不出鐵出來了,叫打鐵不離砧。我們說這個砧是什麼呢?就是你的本來玄妙關,這是別人搶不走的,這是你本來就有的,與生俱來的。你的本來玄妙關,就是好像打鐵匠那塊砧一樣,“回光返照者,當體如來尊。”如果能夠回光反照,返觀內照,看自己的本性,回到這個不二法門,這個時候呢當下就是佛,當下就是如來。

為什麼守玄守不住?

因為習慣性地向外攀緣

修行也是,不知回光返照,

向外求佛求法

但是回光返照說起來簡單,二六守玄說起來簡單,為什麼你會守不住呢?時常有人跟後學講,他說他“守玄守不住啊,是不是沒有定力呢?”我們在座有沒有這種經驗?我要把心收回來,啊,就跑掉了,守不住啊,“是不是我沒有這個定力呢?是不是我天生就是沒有定力呢?定力不夠啊,要定力很夠的人才可以守玄那。”

我說你到電影院去看電影,看鐵達尼號三個小時,你有沒有辦法從頭看到尾?“那當然可以。”我說你定力很夠啊。不是沒有定力啊,你看鐵達尼號可以看三個小時,定力十足,甚至看第二遍、第三遍。為什麼守玄三分鐘,就守不住呢?這個就是心理建設沒有完成,習性的關係,習慣性地向外攀緣。人心是習慣性向外攀緣的,攀緣你認為好的、美好的事物,不習慣向內。不是你沒有定力啊,電影院那麼糟糕的地方啊,你可以坐在裏面3個小時;那麼在清靜的佛堂裏面回光返照,3分鐘都受不了,為什麼?因為習慣了向外攀緣,習慣向外攀緣。

為什麼會向外攀緣呢?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人心向外求、向外攀緣,是認為只有這樣子才可以得到快樂。我們有這種錯覺在的,這叫錯覺。我們人有這種錯覺,這種錯覺也許是自己沒有深入思維,也許呢是因為受到環境教育造成。

人家告訴你要追求什麼,要得到什麼,才會受到肯定。你要大學畢業,你才會有一個基本的社會地位;你一個月的收入要十萬塊以上,你才可以生活得比較安穩、自在等等的,我們有這些觀念在的。認為我們必須要追求、要獲得。向外追求、向外獲得,學識也好、財富也好、地位也好、愛情也好,要向外追求,而且獲得以後,才可以得到快樂,這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人生觀,簡單地說。

甚至修行也是一樣啊,不知道回光返照,要向外,向外求佛、求法。這是一種習慣,把求名、求利的心,轉變成為求佛、求法的心,還是外求。有求有得,認為有所求有所得,有所追求、有所收穫,就是快樂的原因。

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沒有經過審慎思考的一種觀念,然後就當作自己的一種人生的法則,然後受到這樣子的一個觀念的影響,就會習慣性地向外求。心收回來時候不放心,為什麼?已經太習慣向外了,認為只有向外求才可以得到快樂。快樂是追求來的,簡單地說,認為幸福快樂,是透過努力追求來的。

明心見性,才可以得到快樂

追憶過去、操憂未來

活在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事實上呢,真正的幸福快樂是透過什麼來的呢?是透過明心見性來的。一個人只要稍微接近明心見性,不用完全喏,他就可以得到幸福快樂。外在的環境、物質的條件、人為的因素,不會帶給你快樂,那是錯覺。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去吃滿漢全席,你一定食不下咽,因為心情不好嘛。我們說美好的食物會帶給我快樂,真的會這樣子嗎?沒有啊,美好的食物呢,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惡劣的心情,那麼美好的食物難以下咽;相反的,你心情很愉快的時候,你吃一塊麵包、喝一杯開水,一樣覺得很快樂。可見呢食物的好壞不是快樂的因素。有人住在山上、住在茅屋裏面、甚至住在山洞裏邊,他可以很愉快;有人住在高樓大廈裏面,他煩惱很多,很憂愁。

所以物質條件的好壞,不能決定你的苦樂啊,痛苦和快樂。我們人心最大的痛苦來自於哪里?永遠活在過去和未來。90%的煩惱是擔憂未來,10%的煩惱是想一些過去的不愉快的事情,是不是這樣子呢?仔細想想看。90%,我們就在擔憂未來啊,不曉得明天會發生什麼變化,未來是不可測度的,我們害怕啊,害怕今天沒有準備好,未來就完了。那有時候還會想起過去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會讓你煩惱。

所以過去心、未來心、還有現在心,現在心是什麼呢?就是現在正在操憂過去和未來,這叫現在心。一般人就活在這三種心裏邊,尤其是未來心占了大部分。大部分人是操憂未來啊,我的房子的問題、我的貸款的問題、我的身體健康的問題、我的子女的問題、夫妻相處的問題,等等的,一大堆的問題就放在那裏。

所以你為什麼守不住呢?因為當你反觀內照的時候,那些未來心跑出來了,你認為不去解決不行,所以你就心就散掉了。我們習慣性地操憂未來,這個是讓我們沒辦法有禪定、有智慧的很大的原因,習慣性地操憂未來,每個人都在操憂未來。從小到大養成一個習慣,而且這個習慣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習慣。

連小孩子都會操憂未來,因為大人訓練出來的,訓練他要操憂未來。你不把書讀好,將來就沒出息。真的把書讀好的人,會有出息嗎?不一定喔,那是不一定的。人類就活在一個這樣子的一個巨大的錯誤裏面,積非成是,總是為操憂未來而擔心。

於是未來是不是因為你的操憂能夠變得更好呢?那還不一定,眼前就已經很痛苦,眼前就活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憂慮、煩惱、不確定的痛苦。你回顧過去,你要知道未來,你就要知道過去。你要發現那,過去所有的痛苦、所有的錯誤、所有的災難,來自於哪里呢?90%幾都來自於什麼?來自於你沒有一個安定的、穩定的心靈,你的情緒不穩定,你的心情惡劣,過度亢奮、過度自信、過度驕傲、過度自卑,所以呢才會造成很多的錯誤的抉擇,才會造成你把人際關係搞壞了,才會造成你的人生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阻力;而可以幫助你的力量,你自己斷絕掉了,或者是你判斷錯誤了,走錯路了、說錯話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所以你不用操憂未來,回顧你的過去就知道啊,你必須要在眼前當下,保持一種巨大的穩定度。過去的經驗可以告訴你,人只有在一種“喜怒哀樂,發而中節”,能夠情緒非常的調和、調適穩定,能夠很有自製力,能夠不自卑也不自大,在這種狀態之下呢,在面對未來的時候,才不會出差錯。

所以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到。過去的過去,讓它過去吧,未來的不用操憂。最重要的是,眼前你能不能掌握得住?當下,你能不能維持你身心的一種穩定?當下能不能把你的身心安頓好?心靈身體都保持一種健康的、清醒的狀態、穩定的狀態?這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們教大家契入不二法門,就是希望你能夠當下能夠覺醒,不要整天在想著過去和未來,整天在懊悔過去、追悔過去、擔憂未來。這是人大部分的心都放在這裏,靜下來的時候就會發現,追悔過去、擔憂未來。當下,要能夠保持心不渙散,這個很重要,心念不要散掉,所以當下不渙散。唯有當下不渙散,念念不渙散,你的身心才會處於最佳狀態,你才有本錢去迎接未來。這是人生的經驗啊,應該每個人都有的經驗。

你仔細去回想,人生的經驗,只有在一種不渙散,心念不渙散,能專注凝聚的情況、覺醒的狀態之下,才可以把事情處理得很好,把人際關係處理得很好,把自己的情緒也調適得很好。當你的心渙散的時候,胡思亂想的時候,什麼事都做不好。如果你保持胡思亂想,那你事情就做得一塌糊塗。我們一般人平常是胡思亂想,渙散。胡思亂想些什麼,我知道啊,就是追悔過去、擔憂未來嘛,就是這樣。實在煩惱的不得了,就趕快去看電影啦、看小說啦、看書啦、打電話聊天啦。

那後學時常看到有人打電話,可以聊三四個鐘頭的,反來覆去就那幾句話,就可以聊三四個鐘頭。為什麼?轉移注意力。他有那種定力啊,那個電話筒抓在那裏很辛苦的,他有那種定力,可以調整自己手部的肌肉,這樣搞個三個鐘頭。為什麼?轉移注意力。他打電話,雖然講的都是一些廢話,可是可以轉移注意力,可以不用面對自己這樣子一個操憂,這樣子的一個被這種未來心、過去心,衝擊的一種操憂,前浪後浪在撞擊。這是轉移注意力而已,浪費人生。這也是一種渙散。講一些廢話,話講多就變成是非口舌,一定是這樣,還造口業。

為什麼這個世間會有很多的生活休閒啦等等的?就是要轉移注意力。因為人在面對自己的心靈的時候,你沒有把自己的心靈處理好。人的心靈就是,一靜下來時候,它隨時保持胡思亂想,保持在胡思亂想的狀態。這個當然我們不能怪我們所有的人那、所有的眾生。我們要怪的是整個大環境、大教育錯誤,我們的大教育,從小就訓練你要操憂未來,要為未來作計畫,所以養成習慣性了。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事前定,則不困。——《中庸》

保持定力,是最好的準備

未來是很難計畫的,未來有很多不可測度的變數。大部分人沒有計畫化未來的能耐,越計畫越糟。最好是怎麼樣?保持一種定力,那是最好的準備。在《中庸》裏邊講,「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什麼事情要做以前呢,先要有一個預備,將來才可以做得成。我們想那就是計畫啦、就是沙盤推演啊,就是整套的這種籌謀準備啦。《中庸》緊接著就講,“事前定,則不困。”事前呢你必須要處於定的狀態,事前定,就不會陷入困境了。

這個定,就是定於一,不二法門,不渙散,心沒有散亂、沒有胡思亂想。能夠保持這種狀態的話,你絕對不會陷入困境,不會陷入困境。困難的事情,當你進入定的狀態的時候,定於一的狀態的時候,會有智慧從內心深處升起,隨機應變,可以解決事情。你事先都想不到的能耐都會跑出來,應機而發。這個呢,現在跟大家談是白講,你必須要處於定於一的時候,你就會有那種經驗,處理起事情來,那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所以最好的準備,就是讓自己處於定的狀態,安定的狀態。

所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定、靜、安,關鍵在哪里?要知止,心要能夠止得下來、靜止下來,然後就定下來了,就靜下來了,就開始安,身心安頓好。這個時候自然有智慧,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自然有智慧,可以把一切事情當下,就處理得恰到好處。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太上清靜經》

怎麼樣子能夠保持你,當下此刻能夠不渙散呢?你的心念這樣子的專注、不渙散?我們講一個人平常胡思亂想,事情來了時候就心慌意亂,然後處理事情來,那是胡作非為;相反的,你如果平常,你的心是很安定的、寧靜的,處理起事情來,就可以怎麼樣?可以應機,叫“常靜常應”。

這個世間任何一件事情、一個人,一件事情、一群人、一堆事情,裏面都有很多的機,很多臨時發出的突然狀況,絕對是你事先想不到的。而這些狀況,只有在你處於靜的狀態的時候,你才能夠應付得了,這叫“常靜常應”,你才能夠應付得了,這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我們要大家歸於不二?那就是要讓大家呢,有應的能力,有應事的能力,有應付任何的人事、處理一切問題的能力。不是叫你靜,什麼事都不做了,而是要你能應,常靜才能夠常應。

常靜才能常應的實例

財施很大,卻失去自己親愛的兒子

一、為什麼得精神病?

二、為什麼自殺?

三、兒子現在在哪里?做什麼?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有一位道親來找後學,是一位坤道。這位道親,她是一位大財主,她在道場裏邊捐獻是千萬、上億的。她来修道最主要是財施,她很願意財施,可是在法施啦、無畏施方面就比較欠缺,都是以財施來修行的。她很不幸,遭遇到一個很巨大的痛苦,什麼痛苦呢?她最心愛的兒子跳樓自殺。

所以這個世間有很多業力,就不是你能想像的。你看一個人財施這麼大,她應該家裏邊都六畜平安那,她應該一切都幸福安樂才對,這不一定的喔。你看我們圓覺大帝也好、邱前人也好,都是英年早逝,這怎麼說呢?這個世間有你想像不到的因緣,絕對不是人的聰明才智就可以想像的。它是一粒麥子啊,掉到土裏面死了,就生出千百粒麥子出來。這三位偉大的前人,一位一位接著歸空,我們的寶光建德道場才開始蓬勃發展,這裏邊有我們人力無法思維的事情。

那麼這位道親呢,剛才講這位很富有的道親,她最心愛的兒子,讀到碩士,精神分裂,而且糾纏了十幾年以後,跳樓自殺。太痛苦了。

她跑來找後學,她說她現在沒辦法開車,因為她沒有辦法專心做任何事,她必需讓自己身心處於渙散的狀態。我們說要專心那,她不行,她因為她一專心,她就會想到她的兒子,她就會專心去想她的兒子。她說她坐計程車過來的,她聽到計程車司機在放音樂,她拜託計程車司機把音樂關掉,因為她現在沒辦法聽音樂。她只要一聽到音樂,稍微能夠觸動心靈的東西,她就會淚流不止,她就會想起她兒子。她必須保持六神無主的狀態,很昏聵、昏沉,什麼事都不能做,那樣子才可以呢,暫時間斷掉對她兒子的那種思念、悲痛,還有一種不可了解的悲劇心態裏。不了解為什麼會活在這種痛苦。

這小孩子從小就是功課最好,模範生、品行優良,家境又這麼富裕,為什麼會變這樣子呢?媽媽也很誠心在修道啊,沒辦法解釋。

她跑來找後學哭訴,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有什麼能力解決她的問題?沒有能力啊。跟後學細說從頭,從四十年前開始說起,她修道修了四十年,最後竟然是失去自己親愛的兒子。對她來講,這簡直就是未劫來臨了,對一個母親來講,那是未劫。她向後學提出三個問題,後學一個都答不出來。

第一個問題,我兒子為什麼會精神分裂?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精神科的醫師。她說精神科醫師當然有分析這個原因、那個原因,她不想聽這個,她想聽的是前世的因果。我又沒有宿命通,又不懂得三世因果,我怎麼知道前世怎麼樣呢?而且就算講了,就算講對了,你也不見得相信那,對不對?你不會相信的。

第二個問題,精神分裂的人很多啊,那也就算了,為什麼今天混到自殺?她很在乎他的自殺。她去問道親那,道親有人說啊,明師一指超生了死,可是自殺的回不去。這下她太痛苦了,自殺的會抓到枉死城,回不去。哇,那很痛苦了。

她又提出第三個問題,我兒子他現在在哪里?在做什麼?

我要怎麼回答呢,你說呢?她要來找後學的時候,後學不知道什麼事情來找後學,結果她向我問這三個問題,豈是我的聰明才智、豈是我的知識學問、豈是我事先可以準備得來的?準備不來的啊,是不是?這是沒辦法準備的。經典裏邊會不會寫她兒子為什麼精神分裂?會不會寫她兒子現在在哪里?那是找不到資料的。而且呢,你就算告訴她,她信不信是一個問題,她要不信,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還是安撫不了她,還是安撫不了她。

你講的話呢,是真的是假的、確實度夠不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信度夠不夠?你胡說八道,她相信就好了,她相信,她的心就安下來了,最重要是你要讓她安心那,你要讓她相信那。六祖惠能講的,“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要怎麼樣?“勿令彼生疑,即是自性現”。你想要度化他人的話,要有方便法,什麼方便法呢?勿令彼生疑。最重要不是你講些什麼內容,而是讓她不起疑惑,化解她的疑惑。

她現在對自己有疑心了、對於道場有疑心了、對於我們所傳的道也有疑心了,她的疑心四面八方出來,把她淹沒住了。她懷疑,懷疑她這一生在幹什麼?她這一生都走錯了嗎?她修道修錯了嗎?道是真的嗎?這些懷疑都慢慢地進入她的生命。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一個人怎麼樣子信心動搖,因為遭遇到嚴厲的打擊。

只是後學回答不出她的這三個問題,我只好靜下來了,把所有的知見通通除掉,歸一、定於一。因為事先没有想到面對這個事情,我陷入困境了。要怎麼樣脫困而出呢?定於一,再定於一。哎,靜到一定程度以後,應的能力就會出來,突然間靈感就來了。靈感來了,這個時候後學就開始講,我知道在一種身心完全安頓、沉靜的狀態之下,你所出來的這個靈感,那是上天的一個加靈。

像後學認識一位岳點傳師,他領導一方的道場,他又是一個大公司的一個主管,他處理很多聖事凡事的時候,他都是早上,因為家裏有佛堂嘛,早上獻香的時候,很誠心地叩首,叩叩叩叩,叩到靜到極點的時候,突然間有一個念頭出來。說那個東西呢,往往就是可以解決他問題的方法,這是上天的一個加靈。他是覺得是上天的加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自性起智慧,這叫“即是自性現”,自性出現了,自己的本性發現。定中生慧、定能發慧,這叫常靜之後常應,這種應呢,就是一種智慧。這個岳點傳師這樣跟後學講。

以前後學還認識一位講師,教我怎麼講課,一位胡講師。這胡講師講課講的很好,他上課從來不準備。以前,二十幾年前後學剛進道場的時候,哇,對他很敬佩。那個時候後學要講課啊,講課是講九十分鐘,但是你要準備,要準備好幾個禮拜喔。像雷根、高靈頓他們演講十幾分鐘,那都要幕僚去寫喔。李總統演講,也都是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的。你要講九十幾分鐘,那個是很簡單那,問題是你要塞滿九十幾分鐘,還要言之有物,那不容易的。所以覺得很辛苦啊,講一堂課,要準備好幾個禮拜,才能夠充滿那些資料啊。

但是這位胡講師呢,他說他都不用準備,他一上臺,滔滔不絕。他講心經,講觀自在菩薩,這五個字可以講三個月。厲害不厲害?靈感,泉湧不絕。然後他教後學的招數喔,我到現在還記得。他要講課,尤其到佛堂講課,在講課以前,把所有的你想要講的東西,全部放下,不要想說我等一下要講什麼。然後上來以後呢,非常恭敬地對仙佛像行三鞠躬禮,再很安靜地走上講臺,開始講,這時智慧就出來了。後來後學就學他這一招啊,慢慢地就學會怎麼樣不用準備就可以講課。真的要準備的,不是資料內容,要準備的是這個定,我們剛才講的事前定,這個定、這個常靜,能不能靜得下來,這個是很重要的。

心靜下來,靈感就出來

一、為什麼得精神病?(前世因果)

二、為什麼自殺?(老師帶走)

三、兒子現在在哪里?做什麼?(成為護法)

所以剛才講這位道親她提出這三個問題,我先把心靜下來。哎,這個時候靈感出來了。這個時候後學就講了。

第一個問題,你這個兒子,事實上我懂什麼前世啊,前世有娶妻生子,妻小沒有照顧好,有生沒有養,所以那些小孩子都冤死。這些囡仔鬼找上門來了,他被小孩鬼糾纏。這是我的靈感那。問題是她一聽了就拍桌子,“對了!”我說怎麼對了?剛好她兒子去世以後,她就跑到屏東,那邊有一個道場,發一組的一個大廟,那有仙佛臨壇那,就是有濟公老師臨壇接應眾生的,發一組有三才。結果她就去問那,她就去問說她兒子現在怎麼樣,問老師啊。

老師就跟她講一段因緣,說妳呢前世是一個大將軍,那麼她的兒子是她身邊的一個小軍官。然後她把這個小軍官調到很遠的地方,去守邊關呢還是打仗。然後這個小軍官他有妻,有老婆有小孩。結果這個老婆呢,因為沒有養嘛,你沒有照顧好,結果這個老婆就精神分裂了,精神病了、發瘋了,然後兒女都死光了。她本來聽那個講,她是愛信不信的。因為什麼?因為她的道場是沒有講三才的,她是不信這一套的,所以她聽了,她只是隨便聽,很懷疑的。

結果跟後學講的剛好結合了,二個一碰在一起,疑心就沒了,“喔,原來如此。”就心裏就比較坦然了,不會怪到什麼上天不保佑啦等等的,不會這樣怨責了。對呀,她兒子精神分裂,來糾纏她,讓她那麼痛苦,因為前世的關係啊。事實上也許濟公老師那邊三才也亂講,我也亂講,二個亂講錯在一起剛好。但也許就是這樣子,也不一定。總而言之,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她心裏就安定下來了,這樣有因果嘛,不會搞不清楚。人就怕不確定,這樣心裏就比較坦然。

然後第二個問題呢,這時候她就相信我說的啊,我說你兒子不是自殺。當然我也不是亂講啊,我也是真的有那種靈感在的。我說你兒子不是自殺。她說“不是自殺,是被鬼拉走了?”我說也不是被鬼拉走了,我說是被老師帶走了。因為已經十幾年了,給他機會修道,他也不修,他自己不修,光靠你修要化他,是很困難的。那麼上天看也折磨你十幾年了,該討的債也討完了,這就把他帶走了,這是一個最圓滿的結束。因為他兒子是離家出走嘛,後來就發現從樓上掉下來了,老實講也沒人看到他自殺啦。我說老師帶走了,這老師做最好的安排。啊,心裏就很安定了,老師帶走了,老師帶走就好了,他就可以回去了。

她說“那現在在做什麼?在哪里?”我說那當然在理天那。“他在做什麼呢?”我說上天呢給他一個使命,派他到你們家當護法,所以你家裏要趕快設佛堂。她又拍桌子,她說“真的,就是這樣子!”為什麼呢?因為她剛好最近做了一個夢,夢見她兒子了,夢見她兒子來說什麼呢?说“媽媽,我們家好多陰鬼喔,”他也是寶光建德的道親那,他说“我奉圓覺大帝的命,來負責收這些陰鬼的。”你看,跟我說的剛剛好,到家裏面來護法嘛。心開意解,很高興地走了。現在也可以聽音樂了。

所以你說怎麼說呢?人世間有很多事情,絕對不是說你用這種事先的一些操憂、擔心,甚至籌謀準備可以解決的,有很多不可測度的因素,想像不到的。你只有讓自己的心處於定、靜、安的狀態,才能夠有智慧出來,才能夠應付一切。

 

感謝天恩師德 前人的慈悲 諸位前賢大德慈悲

很高興又到了每個月一次的壇主人才會

後學剛剛到達我們天台聖宮的時候 一位道親

就向後學提出一個問題

他說我們都已經修道辦道二十幾年了 但是在內修

自我心性的修持上面 覺得好像比較沒有得力

比較沒有把握 對身心調整控制 情緒的把持

這都是內修的部分

辦道辦很多了 內修的部分始終覺得好像還不夠

希望後學能能夠談一談 關於修持的功夫 心性的修持部分

後學今天呢就從 修持 這個角度來跟諸位結緣

我們掌握一個主題就是 如何契入不二法門

所謂不二法門 這個不二呢 就是不生不滅 超生了死   這是不二

就是不思善 不思惡 沒有分別心 這是不二

唯有不二之心 才可以與佛相應 才可以與佛世界相通

才可以和諸佛菩薩 感應道交

所以契入不二法門 這是一個修行者 最終極的一個目標

我們說不二 不思善 不思惡 超生了死

沒有彼此對待 合同 都是很抽象的哲學式的名詞

說得具象一點 說得具體一點 不二法門究竟怎麼樣呢

簡單的說我們所傳的 玄妙關 就是不二法門

如果你能夠做得到 二六守玄的話 你就算是 契入不二法門

但是你守得住嗎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師母老人家她講

二六守玄 掃妄現自佛顏

二六時中 都能夠守住這個玄關 所謂玄關 就是不二法門

因為當你的心真正回到玄關的時候 就是處於不思善 不思惡

不取不捨 不愛不憎的一種 完全平靜的狀況

所以你能夠真的做得到 二六守玄的話

就可以掃除一切的妄念 現出你的本來面目

師尊也講啊 活佛師尊怎麼說呢

他說修道不離身 打鐵不離砧 迴光返照者 當體如來尊

道在哪裡呢 不離自身

道不是向外去求的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

道不會離開你的生命 不要以為道要到深山古洞裡去求

道要在一個清幽的環境才會展現 修道必須要放下一切

修道人必須透過哪一種方法的修持才有道 沒有

道很完整的 就在你生命裡

很完整 非常的完整 就在你生命裡

就像你的血肉細胞一樣 片刻都沒有離開你

就像打鐵的人不能離開砧板一樣 修道人不能身外求佛

向外去求佛求法 沒有的 佛和法都在這裡

就像打鐵呢 不能離開那塊砧一樣

離開那個砧就打不出鐵出來 打鐵不離砧

我們說這個砧是什麼呢

就是你的 本來玄妙關

這是別人搶不走的 這是你本來就有的 與生俱來的

你的本來玄妙關 就是好像打鐵匠那砧一樣

迴光返照者 當體如來尊

如果能夠回光反照 返觀內照 看自己的本性

回到個不二法門 這個時候 當下就是佛 當下就是如來

迴光返照說起來簡單 二六守玄說起來簡單

為什麼你會守不住呢

時常有人跟後學講 說他守玄守不住 是不是沒有定力

我們在座有沒有這種經驗 我要把心收回來 就跑掉了

守不住 是不是沒有定力 是不是我天生就是沒有定力呢

定力不夠 要定力很夠的人 才可以守玄

我說你到電影院去看電影 看鐵達尼號三個小時

你有沒有辦法從頭看到尾 那當然可以啊 我說你定力很夠

不是沒有定力啊 你看鐵達尼號可以看三個小時

定力十足 甚至看第二遍 第三遍

為什麼守玄三分鐘 就守不住了 心理建設沒有完成

習性的關係 習慣性的向外攀緣

人心習慣性向外攀緣 攀緣你認為好的 美好的事物 不習慣向內

不是你沒有定力 電影院那麼糟糕 你可以坐在裡面3個小時

那麼在清靜的佛堂裡面 迴光返照3分鐘都受不了

為什麼 因為習慣了向外攀緣 習慣向外攀緣

為什麼會向外攀緣 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人心向外求 向外攀緣 是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得到快樂

我們有這種錯覺   我們人有這種錯覺

這種也許是自己 沒有深入思維

也許呢是因為 受到環境教育造成

人家告訴你要追求什麼 要得到什麼 才會受到肯定

你要大學畢業 你才會有一個基本的社會地位

你一個月的收入要十萬塊以上

你才可以生活得比較安穩 自在 等等的觀念

認為我們必須要追求 獲得 向外追求 向外獲得

學識也好 財富也好 地位也好 愛情也好

要向外追求而且獲得以後 才可以得到快樂

這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人生觀 簡單的說

甚至修行也是一樣 不知道迴光返照 向外求佛求法

這是一種習慣 把求名求利的心 轉變成為求佛求法的心

還是外求 有求有得 認為 有所求 有所得

有所追求 有所收穫 就是快樂的原因

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沒有經過審慎思考的一種觀念

然後就當作自己的一種人生的法則

然後受到這樣子的一個觀念的影響 就會習慣性的向外求

心收回來時不放心 為什麼已經太習慣向外

認為向外求才可以得到快樂 快樂是追求來的 簡單的說

認為幸福快樂 是透過努力追求來的

事實上的真正的幸福快樂 是透過什麼來的呢

透過明心見性來的

一個人只要稍微接近明心見性 不用完全 他就可以得到幸福快樂

外在的環境 物質的條件 人為的因素

不會帶給你快樂 那是錯覺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

你去吃滿漢全席 你一定食不下嚥

美好的食物會帶給我快樂 真的會這樣子嗎 沒有啊

美好的食物呢 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惡劣的心情

那麼美好的食物難以下嚥

相反的你心情很愉快的時候

你吃一塊麵包 喝一杯開水 一樣覺得很快樂

可見的食物的好壞不是快樂的因素

有人住在山上 住在茅屋裡面 山洞裡面 他可以很愉快

有人住在高樓大廈裡面 他煩惱很多 很憂愁

所以物質條件的好壞 不能決定你的苦樂 痛苦和快樂

我們人心最大的痛苦來自於哪裡 永遠活在 過去和未來

90%的煩惱是擔憂未來

10%的煩惱 是想一些過去的不愉快的事情

是不是這樣子 仔細想想看

90%擔憂未來 不曉得明天會發生什麼變化

未來是不可測度的 我們害怕啊

害怕今天沒有準備好 未來就完了

有時候會想起過去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也會讓你煩惱

所以過去心 未來心 還有現在心

現在心是什麼 現在正在操憂過去和未來 這叫現在心

一般人就活在這三種心 尤其未來心佔大部分

大部分人操憂未來啊

我的房子的問題 我的貸款 我的身體健康

我的子女 夫妻相處的問題 一大堆的問題

所以你為什麼守不住 因為當你反觀內照的時候

未來心跑出來了 你認為不去解決不行

所以你就心就散掉了

我們習慣性操憂未來 這是讓我們沒辦法

沒辦法有禪定有智慧的很大的原因

每個人都在操憂未來 從小到大養成一個習慣

而且那個習慣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習慣

連小孩子都會操憂未來 因為大人訓練出來

訓練他要操憂未來

你不把書讀好將來就沒出息 書讀好的人會有出息嗎 不一定喔

人類活在一個這樣子的一個 巨大的錯誤裡面

積非成是 總是為操憂未來而擔心

未來是不是因為你的操憂能夠變得更好 那還不一定

眼前就已經很痛苦 眼前就活在一個巨大的憂慮

煩惱不確定的痛苦

回顧過去 你要知道未來 你就要知道過去

你要發現 過去所有的痛苦 錯誤 災難來自於哪裡呢

90%來自於什麼 來自於你沒有一個安定的穩定的心靈

情緒不穩定 你的心情惡劣

過度亢奮 過度自信 過度驕傲 過度自卑

所以呢才會造成很多的錯誤的抉擇

才會造成你把人際關係搞壞了

才會造成了你的人生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阻力

而可以幫助你的力量 你自己斷絕掉了

或者是你判斷錯誤 走錯路了 說錯話了

所以不用操憂未來 回顧你的過去就知道啊

你必須要在眼前當下 保持一種巨大的穩定度

過去的經驗可以告訴你

人只有在一種 喜怒哀樂 發而中節

能夠情緒非常的調和 調適穩定 能夠有自制力

能夠不自卑也不自大 在這種狀態之下呢

再面對未來的時候 才不會出差錯

所以過去 已經過去了 未來還沒有到

過去的過去 讓它過去吧 未來的不用操憂

最重要的是 眼前你能不能掌握得住

當下 能不能維持你身心的一種穩定

當下能不能把你的身心安頓好

心靈身體都保持一種 健康的清醒的狀態 穩定的狀態

這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們教大家 契入不二法門 就是希望你能夠當下能夠覺醒

不要整天在想 過去和未來

整天在懊悔過去 追悔過去 擔憂未來

這是人大部分的心都放在這裡 靜下來的時候就會發現

追悔過去 擔憂未來

當下要能夠保持心不渙散 這很重要

心念不要散掉 所以當下不渙散

唯有當下不渙散 念念不渙散 你的身心才會處於最佳狀態

你才有本錢去迎接未來

這是人生的經驗啊 應該每個人都有的經驗

你仔細去回想 人生的經驗 只有在一種不渙散

心念不渙散 專注凝聚的情況

覺醒的狀態 才可以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把人際關係處理得很好 把自己的情緒調適的很好

當你的心渙散的時候 胡思亂想的時候 什麼事都做不好

如果你保持胡思亂想 那你事情就做得一塌糊塗

一般人平常是胡思亂想 渙散

胡思亂想些什麼 就是追悔過去 擔憂未來

實在煩惱的不得了就去 看電影 看小說看書 打電話聊天

後學時常看到有人打電話可以聊三四個鐘頭的

反來覆去就那幾句話 就可以聊三四個鐘頭

為什麼 轉移注意力

他有那個定力 電話筒拿在那裡很辛苦

可以調整自己手部的肌肉 三個鐘頭

為什麼 轉移注意力

打電話雖然講的都是廢話 可是可以轉移注意力

可以不用面對自己這樣子一個操憂

被這種未來心 過去心 衝擊的一種 前浪後浪在撞擊

這是轉移注意力而已 浪費人生

這也是一種渙散 講一些廢話 話講多就變成是非口舌

一定是這樣 還造口業

為什麼這個世間有很多的生活休閒等等

就是要轉移注意力

因為人在面對自己的心靈時候 你沒有把自己的心靈處理好

人的心靈就是 一靜下來隨時保持胡思亂想

當然我們不能怪我們所有的人 所有眾生

要怪的是整個大環境

大教育錯誤 從小訓練要操憂未來 要為未來作計畫

養成習慣性 未來是很難計畫

未來有很多不可測度的變數

大部分人沒有計畫化未來的能耐 越計畫越糟

最好是怎麼樣 保持一種定力 這是最好的準備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什麼事情要做以前呢 先要有一個預備 才可以做得成

我們想就是計劃啦 就是沙盤推演啊 就是整套的這種

這種 籌謀準備

中庸緊接著的就講 事前定 則不困

事前必須要處於定 就不會陷入困境

這個定 就是定於一 不二法門

不渙散 心沒有散亂 沒有胡思亂想

能夠保持這種狀態的話 你絕對不會陷入困境

困難的事情 當你進入定的狀態

定於一的狀態的時候 會有智慧從內心深處升起

隨機應變 可以解決事情

事先都想不到的能耐都會跑出來 應機而發

這個跟大家談是白講 你必須處於定於一的時候 就會有經驗

處理起事情來 那是得心應手 游刃有餘

最好的準備 就是讓自己處於定的狀況 安定的狀況

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關鍵在哪裡 知止

心要能夠止 靜止下來

然後就定下來 靜下來

就開始安 身心安頓好

這個時候自然有智慧 安而後能慮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自然有智慧 可以把一切事情當下處理得到好處

怎麼樣子能夠保持你 當下此刻能夠不渙散呢

你的心念這樣子的專注 不渙散

我們講一個人平常胡思亂想 事情來了時候就心慌意亂

處理事情來那是 胡作非為

相反的 你如果平常 你的心是安定寧靜的

處理事情來 就可以怎麼樣 可以應機 常靜常應

這個世間任何一件事情 一個人 一件事情

一群人 一堆事情 裡面都有很多的

很多臨時發出的突然狀況 絕對是你事先想不到的

而這些狀況的只有在你處於靜的狀態的時候 你才能夠應付得了

這叫 常靜常應

你才能夠應付得了

這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我們要大家歸於不二

就是要讓大家呢 有應的能力

應事的能力 應付任何的人事 處理一切問題的能力

不是叫你靜什麼事都不做 而是叫你能應

常靜才能夠常應

舉個例子來說

有一位道親來找後學 她是一位大財主 財施很大

很不幸遭遇一個很巨大的痛苦 他最心愛的兒子跳樓自殺

所以這個世間的有很多業力 不是你能想像的

一個人財施這麼大 應該家裡六畜平安

應該一切都幸福安樂才對 這不一定的

你看我們圓覺大帝也好邱前人也好 都英年早逝 這怎麼說呢

世間有你想像不到的因緣 絕對不是人的聰明才智可以想像

一粒麥子啊 掉到土裡面死了 就生出千百粒麥子出來

三位偉大的前人一位一位歸空 寶光建德道場才開始蓬勃發展

這裡面有我們人力無法思維的事情

這位道親 很富有的道親

他最心愛的兒子 讀到碩士 精神分裂

而且糾纏十幾年以後 跳樓自殺

太痛苦 她說她沒辦法開車 沒辦法專心做任何事

必需讓自己身處於渙散的狀況

因為她一專心 她就會想到她兒子

她坐計程車司機在放音樂 她拜託計程車司機把音樂關掉

因為她現在沒辦法聽音樂 觸動心靈就會淚流不止

她必須保持六神無主的狀態 昏聵昏沉什麼事都不能做

才可以呢 暫時間斷掉對她兒子的思念悲痛

還有一種不可了解的悲劇心態

不了解為什麼 小孩子從小就是功課最好模範生品行優良

為什麼會變這樣子呢

媽媽也誠心修道 她跑來找後學哭訴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

我有什麼能力解決她的問題 沒有能力

她向後學提出三個問題 後學一個都答不出來

第一個問題 我兒子為什麼會精神分裂

我怎麼知道 我又不是精神科的醫生

精神科醫師有分析原因 她不想聽 她想聽的是前世因果

我又沒有宿命通 又不懂三世因果 怎麼知道前世怎麼樣

而且就算講了 講對了 你也不見得相信

第二個問題 精神分裂的人很多 為什麼自殺

道親說 明師一指超生了死 可是自殺的回不去

她又提出的三個問題 我兒子現在 在哪裡 在做什麼

她要來找後學的時候 後學不知道什麼事情來找後學

她向我問這個問題 豈是我的聰明才智 知識學問

豈是我事先可以準備得來的 這是沒辦法準備的

經典裡面會不會寫她兒子為什麼精神分裂

會不會寫她兒子現在在哪裡 那是找不到資料的

而且你就算告訴她 她信不信是個問題

她要不信 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還是安撫不了她

你講的話呢 是真的是假的 確實度夠不夠 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可信度夠不夠 你胡說八道 她相信就好了

她相信心就安下來了 最重要是你要讓她安心 你要讓她相信

六祖惠能講的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要怎麼樣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你想要度化他人的話 有方便法

勿令彼生疑 最重要不是你講些什麼內容 而是讓他不起疑惑

她現在對自己有疑心對道場有疑心 對我們所傳的道也有疑心

疑心四面八方出來 把她淹沒

這些懷疑都慢慢的進入她的生命

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 一個人怎麼樣的信心動搖

因為遭遇到嚴厲的打擊

後學回答不出這三個問題 只好靜下來 把所有的知見通通除掉

歸一 定於一

今天面對這個事情 我陷入這個困境 要怎麼樣脫困而出

定於一 靜到一定程度以後 應的能力就會出來

突然間靈感來了 後學就開始講

我知道在一種 身心完全安頓 沉靜的狀態之下

你所出來這個靈感 那是上天的一個加靈

後學認識一位岳點傳師 他領導一方 又是大公司的一個主管

他處理很多聖事凡事的時候 他都是早上獻香的時候叩首

靜到極點的時候 突然間有一個念頭出來

那個東西呢 往往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是上天的一個加靈

從一個角度來說是 自性起智慧 即是自性現

自己的本性發現 定中生慧

這叫常靜之後常應 就是一種

他教後學的招數 我到現在還記得

在講課以前 要把所有的你想要講的東西 全部放下

不要想說 我等一下要講什麼

上來以後呢 非常恭敬的 對仙佛行三鞠躬禮

再很安靜的走上講台 開始講 這時智慧就出來

後來後學就學這一招 慢慢的學會怎麼樣不用準備可以講課

真的要準備的 不是資料內容 要準備的是這個定

事前定 常靜 能不能靜下來很重要

道親提出三個問題 我先把心靜下來 靈感出來了 後學就講

第一個問題 你這個兒子 前世娶妻生子

妻小沒有照顧好 有生沒有養

所以那些小孩子都冤死 囡仔鬼找上門來了

被小孩鬼糾纏 這是我的靈感

問題是她一聽了就拍桌子 對了

她兒子去世以後 她就去屏東問濟公老師(三才)

老師就跟她講一段因緣 妳呢前世是一個大將軍

兒子是身邊的小軍官

她把小軍官調去守邊疆打仗

小軍官的老婆精神病 兒子都死光了

她本來不信隨便聽聽很懷疑

結果跟後學講的一樣 疑心就沒了

心裡就比較坦然

總而言之解決問題最重要 心裡安定下來 比較坦然

然後第二個問題

我說你兒子不是自殺 我也不是亂講 我也是真的有靈感

我說 是被老師帶走了

已經十幾年了 給他機會修道 他也不修

他自己不修 光靠你說要化他 是很困難的

上天看折磨你十幾年了 該討的債也討完了

所以就把他帶走 這一個最圓滿的結束

老師帶走 老師做最好的安排

她說 那現在在做什麼 在哪裡

我說 當然在理天

他在做什麼呢 我說上天了給他一個使命

派他到你們家幫忙護法 你家裡要趕快設佛堂

她又拍桌子 她說真的就是這樣子 為什麼呢

因為她剛好最近做了一個夢 夢見他兒子來說什麼呢

他說 媽媽我們家好多陰鬼喔

我奉圓覺大帝的命 來負責收這些陰鬼的

跟我說的剛剛好 到家裡面來護法

心開意解   現在可以聽音樂了

人世間很多事情絕對不是說你用這種 事先的操憂擔心

甚至籌謀準備可以解決

有很多不可測度的因素

想像不到的 你只有讓自己的心處於 定靜安 的狀態

才能夠有智慧 才能應付一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明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