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天本道場的錄音,🙏🙏感恩上海一位前賢幫忙打字幕
第二十七章(上)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行無轍跡,善行無轍跡是講什麼呢?這個轍跡啊,就是講車輪那走過的地方。以前車輪可是沒有輪胎的,那車輪,那下面都是木頭的或者鐵的,所以走過的地方呢,就會有輪子的痕跡啊,叫轍跡,這車輪的痕跡,就叫轍跡。那麼“善行無轍跡”是什麼意思呢?好像車子走過,沒有留下痕跡,這叫善於行路啊,善於行車的意思。
那這個在象徵一個人呢,他的行為不留痕跡,叫善行。車子走過,當然會有痕跡的啦,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一個人呢,做事不留痕跡。什麼叫做事不留痕跡呢?這銜接前面幾章講的,因為他沒有自誇,他沒有自以為是,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無我,所以他呢,要麼就不動,要動的話一定是怎麼樣?大家一起動,他融化在一種共事裡邊。
諸菩薩摩訶薩以四事攝取眾生。何等為四?布施、愛語、利益、同事。-《大般若經》
所以說菩薩有四摄啊,有一條就叫共事。菩薩有一種特質,共事。就是他做事的時候,一定跟你共事,他不會很突現自我。喔,我在做一件事情,我在完成一件事情,你們來配合我,不是。他跟你共事,這種共事,就是一種善行者,不留痕跡。你光看到事情做完了,可是沒有留下他的痕跡,沒有留下這個人的痕跡下來。這就所謂的“善行無轍跡”。
像我就碰到過道場中有一些很謙卑的修行者,他們要去度人、成全人,然後他們就有很多的因緣,廣結善緣,不是光靠自己的力量。只要能夠借重的力量,人力、天力、神力、仙佛的力量,他統統用上去。
所以也時常有人找後學啊,哎,點傳師慈悲,我們去幫忙成全誰啦什麼的。事實上,這個事情的整個運作,我們只是去講個話而已,整個運作呢,都是他在做的。但是人成全起來了,事情辦成了,人家沒有感受到他的存在,但事實上事情是他辦的。人家沒有感受到他的存在,這叫“善行無轍跡”。
這是很重要的喔,一個人能夠成就了一件事情,而自己呢卻能夠不被人注意到,不被人注意到。我們時常講說陰德啊,我們說這個人積陰德,這就所謂的陰德囉。就是你做了好事,別人不曉得,這叫陰德。不是我偷偷做好事,別人不曉得,我擺明了做的,人家也不曉得你做的,不認為是你的功勞啊。因為他善於共事,他善於共事、善於讚歎。
“善言無瑕謫;”善於言語的人呢,他不會留下一些瑕疵,讓人去指責,叫瑕謫啊。瑕,就是瑕疵;謫,就是指責的意思,讓人去批評、指責,叫善言無瑕謫。說話,會落人口實,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不善言,你不會說話嘛。你不會說話,哎,你說出來的話,人家就會說你這裡講錯了、那裡有問題。
要怎麼樣不落人口實呢?無有定法可說。人說話有一種習慣,我還沒有說以前,我事先就要想好我要說什麼了。我要去見一個人,我先想好我要跟他說什麼;在家裡邊,小孩子在學校,想等一下放學回來,我要怎麼樣教訓他,都想好了;要怎麼樣跟老公吵架、跟老婆吵架,都想好了。這種都有瑕謫,你沒有應機說法,就會有瑕疵,有瑕疵就會落人話柄、落人口實。
所以善言者呢不言。我們講不言之教,不是叫你不說話喔,所謂不言之教,是你心中不要老是一大堆話放在那裡,隨時準備要倒出來。善於言語的人呢,他說話像什麼,像撞鐘一樣啊,你撞了它,就有聲音,它不會撞了沒聲音的;但你不撞它,沒有聲音,它不會自己在那邊發出各種聲音出來。那你那個鐘就妖鐘啦,只有妖怪的鐘,才會自己發出聲音出來。像彈琴一樣嘛,你要去彈,它自然就會有聲音。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禮記·學記》
善於言語的人就是這樣,他一碰到人,什麼聲音都出來了。像孔子講的,好像撞鐘一樣,叩之以小鳴,合之以小鳴;叩之以大,合之以大鳴。你撞得小力,它就給你一個小聲的;撞得大力,它就給你一個大聲的。它不會事先想好要發出什麼聲音出來給你,完全看你而決定。這就善言之人,所以就沒有睱疵。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
所以老子講的“不言之教”,我們特別要強調啊,時常會有道親認為說,“哎,我們要代天宣化,老子講不言之教,是不是叫我們不要講話呢?”不是這個意思。而叫你心中不要老是想一大套要去說,那個是很容易落人話柄。只要你有那個慈悲,你去接觸眾生,當你面對他的時候,哎,自然你就知道要說些什麼。當然我講的是個人的成全那。
你上臺講課的話,你完全不準備,站在那邊發呆,那你乾脆不要上去了。當然你有把握上去侃侃而談的,當然是最好啦;沒有把握的,還是準備一下。這也是一種應機呀,應自己這個鈍機嘛,對不對?你不夠利嘛。就要應這個機,這也是應機啊。
但是我說的是私下的這種成全,單對單的。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人會不會上臺講課,那並不是重要的。真正道場,不是靠上臺講課成全出來的啊,都是單對單成全的。上臺講課,那是一曝十寒那,我今天在這邊講一天,再過十幾天你們才會來再聽一次啊,一曝十寒那,而且還不是一整天的曝喔,才二個小時而已,這效果很有限的。真正是要人直接接觸、交流,那這個呢,就必須要老子說的“不言之教”。
所以不言,我們要強調的,不是完全不說話的。所以他說善言,善言就是不言之教,無瑕謫,沒有瑕疵。因為你沒有那麼僵硬,柔軟。所以菩薩四事裡面共事,還有一個愛語,愛心的言語,這也是善言者。你不要管你要講些什麼,你是基於愛心的,這是很重要的。基於愛心的,是最重要的。愛心這東西,是學不會的,但不用學,在你的本性,你的本性裡邊有愛。你如果對眾生有愛的話,有慈悲心的話,你自然知道要說些什麼,而且說出來都沒有瑕謫。
“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這都是有相同的意思。他說善於計畫的人,善於計算的人那,不用籌策啊。這是一個譬喻,主要用來突現善行、善言。我們要用到是善行、善言。我們有行為、有言語,而我們的行為言语呢,行為要不留痕跡,言語呢要沒有漏洞、沒有破綻。然後他用這些來突現。
他說“善計者不用籌策”,善於計算的人,不需要拿一個算盤在那邊算,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就是說一個人善於用鎖把門鎖起來了,關起來了,讓你無關楗而不可開,你根本就找不到關鍵之處。我們說什麼叫關楗那?就是鑰匙插進去,有一個楗那,你碰到那個楗,一撥呢,鎖就開了。無關楗,根本沒有那個關楗。我們常講關鍵、關鍵,我們一般人說,啊,這個關鍵,不曉得什麼意思。所謂關鍵,就是鑰匙插到鎖裡邊,鎖裡邊有一個楗,你只要一碰呢,它就開了,這叫關楗。但是它無關鍵,就不可開,叫“善閉無關楗不可開”。以前是不是有這種人,我不曉得,但那時候用來做象徵的啦。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於打結的人,沒有繩約,所以說打不開來,不可解。沒有那個繩頭啊,我們打結,不是都有一個結頭嘛,從那個結心一拉,結就開了。但是找不到這個心那,就不可解,就沒辦法解開。我們人生除了言語、行為以為,還有一個什麼?要計畫。他說你真正善於計畫呢,不用籌策,善於計畫謀略的人,不需要籌策。不要去算東算西的,不需要一大堆的工具、一大堆的知識,這是真正善於計畫的人。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閉,我們為什麼要閉呢?為什麼要把自己封閉?因為自我防衛,怕有外敵入侵。而善於封閉自己、善於自我防衛的人,這個閉,我們為什麼要把門鎖上?因為怕賊闖進來啊。同樣我們人會自我防衛,我們有時候會敞開心胸去跟人接納,有時候會自我防衛。而善於封閉的人呢,善於自我防衛的人呢,無關楗而不可開。你想要攻破他,都攻不破,叫無關楗而不可開。
事實上這個意思都很簡單了,一點也不玄。他善閉者不閉、善計者不計,就這麼回事。他沒有計劃嘛,他沒有謀略嘛,但是最善於計畫、最善於謀略的人。他沒有鎖,你怎麼開?我們想,哎,這麼棒的鎖啊,怎麼開都開不了嗎?賊王都開不了嗎?你再好的鎖啊,碰到厲害的,還是開得了。像那個開鎖專家,他隨時都闖到你家裡去,你沒有被選中而已啊;你要選中,他就來了。那你沒有鎖,就沒有辦法開了。所以善閉因為什麼?他沒有鎖,所以沒有鎖,才能夠無關楗那,有鎖一定有關楗。沒有鎖,就沒有關楗,就不可開。
所以簡單地算,根本就不會自我防衛,他無我嘛,何必要自我防衛?何必整天自我防衛呢?那就自然就無隙可乘。“善解無繩約而不可解”,也是啊,善於結,這種結有一種引申來作接納解。
你看這裡邊,大概人生中,有行為、有言語、有計劃、有自我防衛,還有什麼?叫接納,向外要結納不能光是我防衛啊,對我有害的人,我要防止他侵害我;對我有利的人呢,我要去跟他結納,叫善於結納。這是包括親戚朋友,這都是要結納的啊,人不可能孤零零地活著啊。所以“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於結納的人呢,人家沒辦法破壞,善於結納的人,因為沒有繩約。哎,找不到那個繩頭啊,就沒辦法打開來,他們永遠都是連在一起的,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為什麼呢?
因為善結之人那,他看到的,眾生與我為一,這叫合同。不是兩個東西啊,我把它用一根繩子把它綁在一起。兩個人那,我用一個交情啦、用一些手段、用一些交際手腕把它連接,就好像兩個東西呢,一個杯子、一個毛巾,我中間用一條繩子綁起來。你既然綁得起來,我就有辦法解得開,解不開,我把它剪斷都可以。可是如果這兩者是一體的,就沒有辦法了。中間沒有繩,它根本就是一體,這就善於結。不是打破距離,而是發現本來就沒有距離。發現了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個時候呢,就不可分離,不可分離。
留言列表